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6062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docx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34---90

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坑道、地道掘进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施工测区

第三节工程掘进

第三章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超前锚杆支护

第三节小导管注浆支护

第四节管棚支护

第四章混凝土衬砌

第一节模板的加工及安装

第二节混凝土浇筑

第五章顶管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施工准备

第三节顶管顶进

第四节顶进测量与纠偏

第六章盾构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施工准备

第三节盾构掘进

第四节管片拼装及防水处理

第五节压浆施工

第七章地下连续墙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墙体施工

第三节逆作法施工

第八章旋喷桩施工

第九章土层锚杆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钻孔

第三节锚杆

第四节注浆

第六节工程验收

第十章树根桩法施工

第一节钻孔

第二节钢筋笼

第三节树根桩与基础连接

第五节工程验收

第十一章孔口防护设施的制作及安装

第一节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扇和门框墙的制作

第十二章管道与附件安装

第一节密闭穿墙短管的制作及安装

第二节通风管道和附件的制作及安装

第三节给水排水管道、供油管道和附件的安装

第四节电缆、电线穿管的安装

第五节排烟管(道)与附件的安装

第十三章设备安装

第二节通风设备安装

第三节给水排水设备安装

第四节电气设备安装

第十四章设备安装工程的防腐、消音、防火

第十五章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1号文的通知要求,在总参谋部工程兵部的组织下,由辽宁省人民防空办公室、上海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会同辽宁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上海市人防工程管理公司、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院、南京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天津市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上海市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四川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南京市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解放军88660部队等单位,共同编制的《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0,经建设部1990年6月23日以(90)建标字第298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大家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规范》编制组根据建设部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要求,按《规范》的内容编制了《条文说明》,供有关人员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条文说明》有需要补充或修改之处,请将有关的意见和资料,寄辽宁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990年6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3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水文地质资料。

一般情况下,大型人防工程施工要作施工组织设计,中、小型工程施工要有施工方案。

第1.0.5条根据施工实践经验,在邻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进行施工时,施工前需要了解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和基础详细情况以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施工中需要采取加固等有效措拖,防止损坏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确保其使用和安全。

第1.0.6条人防工程施工中,隐蔽工程较多。

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及时进行中间检验或对分项工程进行检验。

不合格的要及时进行修补。

第1.0.9条人防工程施工条件复杂,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由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工程施工制订了很多国家标准,本规范内容不可能包括所有的规定。

因此,在进行人防工程施工时,要将本规范和其他有关现行国家标准配合使用。

这些国家标准主要有:

《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第二章坑道、地道掘进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2条当坑道、地道穿越建筑物、构筑物、街道铁路路基等时,如果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将影响其安全。

因此要连续作业,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经常观测其沉降、变形和稳定情况。

有时还要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安全。

第2.1.4条导洞超前掘进的施工方法,主要是控制围岩暴露面的大小和暴露时间,使围者应力不致增长过大,从而维护围岩的稳定。

导洞的作用主要是展开作业面,为洞主体开创快速施工的条件。

导洞先头掘进,可用以探明地质情况,敷设各种施工管线,便于施工、通风、排水、运输和施工测量等。

第2.1.5条坑道、地道掘进时,加强通风是防尘措施中最重要的手段。

通风方式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一般情况下,要采用机械通风。

第二节施工测区

第2.2.1条坑道、地道施工测量中的疏忽和错误,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因此要求重复测量和两次计算,并建立严格的检查复核制度。

第2.2.2条口部施工前须做好测量定位工作,选好各种控制点,如口部中心桩、口部水准基点、高程标志、控制中心桩和进洞中心线的基准点等。

引测上述控制点,过去习惯采用前方交会法,但此法难以保证测量精度。

最好采用三角网测量法或口外导线引测定位,以确保测量精度。

第三节工程掘进

第2.3.1条光面爆破是岩石爆破施工中的一种新技术。

它能使周边轮廓面较精确地达到设计要求,超挖、欠挖量小,岩石不出现明显的爆震裂缝,对围岩的破坏轻微。

光面爆破既能提高工程质量,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因此,光面爆破日益成为地下工程中主要的爆破施工方法。

条文中所称的软岩是指岩石的抗压强度小于20MPa;中硬岩是指岩石的抗压强度为20~40MPa;硬岩是指岩石的抗压强度大于40MPa。

第2.3.5条导火索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每卷导火索的两端容易受到损坏,如药量外泄、外层线脱落等,致使燃速受到影响,故在使用前,每端要切去50mm不用。

导火索因温度、湿度、气压等的变化而燃速也随之发生变化,故要在使用前作燃速试验。

第2.3.6条所谓杂散电流,是存在于电源电路以外的杂乱游散的电流,其方向和大小随时变化。

如用钢轨作回路的架线,在电机车附近;在变压器周围等均有杂散电流产生。

当杂散电流值超过电雷管的准爆电流值时,有可能发生早爆事故,施工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第2.3.7条~第2.3.10条目前,坑道、地道掘进中运输作业主要靠机车牵引列车、汽车、人力推斗车、人力手推车等。

经过调研发现,在运输作业中,由于没有重视运输轨道的铺设,没有重视控制车辆运行速度,甚至发生溜放跑车现象等,从而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的事例不少。

因此,经总结矿山、铁道、人防等部门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教训,对坑道、地道掘进中运输作业提出了一些要求,以保证安全施工。

第2.3.11条和第2.3.12条坑道、地道掘进施工中,工作面空气中可能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游离二氧化硅、氮氧化合物、甲烷等。

根据实践经验,只要加强通风,保证本条文中规定的新鲜空气量和风流速度,就能使工作面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到允许浓度,保证人体健康。

第三章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l条详细研究围岩的地面环境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推断岩石的允许暴露面积和时间,是决定采取正确的工程措施,保证安全顺利通过的前提。

一般来说,地质条件越差,坑道上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传入地层的压力越大,则开挖后岩石允许暴露的面积越小和时间越短。

如在破碎、松软且含水的断层破碎带与强风化地层中掘进,则围岩无自稳时间,而且作业面常朝前坍塌。

工程通过不良地质地段,须坚持以预防塌方为主的原则。

当开挖后来不及进行支护就会产生塌方、沉降等事故时,就要采用先超前支护稳定地层然后开挖的方法。

第3.1.2条工程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应尽量用风镐等机械开挖,以减小对围岩的震动,这是防止塌方的有效方法。

不得不用爆破法开挖时,应打浅眼,放小炮,控制周边围岩的稳定。

国外测得,较成功的光面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约为普通爆破法的1/4~1/6。

当不采用全断面掘进时,可采用环形开挖或上半断面开挖,以便减小围岩的暴露面积和时间。

开挖后要及时进行临时支护,一般采用喷锚支护。

支护的范围包括周边围岩,有时也包括作业面和暂时保留的核心。

全断面衬砌即第二次衬砌,包括底板和底拱。

根据工程实践,在未封底时,常因底鼓使墙脚向内挤坏,发展而导致全部支护破坏。

因此,及时设置底板以封闭整个支护环,成为新奥法的原则之一。

第二节超前锚杆支护

第3.2.3条超前锚杆与毛洞轴线的夹角主要根据地质和地下水条件决定。

在松散渗水岩层中,全长固结砂浆锚杆往往不能施作或不起作用。

由于地下水和渗流作用,锚杆间形成的塌落拱被破坏而扩大,直至穿过锚杆层,使锚杆不起作用。

因此要用素锚杆。

具体办法可用大锤或钻机将削尖的直径为26~32mm钢筋压入未开挖段。

第3.2.5条锚杆间距应根据围岩松散破碎程度确定。

围岩性质越差,间距取值越小;围岩性质越好,间距取值越大。

第3.2.6条根据实践经验,超前锚杆两层间的距离一般取1.0~1.5m,最大不超过2m。

第三节小导管注浆支护

第3.3.1条小导管注浆是沿拱部开挖外轮廓线以一定角度打入四周带孔的钢管,并向管内注浆,使小导管周围岩层形成一固结拱壳。

小导管本身又可起超前锚杆的作用。

第3.3.3条小导管单层或双层支护的选择,是按石质破碎程度和地压大小决定的,地压大宜用双层。

当欲形成的注浆胶结拱越厚,小导管外张角度要越大。

第3.3.4条小导管注浆水泥砂浆配合比一般为水泥:

砂=1:

1~1:

3。

岩层中注浆,应取偏小值;松散体如塌方、碴体注浆,应取偏大值。

如浆液扩散困难亦可为1:

0.5。

除掌握好配合比外,还要通过确定适宜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来控制注浆范围和饱满程度。

一般多以压力控制,如注浆压力已达预定值则为饱满。

如注浆压力已达预定指标而压力不上升,则应找出原因(如有跑浆通路等),并采取间歇注浆、改变砂浆配合比等措施。

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可改用双液注浆,如加水玻璃、三乙醇胺等。

注浆范围即拱圈达到预计胶结厚度,是由设计确定,由实验验证,通过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反映出来的。

第四节管棚支护

第3.4.1条管棚法是在坑道周边钻入钢管,拱部开挖后,利用围岩的自稳时间,安设钢支撑和喷射混凝土,形成临时钢管承载棚架,然后构筑永久性衬砌。

第3.4.3条和第3.4.4条管棚钢管之间的距离与它承受的荷载及钢管直径、壁厚有关,荷载小、管径大宜取较大值,反之取较小值。

国外管棚使用的钢管一般直径较大,多在200mm左右。

我国钢材比较紧张,有条件也应取直径大点的,以提高其刚度,一般不要小于100mm。

管段之间接头要与钢管等强。

为了使接头不处于同一断面,应交错布置。

第3.4.7条由于管棚长度大,只有严格控制钻孔钻进方向,才能保证管棚的质量。

而控制钻孔方向开始几米是否准确最重要。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5m以内测量8次以上比较合适。

第3.4.8条对钻孔纠偏的办法是用水泥砂浆注满偏斜过大的孔,待水泥砂浆达到和周围介质强度相近,且不低于10MPa后,再重新进行钻孔。

第3.4.10条在不塌孔的岩石中,可取出钻杆后再安装管棚钢管;在松散破碎的岩石中,取出钻杆可能塌孔使钢管无法插入时,需采取一次钻进法,即采取以钢管代替钻杆,将钢管连续钻进到预计位置不取岩芯退钻,不回收钻头的钻进方法。

第3.4.11条和第3.4.12条注浆是为了充填管内外的空隙,增大钢管的刚度,以钢管固结和支撑围岩。

水泥浆的注浆压力,当升到0.1~0.2MPa时,可改用压注水泥砂浆。

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在泵送混凝土时,应使受料斗内充满混凝土,以防止其吸入空气而阻塞。

当混凝土泵停车时,要每隔几分钟开泵一次。

当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浇筑完毕时,一般情况下,用压力水冲洗输送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在泵内固结。

第4.2.8条掘开式人防工程,为解决混凝土浇筑后沉降不均或伸缩的问题,经常设置后浇缝。

经总结施工经验,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后浇缝的方法较好。

配制补修收缩混凝土的方法,可以直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以采用普通水泥加膨胀剂配制。

第4.2.9条一般情况下,在结构混凝土施工中,完全不设施工缝是不可能的。

然而,施工缝极易成为结构上的弱点(抗剪力的弱点)。

因此,施工缝应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但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很难掌握什么地方是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

为此,根据上述原则,提出了具体设置施工缝的部位,以供施工人员掌握。

第五章顶管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5.1.l条由于钢筋混凝土管重量大、刚度大,能抵抗土体膨胀压力,因此在膨胀土中顶管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管,以防止顶管周围的土遇水膨胀后,使管变形。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井周围要加强排水,并防止排水管道渗漏,不要采用水力切削。

为防止管材受海水或盐碱等侵蚀,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若采用钢管,需有可靠的防腐蚀措施,以防止管道因受侵蚀而造成穿孔破坏。

第5.1.2条管端面所能承受的项力有一定限度,超过此限度管端就要破裂。

管端面容许顶力的大小一般取决于管体强度、加压面积以及顶铁与管端面间的接触状态等。

应该通过计算确定。

第二节施工准备

第5.2.l条顶管施工的工作井一般采用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沉井或地下连续墙工作井,以便在顶管工程竣工后,利用工作井作工程出入口或作为永久构筑物之一部分。

这样既方便顶管施工,又可降低工程的总造价。

第5.2.2条后壁结构及其尺寸,主要取决于管径大小和后壁土体的被动土压力——土抗力。

由于最大顶力一般在顶进段接近完成时出现,所以要充分利用土抗力。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后壁土的压缩变形,将残余变形值控制在20mm以内。

当计算所需总顶推力大于8000kN时,应采用中间接力顶,以免工作井后壁结构受力过大。

第5.2.6条顶铁是顶进过程中的传力工具。

其功能是延长千斤顶的行程,传递顶力并均衡管端面的局部承压力。

顶铁一般用型钢焊成,其强度和刚度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核算。

第5.2.7条在粉砂土质中顶管,可在沉井下沉前或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将穿墙管用粘土填满捣实或用楔形木块填实塞紧;亦可采取井点降水等措施固结穿墙管土体,以保证打开穿墙管封板时无大量流砂涌入井内。

第三节顶管顶进

第5.3.3条工具管由于自重的原因易产生前端“叩头”现象,使顶进轴线出现偏差,甚至改变顶进轴线的方向。

因而当工具管出洞时,其前端要偏高2~5mm(视土质条件而定,土质松软要取大值),以便抵消因管端“叩头”而产生的下沉量。

第5.3.4条在顶进过程中,为了防止事故,需注意以下问题:

1.在顶进过程中,若顶管不向前反而向后压缩后壁,纵向顶铁向上隆起或向下啃垫木,这就是后壁破坏前的预兆。

发现这种现象要立即停止顶进,退回千斤顶行程,检查原因,采取措施后再顶进。

否则,后壁破坏,修理困难,可能要另建新后壁。

2.顶进过程中容易发生崩铁事故,其原因是纵向顶铁过长而顶力偏斜产生偏心荷载所致,或与后壁压缩不均产生倾斜有关。

为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分,在顶进过程中顶铁两侧不得停留任何人。

3.闷顶(即不出上挤压顶进)时,土体被挤入工具管内形成坚硬的土塞。

由于土与管壁间的摩阻力逐步增大,土在管内挤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挤入管内,而是在管端造成一个密实而坚硬的土锥,随着顶进的继续,土锥四周土层所受的挤压力不断增大。

一般覆土深度小于顶进管道直径2.5倍的地层,地表将产生隆起变形。

该区域的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将随之遭受破坏。

第5.3.5条触变泥浆可填补顶管外壁与土层间的空隙,以使管外土体保持稳定。

因此,在顶管外有承压水或在砂砾层中顶进时,为减少顶过阻力和保持管壁外土体的稳定,需要随时对管外空隙充填触变泥浆。

第5.3.7条为了保证安全,需先挤压顶进再射流破土。

水枪破土时要在格板以内破碎土块,严禁射流冲到刃口以外造成超挖。

水压要根据破碎土质需要而定,一般工作压力以1~1.2MPa为宜。

第5.3.8条和第5.3.9条顶管最小覆土厚度是能否采用气压法稳定工作面的主要条件之一。

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下顶进时,机头顶部的地下水位至少为机头直径的1/2。

当穿越河道顶进时,顶管的覆土厚度需保持1倍的顶管直径,且不小于2m。

这样可防止压缩空气施加压力挤压顶管上部的土层,产生裂缝,破坏土压和水压与气压之间的平衡,危及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当吸泥莲蓬头被堵塞、水力机械失效、需打开胸板清石孔处理时,要将顶管顶入到一个新的位置,一般可须200~3O0mm。

局部气压顶进过程中,应根据工作面土层及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调整气压,不需要时也可以不加气压。

第5.3.11条钢管管段间的接口强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顶进过程中,顶管前端偏移往往使管尾端与续接钢管的管口难于对齐,此时不要随意切割管尾端部。

续接钢管轴线只有与入土钢管轴线保持一致,入土钢管的偏移才能逐渐得到纠正。

否则,偏差越来越大。

第四节顶进测量与纠偏

第5.4.2条在顶管顶进过程中,需不断对高程、方向和转角进行测量,在正常顶进时,最好每隔80~100cm测量一次。

当发现偏差(不超过3mm)需要进行校正时,最好每隔50cm测量一次。

开始顶进时,为了保证工具管按设计轨道前进,需增加测量次数。

顶进测量是顶管施工中重要的测量工作。

第5.4.3条和第5.4.4条工具管长度与纠偏时顶管的灵敏度密切相关。

工具管越短,自重越轻,管顶部土压力越小,相发纠偏力矩也越小。

在顶进过程中,最好勤测量、多微调,及时应现偏差,及时加以校正。

第六章盾构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1.l条和第6.1.2条不同的盾构施工方法,其适用范围、技术难易程度及对地表产生的变形量均不相同。

一般来说,位于地质条件较好地层的小型地下通道,采用手掘式盾构,因其盾构简单,配套设备少,造价较低。

在易产生流砂、涌土、塌方等的饱和不稳定地层中,一般要采用网格式盾构或局部气压盾构。

第6.1.3条地表变形与盾构掘进时的埋深及所处区域的地质条件有关。

地层条件较差时,如淤泥质粉土及粉砂层等饱和地层,一经扰动很易丧失稳定而引起地表变形。

一般盾构工程埋设越深,盾构掘进时地表变形的影响越小。

反之亦然。

第6.1.4条盾构施工产生的地表变形,当一个盾构施工时,变形范围接近土的破坏棱体;当两个盾构施工时,破坏角度约为45~47。

因此,平行掘进的两个盾构之间的最小距离,需根据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盾构大小、掘进方法、施工间隔时间等因素确定。

一般相邻两盾构外壁间距要大于盾构直径。

第6.1.5条为保证盾构施工安全,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选择盾构施工线路时,尽量避开地面建筑群或使建筑物处于地表沉降均匀的范围内。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下,采用合理的盾构开挖方法。

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面的挖土量,及时充填盾构与管片背面之间的建筑空隙,以控制地表变形。

第二节施工准备

第6.2.2条由于盾构施工一般为单向掘进,又有与预定工作井贯通的要求,所以要在原有城市测量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地面与地下控制测量系统。

测量内容除管道的成洞测量外,还要有地表变形测量和管道沉降测量。

第6.2.3条后座管片的作用是传递盾构的顶力。

为了不影响垂直运输,并确保后座管片闭合环不产生大的影响,一般在工作井内将圆环拼装成开口环。

开口环部分需要设置具有足够刚度的闭合刚架支撑。

第6.2.4条由于工作井外土体软弱且饱含地下水,盾构出洞时可能遇有流砂、涌土或坍塌现象,故一般要预先采取土层加固措施,如采用地层化学灌浆、冻结、降水等方法。

第三节盾构掘进

第6.3.2条手掘式盾构的开挖面是开放性的,所以须将盾构前檐刃口部分切入全体后,才能开挖土体。

否则,开挖面易发生坍塌而危及工人及工程的安全。

第6.3.3条网格式盾构是把盾构开挖面用钢板构成许多小的格栅,当盾构推进时网格切入地层,将开挖面土层切成许多条状土体挤入盾构内。

这些土落入盾构底部的提土转盘内。

如不及时将其运出,不但影响盾构继续推进,而且使管片拼装工作无法进行。

网格式盾构一般不能超挖,其纠偏靠调整千斤顶编组。

第6.3.5条气压式盾构施工中,人员、土方、材料和工具等由常压段进入气压段,或由气压段到常压段须经过变压处理。

人行闸是施工人员进出气压段用的变压设备,其设施以考虑人员的安全舒适为主。

材料闸是材料、设备、出土、管片等进出气压段用的变压设施,其直径一般为2~2.5m,长度为8~12m。

第6.3.7条为防止在水下施工时因气压增大使土层发生冒顶、坍塌、涌水以致危及整个工程施工,故空气压力不要大于静水压力。

第6.3.8条管道的成洞测量主要是对新拼装环的里程、平面、高程偏离值和成环管片的水平、垂直度、环面坡度进行测量。

地表变形测量是为了观察盾构施工时对地表的影响程度,对指定地段上布置的纵、横断面沉降标志点进行测量。

对需要重点保护的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都要测量其变形情况。

管道沉降测量是为了防止由于地道下沉而影响正常使用。

在盾构管片拼装成环并脱出盾尾后,每隔一定距离布置一个沉降标志点,以便定期观察测量。

第6.3.9条盾构千斤顶活塞杆尾部的顶块,一般是以中心传压方式将顶力传至管片结构,同时使顶力均匀分布。

若千斤顶的顶力超过管片的自身强度,往往会将管片顶裂。

因此,可增大千斤顶活塞杆尾部顶块与管片的接触面积,或增加千斤顶数量,以减小每台千斤顶的最大工作顶力。

千斤顶的最大工作顶力一般取决于管片强度。

第6.3.12条井点降水的时间一般提前7~10天。

经检查证明地下水已疏干,土体基本稳定后再拆门进洞。

否则,有可能造成流砂、涌土等事故发生。

第四节管片拼装及防水处理

第6.4.1条一般小断面地道管片可分为4~6块。

地道直径为6m左右,管片则可分为6~8块。

管片的最大孤弦长度,不要大于4m,管片越薄,其长度应越短。

管片的拼装形式有通缝拼装及错缝拼接两种。

一般采用错缝拼装,因错缝后能加强圆环接缝刚度,约束接缝变形。

从受力角度考虑,最好将管片接缝设置在内力较小的45°或

135°处,使管片环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

第6.4.2条提高管片的制作精度和采用高弹性密封垫,是管片接缝防水的有效措施。

高精度的管片可以减小接缝间隙,使管片在没有衬垫的情况下接触面不致产生过大的局部接触应力。

目前日本生产的钢筋混凝土管片,其单块各部尺寸偏差均为±1.0mm。

我国上海隧道公司生产的管片精度是:

宽度为±1.0mm,弧弦长(张角值)为1.0mm,厚度为±3.0mm。

高弹性密封垫设置在管片接缝中,既能靠压密防水,又能靠弹性复原力适应地道沉降和变形产生接缝的防水。

因此要求高弹性密封垫能在通道的设计水压下不漏水,并能承受千斤顶顶力、螺栓扭力、压浆压力,在地层土压力和自重等荷载作用下,具有较高的弹性复原力、良好的耐久性与稳定性。

第五节压浆施工

第6.5.1条当盾构向前推进、管片环脱出盾尾后,管片环与外围土层间存在一定空隙。

该空隙如无充填物及时支撑,便将膨胀以致坍塌,造成地表沉降。

因此,及时在盾构与管片背面的建筑空隙里压注充填材料,是控制地表沉降的一个关键环节。

为保证压浆工作的及时性,当管片环脱出盾尾后应立即压注充填材料。

第6.5.2条压入管片外的浆体,一般会发生收缩,而且由于盾构施工时纠偏或局部超挖以及地层可能有各种空隙等,每环的实际建筑空隙是变化而无法估计的。

所以压浆量要超过理论空隙体积,一般取计算建筑空隙的120%~150%。

在施工中,压浆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由于过量的压浆会引起地表局部隆起和跑浆,并对管片受力不利。

因此除控制压浆量外,还要控制压浆压力。

目前在软土中施工,盾构顶部覆土10~15m时,压浆压力一般取0.4~0.5MPa。

第七章地下连续墙施工

第一节一般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