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2364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一、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基本上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通过影视媒体对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较为感兴趣,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爵士乐和摇滚乐是二战前后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②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以及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和作用。

③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影视作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欣赏、问题探究法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影视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著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了解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难点:

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四、课形与课时安排

新授知识课,1课时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用具:

采用POWERPOINT软件为主,内容包括:

板书、课文资料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式:

教师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发表看法;展示资料、情境再现、情境体验分析法;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播放准备好的音乐片段——《命运交响曲》,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引用言内容。

问题:

“这是谁的音乐作品?

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如何?

听了他的音乐后,你有何感受?

它反映了什么时代背景?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教师补充介绍《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恋爱失败、耳聋病加剧和经济贫困的情况下创作的。

贝多芬所说的“命运”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天命”或“天数”,这个命运是指人生的苦难和种种不幸。

而人应该战胜苦难,主宰自己的生活,达到人类光明的理想。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他用无坚不摧的意志和毅力同不公平的命运作了不屈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问题探究、音乐再现、列表)

1、问题探究:

19世纪的音乐主要流派是什么?

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可以分为哪几个音乐流派?

每个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杰作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并完成表格。

项目

代表人物

国别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及称号

浪漫主义

音乐

歌剧

贝多芬

德意志

《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乐》

《田园交响乐》

《合唱交响乐》

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被誉为“乐圣”

约翰·斯特劳斯

奥地利

《蓝色的多瑙河》

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圆舞曲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歌剧《茶花女》(歌剧)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比才

法国

《卡门》(歌剧)

追求精巧形式,鲜明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民族乐派

柴可夫斯基

俄国

《天鹅湖》

(舞剧)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爱与善能战胜一切的主题,提高了音乐在舞剧中作用

2、欣赏《英雄交响曲》、《蓝色的多瑙河》、《卡门》、《天鹅湖》片段,教师提问:

“从音乐欣赏中你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并选择介绍音乐大师。

教师补充: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出于个人内心的冲动和精神需求而创作。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中还有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问题探究、音乐再现、分组讨论)

1、问题探究:

(1)19世纪的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被称为高雅音乐,那么20世纪世界音乐被称为什么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

(2)什么是现代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等于流行音乐吗?

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归纳。

)教师补充:

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2、欣赏爵士乐、摇滚乐“猫王”音乐、英国披头士乐队音乐的片段。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

“流行音乐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变化?

你怎样评价流行音乐?

教师补充: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音乐发展。

对20世纪流行音乐的评价:

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

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3、讲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概况之后,出示练习。

(1)19世纪,                     在欧洲兴起。

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                    。

(2)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发展历程

一战结束后,            一度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

二战后,          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代表:

“            ”、“        ”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的音乐兴趣迅速变化,音乐的发展趋势:

              、         。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归纳比较、合作讨论)

1、教师用谈话法提问: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 科技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要条件。

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技成就。

2、在讲授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时,设计问题:

“概括电影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重大的事件或者电影作品?

”(同学们互相合作、探究、自主完成,教师在课堂巡回,时不时指导学生)

教师一边展示电影片段一边归纳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⑴诞生: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

电影史专家们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

⑵默片:

①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②卓别林

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等卓越的影片

③苏联电影

无声影片《波将金号战舰》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

⑶有声:

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

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

⑷彩色:

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⑸多元化:

二战后,出现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

4、讲授电视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时,设计问题:

“电视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归纳电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指导学生看课本完成电视发产生展的基本线索:

20世纪20年代(黑白)——20世纪40年代(彩色)——二战后(大规模的运动普及阶段)。

⑴电视系统的研制

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⑵电视艺术的发展

①英国: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

1939年,二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②美国:

1929年发明彩色电视机。

40年代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⑶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

①方式:

从实况录像转播发展到直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②普及:

内容极为丰富,覆盖范围十分广泛。

③地位:

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5、欣赏影视图片,结合历史纵横,学生讨论:

“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后,分组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归纳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

(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小结与启迪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

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俄国和东欧出现了民族乐派音乐;美国的音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在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爵士乐和摇滚乐先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70年代后流行音乐的风格更多。

同时,在民族音乐的推动下,世界音乐日益走向繁荣。

19世纪末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于是,影视艺术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①流行音乐中音响、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②二战前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带的情绪追求;③7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等反映了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④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交往的频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音乐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结果。

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人类科学技术方面进步,丰富人类文化。

八、学案设计

1、19世纪,                     在欧洲兴起。

到19世纪中走上。

德意志的音乐家是跨世纪的人物,被誉为“”,他的代表作有《》、《》、《》。

“圆舞曲之王”是,最为著名的作品是《》。

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                    。

2、19世纪,歌剧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威尔第《》,法国比才的《》,具有鲜明浪漫主义色彩。

3、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                ,代表有俄国音乐家

柴可夫斯基的《》。

4、20世纪音乐兴起,其发展历程:

一战结束后,    一度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

二战后,   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代表:

“”和  英国的乐队。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的音乐兴趣迅速变化,音乐的发展趋势:

、。

             

其特点:

、轻松活泼、有广大听众。

5、电影产生背景:

A.进步;

B.人类新精神需求

C.商业利益驱动

6、电影―“第七艺术”

(1)电影诞生于____,法国人制成活动电影机,标志电影诞生。

(2)电影艺术之父是。

(3)彩色有声时期:

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拍摄成功。

二战后,电影技术日新月异,银幕、立体、环幕电影问世。

7、电视起源与发展:

(1)电视机发明是年。

电视艺术迅速发展是30、40年代(英),40年代初,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2)电视普及及大规模运用阶段(二战后),电视艺术被称为“”。

8、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影视艺术反映人类在方面的进步,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1)满足人精神需求

(2)改变人生活方式

(3)属于大众传媒,丰富人们的生活

 

十、创新能力

1.1804年春,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并题写了“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献词;当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将总谱写有献词的封面撕下,并在后来出版时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这一事实主要反映了贝多芬

A.注重不断提高音乐创作水平B.敢于正视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C.具有反封建与争民主的精神 D.具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思想

解析:

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因为拿破仑将共和国改为帝制,才导致了贝多芬的行动,体现了贝多芬反封建的思想和对民主的追求。

2.下列对贝多芬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B.被称为“乐圣”

C.他是德意志音乐家D.是连接浪漫主义音乐和现代主义音乐的桥梁

解析:

D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3.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主要因为他

A.首次公开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B.主演了《城市之光》等经典影片

C.结束了无声电影时代D.改革了电影制作和摄影的技术

解析:

D题中A项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B项是卓别林,C项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影像与声音结合技术日趋成熟的时候崛起的,是在格里菲斯之后。

4.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

“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

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电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

”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电视和电影B.铁路与飞机C.报纸和广播D.网络与漫画

解析:

A20世纪初期,电影电视产生,传播了咨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电视机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电视节日制作的技术水平、艺术水平、栏目的丰富程度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每当空暇之际我们总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你所喜欢的节目。

你认为电视在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

①丰富精神生活②改变着生活方式③扩大人们的视野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C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体,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素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6.20世纪初期我国某著名学者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到奥地利听柔肠百转的《小夜曲》②到意大利听旋律优美的歌剧《茶花女》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④到济南看电视剧⑤在北京观看京剧表演

A.①②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

A电视出现在中国是1958年的北京电视台,《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故排除③④。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音乐与影视艺术》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3

【课标要求】

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

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乐圣贝多芬和他的故事。

本课引言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介绍贝多芬,介绍19世纪欧洲音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发展,和文学美术等艺术一样,具有同样的时代背景。

同时,借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建议教师播放一段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

问题:

听了贝多芬的音乐以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

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一些国家如英、法、德意志、意大利、奥地利等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教会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

19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维也纳体系的建立、1848年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等重大事件,这期间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

法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和落后的国家则要完成反抗外来压迫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2)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兴起和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

德意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其作品题材十分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都被列入世界名曲。

奥地利的舒伯特不到20岁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

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

《小夜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

此外还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等作品。

奥地利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到7岁就写出了第一首圆舞曲,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圆舞曲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之称。

法国的柏辽兹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代表作品是《幻想交响曲》。

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线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

《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很大影响,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

他还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

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

其代表作品《茶花女》是名扬世界的巨作。

普契尼的音乐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

如《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代表作品还有《蝴蝶夫人》等。

法国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

他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

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他创作的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伊万·苏萨宁》描写了一位俄国农民把波兰军队引入歧路而光荣牺牲的故事,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歌剧。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

《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19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

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

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

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

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原因有二:

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

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

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

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

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

【历史纵横】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析。

(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流行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