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4748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docx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解析版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行了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盛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主要表现】

(1)政治上: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确立。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崇尚个人自由和地方自主性的美国建立了邦联制,但邦联制却很快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给发展的障碍,1787年制宪会议诞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北美独立战争及其民主政治对大西洋两岸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国的民主政治建立历经近百年的曲折、反复、动荡和流血冲突,于1875年以一票微弱优势通过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议会制民主共和政体,独特的责任内阁制使总统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渐进式改革成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腐朽性落后性,直接促成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尽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但却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佩里叩关及列强的接踵而至,使日本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倒幕运动成功后,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快速干道,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日益形成两大对立的阶层——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这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19世纪的欧洲兴起了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巴黎公社成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经济上: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765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引发了第二产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但水力作为动力却严重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机,为大机器生产提供了不受自然条件严格限制的蒸汽动力,推动了工厂的普及,使人类社会进入到“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美国、法国,19世纪中期德国、俄国、日本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更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全球范围的侵略扩张,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1857年从美国开始的第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思想文化:

工业革命地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深深打上封建专制烙印的、强调政府控制工商业发展的重商主义,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要求,自由主义兴起。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近代民族主义随之产生,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就催生了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

到了19世纪,民族主义发展成为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促使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如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19世纪早期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催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成为19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4)科技: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指出了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自然界进化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界的“神创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

【重点识记】

 1.政治上: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确立

(1)北美独立战争与1787年宪法;

(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3)法国大革命与1875年宪法;(4)德国的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5)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

 2.经济上: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1)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文化科技

(1)19世纪欧洲三大思潮:

自由主义思想、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2)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3)科技:

达尔文进化论;

【真题再现】

1.(2019·江苏高考·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右图。

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A

【解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A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因而后来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C项错误;邦联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3.(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知在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平等,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项;材料强调法国大革命较之英美的不同点,美国和法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B项;“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法国大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C项。

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

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D项。

5.(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6.(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

A说法错误。

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

D说法错误。

7.(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机”不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8.(2018·天津高考·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

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

这反映出(  )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为1830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科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一个英国学者分析英国正在丧失科技优势,并不是说丧失优势地位,且1830年英国当时英国属于世界工厂,故B项错误;题干中“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推知查尔斯·巴利奇强调业余科研衰退现状,呼吁科学要作为事业对待,而不是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故C项错误;题干中“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推知工业革命革命的扩展,科学家、科学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故D项正确。

9.(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

……‘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C项错误;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材料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

10.(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

“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项。

1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836年”可知俄国为沙皇专制统治时期,故A项错误;由材料“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可知为现实主义文学,揭露沙皇专制和农奴制下的黑暗,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西欧,因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故寄希望于未来,故C项错误;拜金主义强调以金钱为崇拜对象,由材料“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可知崇拜的是权力而非金钱,故D项错误。

【实战演练】

1.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

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

……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

B.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

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

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可推知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期间,究其原因就是机械化和交通革命,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物价下降,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工业革命的条件,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英国国内市场,故D项错误。

2.(2019·洛阳期中)史料记载: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B.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加重了人们的工作强度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政治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A、B两项错误;人们的工作强度的加强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工业革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推动理性休闲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3.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开凿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

据此可知(  )

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

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

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

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答案】D

【解析】 材料英国各阶层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有工业化大生产特点,体现了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故D项正确。

4.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这一变化(  )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

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

【答案】D 

【解析】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应该是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故A、B两项错误;从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看出应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服饰内涵,而不是体现科技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

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有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

这说明英国(  )

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C.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

D.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了工业化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即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上升导致了其根本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仅能体现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农业比重降低和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少,不能说明第一产业生产能力降低,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进步,生产能力有所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收入的情况,故D项错误。

6.(2019·吉林一模)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800根大头针。

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

7.1830年英国格雷政府上台,开始对议会进行改革。

其改革原则是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而不是“天赋人权”。

这种做法(  )

A.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B.孤立了工人阶级

C.破坏了代议制度的原则D.壮大了旧贵族势力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改革原则是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可知改革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改变社会现状,故A项错误;由材料“1830年”“尽可能保持现有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而不是‘天赋人权’”可知有利于保障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孤立了工人阶级,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英国议会改革是对代议制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错误;由材料“坚持选举权依据财产标准而不是‘天赋人权’”可知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故D项错误。

8.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

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

这种变化说明(  )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政党通过议会选举执政党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民主化改革而非文官制度,且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在其君主立宪政体,故B项错误;由材料“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可知文官成为政府中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有利于保证政策实施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故C项正确;责任制内阁具有分权制衡的特征,故D项错误。

9.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

”这一论点(  )

A.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C.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内阁即各部部长,在帮助总统处理全国政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最高总司令,内阁各部部长负责本部工作并协助总统,不存在权限不明的情况,故C项错误;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的权力中心是总统,总统掌握行政权,是政府首脑,内阁由总统任命并接受总统管理,材料中“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故D项正确。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

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

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

A.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答案】A

【解析】 美国各部门人员的产生方式的不同,是为了避免为了共同利益,出现部门之间相互勾结的现象,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2019·蚌埠一模)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

该观点(  )

A.主张中央集权体制 B.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C.强调法律至上思想D.凸显议会至上理念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的代表不能违背民意,故A项错误;材料中“‘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表明人民至上,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宪法高于普通法律,而非法律高于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会的立法不得违宪,故D项错误。

12.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

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

总统实行任期制。

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

A.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B

【解析】 A项与材料中“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不符,故A项错误;最终方案综合了几种意见,最终方案中“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必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体现了两者的制约平衡,故B项正确;材料中意见分歧是“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13.(2019·吕梁期中)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