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1949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docx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四重点虚词归纳整理

重点虚词归纳整理

一、 而

(一)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伏尸而哭《荆轲刺秦王》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锲而舍之(《劝学》)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师说》)

4、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侣鱼虾而友糜鹿(《赤壁赋》)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图穷而匕首见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自《师说》)

7、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

8、表目的或结果,译为用来、来、以致,或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出自《鸿门宴》)外连衡而斗诸侯(出自《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出自《过秦论》)

(二)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二、之

(一)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秦王购之金千斤(《荆轲刺秦王》)锲而舍之(《劝学》)

2、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过秦论》)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动词,往,到......去。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三)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2、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3、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后置定语(可为补语)之间,可译为"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5、音节助词。

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或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未发(《荆轲刺秦王》)珍宝尽有之(《鸿门宴》)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用作第三人称,“他、她、它(们)”,或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不思其反(《诗经两首》)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2、活用作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的)”,“你们(的)”。

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3、活用作第一人称。

译"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也可近指,这。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指示代词,这)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那个)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那些)        )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其一人夜亡(《苏武传》)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吾其还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其孰能讥之乎?

(出自《游褒禅山记》)表反诘,难道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表测度,大概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出自《师说》)表感叹,真是

(三)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四)句中语气助词,无意义。

咥其笑矣(出自《诗经两首》)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离骚》)

 

四、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其孰能讥之乎(出自《游褒禅山记》)

2、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3、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出自《师说》)

4、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5、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

知不可乎骤得(出自《赤壁赋》)

(二)介词,同“于”。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结构助词,作形容词后缀,单独不能翻译。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郁乎苍苍《赤壁赋》

 

五、以

(一)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以乱易整(《烛之武退秦师》)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秋以为期(出自《诗经两首》)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出自《兰亭集序》)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出自《苏武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表示修饰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以弱天下之民(出自《过秦论》)

4、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5、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助词。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出自《赤壁赋》)

四、副词。

通“已”,已经。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六、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且贰于楚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佚之狐言于郑伯(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出自《荆轲刺秦王》)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出自《鸿门宴》)

贪于财货(出自《鸿门宴》)

当其欣于所遇(出自《兰亭集序》)

亦将有感于斯文(出自《兰亭集序》)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出自《游褒禅山记》)

于人为可讥(出自《游褒禅山记》)

余于仆碑(出自《游褒禅山记》)

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善假于物(出自《劝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出自《师说》)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出自《师说》)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出自《 张衡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暂得于己(出自《兰亭集序》)

月出于东山之上(出自《赤壁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青,取之于蓝(出自《劝学》)

4、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托遗响于悲风(出自《赤壁赋》)

5、表示比较对象,相当于“同”、“跟”、“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故燕王欲结于君(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

"长于臣。

"(出自《鸿门宴》)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而青于蓝(出自《劝学》)

非铦于钩戟长铩(出自《过秦论》)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出自《师说》)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师说》)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出自《赤壁赋》)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出自《荆轲刺秦王》)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出自《荆轲刺秦王》)

于是项伯复夜去(出自《鸿门宴》)

于是饮酒乐甚(出自《赤壁赋》)

于是余有叹焉(出自《游褒禅山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出自《过秦论》)

于是从散约败(出自《过秦论》)

于是废先王之道(出自《过秦论》)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七、者

(一)代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出自《荆轲刺秦王》)

见燕使者咸阳宫(出自《荆轲刺秦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出自《鸿门宴》)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出自《鸿门宴》)

后之览者(出自《兰亭集序》)

逝者如斯(出自《赤壁赋》)

盈虚者如彼(出自《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出自《赤壁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出自《赤壁赋》)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出自《赤壁赋》)

有怠而欲出者(出自《游褒禅山记》)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出自《游褒禅山记》)

来而记之者已少(出自《游褒禅山记》)

则或咎其欲出者(出自《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出自《游褒禅山记》)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出自《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出自《游褒禅山记》)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出自《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出自《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师说》)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出自《师说》)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出自《师说》)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2、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四人者:

……(出自《游褒禅山记》)

(二)助词。

1、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多放在时间词之后。

今者项庄拔剑舞(出自《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出自《鸿门宴》)

2、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常与“有……”搭配,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出自《荆轲刺秦王》)

客有吹洞箫者(出自《赤壁赋》)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出自《荆轲刺秦王》)

3、放在名词性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出自《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出自《荆轲刺秦王》)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自《鸿门宴》)

沛公参乘樊哙者也(出自《鸿门宴》)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出自《劝学》)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出自《劝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出自《过秦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师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师说》)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八、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出自《过秦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出自《过秦论》)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何厌之有(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客何为者(出自《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

(出自《鸿门宴》)

何为其然也(出自《赤壁赋》)

而又何羡乎(出自《赤壁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出自《游褒禅山记》)

陈利兵而谁何(出自《过秦论》)

(二)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何如(出自《荆轲刺秦王》)

为之奈何(出自《荆轲刺秦王》)

无可奈何(出自《荆轲刺秦王》)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出自《鸿门宴》)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不然,籍何以至此(出自《鸿门宴》)

 

 

 

九、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

乃投水而死(出自《孔雀东南飞》)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乃请荆卿曰(出自《荆轲刺秦王》)

乃遂私见樊於期(出自《荆轲刺秦王》)

樊於期乃前曰(出自《荆轲刺秦王》)

乃为装遣荆轲(出自《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出自《荆轲刺秦王》)

乃令秦武阳为副(出自《荆轲刺秦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出自《荆轲刺秦王》)

乃朝服,设九宾(出自《荆轲刺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出自《荆轲刺秦王》)

良乃入,具告以沛公(出自《鸿门宴》)

乃令张良留谢(出自《鸿门宴》)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出自《过秦论》)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幽武置大窑中(    出自《苏武传》                )

遂乃研核阴阳(    出自《 张衡传》

乃知震之所在(  出自《 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出自《 张衡传》 )

衡乃诡对而出(    出自《 张衡传》 )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出自《 张衡传》)

2、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刚刚”"才"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出自《荆轲刺秦王》)

乃今得闻教(出自《荆轲刺秦王》)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出自《鸿门宴》)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犯乃死,重负国(    出自《苏武传》 )

羝乳乃得归( 出自《苏武传》   )

十年乃成(  出自《 张衡传》)

3、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何乃太区区(出自《孔雀东南飞》)

4、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有""仅仅"等。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出自《荆轲刺秦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出自《荆轲刺秦王》)

(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不能作宾语。

(三)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今君乃亡赵走燕(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十、且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

磐石方且厚(出自《孔雀东南飞》)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况且”。

且贰于楚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出自《赤壁赋》)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出自《过秦论》)

且相如素贱人(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3、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出自《鸿门宴》)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师说》)

(二)用作副词。

1、相当于"将""将要"。

且为之奈何(出自《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出自《鸿门宴》)

不出,火且尽。

(出自《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如:

驰椒丘且焉止息(出自《离骚》)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出自《孔雀东南飞》)

 

 

十一、若

(一)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出自《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二)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三)"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十二、所

(一)用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亦余心之所善兮(出自《离骚》)

固前圣之所厚(出自《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出自《离骚》)

君亦无所害(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君之所知也(出自《烛之武退秦师》)表示“所……的事情”。

顾计不知所出耳(出自《荆轲刺秦王》)表示“所……的办法”。

荆轲有所待(出自《荆轲刺秦王》)“所”字结构置“有”后,作其宾语

起,取武阳所持图(出自《荆轲刺秦王》)表示“所……的事物”。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出自《荆轲刺秦王》)表示“所……的事物”。

毫毛不敢有所近(出自《鸿门宴》)

苟非吾之所有(出自《赤壁赋》)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出自《赤壁赋》)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出自《游褒禅山记》)

非汉所望也(   出自《苏武传》 )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所谓前洞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

(二)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出自《鸿门宴》)

皆为陛下所成就(  出自《苏武传》  )

(三)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

1、一种表示原因。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出自《荆轲刺秦王》)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出自《兰亭集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出自《游褒禅山记》)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出自《师说》)

2、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所以游目骋怀(出自《兰亭集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师说》)

(四)名词,表处所地方。

别有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出自《苏武传》)

 

 

 

十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一)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

为之奈何(出自《鸿门宴》)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阿母为汝求(出自《孔雀东南飞》)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出自《荆轲刺秦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出自《荆轲刺秦王》)

臣为韩王送沛公(出自《鸿门宴》)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出自《鸿门宴》)(前“为”)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常能为汉伏驽射杀之(   出自《苏武传》 )

子为父死,亡所恨( 出自《苏武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