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1906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氧气液化B.动植物呼吸C.蒸馏净水D.石蜡熔化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物:

甲烷、醋酸、葡萄糖

B.合成材料: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C.酸碱指示剂:

酚酞、石蕊、品红

D.复合肥料:

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尿素

4.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当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未经处理的工厂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D.适度食用瘦肉、鱼类预防贫血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物质的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碱的溶液pH值大于7,所以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6.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

7.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丙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可能含有氢元素

C.X只含碳元素D.X是纯净物

8.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

C.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9.从氢、碳、氮、氧、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2)非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      ;

(4)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      ;

(5)有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      ;

(6)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

10.自然界中碳循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们都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

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

(4)前面

(2)中提到的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据此判断:

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②一旦发生液氨泄漏,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写一条即可)

11.一天,小明的爸爸正在清理祖传宝物时发现:

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圆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而铁弓则锈迹斑斑.请你帮忙解开他心中的疑问.

(1)同是金属物件,受损程度不同,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有关.

(3)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你的建议是      .(写一条即可)

1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写出F物质的一种用途:

      .

13.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装置中a旋钮的作用是      .

14.实验中学九

(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颖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哪些?

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猜想]

一、小洁认为溶质只有CaCl2;

二、小冰认为溶质有CaCl2和Ca(OH)2;

三、小进认为溶质有CaCl2、HCl和Ca(OH)2;

四、你认为溶质还可能有      .

[讨论交流]

小冰认为小进的猜想不合理,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

(1)取烧杯中的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则      的猜想不成立.

(2)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所用仪器、试剂自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成立

[反思评价]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拓展应用]

事实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为了使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你应该向烧杯中的溶液加入      ,充分反应后再过滤.

15.将质量为22.3g的氯化钠和纯碱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31.4g水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2015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氧气液化B.动植物呼吸C.蒸馏净水D.石蜡熔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氧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蒸馏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推动活塞时,气体压强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中操作正确;

C、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且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在称取氢氧化钠时一定要放在玻璃容器内称取,图中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以防液体溅出伤人;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物:

甲烷、醋酸、葡萄糖

B.合成材料: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C.酸碱指示剂:

酚酞、石蕊、品红

D.复合肥料:

硝酸钾、磷酸二氢铵、尿素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

B、常见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C、根据指示剂的使用分析;

D、根据复合肥的概念以及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来分析..

【解答】解:

A、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均为有机物,故正确;

B、常见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是金属材料,故错误;

C、品红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并不能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化学中的品红经常出现在鉴定氧化性气体的实验里,主要是二氧化硫,品红的化学结构不稳定,可以被这些氧化性气体氧化掉而褪色.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以为品红可以当酸碱指示剂,故错误;

D、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而尿素中只含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错误.

故选A.

【点评】物质的分类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之一,但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时应正确理解概念,了解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4.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当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未经处理的工厂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D.适度食用瘦肉、鱼类预防贫血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解答;

B、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

C、根据水体的污染分析;

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检验里面二氧化碳的浓度,说法正确;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说法正确;

C、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因此禁止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的排放不会引起水域污染,说法错误;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食用瘦肉、鱼类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难度不大,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物质的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碱的溶液pH值大于7,所以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

C、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灭火的条件;

D、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考虑.

【解答】解: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故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说法错误;

D、有些盐的水溶液也呈碱性,如碳酸钠的水溶液,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

 

6.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故正确;

B.由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正确;

C.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似,故正确;

D.126.9是碘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约为:

126.9﹣53≈74,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封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丙烷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X可能含有氢元素

C.X只含碳元素D.X是纯净物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可分析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丙烷的质量减少了4.4g,故丙烷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烷的质量为4.4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质量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X的质量为4.4g+12.8g﹣7.2g﹣4.4g=5.6g,故表中a的值为0g+5.6g=5.6g;故X应是生成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物丙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0.8g,生成物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7.2g×

×100%=0.8g,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X中不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00%=1.2克,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7.2g×

×100%=0.8g,而4.4克丙烷(C3H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

4.4g×

×100%=3.6g,4.4g﹣3.6g=0.8g,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相等,则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X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2g=2.4g<5.6克,故X还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上述分析,X是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结合含碳元素的物质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则X是纯净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8.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图3中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

C.图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图1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在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从图3中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故B正确;

C、图1中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甲是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乙可能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图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依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所以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9.从氢、碳、氮、氧、钙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Ca ;

(2)非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H2

2 ;

(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 OH﹣ ;

(4)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 NH3•H2O ;

(5)有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 2H2+O2

2H2O ;

(6)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H2CO3

H2O+C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由汉字的偏旁可知,钙属于金属元素,其符号为:

Ca;

(2)在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可表示为:

H2

2;

(3)具有10个电子的原子团是氢氧根,符号为OH﹣;

(4)氨水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碱,其化学式为:

NH3•H2O;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6)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的反应,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满足题中的要求,故答案为:

H2CO3

H2O+CO2↑

故答案为:

(1)Ca;

(2)H2

2;(3)OH﹣;(4)NH3•H2O;(5)2H2+O2

2H2O;(6)H2CO3

H2O+C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0.自然界中碳循环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它们都属于 不可再生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

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 .

(3)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请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节约用纸 .

(4)前面

(2)中提到的氨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据此判断:

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 .

②一旦发生液氨泄漏,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迎着风弯腰跑 .(写一条即可)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根据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解答;

(2)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等进行解答;

(4)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

CO(NH2)2+H2O;

(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有节约用纸、开发新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等;

(4)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

因为氨气是气体,逃生时应该迎着风跑;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逃生时应该弯腰跑.

故答案为:

(1)不可再生;

(2)CO2+2NH3

CO(NH2)2+H2O;(3)节约用纸;(4)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管口处,如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已经收集满;迎着风弯腰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温室效应的问题.环境问题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热门考点,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一天,小明的爸爸正在清理祖传宝物时发现:

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圆铜镜表面有少量铜锈,而铁弓则锈迹斑斑.请你帮忙解开他心中的疑问.

(1)同是金属物件,受损程度不同,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Fe、Cu、Au(或铁、铜、金) .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CO2 有关.

(3)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你的建议是 涂油 .(写一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