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1819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docx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二语文阶段性测试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6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

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孝景为

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

”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噍呵①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

“君知所以得参乘乎?

”绾曰:

“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

”上问曰:

“吾为太子时

召君,君不肯来,何也?

”对曰:

“死罪,实病。

”上赐之剑。

绾曰:

“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

”上曰:

“剑,人之所施易②,独至今乎?

”绾曰:

“具在。

”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

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

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

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

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

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

久之,迁为御史大夫。

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

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

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其后绾卒,子信代。

坐酎金③失侯。

太史公曰:

“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建陵之谓邪?

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

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史记•卫绾列传》)

[注]①噍呵:

斥责。

②施易:

变卖以换钱财。

③酎金:

古代诸侯向皇帝交纳的贡金,作祭祀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次:

依次。

B.剑尚盛,未尝服也服:

打开。

C.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将:

率领。

D.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相:

辅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帝且崩时崩:

古代帝王或王后死。

B.景帝幸上林幸:

指皇帝到某处。

C.诏中郎将参乘参乘:

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

D.迁为御史大夫迁:

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

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文帝且崩时彼且奚适也

B.君知所以得参乘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先帝赐臣剑凡六轩凡四遭火

D.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2分)

①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②郎官有谴,常蒙其罪

③有功,常让他将④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⑤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⑥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谨慎。

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召请文帝左右近臣宴饮,绾以生病为由推辞。

景帝即位后,一年多没有斥责过他。

B.卫绾为官清廉,为人忠实宽厚。

别人拿宝剑换取钱财,而他却把先帝赐的六把宝剑保存完好,并不再接受景帝所赐宝剑;有人责备他,他甘愿蒙受,不与人争辩;有了功劳,常让给他人。

C.卫绾敦厚少言。

他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

从他开始做官直至位居丞相,始终没有提出过什么议论。

D.司马迁评价卫绾,强调“教化”,说他为政虽不整肃却能成功,虽不苛严却能安定,启示后世人臣,为政应当注意从卫绾对“言”“行”的不同态度中吸取经验教训。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4分)

(2)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建陵之谓邪?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宋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滁州西涧③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时。

②诗人的家乡在渭水北岸的下邽。

③此诗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7.寇诗中“惊”字在篇章结构和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4分)

8.寇诗颔联化用了韦诗末句,但两者表达的情味却有不同,请作分析。

(4分)

三、名句默写(5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1分)

(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描写兄弟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不停地传杯递盏的乐事的两句是:

,。

(2)《虞美人》中李后主想象故国宫殿还似旧貌但已物是人非的两句是:

,。

(3)《将进酒》中展现诗人无限自信的两句是:

,。

(4)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5),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四、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迷失

头发稀少,却梳得纹丝不乱,抹了发蜡后飘出的是雪花膏的香味,两个肿眼泡像熟透了的柿子,短袖衬衫扎在藏青色的长裤里,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仿佛不肯松手似的握得好紧,不晓得里面装了些什么。

这是“丁老七”给我的第一印象。

他也就五十岁出头的年纪,乍看上去,一副基层领导的派头。

我是在陶瓷厂的包装车间见到他的,此时,刚打响上班铃。

许多先他进厂的老同事都跟他打招呼:

“丁老七,眼睛都睁不开啦!

”而其他人则称他为“老七师傅”,或叫他“丁师傅”。

然后,大家叽叽喳喳,说东讲西,一天的工作就宣告开始了。

“丁老七”方才还在挤眉弄眼和大家开玩笑,转眼间,像变魔术一般,就换上了白色围裙,坐上了绞草凳。

我注意到,他的那双手与众不同,巴掌极宽大,像蒲扇,如胡萝卜样粗的手指已经变了形,想来定与职业有关。

他绞草动作之熟、速度之快,令我目不暇接。

按镇上民间的叫法,陶瓷包装称之为“绞草”。

几乎所有瓷器都是用稻草来包装的,故在每年的秋收后,便可见到远乡四邻的农民一车车将禾秆运到镇上来卖钱。

通常绞草的程序并不复杂,以包碗为例:

十只为一摞,先做草把子,把碗理整齐置于草把子上,用草结两头扎紧,再用禾秆卷筒,又扎一次较宽的草结,起到美化效果,最后用篾打几道箍,别上写有品名等级的标识,便算完了。

手艺好的师傅绞的草,无论怎么扔都不散,就是从二层楼高丢下去,里面的瓷器也准保不会破损,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神。

一直以来,绞草师傅是受人尊重的,颇有几分威风。

更何况,彼等前辈里还出了个在镇上赫赫有名的郑子木,此公在清嘉庆年间为争取绞草工人的生存待遇,视死如归地穿戴起衙门大堂上烧得通红的铁靴铁帽,用生命换来罢工胜利,也为这个行业刷了金。

从那以后,全镇的绞草工人都系一条白围裙,以示永久的祭奠。

车间主任对我说,“丁老七”是包装界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早在六十年代技术等级评定时,最高级为八级,他就评上了七级半。

于是,大家都不叫他的大名,直接就叫他“丁老七”了。

他的徒子徒孙加起来数都数不清。

逢年过节,照行规,徒弟们都会买些烟酒糕点上门去孝敬自己的师父。

尤其是在过年时,徒弟们前脚跟后脚地去拜年,他老婆酒糟冲鸡蛋都忙不过来。

在那个漫长的夏天,作为厂团委的挂点单位,我天天都去包装车间,一来二去,我与“丁老七”混得滚熟,中午吃饭就端碗过去陪他闲扯

直到那时候,我才弄清楚陶瓷行业分工细、派别多,干绞草这行的属杂帮,以南昌人为主。

“丁老七”才八岁便入了这一行,从南昌乡下到镇上时,连草结都打不紧,要不是师父庇护,早被老板赶跑了。

一个八岁的小孩讨口饭吃实在艰难,好在他勤快,肯吃苦,绞草行的活做了个遍,最后没有哪样不懂、哪样不通。

师父师娘都喜欢他,师满后按规矩本可另立门户,他却情愿留在师父身边打下手,领的钱不多,但他倒心甘情愿。

后来师父做了老板,他也没离开。

“不跟你吹牛,我是跑过大码头的。

”他炫耀地说。

他把橱里的那只仿猪皮的人造革包拿出放在腿上,取了一个信封出来,从里面倒出几张发黄的黑白照片,都是在上海、武汉等地的留影。

照片里的“丁老七”穿戴齐整,一幅风华少年的姿容。

在把信封放回包里时,他又掏出“劳动模范”奖章、“先进生产者”奖状,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翻看扉页,上面有赠送者的签名。

“丁老七”得意地说“不晓得他是哪个吧?

跟你说,原来他是我们厂的军代表,好有名,老八路,后来调去北京了!

掰着指头算算,“丁老七”在这一行干了四十多年。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出风头的就是为前来厂里视察的首长表演。

那次他把餐具、茶具、酒具等大大小小、形态不一的物件混在一起包,不到半个钟头就完成了。

然后,他让两个徒弟将包好的这一挂瓷器从一米多高向下丢,摔在地上,然后开包检验,竟无一件破损。

首长竖起大拇指,直夸他技艺高超。

“丁老七”一讲起这段,便摊开来与众不同的一双宽大巴掌,眯着一对肿眼泡,沉醉在昔日的荣光中。

可到后来,“丁老七”竟然被废了。

听说陶瓷包装实行革新,用纸箱、泡沫取代禾秆,打包机、泡沫板占据了包装车间的显眼位置。

“丁老七”对此极为排斥,添了许多无名之火,上班后他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那种叫设备的庞然大物,他钟情的是禾秆,是篾条。

好多人都劝他要看开些,要跟上时代,英雄总还会是英雄。

可他不为所动,鼻子一哼,说“老子不做了!

”于是跑到厂劳资科办了买断工龄手续,自己选择了下岗。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厂里见到过“丁老七”。

又过了几年,我在镇上报社门口看见一个保洁员,穿了件环卫工人的黄红相间的马甲,口袋里插了瓶农夫山泉。

可瓶里装的是自泡的茶水,泛着啤酒样的泡泡。

那人左手拎着可翻动的垃圾箱,右手握把夹垃圾的铁火钳,时不时停下脚步望一眼擦身而过的车水马龙,目光游离飘忽、木讷呆滞。

乍一眼,我几乎没有认出这是曾经熟识的“丁老七”。

(取材于梅坚《瓷器人物》)

10.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丁老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作者看来他“一副基层领导派头”,官腔十足,缺少工人的朴素与热

忱。

B.“丁老七”并不是丁师傅的本名,人们之所以这么称呼他,是在表达对丁师傅高超的“绞草”技艺的钦佩与赞许。

C.“丁老七”成年后也一直没有离开师傅,是因为师傅担心他功夫不到家,不能独立门户。

D.陶瓷厂用纸箱、泡沫代替禾秆,用打包机取代“绞草”工人纯手工劳作,这场包装革新遭到了“丁老七”的抵触。

E.小说结尾“丁老七”从受人尊重的绞草师傅变为一名环卫工人,和小说开篇活得自信而有尊严的“丁老七”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了作者对时代发展中传统手工艺人命运的思考。

11.“丁老七”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4分)

12.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题目“迷失”的含义。

(3分)

13.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行当”(即传统的手工技艺劳动)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老行当”生存发展的看法。

(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欢谑(xuè)冠者(guān)栏楯(sǔn)怙恶不悛(quān)

B.小楫(jì)修葺(qì)舞雩(yú)烹羊宰牛(pēng)

C.飧(sūn)饔扃牗(jiōng)异爨(cuàn)径须沽取(gū)

D.雪霁(jì)象笏(hù)羽觞(shāng)钟鼓撰玉(zhuàn)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很多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

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近日,清华大学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B.45岁的因凡蒂诺成为国际足联成立112年以来的第九位正式主席,也是第二位继布拉特之后来自瑞士的主席。

C.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原创电视节目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

1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象形字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例如:

“人、火”是独体字,“休、亦”是合体字,“江、旗”是形声字,“炙、步”是会意字。

B.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

他立意新奇,用词瑰怪,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

C.《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所作的寓言体传记。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其中传记、山水游记和寓言类散文创作的成就最大。

D.诗歌曲调和谐才有韵味,因此讲究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

绝句和律诗押韵严格,绝句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韵;律诗的第一句则可押韵可不押韵,但偶数句则一定要押韵。

 

18.下面是一首打乱顺序的律诗《送崔珏往西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浣花笺纸桃花色②

欲为东下更西游③好好题诗咏玉钩④酒垆从古擅风流

⑤卜肆至今多寂寞⑥千里火云烧益州⑦年少因何有旅愁⑧一条雪浪吼巫峡

A.①③⑧⑥⑦②⑤④B.⑤④②⑦⑧⑥①③

C.②⑦⑤④⑧⑥①③D.⑦②⑧⑥⑤④①③

19.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

请仿照下面示例,另

选两字,分析其包含的文化信息(每字解读限定50字以内)。

(4分)

例:

“男”字由“田”字和“力”字组成,表示田地中的体力劳动主要由男性负责,可见当时中原地区已进入农耕社会。

“妇”字由“女”字和“帚”字组成,表示持

扫帚的女性为“妇”,可知当时的妇女主要负责打扫等家务工作。

六、作

文(4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着我:

“孩子,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

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

但我不停地走,走……终于走了过来。

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

“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

“一路小心。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服:

佩戴。

2.D(迁:

一般指升职。

3.B(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的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

4.C(⑤因功而升迁③有战功)

5.B(对“郎官有谴,常蒙其罪”理解错误。

6.

(1)丞相因为在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囚犯大多是无辜受牵连的,被认为不够称职,所以被免除了官职。

(2)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要在言语上迟钝一些,而在行动上要敏捷”,这大概说的就是建陵吧?

7.【答案】篇章结构上,首尾呼应,由开篇的

“聊”字到尾句的“惊”字,生动描述了诗人由闲来无事登楼到由登楼见闻而突生强烈怀归情感的过程,使整个诗篇浑然一体。

表情达意上,“惊”字细腻传神地刻画

出诗人突然发现自己不自觉思念故乡的情态,突出强化了宦游在外的乡愁。

(每点2分)

8.【答案】

寇诗写眼中所见荒凉之景,由景生情,突出了思乡之情;韦诗写清静深幽的春景,以景结情,透出忧愁滋味。

(每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

(1)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人事音书漫寂寥

(5)梦入神山教神妪

10.(4分)A、C

11.(4分)

(1)“丁老七”绞草技艺高超,深受大家的敬重;

(2)他重情重义,对师父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有着传统手工艺人的美好品质;

(3)他极重视名誉,把奖章、奖状等都随身携带;

(4)他注重仪表,活得自信而有尊严;

(5)他思想保守,只求守成,不求突破,在时代的变革面前无能为力;等等。

评分标准:

本题4分。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2.(4分)

(1)“丁老七”固守绞草的传统手工技艺,拒绝接受技术革新,在迅猛发展的时代中被淘汰。

(2)“丁老七”在新时代失去了曾经的价值,他痛苦茫然,不知何去何从。

(3)面对时代发展的冲击,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艺人该如何生存发展,作者也感到困惑,难于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评分标准:

本题4分。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13.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标准:

本题6分。

看法明确合理,2分;结合内容分析4分。

这些“老行当”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应当给予保护和传承。

同时面对时代的发展、技术革新的局面,我们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学习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像文章中的“丁老七”,他过于执着

手工技艺,而排斥技术革新,没有顺应时代潮流,那么他必将被时代的步伐落下,应当适应这个技术创新的时代,将传统工艺和技术革新兼顾,才是最优选择。

14.选C.A.冠者(guàn)栏楯(shǔn)B.小楫(jí)D.钟鼓撰玉(zuàn)馔

15.选D.

笔走龙蛇:

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涣然冰释:

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嫌隙、误会、疑虑等完全消除。

③筚路蓝缕:

原指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现在通常形容创业的艰苦。

④讳莫如深:

原意为事情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⑤安步当车:

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⑥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

独自达到的境地)。

16.选C.A“寻找解决……破解之道”杂糅。

B“也是第二位继布拉特之后来自瑞士的主席”语序不当。

D.中途易辙。

17.选C.A项“亦”是独体字。

B.“立意新奇,用词瑰怪”错误。

D绝句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18.D19.略。

20.按照高考作文标准评判。

【参考译文】

建陵侯卫绾是代国大陵人。

卫绾依靠在车技上的本事,当上了郎官,侍奉汉文帝,不断立功依次升迁为中郎将,为人忠厚谨慎而没有其他的才能。

孝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召请皇上的左右近臣饮宴.而卫绾托称有病没有前去。

文帝临死的时候,嘱咐孝景帝说:

“卫绾是个忠厚的人,一定要好好地待他。

”等到文帝驾崩,景帝即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没有呵责过卫绾;而卫绾每天都谨慎尽力。

景帝驾临上林苑,命令中郎将卫绾陪同乘车,景帝回来时问道:

“你知道为什么能和我同乘一辆马车吗?

”卫绾说:

“微臣从一个驾车的士卒有幸得以依靠功劳逐步升迁为中郎将,我自己不知是什么缘故。

”皇上问道:

“我在做太子的时候,曾召你来饮宴,你却不肯来,为什么呢?

”卫绾回答说:

“真是罪该万死,我实在是有病在身。

”皇上赐他一把宝剑,他说:

“先帝赐给我的宝剑已有六把,我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

”皇上说:

“宝剑这种东西,大家可以随便买卖,难道你还保存至今吗?

”卫绾说:

“都还在。

”皇上派他取来那六把宝剑,宝剑都还装在剑鞘之中,不曾佩带过。

郎官犯了过错,卫绾经常代替承担罪责;他又不和其他的中郎将争执。

有了功劳,也往往推让给其他中郎将。

皇上认为他品性端正,忠厚老实而没有其他的心眼,于是任命他为河间王的太傅。

吴楚七国造反的时候,皇上任命卫绾担任将军,率领河间的军队去讨伐叛军

,他颇有功劳,被任命为中尉。

三年之后,因为建立了军功,在孝景帝前元六年,被封为建陵侯。

第二年,皇上废黜了太子,诛杀栗卿等人。

皇上认为卫绾是个忠厚的人,不忍心让他去办,于是赐他告退还家,而派郅都去搜捕处置栗家的人。

后来,皇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回卫绾,

任命他为太子太傅。

过了许久,升任他为御史大夫。

过了五年,代替桃侯刘舍担任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之事上奏。

但是从开始做官直到位居丞相,始终没有提出过什么议论。

皇上认为他敦厚老成,可以辅佐年少的太子,对他很尊重和宠信,赏赐很多。

他做了三年的丞相,景帝驾崩,武帝即位。

建元年间,丞相因为在景帝卧病时各官署的囚犯大多是无辜受到牵连的,被认为不够称职,而被免除了官职。

此后卫绾去世,他的儿子卫信继承侯爵,因犯在宗庙祭祀时献金助祭(不合要求)的罪失去侯位。

太史公说:

“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要在言语上迟钝一些,而在行动上要敏捷’,这大概是在说建陵这样的人吧?

因此,他们的教化不用整肃就能成功,不用苛严就能安定。

他们可以说是品行敦厚的君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