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8305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题含答案附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

(一)阅读回答下列问题(共4小题,共28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7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7分)下面是有关本文的分析,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

文章先用“三里”“七里”等词语来强调防守方虽____________,但占有地利,用“环而攻之”来表明进攻方____________,用攻方无法取胜的结果证明地利的重要。

然后再用一组排比句,表明防守方占有地利,用其最终却“____________”的结果证明人和的重要。

在此基础之上,文章最后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君子“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限两个字)。

4.(7分)

(1)《伯牙善鼓琴》中“钟子期必得之”一句中“之”是代词,代“伯牙所念”,《核舟记》中“能以径寸之木”中“之”相当于“的”,文中“七里之郭”一句中“之”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如鸣珮环”一句中“环”是指“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一句中“环”是“围,绕”的意思,本文中“环而攻之而不胜”一句中,“环”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孟子》两章》回答下列问题(共5小题,共40分)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8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正确解释是()

A.所以当他动了心抑制情感,就能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东西。

B.以此让心情激动忍让,就能渐渐增长知识。

C.用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能。

6.(8分)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曾益其所不能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入则无法家士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7.(8分)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温故而知新

D.一年未归,妻跪问其故

8.(8分)“天”使接受大任者经受磨难,目的是()

A.动性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9.(8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中的“举”意思是()

A.举出事例

B.行为举动

C.被选拔

D.发动起义

(三)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下列问题(共4小题,共3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8分)下列语句中的“之”字与“三里之城”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B.辍耕之垄上

C.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8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8分)孟子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以一支九百人的农民队伍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最后推翻秦朝统治,这段历史事件很好地证明了本文中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论断(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3.(8分)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委而去之________________

②亲戚畔之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1题

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第2题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第3题

1.城郭小2.攻势强大3.委而去之4.得道

第4题

1.的2.围,绕

第5题

C

第6题

D

第7题

B

第8题

A

第9题

C

第10题

D

第11题

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扬威天下不依靠锐利的兵器。

第12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13题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技巧

1、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之”,成为使动用法。

“活之”即“使之活”。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

“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尔欲吴王我乎?

(你想让我做吴王吗?

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

2、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C.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孟尝君客我。

(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3、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例如:

面山而居。

〔(愚公)面朝山而居〕

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很恼怒,用蹄子踢他)

③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

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的背后〕

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

(孔子对公冶长说:

“可以娶妻子。

”)

⑥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晋师军庐柳。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庐柳)

⑦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三代的礼制各不相同,却都成就了王业,五霸的法度并不一样,也都成就了霸业)

4、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社会上所推崇的人,没有比得上黄帝的)

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

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

例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打听它的深度,就连那些爱游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稍出近之。

(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它)

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代词活用为动词,同形容词。

活用后的词汇意义,仍不失其称代作用。

例如: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动词的条件,也与形容词相同。

例如:

.不迁怒,不贰过。

(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5、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1)普通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比喻。

例如:

嫂蛇行匍伏。

“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

②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修饰动词“运”,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

赵襄王郊迎甘罗。

“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

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B.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

(2)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①表示每一

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岁更刀”,意思是每年要更换刀;“月更刀”,意思是每月要更换刀。

②表示渐进

例如: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密”,意思是一天天地密切起来。

③表示往昔。

例如:

.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日”可当“往日”“从前”讲。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

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把这些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往”“向”等来理解。

例如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边)投靠,向左边(东边)投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