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86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报告.doc

目录

前言 -1-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1-

(一)指导思想 -1-

(二)编制原则 -2-

三、中小河流基本情况 -3-

(一)基本情况 -3-

(二)灾害程度及成因分析 -13-

(三)河流现状及已有防洪工程情况 -18-

(四)存在问题及主要经验教训 -22-

(五)规划及前期工作状况 -24-

四、规划治理的重点 -25-

(一)基本思路 -25-

(二)基本原则 -26-

(三)确定依据和理由 -26-

(四)确定的重点地区、河流(河段) -27-

五、规划项目 -28-

(一)磁窑河 -29-

(二)安上河 -32-

(三)禹门河 -37-

(四)阳城河 -42-

(五)虢义河 -46-

六、工程投资估算 -51-

(一)投资估算依据 -51-

(二)工程投资 -52-

(三)投资估算表 -53-

七、主要效果评价 -87-

八、环境影响评价 -88-

(一)对环境影响分析 -88-

(二)环境保护措施 -89-

(三)结论 -91-

九、建设与管理要求 -91-

(一)管理机构 -91-

(二)工程管理范围 -91-

(三)工程观测 -91-

(四)交通与通讯设施 -92-

(五)防汛抢险设施 -92-

十、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92-

(一)组织保障措施 -92-

(二)技术保障措施 -92-

(三)治理工程招、投标 -93-

(四)实施监理机制 -93-

(五)检查与竣工验收 -93-

附图:

汾阳市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图(1:

5万)

-85-

前言

汾阳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汾河中游西岸,晋中盆地西南边缘。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区到平原成阶梯状展布。

行政区划总面积1178.9km2,其中山区面积745km2,占到总面积的63%。

汾阳市的河流除文峪河、磁窑河为过境河流外,本区内河流有安上河、小相河、寺头河、峪道河、向阳河、禹门河、董寺河、阳城河、虢义河。

这些河流多发源于吕梁山东缘本市境内,部分小沟发源于丘陵区上部,其海拔高程约在1200~1800m,进入盆地高程为800m左右,有源短、坡陡、流急的特点。

而进入盆地后坡降陡减,洪水渲泄不畅,有的小河沟至平川甚至消失,导致了本市洪水灾害发生频繁。

根据《山西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大纲》的要求,本次规划的中小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之间,汾阳市的中小河流满足这一条件的有四条,即安上河、禹门河(峪道河、董寺河)、阳城河、虢义河。

安上河、禹门河(峪道河、董寺河)、阳城河、虢义河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

淹没下游村庄和企业,冲毁房屋、淹没耕地、河堤、桥梁决口,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汾阳市中小河流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威胁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还直接影响该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并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中明确提出“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

200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将编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以办规计[2008]211号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利部规划计划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于2008年7月下发了《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

以及我省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大纲的要求,我市组织并聘请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上述河道进行规划,提出近期治理方案。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汾阳市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其城市上游由吕梁山中段发源的主要沟道河流有9条,这些沟道河流大都上陡下缓、河槽上宽下窄,一遇暴雨,洪水来势迅猛,而下游排泄不畅。

遇到时间集中、地点集中、雨量集中的暴雨时,极易形成强度大、历时短、洪流急的暴雨山洪灾害,极难防范。

这将直接威胁着汾阳市区及边山一带人民群众、厂矿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淹没农田及厂矿、冲毁房层、河流决堤等洪涝灾害。

这些河道存在的潜在威胁,已严重影响着汾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严重影响着该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严重影响着汾阳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

因此,这次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水利部的有关治理中小河流的指示精神,由省水利厅组织的对全省中小河流进行规划治理工作,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充分体现了中小河流区域人发群众的心愿。

中小河流规划治理的实现,将使中小河流的防洪抗灾能力大大提高,;将使中小河流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将使汾阳市区及周边村庄、农田、厂矿免受洪涝灾害的侵袭;将为中小河流区域的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生产环境。

其作用将是深远的、长期的。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针对汾阳市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危及范围广的特点。

以保障该区域人民群众、厂矿企业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根本,以提高规划河道及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为目的,以河道疏浚防护等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为手段,提出汾阳市境内4条重点河道、重点地段规划治理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重点河道、重点地段的规划治理,以保障区域防洪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厂矿企业安全、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地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原则

1、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

要统筹处理好境内重点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重点治理河流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统筹衔接好重点治理河流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统筹兼顾重点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2、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以保护重点河流区域村镇、厂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为目标,按轻、重、缓、急安排境内中小河流的规划治理工作,对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境内4条重点河流首先进行规划治理,并分年度、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结合汾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境内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目标。

从防洪减灾的实际出发,准确划分重点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采取经济、合理、适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重点河流的规划治理。

4、明确责任、实行项目负责。

汾阳市重点河流治理工作任务大,涉及范围广,要达到的目标高,所以由市政府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并对每条河流、重点河段以行政辖区落实责任,实行项目负责制,以保障本市境内重点河流治理工程有序开展,工程质量、治理效果、治理工期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三、中小河流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

汾阳市隶属山西省吕梁市管辖,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汾河中游西岸,晋中盆地西南边缘。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区到平原成阶梯状展布。

山底~黄采坡断裂与桑枣坡~安上断裂分别成为山区和丘陵,丘陵与平原的分界线。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20′50″~112°0′24″,北纬37°8′50″~37°29′10″之间。

2、地貌类型

汾阳市的地貌形态可分为山区、丘陵和盆地区,丘陵区又分为丘陵沟壑和阶地区。

地质条件:

山区主要为奥陶系灰岩(东北部延伸到丘陵区),其中北部多为裸露石山,南部则多为土石山,头道川王虎庄以下及禹门河上游各有一小片变质岩;丘陵区主要为第四纪黄土,西南部阳城河、虢义河中游分布有石炭、二迭系砂页岩;平原区则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物。

植被林木主要分布在山区,其中头道川、向阳河上游有较大面积和保护较好的森林,其它各河山区多为灌木丛,其中阳城河虢义河上游有部分面积生长较好,密度也大的森林。

丘陵区一般没有覆盖。

影响洪水产流的下垫面可分为灰岩石山林区、灰岩土石山疏林区、变质岩土石山(包括第三纪黄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阶地区等五个类型。

3、河流水系

汾阳市的河流除文峪河、磁窑河外多发源于吕梁山东缘本市境内,部分小沟发源于丘陵区上部,其海拔高程约为1200~1800m,进入盆地高程为800m左右,有源短、坡陡、流急的特点。

而进入盆地后坡降陡减,洪水渲泄不畅,有的小河沟至平川甚至消失,导致了本市洪水灾害发生频繁。

文峪河、磁窑河为汾阳市的过境河流,其中磁窑河为汾阳市与平遥县的界河,右岸处在汾阳市境内,左岸处在平遥县境内。

汾阳市境内的边山支河,从北而南有安上河、小相河、寺头河、峪道河、向阳河、禹门河、董寺河、阳城河、虢义河。

这些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其中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范围的河流有:

安上河、禹门河(峪道河、董寺河)、阳城河和虢义河四条河流,即为本次中小河流规划治理的重点河流。

⑴磁窑河

磁窑河位于汾阳市城东15km,流向由北向南,是汾阳市、平遥县的界河。

磁窑河位于晋中盆地中部,为汾河一级支流,东靠汾河,西依文峪河,呈南北流向,发源于清徐县的养天池和交城县的塔梭,流经清徐、交城、文水、汾阳、平遥、孝义、介休7县市,在介休洪善村界汇入汾河。

流域总面积为1059.8km2,平原区河道平缓,为季节性泄洪河道。

磁窑河保护范围涉及吕梁、晋中两地市6个县市的115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2.6万人,耕地37万余亩,尤其是吕梁地区所辖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四县市,是吕梁地区主要的粮棉产地,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主要的位置。

磁窑河河道全长86.4km,汾阳市境内河道长度15km,桩号段为38+500~57+020,河道纵坡约0.42‰,河床糙率介于0.04~0.05之间。

流域以790米等值线为界,分为砂页岩土石山区和晋中盆地区,流域内除个别林区外,植被率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磁窑河从汾阳市冀村镇富家庄入境,演武镇北船头出境,流经两个乡镇12个村庄,该河属季节性河。

平时无清水流量。

河床为亚粘土河床,由于运行多年未经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断面狭小,河岸凹凸多变,河道弯曲;已达不到行洪标准。

河道不顺直,洪水侵蚀堤岸,如汾阳市城子段堤坝已危危可及。

磁窑河除担负东域的防洪任务外,还担负着白石南河、瓦窑河、汾河一二支退水以及文峪河超过100m3/s流量,以上部分5%的分洪任务。

磁窑河平原区河段自1969年整治以来,一直再未整修,河道堤埝失修,河床普遍淤积提高;河道西岸护岸河坝,整体不连续,加之年久失修,毁坏十分严重;河道上所建的桥梁等建筑行洪能力、建筑等级偏低。

致使河道现状行洪能力不足5年一遇洪水标准。

⑵安上河

安上河流域位于汾阳市北部,流域面积214.52km2,河道全长25.1km。

其主要支流有小相河、寺头河、神堂河。

较大支沟有林业沟、旱地沟等。

安上河上游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境内,流域面积21.04km2,主河道全长13km,保护面积1.55万亩,保护人口1.0万人。

安上河流域为条帚形上宽下窄,河长为11.1km,形状系数0.15。

土石山区面积6.506km2,丘陵区面积9.758km2,平川区面积4.776km2。

河段呈窄深河槽,两岸为土质陡岸,形状较规整,河床为砂砾石。

安上河下游段位于文峪河滞洪区内,又名除害渠,文峪河出现超标准洪水进入除害渠(罗城洼)后,先滞洪,后经安上河排入文峪河。

小相河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发源于吕梁山东麓,小相河经洪积扇跨过太汾公路入除害退水渠,流域面积16.3km,主河道全长12.8km,河道纵坡32.6‰,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