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8065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docx

10kV及以下工程施工方案

乡城县2017年中心村10kV及以下工程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编制/日期:

国网乡城县供电公司

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

 

一、工程概况:

乡城县12个乡镇,89个行政村,10kV线路总长度2.37km,0.4kV线路总长度98.7km,,变压器60台,户表总数3068户。

二、施工时间安排

2017年3月1日—2019年9月30日完成。

三、具体施工方案

1 施工工序安排

1.1、施工工艺流程

1.2线路复测及定位

根据施工设计图进行全线复测及定位,为该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基坑开挖

1.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深(≤)100mm浅(≤)50mm,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应按最深一坑操平。

岩石基础坑的深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2.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2)两杆坑深度宜一致。

3.电杆基坑底采用底盘时,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

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1)底盘的中心及两底盘中心连线的中点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及纵向允许偏差为50mm

(2)同一基坑的双杆底盘在满足设计坑深的允许误差值后,其相互间允许高差为20mm

(3)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为±30mm

4.电杆基础采用卡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2)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当设计无要求时,上平面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

(3)与电杆连接紧密。

5.当采用叉杆或抱杆立杆时杆坑应设有阶梯滑坡(马道),以便主杆,阶梯可根据电杆的长度挖成二阶(10m以下电杆用)和三阶(10米以上电杆用)两种,如图所示。

6.拉线也要靠拉线侧挖出马道,马道的坡度应与拉线角度一致,以使拉线底把埋入坑内之后与拉线方向一致。

7.杆坑的深度等于电杆埋设深度,电杆长度在15米以下时,埋深约为杆长的1/6。

如电杆装设底盘时,应加深底盘厚度。

8.测量坑深,可利用测杆进行。

按坑深尺寸在测杆上划一记号,将其立于坑中心检查坑深是否符合规定。

Ⅱ型杆坑深以杆位标桩地面处为准,两坑底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当Ⅱ型杆设于斜坡上时,坑深以斜坡下侧一根杆的靠下坡侧地面为准,使两坑底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坑深大于规定要求时,应用碎石掺土填充夯实。

9.坑底操平,可利用水平尺检查坑的四个角与坑中心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否则应进行修整。

3水泥电杆组装

1.混凝土电杆及预制构件在装卸运输中严禁互相碰撞、急剧坠落和不正确的支吊,以防止产生裂缝或使原有裂缝扩大。

2.运至桩位的杆段及预制构件,放置于地面检查,当端头的混凝土局部损坏时应进行补修。

3.电杆起立前顶端应封堵良好。

设计无要求时,下端可不封堵。

4.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经过焊接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后的电杆经自检合格后,在规定位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

(2)钢圈焊口上的油脂、铁锈、泥垢等物应清除干净。

(3)应按钢圈对齐找正,中间留2~5mm的焊口缝隙。

如钢圈有偏心,其错口不应大于2mm。

(4)焊口符合要求后,先点焊3~4处,然后对称交叉施焊。

点焊所用焊条应与正式焊接用的焊条相同。

(5)钢圈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V型破口多层焊接,焊接中应特别注意焊缝接头和收口的质量。

多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收口时应将溶池填满。

焊缝中严禁堵塞焊条或其它金属。

(6)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最小高度和宽度详见下表

             

焊缝加强面尺寸

钢圈厚度δ

<10

10~20

高度

1.5~2.5

2~3

宽度e

1~2

1~2

(7)焊缝表面应以平滑的细鳞形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无折皱、间断、漏焊及未焊满的陷槽,并不应有裂纹。

基本金属的咬边深度不大于0.5mm,当钢材厚度超过10mm时,不应大于0.1mm,仅允许有个别表面气孔。

(8)雨、雪、大风时应采取妥善措施后,方可施焊。

施焊中管内不应有穿堂风。

当气温低于-20℃,应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100~120℃,焊后应使温度缓慢下降。

(9)焊完后的电杆其分段弯曲度及整杆变曲度不得超过对应长度的2/1000,超过时,应割断重新焊接。

(10)当采用气焊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圈的宽度,一般不应小于140mm;

2)尺量减少加热时间,并采取必要降温措施。

焊接后,钢圈水泥粘接处附近的水泥产生宽度大于0.05mm纵向裂缝,应用环氧树脂补修膏涂刷;

3)电石产生的乙炔气体,应经过滤;

4)氧气纯度应在98.5%以上。

(11)电杆的钢圈焊接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设计无规定时,可将钢圈表面铁锈和焊缝的焊渣与氧化层除净,先涂刷一层红樟丹,干燥后再涂刷一层防锈漆处理。

4、横担组装

(1)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横担,并安图纸规定确定横担之间的距离,但不可小于下表的规定。

杆型

导线排列方式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高压与高压

0.8

  0.45/0.60

高压及低压

1.2

   1.00

低压及低压

0.60

   0.30

(2)安设计图纸将横担组装于电杆上

(3)线路横担的安装:

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度角杆及终端杆当采用单横担时,应装于拉线侧。

(4)横担安装应平整,安装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

1)横担端部上下歪斜:

20mm;

2)横担端部左右扭斜:

20mm。

(6)导线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距离不应小于200mm。

(7)双杆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8)瓷横担绝缘子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

2)当水平安装,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

3)当安装于转角杆时,顶端竖直安装的横担支架应安装在转角的内角侧(瓷横担应安装在转角的外角侧);

4)全瓷式瓷横担绝缘子的固定处应加软垫。

5水泥电杆组立

(1)吊车立杆:

将钢丝扣绑扎在电杆的上端:

电杆高度的3/5左右,在电杆的顶端拴系两根大绳,找准电杆中心位置放下,如有底盘直接入底盘,用大绳调整电杆垂直度,用转杆器调整电杆角度,使横担方向朝向正确,直线杆横担应在电源侧的反方向,受力杆横担应在受力的反方向;调整好电杆可进行填土。

(2)架杆立杆:

1)架杆立杆主要工具是叉杆和架杆以称叉杆:

是由U型铁叉和细长的圆杆组成,架杆:

是同由两根相同细长的圆杆所组成,圆杆梢径应不小于80mm,根径不应小于120mm,长度3~6M。

距顶端300~350mm处用铁线做成长度为300~350mm的链环,将两根圆杆连起来。

距圆杆底部600mm处安装把手(穿入300mm长的螺栓)。

2)架杆只宜立10mm以内的电杆,先将4根大绳栓在电杆顶端在坑中立一滑板并对准杆根,以便杆根下滑,同时防止杆根冲坏坑壁塌方。

滑板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掌握,随时注意杆根沿滑板下滑情况,并指挥起立操作。

架杆一般用2~3付,可一人指挥,统一号令,用架杆顶起架杆倒替使用,当电杆接近垂直时,应将大绳拉紧,大绳应提前设固定桩栓牢,防止倒杆,并将一付架杆撤到立杆对面支撑,再用架杆将电杆顶直,用撬杠、架板等将电杆调整到位,用转杆器调好杆的方位,可进行回填土,人工立杆如需减轻重量,杆上横担可立杆后组装。

3)如杆坑土质松软或在斜坡上埋设电杆,电杆应加卡盘,卡盘应装在自地面算起至电杆埋设深度的1/3,并应与线路左、右交替埋设。

(3)抱杆立杆:

1)工具准备:

地锚、锚桩、人字抱杆、绞磨、各种滑轮、U型环、制动器、各种钢丝绳、夯锤、锹镐及木杠等。

其数量及规格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

2)如下图所示,沿杆坑中心线在牵引反方向距杆坑中心约1.5倍杆长处,埋设两个地锚A,以便固定制动器与临时拉线。

在立杆方向的左右侧,距杆坑中心的约1.5倍杆长处,各埋设一个地锚B,作为固定临时拉线用。

在牵引侧距杆坑中心线约1.5倍杆长处,并位于线路中心线上埋设一个地锚C(牵引地锚),以便固定滑轮组。

在距牵引地锚后侧15m埋设一个地锚D,作为固定绞磨用。

牵引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5m,其作地锚埋深不应小于1.2m。

与地锚接触的坑壁应保持垂直,其下部应挖一个放置地锚的土槽。

地锚应与牵引方向保持垂直,引出线用的马道坡度不应小于45o。

在淤泥及砂土处埋设地锚时,应在地锚上加压两块木板,以加大地锚抗拉力。

牵引地锚应对正线路中心线,对于转角杆应对正转角二等分角线。

3)起立无叉梁的Ⅱ型杆时,为防止杆身偏扭,应加装一个X型的临时叉梁,以保证起立过程有足够的稳定性。

4)调整杆身,使杆根进入杆坑中心。

5)在地锚A与杆根间联结制动器,杆根与制动器之间用的钢丝绳的直径,一般为16~19mm,制动绳应绑在杆根部,并应与杆身保持平行。

在地锚D上固定绞磨,在地锚C上固定导向滑轮,在电杆端部固定临时拉线。

6)在电杆上联结分固定钢丝绳,并使其穿过单滑轮E。

滑轮E由总固定钢丝绳与抱杆联结。

钢丝绳在电杆上只少缠绕两圈以上,以免串动。

杆高在15m以下的钢筋混凝土单杆,可采用单固定点起吊。

7)在抱杆顶端与牵引地锚间联结1-1、1-2或2-2滑轮组,使牵引绳由动滑轮引出,通过导向滑轮与绞磨联结,如图下图所示。

钢丝绳在电杆上和抱杆上的联结方法如图

钢丝绳在电杆上固定及钢丝绳在抱杆上固定

8)在地势不好的情况下立杆时,为防止抱杆倾倒,在其顶端绑扎处加装两侧拉线,以使抱杆稳定。

拉线长度不应小于抱杆高度的1.3倍。

9)在淤泥及积水地区立杆时,为防止抱杆下沉,应在抱杆根部夹装两根枕木,用直径为25mm的螺栓固定,并在抱杆根部垫上石块或其他等物。

10)推动绞磨进行起吊,当电杆头部离地面0.5~1.0m高时应停止起吊,再重复检查一次各部情况,对绳扣的检查应特别注意,检查确无问题后再继续起吊。

当电杆起吊至一定高度时,松动制动绳,使杆根逐渐进入坑内。

应使杆根在抱杆不起作用前接触坑底,并使电杆达到正确位置。

11)在电杆起吊过程中,左右侧拉线应均匀施力,以保持杆身稳定。

当电杆起吊至60o-70o时应将反向拉线拴在地锚A上,但不要拴死,以便随着电杆的起吊慢慢松动,以防电杆向牵引侧倾倒。

12)电杆起吊至80o以后,应慢慢推动绞磨,并缓放反向拉线,使杆身调整至正值。

然后将反向拉线和左右侧拉线固定在地锚上。

固定时应把钢丝绳盘成两个小圈,其中穿入小圆木,以防钢丝绳损坏。

13)观测人站在相邻未立杆的杆坑线路方向上的辅助标村处(或其延长线上),面对线路向已立杆方向观测电杆,或通过线锤观测电杆,指挥调整杆身,或使与已立正直的电杆重合。

14)观测人站在与线路垂直方向或转角等分角线的垂线(转角杆)的杆坑中心辅助标桩延长线上,通过线锤观测电杆,指挥调整杆身正值,此时横担轴向应正对观测方向。

15)转角杆和终端杆,须向张力的反对侧(即拉线侧)倾斜,倾斜距离约等于电杆直径。

7.电杆立好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电杆的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杆梢直径的1/2;

(2)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拉线方向倾斜,拉线侧倾斜不应使杆梢位移大于杆梢直径。

(3)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数值:

1)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

50mm;迈步:

30mm;

2)两杆高低差:

20mm;根开:

±30mm。

(4)带叉梁的双杆组立后,杆身和叉梁均不应有鼓肚现象。

叉梁铁板、抱箍与主杆的连接牢固、局部间隙不应大于50mm。

6拉线安装

1拉线材料采用镀锌钢绞线,钢绞线的型号规格长度由设计定。

2底把采用热浸镀锌拉线棒和予制钢筋混凝土拉线盘组成。

3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当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

2)终端赶的拉线及耐张杆承力拉线应于线路方向对正,分角拉线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分角拉线应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防风拉线应于线路方向垂直;

4采用U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的拉线安装时;

1)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

2)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坏线股;

3)拉线变曲部分不应明显松脱,拉线断头处与拉线应有可靠固定。

拉线外露出的尾线长度不宜超过0.4m;

4)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5)UT型线夹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整。

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

6)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拉线不应过松、过紧、受力不均匀等现象。

7导线架设

1.调整横担,在电杆组立时将横担碰歪的或因为立杆重量大,没按的横担逐个按图补齐,调整角度,并保证横担横平竖直、牢固。

2.绝缘子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

(2)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表面不应有灰垢,绝缘子不应有裂纹、碰破、掉边、掉瓷等现象。

(3)悬式绝缘子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电杆、导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

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

当有特殊困难时可由内向外或由左向右穿入;

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受电侧穿入。

两边线应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

4)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的间隙不应小于50mm。

3.采用的闭口销或开口销不应有折断、裂纹现象;当采用开口销时应对称开口,开口角度应为30°~60°。

严禁用线材或其它材料代替闭口销、开口销。

4.放线

(1)清除放线通路的障碍物,采取可靠防护措施,以免伤导线,对导线有腐蚀的土壤和积水应有有效的保护措施。

(2)跨越铁路、公路、电力线、通信线应搭设牢固的跨越架,跨越架距跨越物的最小距离要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3)放线

1)在线轴孔穿入轴杠,将轴杠两端放在放线架上,放线架是由两根木杠,在木杠上绑扎或钉上档木和两个支架组成。

2)如无线轴,可将线盘,套入线盘放线。

用人力或拖拉机作为放线牵引动力。

4)导线绑扎在牵引绳上进行拖动,为防止磨伤导线,可在横担上加设滑轮,使导线沿滑轮移动;在不损伤导线的情况下,可将导线沿线路展放在地面上,然后由工人登上电杆,将导线用麻绳提至横担上,分别摆好。

5)放铝导线或钢芯铝导线时,应使用铝质滑轮。

滑轮直径应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

铜导线应用钢滑轮,也可用木滑轮,绝缘线应用塑料滑轮和木滑轮,这样既省力又不会磨伤导线。

6)放线架处应留有经验的人员看守,负责检查导线的质量,并对线轴段有制动装置,以便发现有磨伤、散股和断线等时使线轴停止转动,一般可用一根木杠斜插入线轴底部来实现。

7)放线过程中须有可靠的联络信号,沿线还须有人员看护导线不受损伤,不使导线发生环扣(导线自己绕成小圈)。

当导线横跨道路时,应设人看守。

5.导线连接:

在架空线路中,导线的连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连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导线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接触。

导线的连接方法,由于导线材料和截面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现将目前常用的几种连接方法提出要求:

(1)钳压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和铜绞线。

钳压接是借连接管将两根导线连接起来,即将导线穿入连接管内加压,借着管与线股间的握着力,使两根导线牢靠地连接起来。

在运行中管与导线共同承受拉力,因之连接管应具有抗拉力和接触电阻小的性能;各种导线采用钳压法,按出厂说明进行,设计有要求的安设计要求,钳压法目前有局部压接或整体压接,采用的方法由设计定。

(2)钳压接操作方法:

 1)导线与连接管连接前应清除导线表面和连接管内壁的污垢,清除长度应为连接部分的2倍。

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电力复合脂,进行压接。

  2)接续管型号与导线的规格应配套。

  3)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应符合表施工规范的规定。

4)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20mm,导线端头绑线应保留。

5)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

6)压接后或校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纹。

7)压接后接续管两端附近的导线不应有灯笼、抽筋等现象。

8)压接后接续管两端出口处、合缝处及外露部分,应涂刷电力复合脂。

9)压后尺寸的允许误差,铝绞线钳接管为±0.5mm。

10)当架空电线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1个。

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

6.导线或避雷线采用液压连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7.紧线:

一般采用钳式紧线器进行紧线,方法如下:

(1)紧线前在紧线段耐张杆受力对侧除有正式拉线外,应装设临时拉线。

一般可用钢丝绳或具有足够强度的钢线,拴在横担的两端,以防紧线时横担发生偏扭。

待紧完导线并固定好以后,才可拆除临时拉线。

(2)紧线前应有专人检查导线,是否有未清除的绑线及其他附着物,有无尚未处理的缺陷,如有时应立即处理。

(3)将导线固定在紧线段固定端耐张杆的悬式绝缘子上或蝴蝶形绝缘子上。

(4)在耐张段操作端,直接或通过滑轮组来牵引导线,使导线紧起后,再用钳式紧线器(紧线器固定在横担上)夹住导线。

夹握导线之前,应在导线上垫以麻布等物,保护导线不被夹伤。

(5)弛度观测人员与紧线人员密切配合,通过紧线器来松紧导线,使导线弛度达到要求为止。

(6)弛度调好后,把导线固定在悬式绝缘子上或蝴蝶形绝缘子上。

8.观测弛度:

观测导线的弛度,通常与紧线工作配合进行。

观测的目的,是使安装后的导线,能达到最合理的弛度。

(1)在耐张段内选出弛度观测档,耐张段内有1~6档时,可选择中部一档观测弛度;7~15档时,应选择两档来观测弛度,并尽量选在稍靠近耐张两端;15档以上时,应选择三档观测弛度,即在耐张段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来观测弛度。

(2)导线的弛度应由设计给出的弛度安装曲线表查得,也就是根据耐张段的规律档距长度和当时的温度,在安装曲线表中查得相应的弛度值。

如当调整弛度时所测实际温度在安装曲线表中查不到时(一般在安装曲线中给出的温度范围是从-40°到40°,在其间每隔10°划出一条安装曲线),则可用补插法计算出相应温度的弛度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f—在温度为t时的弛度值,m;

f1—与t1相应的弛度值,m;

f2—与t2相应的弛度值,m;

t—所测实际温度,℃

t1—与实际温度相邻近的一个较大温度值,℃

t2—与实际温度相邻近的一个较大温度值,℃

(3)测量环境温度时,温度计应悬挂在空中,并背向阳光,以使温度计测出的数值为空气的真正温度。

(4)一般施工中常用平行四边形法观测导线弛度,从给定的弛度表或曲线表中查得弛度值,然后观测弛度档两侧直线杆上的导线悬挂点,垂直向下量至与弛度相等的距离处,各绑上一块弛度板(即水平的板尺),由观测人员在杆上,从一侧弛度板瞄准对侧弛度板,调整导线,使导线正好切于瞄准直线上,即停止调整。

此时的弛度,即为所要求的弛度,如下图所示

9.导线固定:

导线在绝缘子上的固定方法,由于绝缘子的种类和导线的材料不同,其固定方法也不同,现分别介绍如下:

(1)导线在蝶形绝缘子(一般是装在耐张杆、终端杆上等)上的绑扎法,如下图所示。

(2)铝导线的绑扎方法同铜导线是一样的,但铝导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宽10mm,厚1mm软铝带包缠上。

(3)绑扎长度,铝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铜导线截面为35mm2及以下时,绑扎长度为150mm;铝导线截面为70-120mm2、铜导线截面为50-70mm2时,绑扎长度为200mm。

(4)铝导线在蝶形绝缘子上所用绑线直径和长度以及铝带长度按施工规范要求。

 

(5)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绑扎法,可分为顶扎法(在直线杆上)和颈扎法(在转角杆上或绝缘子顶部无槽时,在直杆上)两种。

颈扎法应将导线放在和张力方向相反的绝缘子槽内;铝导线应在绝缘子部分绕缠10mm×1mm的铝包带且两侧应宽出不小于50mm。

(6)导线在耐张杆和终端杆悬式绝缘子串上的

1)用紧线器收紧导线,使弛度比所要求的弛度稍小一些。

2)为了保护导线不被线夹磨伤,将导线与耐张线夹接触部分,应用铝带(铝导线)或同规格的线股包缠上。

包缠时应从一端开始绕向另一端,其方向须与导线外层线股缠绕方向一致。

包缠长度须露出线夹两端各10~20mm。

最后将铝带或线股端头压在线夹内,以免松脱。

3)卸下耐张线夹的全部U形螺栓,将导线放入线夹的线槽内,应使导线包缠部分紧贴线槽。

然后装上全部压板及U形螺栓,并稍拧紧螺母,然后再逐个拧紧螺母。

在拧紧过程中,应注意线夹的压板不得偏歪和卡碰,并使其受力均衡。

4)所有螺栓紧固一次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并再拧紧一次螺栓,使之特别紧固,以免导线滑动。

10.注意事项

(1)导线在绝缘子上的绑扎应绑得很紧,使导线不得滑动。

但不应使导线过分弯曲,否则不但损伤导线,还可因导线张力破坏绑线。

(2)导线为绝缘导线时,应使用带包皮的绑线;裸导线时,可用与导线材料相同的裸绑线。

但铝镁合金线应使用铝线,铝镁合金线不能做绑线使用。

(3)绑扎时,应注意防止碰伤导线和绑线。

绑扎铝线时,只许用钳子尖夹住绑线,不得用钳口夹绑线。

(4)铝带应包缠紧密无空隙,但不应相互重叠,铝带在导线弯曲的外侧允许有些空隙。

(5)绑线在绝缘子颈槽内应顺序排开,不得互相压在一起。

11.架空电力线路的引流线(跨接线或弓子线)之间,引流线与主干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金具;

2)同金属导线,当采用绑扎连接时,绑扎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3)绑扎连接应接触紧密、均匀、无硬弯,引流线应呈均匀弧度;

4)当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其绑扎长度应以小截面导线为准。

12.1-10kV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与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电力线路,不应小于150mm。

13.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

8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的安装

1.电杆上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图加工设备支架及附件,并进行热浸镀锌。

(2)安装应牢固可靠,紧固件均应有防松垫圈。

(3)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措

(4)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纹、破损等现象。

2.杆上变压器及变压器台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

(2)一、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3)油枕、油位正常,外壳干净;

(4)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

(5)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

(6)呼吸孔道畅通。

3.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部分零件完整;

(2)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

(3)瓷件良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

(4)熔断器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