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532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课《春天》

第1课时

总课时

1

备课人

时间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

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

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

据说在1918~1930年间约纳森曾在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

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

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第二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

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灵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

这一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

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

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并和《布谷》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然、亲切、活泼的声音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以自身地感受表现歌曲情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编歌表演。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

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注意:

歌曲《布谷》借用布谷鸟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词。

课本上仍以□为四分音符的时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长短,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教师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乐谱进行教学。

四、编创与活动

教师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还可以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

作业

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春天

第2课时

总课时

2

备课人

时间

1、歌曲《春晓》

这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创作的优美,深情的歌曲。

歌曲是4/4拍,歌词描写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飞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惜春的复杂心情。

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音乐记号,休止符延长记号,前倚音,重复记号,需要学生去了解,教师采用动作,语言等多种方式去帮助学生掌握。

歌词演唱过程中的两处一字多音,可以在前面的旋律练习中去解决。

2、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

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

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

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

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歌曲符合语言的规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好歌。

可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一、通过聆听聆听《春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圆润、甜美。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律动:

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导入

师: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带给人们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芽也张开了小嘴像我们说,春天天气真好啊!

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蝴蝶和许多小动物们都在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既然春天这么美,那快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春天吧?

生:

让学生自由演唱。

师:

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那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丰富拓展(古诗知识)

师:

刚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啊,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你们想不想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师:

提问:

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生:

略)

师:

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

“春眠不觉晓,……”还为我们配乐朗诵。

1、按节奏朗诵古诗《春晓》

(老师和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

在这首诗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

生:

鸟鸣声,风雨声,花瓣飘落的声音。

提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

描写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香的动人情景,表达了诗人赏春又惜春的复杂心情。

2、出示节奏谱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来朗读(歌曲伴奏作为音乐)

1)、复习休止符

2)、提问:

这段音乐是三拍子的还是四拍子的?

(生:

四拍子)

3)、学习四拍子的拍法,合着音乐再来一遍。

4)、完整欣赏这首歌曲

师:

这首优美的古诗和刚才的那段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创编成了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学唱歌曲

师:

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你们想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并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谱,老师示范演唱歌曲《春晓》。

3、老师采用分句教唱方式学唱歌曲。

4、老师唱词,学生用“la”音来模唱。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谁能够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

找生模仿如:

加上听、听、看、摇头。

师:

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师:

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1)、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2)、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3)、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4)、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情感处理

师问: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

抒情的,优美的。

师:

怎样才能把这种感情唱出来呢?

(生:

强弱得当,连贯流畅)

师:

跟伴奏演唱歌曲。

师:

分男女生分别来表现歌曲

六、运用乐器表现歌曲

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沙球:

 Ⅹ—Ⅹ—

三角铁:

Ⅹ———

响板:

 Ⅹ— Ⅹ—

师:

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来演唱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三、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

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

提示:

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

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复习歌曲《布谷》: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教师小结。

板书

作业

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放牧

第1课时

总课时

3

备课人

时间

1.歌曲《牧童谣》

《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

歌词简谱,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

抒发了孩子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

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的一段体。

“那斯那斯嗨”的趁此增加了趣味性,充分的体现了牧童们放牧对歌时顽皮活泼的情趣。

2.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

4/4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

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

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

一、通过听《牧童谣》,唱《牧童》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难点:

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如果你高兴》律动。

二、导入新课:

老师奖励给同学们一段动画片,大家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播放《牧笛》片段。

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原来是一位放牧的小牧童。

这悠扬、清脆的竹笛声美不美?

小牧童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他放牧时演唱的童谣,大家想听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牧童谣》——播放《牧童谣》范唱。

三、进行新课:

学唱歌曲《牧童谣》:

1、初听范唱,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

(活泼欢快/抒情悠扬)。

2、介绍歌曲:

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40页,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

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

这首《牧童谣》就是其中的一首。

2、复听范唱,请同学们“跟我做”。

随老师打强弱拍(拍手、握拳、拍腿、握拳)。

 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3、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

看看那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大家给老师打节拍好吗?

——衬词,放牧时的吆喝声;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4、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

好,请学生轻声用“wu”哼唱旋律。

5、加入歌词演唱。

  

6、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

7、情绪处理:

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

8、同学们唱真不错,这位小牧童他只顾着跟我们唱歌,他的牛儿不见了,估计是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去了。

我们一起帮他找一找好吗?

感受音高关系,学习“la”及手号:

画出山坡,学手号。

来到山坡发现的牛儿的脚印,我们一起找找看:

55556——上山坡;                              sol——盾牌,坚硬、牢固的;

55553——下山坡;                               la——大象的鼻子,长长的;

33332——最后牛儿自己回到了山脚下。

Mi——课桌,平平的;

                                                               re——滑梯,手指尖翘起来。

每讲解一处,带学生学习一处,最后连起来。

游戏接龙:

(衬词部分)老师演唱简谱,手指板书的手号,感受音高变化,学生打手号,每换一音,下一位同学接新手号。

第三乐句唱歌词。

检测:

1、演唱歌曲,衬词部分唱简谱打手号。

          2、衬词部分唱简谱打手号,歌词部分师生对唱。

(师问生答)

          3、唱歌词打手号。

四、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

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

怎样敲击出长音?

怎样敲击出短音?

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

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

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

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

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五、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六、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

作业

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放牧

第2时

总课时

4

备课人

时间

1、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

2/4拍,C大调。

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

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

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

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第二段歌曲的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2、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

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

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

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

在歌唱中,我们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放牛歌》不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节省,音域也只有六度,实在是适宜低年龄学生演唱的好儿歌。

一、通过听《牧童》,唱《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放牛歌》,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正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放牛歌》。

教学难点:

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律动:

聆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1.认识双响筒。

提示:

为什么

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

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

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

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

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三、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

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四、复习歌曲《牧童》: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板书

作业

反思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手拉手

第1时

总课时

5

备课人

时间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4/4拍,大调式。

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第一部分乐句间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形成了具有推动力的节奏,使得歌曲紧凑,具有张力和跳跃感。

歌词借喻浪花、大雁,歌唱了团结能战胜困难,歌唱了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部分旋律在高音区起唱,音调激昂、宽广、富有号召力和时代气息,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歌唱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心愿:

把鲜花献给父母,把忠诚献给祖国。

歌曲以其热情的旋律,号召小伙伴手拉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2.《雁群飞》是一首收录在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第三课的歌曲。

是一节唱歌课。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旋律起伏较大,一字多音的旋律较多。

起伏的旋律表现了雁群在蓝天飞翔时愉悦的心情,以及以大雁为比喻表达了平辈之间的手足之情。

一、通过聆听《让我们手拉手》,学唱歌曲《雁群飞》,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三、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雁群飞》,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难点:

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雁群飞》,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律动: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

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的自编动作表演。

三、学唱《雁群飞》

1.情景导入看图片

设问:

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模仿大雁飞翔的姿态。

大雁的习性

大雁是一种群居型动物,他们每到秋天快要结束,冬天快要来临的时候就会成群结队的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又会回到它们原来的居住的北方。

在路上,他们相互帮助,互相友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大雁的歌曲《雁群飞》。

初次聆听。

2.歌词的朗读。

有感情的,注意声音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特别是“好像我,哥哥弟弟”。

3.学唱歌曲:

1)教唱,注意一字多句地方的演唱。

2)歌曲接龙游戏。

3)设问:

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地方。

4)男女生分别演唱。

4.编创活动:

1)舞蹈编创。

          2)用三角铁、串铃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评价活动:

教师适当小结,适时下课。

板书

作业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