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
《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卷物理题答卷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卷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是:
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不规范;缺乏自信,不敢动笔;答题卡使用不正确。
为此高考理科迎考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构建物理模型,建立物理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加强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关键词:
高考;理科综合;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10X(2007)02-0052-04
笔者参加了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第23、24题的阅卷工作,现将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供同仁在研究和教学中参考。
一、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学及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训练是物理教学和复习的核心,物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概念、规律、公式、物理量、物理学的常用思想和方法。
由于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在解答试题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⑴常见物理规律不清楚或相混淆。
在解答23题的过程中,考生没有很好地理解题目中的“反射”所符合的物理规律,光传播中的反射定律适用条件具有普遍物理意义;再一点就是审题能力较差,没有看清楚“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是什么含义,主要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在解答24题的过程中,考生对放在传动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不清楚,分不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不能区分物块运动的原因,最后用煤球位移减传动带的位移;其二是对传动带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不清,即对静态→动态→终态不能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不能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用煤球的位移减去传动带加速部分的位移得出和正确结果一样的结论,这样做的学生根本不清楚煤球和传动带运动的原因;有的同学对传动带和煤球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有的用能量守恒定律等等,主要是不理解物理规律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乱写乱套;对运动学公式的矢量性不理解。
⑵物理量的表示符号模糊不清,基本公式出错。
⑶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不能很好地运用。
在物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即理想化,要求考生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具体问题时抓主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物理模型,从而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25题是常规物理建模题,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用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处理问题时忽略重力,不清楚电场中运动的物体在什么情况下考虑重力,什么情况下不考虑重力,造成严重失分。
2.解题欠规范。
高考计算题解答明确要求: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这实际是对考生规范化解题的一个总体要求,学生在平时解题时应注意规范化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流畅性,有利于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在高考解答物理题时考生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⑴没有画出必要的分析图。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画出必要的受力图、运动过程图等不仅是规范化解题的要求,同时也是使物理过程情境直观形象,有利于问题的解答。
23题声波传播过程图;24题的煤球和传动带运动过程图(运动速度─时间图像);25题带电小球受力图。
⑵在解题过程中没有必要文字叙述和说明。
⑶物理公式中字母书写不规范。
如实验题中的U和v、U和μ、μ和M、α和2、α和a、q和g、9不能区分,q和ε、e和l不能区分等,不规范的书写很多,出现这样的书写不得分。
⑷解题不规范和最后结果不规范。
解答物理计算题要有规范的解题过程,最后结果必须符合题目要求,有时还必须有准确的说明和必要的讨论。
在23题解答过程中,好多考生分析出来物理情境和过程,解题思路很正确,就因为不规范而丢分。
许多考生没有写明应用数学知识解题的依据,而直接得出了云层高度且结果也正确,但在评卷时本题不能获得满分,并且很多考生这么书写的本题,这是因为不规范解题而失分最严重的地方。
3.缺乏自信,不敢动笔。
4.对评卷方式和答题卡使用缺乏了解。
2006年是第一次网上阅卷,在计算机屏上显示的仅有教师所判的题目,如果考生没有把答案写在有效位置,评卷老师就找不到,因而,答题无分。
二、物理迎考复习教学策略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高考命题向考查能力和综合科学素质发展,是对中学教育改革的良好导向,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依然是高考基础。
分析能力的培养是要学生立足于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弄清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而不能简单的以习题来代替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理解。
这样只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学生很难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2006年高考试题中,许多问题都是直接考查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充分说明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仍是今后复习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2.构建物理模型,建立物理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高考试题强调了能力考查,通过物理情景构建物理模型,进而运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
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物理复习教学中要注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即从阅读题目到理解题意构建模型,从情境的分析中做出判断到运用物理规律表述物理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良好素质都要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养成。
如复习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类的综合问题时,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通过专题练习的形式,加强主干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弄清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牵一点、起一线,连一面、构一体”的目的,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该题使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应用动能定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做功的区别,理解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2.(1992全国题)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 ⑴若已知A和B的初速度大小为v0,求它们最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⑵若初速度的大小未知,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的最远处(从地面上看)离出发点的距离。
解:
⑴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0-mv0=(M+m)v
注意同上一题的区别,对结论性的规律可直接运用。
A、B两木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系统动量守恒,则:
mv1=(m+m)v2
A、B两木板的碰撞结束后,木块C在两木板上滑动,到三个物体达到共同速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设木板向前移动的位移为s1,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则2mv1+(m+m)v2=(2m+m+m)v3
设A、B两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3,对A、B两木板,由动能定理得
由以上各式,再代入数据可得l=0.3m
要正确求解这道题:
首先判断A和C两物体之间是否滑动,然后才能依据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该题的解法很多,可对照传动带问题求解过程。
这三个题目很相近,但要使学生真正将物理情境区别开,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物理规律求解,却不是很容易的问题。
建立知识网络,要注意习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的阅读、分析问题入手;物理习题的编排应由易到难,形成知识板块。
在安排学生复习时,不要追求大题量的盲目训练,要使学生真正明白物理情境和相对应的物理过程,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及时弥补。
3.加强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是物理学科的特点。
新的课程改革更加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考必然要反映课程改革的精神。
2006年物理试卷的实验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在题目的立意上给了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切实加强了实验能力考查。
这里的实验能力不能仅仅理解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而是要强调学生对实验思想的理解和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测量电压表内阻,该实验取材于考试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但不拘泥于课本,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理论的理解和创新。
实验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思想,为学生提供独立分析和思考的机会,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验设计。
例1.某同学欲测量一电阻Rx(阻值约300Ω)的电阻,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电流表A1:
量程10mA
电流表A2:
量程0.6A
电压表V1:
量程3V
电压表V2:
量程15V
电源电动势为4.5V
例2.图中R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K1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内阻极大),E为电源(电阻不可忽略)。
现用图中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ε及电阻Rx
①写出操作步骤:
②由R及测得的量,可测得
ε=______;Rx=__________.
该实验题的测量原理是“串联分压法测电阻”。
试题答案⑴操作步骤
①K1断开,K2接到a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1;
②K2仍接到a端,闭合K1,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2;
③K1仍闭合,K2接到b端,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3.
总之,在今后的实验题目的教学设计中既要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又不要脱离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在教学上既要重视课本上规定的基本实验,重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物理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
张桂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