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267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6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B.猫的白毛和蓝眼

C.兔的长毛和短毛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详解】A、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符合“同一性状”,但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猫的白毛和蓝眼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兔的长毛和短毛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应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C.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其异花授粉的过程为:

首先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在套上纸袋。

【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说明雌蕊已经成熟,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A错误;

B.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不能阻止其自花传粉,B错误;

C.花蕾期,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可以防止自花传粉,C正确;

D.人工传粉后套上纸袋,可以防止异花传粉,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豌豆的传粉方式的特殊性,明确豌豆严格进行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在花未开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

3.下列关于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B.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C.自交后代仍是杂合子D.能产生不只1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念,明确杂合子至少有一对基因呈杂合状态,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杂合子是指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在一个或几个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呈杂合状态,如Aa,AABbCCDD基因型的个体都是杂合子。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杂合子间交配所生后代会出现性状的分离。

【详解】A、杂合子的成对基因中,至少有一对呈杂合状态,为等位基因,A正确;

B、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B正确;

C、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

D、杂合子至少有一对基因呈杂合状态,因此杂合子至少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D正确。

故选C。

4.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详解】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dd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Dd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D选项表示D和d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彩色小球大小、形状、质地、质量等要一致

B.每次抓小球之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

C.必须保证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相等

D.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必须放回原桶内,并重复进行多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详解】A.为了保证产生配子时和受精时的随机性,彩色小球大小、形状、质地、质量等要一致,A正确;

B、每次抓小球之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保证不同彩球被抓取的机会相同,B正确;

C、要保证每个小桶中不同颜色(或标有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不一定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相等,C错误;

D、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必需放回桶内,并且要进行多次,次数越多越好,D正确。

故选C。

6.孟德尔用测交实验检测了()

A.雄性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B.雌性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例D.F2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

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从而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测交的概念及意义,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测交的作用,明确测交法可以用于检测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也可以用于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7.人类的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患者表现为凝血障碍。

关于该病的遗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男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女患者的父亲一定患病

C.女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患病D.人类女性中出现凝血障碍的可能性更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及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

①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③女性患者父亲、儿子都是患者。

【详解】A、如果该男患者的妻子正常,男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患病,A正确;

B、女患者的父亲一定患病,B正确;

C、如果女患者的丈夫正常,生下的女儿一定正常,C正确;

D、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其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人类男性中出现凝血障碍的可能性更大,D错误。

故选D。

8.紫眼是果蝇的隐性突变性状。

紫眼雌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若干后代,观察并分析其子代的性状表现,能说明紫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果是

A.子代均为红眼B.子代均为紫眼

C.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D.子代雄果蝇均为紫眼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紫眼是果蝇的隐性突变性状,若紫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紫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野生型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后代基因型为XAXa、XaY,即后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紫眼;若紫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雌雄果蝇都是红眼,故选D。

9.同源染色体

指(  )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正确;形态特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项错误;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3号染色体,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但也要注意如D选项“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虽然与概念中说法相同,但还要明确同源染色体是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号染色体。

10.四分体是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能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

B.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

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11.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所含性染色体为()

A.22,XB.22,Y

C.44,XYD.44,XX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细胞

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及染色体组成;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写出女性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

据此答题。

【详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X)间期复制后形成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X),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染色体组成均为22+X,后期为44+XX),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卵细胞和3个极体(染色体组成均为22+X)。

因此,女性卵细胞中含有22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A正确。

故选A。

12.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B.基因与DNA中所含碱基的总数一般相同

C.DNA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错误;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中还有非基因片段,故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不相同,B错误;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

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正确。

故选D。

13.家兔的黑毛对褐毛为显性。

欲鉴定一只黑毛兔是否为纯合子,与它交配的兔最好选用

A.纯合黑毛兔B.杂合黑毛兔C.褐毛兔D.白毛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由于家兔毛色黑对褐是显性,黑毛兔的基因型可以是AA,也可以是Aa,所以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最好用测交法即选用隐性个体褐毛兔与它交配.如果后代出现褐毛兔,则黑毛兔为杂合体;如果后代都是黑毛兔,则亲本黑毛兔很可能是纯合子。

故选C。

14.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

上述结果说明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非甜和甜是共显性

D.非甜和甜是不完全显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

【详解】

根据题意,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可知玉米的非甜对甜为显性,所以甜玉米自交后代为甜玉米,杂交后代为非甜玉米;而非甜玉米不论是自交还是杂交后代都是非甜玉米,B正确。

故选B。

15.用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种类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明确与待测个体杂交的个体为隐性个体;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解题。

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

逐对分析法: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详解】对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进行测交,即AaBb×aabb,采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可知,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2×2=4种,即AaBb、aaBb、Aabb、aabb,故后代的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种类有2种,B正确。

故选B。

16.下图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以下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的是

A.图甲和图丙B.图甲和图丁

C.图乙和图丙D.图乙和图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后代出现4种表型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两种表现型,另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也产生两种表现型;后代出现6种基因型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两种基因型,另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三种基因型。

【详解】A、图示中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图甲和图丙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1种表现型(A_B_)、2种基因型(AABb、AaBb),A错误;

B、图甲和图丁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1种表现型(A_B_)、1种基因型(AABb),B错误;

C、图乙和图丙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A_B_、A_bb、aaB_、aabb)、6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C正确;

D、图乙和图丁杂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有2种表现型(A_B_、A_bb)、4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逐对分析法的应用,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17.美国亚得桑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36℃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

这表明()

A.该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

B.体温能够引起该种蜥蜴遗传物质的改变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型、表现型、环境之间关系

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所有性状都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中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型决定,也受环境的影响,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的。

由此可知,蜥蜴的颜色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8.经典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研究了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随着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将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定位于豌豆的染色体上,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要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最适宜选取的性状组合是

基因所在染色体编号

1号

4号

5号

7号

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花的颜色子叶的颜色

花的位置

豆荚的形状植株的高度

豆荚的颜色

种子的形状

 

A.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B.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

C.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D.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

【答案】D

【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控制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的基因都在1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控制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的基因都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控制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的基因都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控制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的基因分别位于5号和7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19.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等位基因

C.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可以存在于男性的个体中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XY型性别决定方式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

XY型生物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两条X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Y,属于一对异型的同源染色体,其中X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详解】A、人类含X染色体的配子为雌配子或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为雄配子,A错误;

B、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

C、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可以存在于男性的个体中,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

D、初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含X或Y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20.下列关于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T2噬菌体来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D.艾弗里实验将各类物质彻底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故若要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应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T2噬菌体来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B正确;

C、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C错误;

D、艾弗里实验的思路是设法将各类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由于提纯技术有限,DNA中还混有0.02%的蛋白质,没有彻底分开各种物质,D错误。

故选B。

2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B.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

C.起遗传功能的物质都能够进行复制

D.细胞中DNA较多,故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有关知识。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者RNA。

【详解】A、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核酸,A错误;

B、所有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均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者RNA,B错误;

C、遗传物质都要经过复制产生子代,故起遗传功能的物质都能够进行复制,C正确;

D、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22.根据考古学家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距今4.5万年历史的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代人类的DNA序列非常相似。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DNA结构及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子链

B.DNA分子的稳定性与胞嘧啶和鸟嘌呤的含量有关

C.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

D.DNA复制需要4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和ATP供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

DNA分子的复制时间: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

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

边解旋边复制;结果:

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

半保留复制。

【详解】A、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子链,A错误;

B、DNA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氢键越多越稳定,因此DNA中胞嘧啶和鸟嘌呤所占比例越多,DNA结构越稳定性,B正确;

C、人体细胞中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中,C错误;

D、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原料和ATP供能,D错误。

故选B。

23.沃森和克里克构建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该模型

A.不需利用生物材料制作

B.不能用于解释DNA分子的复制

C.与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照片不相符

D.不能用于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

【答案】A

【解析】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建立在DNA以4种脱氧核苷酸(A、T、G、C)为单位,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接而成的双螺旋结构,不需利用生物材料制作,A项正确;DNA分子的复制是利用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因此能用于解释DNA分子的复制,B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依据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及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与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照片相符,C项错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严格按照碱基互补制作的,因此能用于解释A、T、G、C的数量关系,D项错误。

24.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R型菌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R型菌

B.注射S型菌的DNA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S型菌

C.注射S型菌及加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

D.注射S型菌的DNA和R型菌混合液,小鼠死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