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2289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4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硕士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工程硕士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工程硕士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工程硕士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工程硕士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硕士汇总.docx

《工程硕士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硕士汇总.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硕士汇总.docx

工程硕士汇总

 

 

中北大学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专业领域

应认真确定本专业领域内涵、领域覆盖范围、前沿研究领域。

培养方向要体现本专业领域发展和社会多样化需求。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在校或联合培养基地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阶段以班为单位集中进校学习1—2次,每次至少2个月,累计4个月;论文阶段累计进校2个月,一般将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汇报及论文后期修改等环节安排在校本部进行。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为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7学分以上。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考核及管理,严格执行中北大学的有关规定。

(3)课程教学以面授为主,在培养基地和学校集中授课。

公共课由中北大学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一般由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企业有关方面的专家授课。

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组织及管理,严格执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4)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合作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5)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阶段1.5~2年,论文阶段1.5~2年。

凡提前参加过工程硕士班跟读者,其学习年限从正式取得入学资格起不得少于2年。

四、关于双导师制

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即双导师制。

1、导师的确定

学校导师由具有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资格、并且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担任。

学校导师应在工程硕士入学一年内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

企业导师由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担任。

企业导师应在工程硕士入学后一年内确定。

2、导师的职责

双导师中应以学校导师指导为主。

学校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特别是理论部分)的指导。

学校导师应对工程硕士论文的质量负责。

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中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选题,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

双方导师应经常交流情况,互相配合,共同指导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3、导师指导小组的职责

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其他教师,可与导师一起组成3-5人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协助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工程实验、论文工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发挥导师组集体指导的优势。

五、学位论文工作

(1)基本条件:

按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规定修满学分、通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均可申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2)课程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3)论文开题报告:

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报告要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

论文选题初步确定后,应向专家小组作开题报告。

专家小组由至少3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

通过者即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本环节要求以书面和会议形式,在答辩前1年半完成论文的选题报告、论文计划。

(4)中期考核:

论文开题后,应由学校对课题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开题后的6~8个月内进行。

(5)论文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5、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工程设计与实施。

内容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6、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另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

2)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3)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

4)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论文应在双导师指导下,由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应有完整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考核表。

学位论文基本完成后,由导师组对学位论文的学术性,应用性,真实性和规范性进行预审,预审未通过者,不能进入答辩。

(6)论文评阅:

论文应聘请三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1人为本校和申请人单位以外的专家(1人应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

论文作者的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

(7)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3应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要求有3人是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是论文评阅人),导师不能聘为答辩委员会成员。

委员会设秘书1名,秘书应由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担任。

 

430102机械工程

一、领域概况

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领域。

它是一个传统的工程领域,自人类有史以来,就为生产活动所关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当前的信息革命,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同机械工程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工程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渗透,充实和丰富了本领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领域的研究范围,并促进了机械产品和生产过程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本领域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修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并与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工程领域及力学学科密切相关。

二、领域覆盖范围

1、本工程领域适应的行业范围:

①机械制造设备及生产系统;

②机械制造装备及生产系统;

③工程机械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

④起重、运输车辆及生产系统;

2、本工程领域覆盖的工作性质范围:

①从事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

②从事机械设备的制造及管理;

③从事机械制造工艺及过程控制;

④从事数控设备的故障诊断及智能检测;

⑤从事机械设备的质量、性能检测、试验和特性分析;

⑥从事制造企业管理;

⑦从事其他生产设备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

3、本工程领域包含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②机械电子工程

③机械设计及理论

④车辆工程

⑤工业工程

⑥物流工程

三、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验技术与机械性能分析技术、使用维修理论及技术。

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管理及使用维修能力。

四、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在校或联合培养基地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阶段以班为单位集中进校学习1—2次,每次至少2个月,累计4个月;论文阶段累计进校2个月,一般将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汇报及论文后期修改等环节安排在校本部进行。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为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分为17学分以上。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考核及管理,严格执行中北大学的有关规定。

(3)课程教学以面授为主,在培养基地和学校集中授课。

公共课由中北大学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一般由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企业有关方面的专家授课。

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组织及管理,严格执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4)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合作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5)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阶段1.5~2年,论文阶段1.5~2年。

凡提前参加过工程硕士班跟读者,其学习年限从正式取得入学资格起不得少于2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1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高等工程数学

知识产权基础

信息检索

40

60

20

60

20

20

2

3

1

3

1

1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专业基础课

(6学分)

(2-3门)

机械系统动力学

机械电子学

工程控制理论及应用

40

40

40

2

2

2

讲辅

讲辅

讲辅

机电工程学院

振动理论

弹性力学

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

40

40

40

2

2

2

讲辅

讲辅

讲辅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选修课

(8学分)

(4-5门)

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

传感与测控技术

机械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

车辆结构系统与设计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一院

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

振动与噪声控制

机械故障诊断学

工程有限元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二院

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

计算机类

(1学分)

计算机技术应用及程序设计

20

1

自辅

管理类

(1学分)

系统工程

20

1

自辅

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

(2学分)

 

 

2

 

 

学术讲座

(1学分)

总学分30学分

 

430104仪器仪表工程

一、领域概况

仪器仪表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

仪器仪表工程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提供检测、计量、监测和控制装置、设备与技术的综合性工程领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

激光技术、电子学技术、自动化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仪器仪表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而且拓宽和发展了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使得仪器仪表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本工程领域涉及工程光学、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以及精密仪器及自动仪表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修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

现已发展成为以精密机械、电子学、光电工程、计算机科学、检测技术及自动化等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工程领域。

二、领域覆盖范围

1.本领域适应的行业范围:

本领域的覆盖面归纳为精密计量测试仪器与系统、测控技术与仪器、光学仪器、分析仪器、自动化控制仪器与装置、生物医学仪器与设备、显示及记录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等,涉及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轻纺、电力、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造船、冶金、地质勘探、天文气象、生物医学、遥感及卫星探测等各领域。

其工作涉及仪器仪表的研究、设计与开发,仪器仪表的生产、制造与管理,仪器仪表的质量控制、性能测试、试验与特性分析,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与设备管理。

2.本领域包含的专业研究方向:

(1)光电精密仪器;

(2)动态测试与智能仪器;

(3)光电探测理论与技术;

(4)智能结构与系统;

(5)传感器与执行器;

(6)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技术;

(7)智能信息系统;

(8)虚拟仪器及应用;

(9)智能仪器与信号检测理论;

(10)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

(11)图像处理分析技术。

三、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使用、维修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仪器仪表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求掌握近代仪器仪表设计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技术、试验技术和现代光学、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以及仪器仪表使用、维修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该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四、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在校或联合培养基地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阶段以班为单位集中进校学习1—2次,每次至少2个月,累计4个月;论文阶段累计进校2个月,一般将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汇报及论文后期修改等环节安排在校本部进行。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为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分为17学分以上。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考核及管理,严格执行中北大学的有关规定。

(3)课程教学以面授为主,在培养基地和学校集中授课。

公共课由中北大学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一般由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企业有关方面的专家授课。

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组织及管理,严格执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4)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合作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5)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阶段1.5~2年,论文阶段1.5~2年。

凡提前参加过工程硕士班跟读者,其学习年限从正式取得入学资格起不得少于2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1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高等工程数学

知识产权基础

信息检索

40

60

20

60

20

20

2

3

1

3

1

1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专业基础课

(6学分)

现代信号处理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专题

现代传感理论与技术

试验装备与检测系统设计专题

光电探测理论与技术

半导体物理

微惯性器件与系统

40

40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2

2

讲辅

讲辅

讲辅

讲辅

讲辅

讲辅

讲辅

专业选修课

(8学分)

测控仪器前沿技术

嵌入式系统及仪器

虚拟测试技术

嵌入式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滤波器的理论与设计方法

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方法

VHDL语言与ASIC设计

惯性器件原理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2

2

2

2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

辅修课

计算机类

(1学分)

20

1

自辅

管理类

(1学分)

20

1

自辅

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

(2学分)

 

 

2

 

 

学术讲座

(1学分)

总学分30学分

 

430105材料工程

一、领域概况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

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根据材料的组成结构,可分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可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材料学及其发展不仅揭示材料本质和演化规律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相关,而且与提供材料工程技术的材料加工有密切关系。

材料工程是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物理化学工程等学科的综合,本领域涉及材料的获得、质量的改进、使材料成为人们可用的器件或构件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工程规划、工程设计、技术经济管理等工程知识。

并与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密切相关。

二、领域覆盖范围

(1)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主要研究膨胀型微胶囊阻燃剂制备技术和磷腈系列无机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

(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研究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及性能,包括纳米颗粒材料的成核生长规律、纳米材料的组装、结构及性能等。

(3)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从事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研究。

(4)塑料改性与成型技术:

主要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塑料助剂的制备和应用,塑料成型工艺、设备及模具等方面的研究。

(5)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制备及应用:

主要研究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的超细化制备技术,结晶控制技术与方法,超细化粒子结构及其性能,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成型等方面的研究。

(6)金属材料改性技术:

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使金属材料的整体或局部成份与组织得到改变,从而达到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强度与韧性。

(7)金属材料强化技术:

主要研究凝固过程和塑性变形过程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从而开发提高金属材料强韧性的技术。

(8)精密塑性成形与改性技术:

以金属温成形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为特色开发精密塑性成形新技术和新工艺。

包括温成形基础理论研究、 精确塑性成形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与材料成形与性能控制研究等。

(9)液态成型与过程控制技术:

针对铸造这一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将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同传统技术相结合,同时对国际先进的液态成型技术——电磁作用下的铸造新工艺技术开展研究,主要研究铸造工艺CAD及铸造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液态成形先进装备开发及应用、液态成形新理论新技术。

(10)快速成型技术:

主要研究粉体制备与改性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材料技术、激光快速成型设备与工艺、快速制模技术。

(11)焊接冶金与焊接材料:

以焊接电弧物理知识为基础,配合现代计算机检测技术,主要研究焊条工艺性设计理论的研究、药芯焊丝的工艺性评价研究、焊接加工工艺及其过程自动化。

(12)先进焊接方法及其测控技术:

主要研究激光及其复合焊接方法,焊接过程在线检测及控制。

三、培养目标

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

四、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在校或联合培养基地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阶段以班为单位集中进校学习1—2次,每次至少2个月,累计4个月;论文阶段累计进校2个月,一般将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汇报及论文后期修改等环节安排在校本部进行。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为不低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分为17学分以上。

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考核及管理,严格执行中北大学的有关规定。

(3)课程教学以面授为主,在培养基地和学校集中授课。

公共课由中北大学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一般由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企业有关方面的专家授课。

工程硕士的课程教学、组织及管理,严格执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4)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合作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5)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阶段1.5~2年,论文阶段1.5~2年。

凡提前参加过工程硕士班跟读者,其学习年限从正式取得入学资格起不得少于2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授课

方式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1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础英语

专业英语

高等工程数学

知识产权基础

信息检索

40

60

20

60

20

20

2

3

1

3

1

1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专业基础课

(6学分)

(2-3门)

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加工基础

近代分析测试技术

40

40

40

2

2

2

讲辅

讲辅

讲辅

专业选修课

(8学分)

(4-5门)

复合材料概论

微观组织性能

组织强度学

材料动态性能

模具CAD/CAM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自辅

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

辅修课

计算机类

(1学分)

人工智能原理

20

1

自辅

管理类

(1学分)

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