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203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docx

国际金融重点概要

国际金融重点

单选(15×1分)、多选(5×2分)、判断(20×1分)、

名解(4×3分)、计算(18分)、论述(25分、结合数据分析)

一、名解

1.名义汇率(NER):

就是现实中的由官方公布的或在市场上通行的、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货币兑换比率。

2.实际汇率(RER):

是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

3.基础汇率:

是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往往是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4.套算汇率:

是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来的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5.外汇倾销:

指在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的程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的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6.马歇尔—勒纳条件:

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的具体条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须大于1,即(dx+dm)>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

7.即期外汇交易:

是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

实际上,一般是在成交后的第二个营业日进行。

8.外汇远期交易:

本质上是一种预约买卖外汇的交易,即买卖双方先行签订合同,约定买卖外汇的币种、数额、汇率和交割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或在约定的交割期内,按照合同规定条件完成交割。

9.外汇期货交易:

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场所内,以公开叫价方式确定价格(汇率),买入或卖出标准交割日期、标准交割数量的某种外汇。

10.外汇期权:

也称货币期权,指合约购买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权费后,所获得的在未来约定日期或一定时间内,按照规定汇率(也称执行汇率)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外汇资产的选择权。

11.外汇互换交易:

指交易双方相互交换不同币种但期限相同、金额相等的货币及利息的业务。

其中可能既涉及利息支付的互换,又涉及本金支付的互换。

12.货币自由兑换:

指一国通货的持有者可以为任何目的而将所持有的通货按汇率兑换成另一国通货的权利,是资本自由流动的一个前提。

13.欧洲货币:

指由货币发行国境外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该种货币存贷款业务,而非特指欧洲某个国家的货币。

14.欧洲货币市场:

也称离岸金融市场,是市场所在地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从事欧洲货币业务的场所或营运网络。

15.狭义外汇风险6:

即汇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不确定性。

16.交易风险:

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交割,清算对外债权债务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7.会计风险(折算风险):

涉外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以及进行外币债权、债务决算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如何以本国货币评价这些对外经济活动的价值和效益问题。

18.经济风险:

指由于外汇汇率变动使企业在将来特定时期的收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的损失程度。

19.国际储备: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的总和。

二、判断、选择、简答

1.一种货币成为外汇的条件

(1)外汇强调以外币表示;

(2)在国际内支付,自由兑换;

(3)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强大(即货币能保持价值稳定且具有普遍的接受性)。

2.汇率基本标价方法

汇率是以五位数字来显示的,汇率的最小变化单位为一点,即最后一位数的一个数字变化。

如:

欧元EUR:

0.0001,日元JPY:

0.01

(1)直接标价法:

1单位的外币=N单位的本币,本币是单位货币,外币是基准货币。

(2)间接标价法:

1单位的本币=N单位的外币,本币是基准货币,外币是单位货币。

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主要是英国、英联邦国家、美国和欧元区国家。

3.外汇买卖价的判断

从银行外汇买卖的角度出发,汇率可以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买入价和卖出价都是从银行角度划分的,银行买入外汇的价格较低,卖出外汇的价格较高,低价买进与高价卖出之间的差价即为银行的经营费用和利润来源,其大小要根据外汇市场行情、供求关系以及不同银行的经营策略而定。

直接标价法中,较低的价格为买入价,较高的价格为卖出价。

4.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1)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与变动

1)汇率决定因素:

铸币平价。

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2)汇率变动因素:

供求关系及黄金输送点。

在外汇市场上,汇率也是以铸币平价为中心,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上下波动的。

当货币供不应求时,货币的汇价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货币供大于求时,货币的汇价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

黄金输出点的存在,并作为汇率波动的界限,是由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熔化、自由筑造和自由输出入,使得黄金可以代替货币、外汇汇票等支付手段用于国际债务清偿。

(2)纸币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与变动

1)汇率决定因素:

纸币本位制下,货币的购买力为汇率决定的基础。

用通货膨胀程度衡量的货币实际价值是货币对内价值,对内价值是决定对外价值(汇率)的基础。

2)汇率变动因素:

①国际收支差额顺差→本币贬值,逆差→本币升级

②利率水平本国利率>外国利率→资本流入→本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

③通货膨胀因素CPI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贬值

④财政、货币政策宽松政策→贬值紧缩政策→升值

⑤投机资本

⑥政府的市场干预

⑦一国的经济实力

⑧其他因素,如非经济因素,非市场因素等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①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②马歇尔—勒纳条件;③外汇倾销;④J曲线效应

(2)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3)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4)汇率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5)汇率变化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

(6)汇率变化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6.择期远期汇率的确定:

银行总是将在特定范围内选择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汇率水平作为择期远期交易的报价。

(1)当远期外汇升水时,银行选择最接近择期期初时点的远期汇率作为择期外汇买入汇率;选择最接近择期期末时点的远期汇率作为择期外汇卖出汇率。

(2)当远期外汇贴水时,银行选择最接近择期期末时点的远期汇率作为择期外汇买入汇率;选择最接近择期期初时点的远期汇率作为择期外汇卖出汇率。

7.套汇:

两地套汇、三角套汇

两地套汇:

如果是两个市场,交易组合应该是一个市场买进,一个市场卖出的对冲交易,称为两地套汇。

三角套汇:

如果是两个以上市场,通过组合交易抵消交易,最终仍是买卖对冲交易,称为三角套汇。

8.套利:

瞬时套利、掉期性抛补套利。

9.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主要特征比较

外汇远期交易

外汇期货交易

交割日期

将来

将来

合约特点

量身定做,满足多样化需求

高度标准化

交易地点

场外交易

交易所内进行

交易信息

通常不公开

公开、透明

保证金要求

有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

合约买卖方式

到期交割

提前对冲平仓或到期交割

组织

由双方信誉保证

清算所组织结算,为所有交易者提供保护

价格约定

银行报价或双方协商

公开叫价,撮合成交

价格波动限制

10.外汇期货合约的应用(功能)

(1)套期保值

多头套保:

期货市场先买后卖,预期汇率上升,适用持有外币应付款(债务)。

空头套保:

期货先卖后买,预期汇率下降,适用持有外币应收款(债权)。

交叉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在转移风险的同时,一并将可能的盈利也转移出去,但是却将不确定性转变成为确定性,这正是套期保值的本质特征。

(2)套利

如果发现两个期货市场的同种货币期货合约存在一定价差,而且超过交易成本,套利者就可以采取低买高卖的策略,赚取汇差利润。

11.期权费的特点

(1)期权费不能收回。

(2)期权费的费率不固定。

期权费放映同期远期外汇升贴水水平,费率高低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约:

①货币期权供求关系:

货币期权需求大于供给,则期权费趋高;货币期权供给大于需求,则期权费趋低。

②期权的执行汇率:

执行汇率越高,则买入期权的期权费越低,卖出期权的期权费越高;相反,执行汇率却低,则买入期权的期权费越高,卖出期权的期权费越低。

③期权的时间价值或期限:

期权合约期限越长,期权费越高;反之越低。

④预期的汇率波动性:

一般来说,期权货币的汇率较稳定,期权费较低;期权货币的汇率波动较大,其期权费较高。

12.期权交易策略

当市场汇率<协议汇率,买方亏损,不行权

当协议汇率<市场汇率<协议汇率+期权费,买方仍亏损,但行权

当市场汇率>协议汇率+期权费时,买方盈利,卖方亏损

当市场利率<协议汇率—期权费,买方盈利,卖方亏损

13.互换的作用:

(1)规避利率和汇率变支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

(2)降低成本。

(3)逃避政府管制,破除当事人之间因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差异以及各国外汇管制的不同法规造成的壁垒,以开拓广阔的投资途径。

(4)调整资产负债的货币结构

(5)获取套利和投机利润

14.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分析

(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

(2)呈现出证券化特征、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居绝对优势地位。

(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

(4)第三产业是FDI的主要投资领域。

在1970年代初期,服务业仅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在1990年代初期,服务业在全球FDI流入存量中的比例为49%,而到2006年则上升到62%。

(5)跨国并购已成为FDI的主要方式。

跨国并购在世界FDI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40%上升到了2000年的84.6%。

15.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分析

(1)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①新古典的资本流动理论;②垄断竞争优势理论;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④内部化理论;⑤比较优势理论(即边际产业扩张论);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⑦投资周期理论

(2)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①市场导向动机——寻求新的市场和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②降低成本导向动机

A.出于获取自然资料和原材料方面的考虑

B.出现规避汇率风险和税率的考虑

C.出于利用闲置资源、专利和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③技术与管理导向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等)

④获取自然资料和原材料动机

⑤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动机

⑥优惠政策导向动机(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及母国政府)

(3)国际间接(证券)投资理论

①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②资产选择理论

16.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消极

(1)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潜在风险和主要危害

A.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外汇风险

汇率变动是资本跨国流动不可避免的问题。

从宏观上看,汇率变动可能因为恶化贸易条件或者引起旅游业波动而改变一国的资本流动情况,也可能因为货币当局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而影响资本流向和数量,从而对国民收入、国内就业及经济发展等宏观因素不利。

从微观上看,汇率变动超出预期水平,会加大企业成本与收益核算的难度,从而影响企业涉外业务,也就影响到私人资本的跨国流动;如果汇率变动加大了企业对外的债务负担,造成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外债,就会影响进一步的国际资本流入,并最终影响到相关企业的经营战略。

B.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利率风险

就国际债券而言,债券发行人所面对的利率风险:

如果是固定利率,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发行人所面对的利率风险提高。

如果是浮动利率,则市场利率上升对债券发行人不利。

对投资者来说:

如果购买了固定利率债券,一旦市场利率上升,不仅要承受少收利息的经济损失,还必须面对债券市场价格下跌而造成的价差损失。

如果是投资于浮动利率债券,则在购买日到转让日期间,一旦市场利率下跌,也要承受少收利息的经济损失。

C.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危害流入国的银行体系

如果国际资本是以国内银行对外负债的形式流入,就会直接扩大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

当中央银行从这些商业银行购入外汇资产时,若不考虑采取冲销性货币政策,就将通过信贷扩张而增加本国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提高通货膨胀压力。

国际资本流入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也会改变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银行对外债务增加如果只造成国外资产增加,即发放对外贷款或投资于外国证券,则扩张效果会比较小。

但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的外币负债要比外币资产增加的更快,同时国内的非政府存款也急剧上升。

这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国内贷款、消费或投资的增加。

在此情形下,银行部门是否可靠、银行贷款或投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国际资本流入的效应和效率。

(2)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经济效应

消极效应主要表现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影响。

国际投机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意味着只要某国经济走势有了些许朝不利方向发展的苗头,即使毫无事实依据的谣言或是预言,也会使巨额国际资本加速外逃,导致该国宏观经济迅速恶化,严重时还会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危害的具体表现通常有:

A.影响当事国的外债清偿能力,降低国家信用等级;

B.导致市场信心崩溃,从而引起更多的资本撤出,使当事国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混乱;

C.造成国际收支失衡;

D.导致当事国货币价值巨幅波动,面对极大的贬值压力。

17.金融危机理论四大模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核心内容)

第一代危机模型:

宏观经济基本面恶化

第二代危机模型:

心理预期变化和政府“相机抉择”

第三代危机模型:

道义风险明显上升或金融部门基本面恶化

第四代危机模型:

危机传染

18.可自由兑换货币,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IMF第八款):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定,可自由兑换货币,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IMF第八条款):

(1)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得施加限制

(2)不能施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复汇率

(3)在另一成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换回对方在经常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

19.货币可自由兑换的收益:

(1)有利于提高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

(2)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

①可以享受金融专业化的好处;②增强金融活力;③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产组合;

④降低融资成本

(4)有利于减少储备风险与成本

(5)有利于满足国际金融组织、贸易组织的要求,改善国际间的各种经济关系。

(6)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在国际间的传播。

20.自由兑换后产生的新问题

货币替代,资本外逃:

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经济命脉受制于人;货币政策失效。

(1)货币替代:

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替代本币。

(2)资本逃避:

因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动荡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保值性流动,资本外逃的特点是以短期资本为主,而且时间集中,数量较大。

21.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衡量人民币是否具备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1)健全的宏观经济状况

①经济形势稳定

一国经济运行处于正常有序状况,没有严重通胀,经济过热,大量失业等经济萧条现象,政府财政赤字可控,金融领域不存在银行巨额不良资产,乱集资等混乱现现象。

②自发调节机制有效

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市场发育程度,一般要求一国具有一体化的,有深度的,有效率的市场体系和理性的市场参与者。

③成熟的宏观调控手段

首先,各种政策工具具有可以灵活运用的客观条件

其次,政府要有高超的操作技巧和进行宏观调控的丰富实践经验

最后,政府的政策应该言行一致

(2)合理的开放状态

即外部均衡,要求一国有与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主要体现为国际收支的可持续

(3)恰当的汇率制度与合理汇率水平

一般要求具有更多浮动汇率制度特征的汇率制度

(4)真正市场化的微观主体

从制度上要求企业真正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利率主体,能够对价格变动做出及时反映。

从技术看,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22.货币自由兑换顺序/资本账户开放可取的排序

各国的经验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可取的排序是:

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再放开短期资本流动;

在长期资本范围内,先放开直接投资,再放开证券投资;

在证券投资范围内,先放开债券投资,再放开股票投资;

在所有形式的资本流动中,先放开资本流入,再放开资本流出;

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管制,再放开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管制。

23.中国对外的债务问题

(1)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现状

①总量上不断增加的趋势明显

②在产业升级换代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A.主要的原因是:

第一,中国可以提供大量的廉价又经过良好训练的工程师从事研发工作;

第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市场之一。

B.表现:

现在已经有近70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研发部门。

③外债负担一直处于安全的范围之内

衡量外债风险的偿付能力的几个指标

A.负债率:

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NP的比例≤20%

B.债务率:

当年外债占当年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比例≤100%

C.偿债率:

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经常项目外汇收入之比≤20%

D.短期债务比率:

当年短期债务占当年全部债务比≤25%

E.外汇储备/外债余额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这一比率应该控制在100%之上,超过100%为安全,80%为警戒线,小于40%说明一国的外债进入紧急状态。

F.短期外债/外汇储备

国际公认的标准是35%为安全线,45%为警戒线,大于55%则说明一国的外债风险进入紧急状态。

④外商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

⑤外商投资的地域范围扩大

(2)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基本情况

①浪潮式集体出海,投资规模不断扩大;②国企是海外投资的主体;③地区分布上集中度较高向分散转化;④行业分布比较齐全,但不均衡,扎堆现象比较严重;⑤偏好全资拥有或多数控股、溢价偏高;⑥投资收益率低

24.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的内外因

(1)内因:

①不当的经济发展战略;②债务负担结构不合理;③国际收支逆差;④僵化的汇率制度;⑤过快地进行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⑥金融监管不力

(2)外因:

①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②国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③金融衍生品的迅速发展;④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2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1)分布范围广,不受该地区是否是经济发达中心的限制

(2)所受的管制少

(3)完善及灵活的法规和法则,监管简单

(4)对隐私的保密性强,住信息披露要求少

(5)政治和经济稳定

(6)交易规模大,主要参加者是大银行或大公司

(7)有独特的利率结构,存贷利差比传统的金融市场小

26.离岸金融市场的分类、典型代表

(1)按资金来源与去向分为:

基金中心型离岸金融市场和收放中心型离岸金融市场。

①基金中心:

吸上全球资本,投放于本区域使用。

如新加坡,东京

②收放中心:

吸收当地资金,投入于全球使用,如阿拉伯国家

(2)按是否有发挥市场的功能分:

功能中心型离岸金融市场和名义中心型离岸金融市场。

①功能中心:

主要位于发达国家

②名义中心:

没有真正发挥金融市场功能,一般位于岛国,如开曼群岛。

资本追求自由,税率低,管制少。

(3)按从事的业务范围分:

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中心和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

①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中心:

通常是自然形成的,内外无区别,本国居民与非居民无区别。

其典型为伦敦、香港。

②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

一般是所在国政府专门为非居民交易而人为创设的,本国居民与非居民美元存贷分开(纽约国际银行设施)。

其典型为新加坡、纽约、巴林、东京、纳闽(马来西亚)、曼谷等。

③渗透型离岸金融中心:

分离型向混合型过渡。

27.黄金市场的发展基本概况(印象)

(1)黄金需求

①投资需求

A.黄金投资占全球资产配置量极低

B.黄金作为投资占比处历史低位

C.中国私人对黄金的投资增长迅速

②首饰需求

③工业需求

(2)黄金供给

①黄金矿产量已过高峰;②黄金生产成本在提高

(3)主要黄金持有地区/国家

Euroarea(欧洲)、USA(美国)、BIS+IMF等等。

28.国际上主要的黄金市场(五大金市)

(1)伦敦黄金市场---最大的黄金市场

(2)美国的黄金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大的黄金期货中心

(3)苏黎士黄金市场—最大的私人黄金存储中心和新增黄金中转站

(4)香港黄金市场

29.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是: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两大账户。

30.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1)货币调节机制(铸币价格流动机制/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①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国内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出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黄金停止输出,货币达到新的平衡。

②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入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黄金停止输入,货币达到新的平衡。

③逆差→外汇储备下降→货币供应量下降→利率上升→资本内流

↘物价下降→出口增加

(2)汇率调节机制

逆差→本币汇率贬值→出口上升

(3)收入调节机制

逆差→本国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减少

31.国际储备的功能

(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3)对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32.狭义的国际储备 (自有储备):

对于IMF的成员国而言,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中的储备头寸(GDR)和特别提款权(SDR)余额。

(1)在IMF中的储备头寸:

也称为普通提款权(GDR),是指在IMF普通账户中成员国可自由提取使用的资产。

具体包括:

成员国向IMF认缴份额中的外汇部分

IMF用去的本国货币持有量部分

IMF向成员国的借款(债权)

(2)特别提款权(SDRs/SDR):

是IMF为了解决成员国国际清偿力不足问题而于1969年9月在IMF第24届年会上创设的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其实质是用以补充原有储备资产的一种流通手段。

与其他储备资产相比,SDR有着显著的区别:

①是一种凭信用发行的资产,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但其价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②由IMF按份额比例无偿分配给各成员国

③只是记账单位,只能用于计价,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④发行数量有限

33.借入储备:

IMF把已具有国际储备资产三大特性的借入储备统计在国际清偿力范围之内。

借入储备构成:

①备用信贷

②互惠信贷协议

③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