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170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屋建筑学汇总.docx

房屋建筑学汇总

第一部分建筑物

建筑物:

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

只为满足某一特定的功能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活动的场所。

建筑的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建筑功能:

建筑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具体使用要求,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

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

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

建筑物的结构支承系统:

指的是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系统以及保证结构稳定的系统。

(一)建筑物的分类:

Ⅰ.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木结构建筑:

用木材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2.混合结构建筑: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

Ⅱ.按结构的承重方式分:

1墙板结构建筑:

用叠砌墙体承受楼板及屋顶传来的全部荷载的建筑。

2.框架结构建筑:

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来承担荷载的建筑。

3.剪力墙结构建筑:

由纵、横向钢筋混凝土墙组成的结构来承受荷载的建筑。

4.空间结构建筑:

横向跨越30m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

(例如网架、壳体、悬索)。

Ⅲ.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

1、大量性建筑:

指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数量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等。

2、大型性建筑:

指建造于大中城市的体量大而数量少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体育馆、火车站等。

Ⅳ.按层数或总高度分:

住宅建筑:

1~3层为低层建筑;4~6层为多层建筑;7~9层为中高层建筑;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多于30层,为超高层。

公共建筑:

建筑物多于6层且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建筑物高度不超过24m者为非高层建筑。

高度>250m,特殊高层。

(二)建筑等级划分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使用年限

一级:

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

使用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的建筑。

三级:

使用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

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或简易建筑。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是根据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燃烧性能及分类

定义:

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分为:

非燃烧体

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

如砖墙、石墙、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都属于非燃烧体,常被用作承重构件。

难燃烧体

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

沥青混凝土、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材(木板条抹灰)、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

燃烧体

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

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木搁栅、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

另外,工业塑料、油毡也属于。

耐火极限及影响因素

定义:

指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以小时表示。

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

1)材料的燃烧性能。

材料的燃烧性能好,构件耐火极限就低。

2)构件的截面尺寸。

构件的截面尺寸大,构件的耐火极限就高。

3)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三)建筑模数

建筑模数:

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

它是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基本模数: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基本尺度单位,用符号M表示。

导出模数:

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

分模数为整数除基本模数。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数值系统

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v基本模数——100毫米,符号为M

v导出模数

⏹水平扩大模数基数:

3M、6M、12M、15M、30M、60M,适用于开间、柱距、进深、跨度、构配件、门窗洞口尺寸等

⏹竖向扩大模数基数:

3M、6M(300mm、600mm),适用于建筑物高度、层高、门窗洞口尺寸。

缩小模数:

1/10M、1/5M、1/2M(10mm、20mm、50mm),适用于成材的厚度、直径、构件之间的缝隙、构造节点的细小尺寸、构配件截面及建筑制品的公偏差等。

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

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同时也是施工放线的基线。

用于平面时称平面定位轴线;用于竖向时称为竖向定位轴线。

标高

标高的种类及关系

v绝对标高:

又称绝对高程或海拔高度

v相对标高:

根据工程需要而自行选定的基准面

v建筑标高:

楼地层装修面层的标高

v结构标高:

楼地层结构表面的标高

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v楼地面的竖向定位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与楼地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标注

v屋面的竖向定位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或与墙内缘重合处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即用结构标高标注

v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洞口结构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

横向:

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纵向:

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横向轴线:

平行于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横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

纵向轴线:

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纵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

开间:

两相邻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

两相邻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层高:

指层间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

净高:

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棚下皮的高度。

它等于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楼板厚度和顶棚高度。

建筑高度:

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建筑朝向:

建筑的最长立面及主要开口部位的朝向

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使用面积:

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交通面积:

指走道、楼梯间和门厅等交通设施的净面积。

结构面积:

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

第二部分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设计的程序与内容

举例说明对一个多层民用建筑设计所要考虑的要求:

平面(平面,尺寸、防火等)、剖面、立面三个大方向分析(论述题)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主要房间形状;主要房间尺寸;

门窗布置;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走道;门厅和过厅;楼梯和电梯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设计任务;设计形式

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是从各层标高以上大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

既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又反映各建筑空间与围合它们的垂直构件之间的相关关系。

建筑物内部使用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主要房间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包括:

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

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

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门窗的设计

门的数量:

门的数量是由房间的面积和可容纳的人数决定的。

门的宽度:

指门洞口宽度或实际通行宽度(即门洞口宽度减去门框宽度)。

由房间的用途、安全疏散及搬运家具或设备的需要决定。

门设置要满足防火、疏散要求

例如: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窗的设置

窗的大小——可按采光等级,定出相应的窗地比,再根据已知的室内地面面积,求出采光所需要的窗洞口面积。

窗的位置——一般应将窗与窗或窗与门直通布置,使穿堂风顺利通过室内的使用空间

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台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于0.90m;

2.可开启窗扇窗洞口底距窗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窗洞口处应有防护措施。

其防护高度从窗台面起算不应低0.90m;

3.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宜设置凸窗。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卫生间

按卫生间的使用对象不同:

专用卫生间:

使用人数少,面积小,一般附设在主要房间周围。

公用卫生间:

使用人数相对较多,常用于集体宿舍及一些大量性公共建筑。

厨房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交通联系部分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高度应均匀一致,并应采取防滑措施。

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台阶宽度大于1.80m时,两侧宜设栏杆扶手,高度应为0.90m。

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注:

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建筑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1、走道式(又称走廊式)—用走道将各房间连接起来,即在走道一侧或两侧布置房间。

2、套间式组合—是以穿套的方式将主要房间按一定序列组合起来。

3、大厅式组合—是以主体大厅为中心周围穿插布置辅助房间。

4、单元式组合—是将关系较密切的房间组合在一起,成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再将这些单元以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

5、混合式组合—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组合形式将各房间连接起来。

第三部分建筑的剖面设计

剖面图:

在适当的部位将建筑物从上至下垂直剖切开来,令其内部的结构得以暴露,得到该剖切面的正投影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剖面形状、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

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是米(m)。

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一般民用建筑房间的剖面形状有矩形和非矩形两种。

矩形剖面便于各房间的空间组合,有利于结构布置、家具摆设,且施工方便。

但有些房间有特殊的使用功能,受结构形式、采光、通风要求的影响,形成特有的非矩形剖面。

建筑物剖面形状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1、房间的使用要求

2、采光和通风影响

3、结构、材料、施工对剖面的影响

4、其它影响剖面形状的因素

设备设置的要求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房间净高和层高

净高是房间内地坪或楼板面到顶棚或其它突出于顶棚之下的构件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层高是该层的地坪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即该层房间的净高加上楼板层的结构厚度(包括梁高)

我国规范规定,室内最小净高不应<2200mm。

一般居住建筑的净高宜在2400mm以上。

结构层高度约400~600mm,层高约2800~3300mm。

房间的净高和层高应满足的要求

1.人体活动要求

2.家具设备的影响

3.采光、通风要求

4.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

5.建筑经济效果

6.卫生要求

窗台高度

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或设备的高度

一般窗台高度为900mm

幼儿园建筑常采用700mm左右

一些展览建筑,提高到1800mm以上

室内外地面高差

室内外高差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1)内外联系方便

(2)防水、防潮要求

(3)地形及环境条件

(4)建筑物性格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一般以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高于它的为正值,低于它的为负值

 

房屋的层数应满足的要求

一、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二、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的要求

三、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技术条件的要求

四、建筑防火要求

五、经济卫生条件要求

第四部分立面设计

影响体型及立面因素

1.使用功能2.物质技术条件3.城市规划及环境4.社会经济条件

尺度

尺度的概念

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构件给人感觉上的大小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常以人或与人体活动有关的一些不变因素如门、台阶、栏杆等作为比较标准,通过与它们的对比而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尺度的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

(1)自然的尺度

以人体大小来度量建筑物的实际大小,从而给人的印象与建筑物真实大小一致。

常用于住宅、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2)夸张的尺度

运用夸张的手法给人以超过真实大小的尺度感。

常用于纪念性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以表现庄严、雄伟的气氛

(3)亲切的尺度

以较小的尺度获得小于真实的感觉,从而给人以亲切宜人的尺度感。

常用来创造小巧、亲切、舒适的气氛,如庭园建筑

常用建筑构造

墙体承重

1.砌体结构承重

砌体结构是由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建造的结构的统称。

把块体用砂浆砌筑而成。

砌体结构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体系

当楼面荷载主要传递给横墙时,相应的承重体系称为横墙承重体系。

此时,横墙承受楼面荷载及自身墙重,因此是承重墙,而纵墙为非承重墙,仅承受自身墙重。

承重特点:

ⅰ横墙是主要的承重墙,不能随意拆除;纵墙起围护、隔断和与横墙的拉结作用。

ⅱ横墙间距较小,墙体较多,又有纵墙拉结,故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大,整体性好,对抗风、抗震及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

ⅲ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楼面结构材料,但墙体材料用量较多。

横墙承重体系适于小开间和小面积的房屋,例如宿舍和旅馆等建筑。

(2)纵墙承重体系

屋盖当楼的荷载主要传递到纵墙时,相应的承重体系称为纵墙承重体系。

承重特点

ⅰ纵墙是承重墙,横墙是非承重墙,主要起分隔作用,室内空间较大,房间划分上比较灵活。

ⅱ纵墙荷载较大,纵墙上设置门窗洞口的宽度和大小受限制。

ⅲ横墙间距大、数量少、房屋横向刚度较差。

墙体用料较少,但楼(屋)盖材料用量较多。

纵墙承重体系适用于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

(3)纵横墙承重体系

当楼屋盖的主要荷载由纵横墙共同承受时的承重体系称为纵横墙承重体系。

(4)内框架承重体系

内部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外部是砌体材料承重,形成内框架承重体系。

承重特点

ⅰ墙、柱为主要承重构件,房屋开间大、平面布置灵活。

ⅱ)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抗震能力较差。

ⅲ竖向承重材料不同,两者压缩性能不同,柱下和墙下基础的沉降量差别较大,变形难以协调,从而引起较大的附加内力,地震时易引起构件破坏,故抗震能力较弱。

(5)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

上部各层由砌体承重、底层由框架和剪力墙承重的混合承重结构体系。

承重特点

(ⅰ)墙和柱都是主要的承重构件。

底层以柱代替内外墙体,可取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ⅱ)底层框架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特点是“上刚下柔”。

由于承重材料的不同,结构布置的不同,房屋结构的竖向刚度在底层与二层之间发生突变,在底层结构中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抗震显然不利。

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承重

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和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常利用建筑外墙和内隔墙位置布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的下端固定在基础顶面上,因此可视剪力墙为竖向悬臂构件。

竖向荷载在墙体内主要产生向下的压力,侧向力在墙体内产生水平剪力和弯矩。

因这类墙体具有较大的承受侧向力(水平剪力)的能力,故被称之为剪力墙。

在地震区,侧向力主要为水平地震作用力,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因此剪力墙结构适用于建造较高的高层建筑。

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横梁、立柱和基础连接而成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半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等四种类型。

多层框架结构布置方案: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横向布置框架主梁,而在纵向布置连系梁。

框架在横向承受全部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纵向框架只承受纵向水平荷载。

横向框架往往跨数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提高横向抗侧刚度。

而纵向框架则往往跨数较多,所以在纵向仅需按构造要求布置截面尺寸较小的连系梁。

这有利于房屋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在纵向上布置框架主梁,在横向上布置连系梁。

框架纵向为主框架,承受全部竖向荷载和纵向水平荷载,横向框架只承受横向水平荷载。

(3)纵横向框架双向承重方案

纵横向框架双向承重方案是在两个方向上均需布置框架主梁以承受楼面荷载。

当采用预制板楼盖时其布置;当采用现浇板楼盖时,两个方向的框架均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优点:

(1)房屋空间布置灵活,可形成大空间;

(2)整体稳定性好,尤其是现浇框架结构;

(3)开窗不受限制,可获得很好采光性;

(4)抗震性能好;

(5)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耐久性、耐火性好。

框架剪力墙结构

在框架结构中的部分跨间布置剪力墙,或把剪力墙结构中的部分剪力墙抽掉改成框架承重,即成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框-剪结构既保留了框架结构建筑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具有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还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作用,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办公楼建筑和旅馆建筑小。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范围很广,10~40层的高层建筑均可采用这类结构体系。

当建筑物较低时,仅布量少量的剪力墙即可满足结构的抗侧要求;而当建筑物较高时,则要有较多的剪力墙,并通过合理的布置使整个结构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较好的整体抗震性能。

第五部分墙体构造

墙体分类

按位置分:

内墙、外墙

按受力分:

承重墙、非承重墙

按材料分:

砖墙、混凝土砌块墙体、混凝土墙体

按是否实心:

实心、空心墙

墙体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其中包括合适的材料性能、适当的截面形状和厚度以及连接的可靠性;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

3.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规定的要求;

4.满足隔声的要求;

5.满足防潮、防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砌体主要材料

一、砌体墙使用材块种类

1、普通烧结粘土实心砖

2、粘土空心砖:

承重粘土空心砖非承重粘土空心砖

3、非烧结硅酸盐砖

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5、石材

二、砂浆

是用砂和胶结材料(水泥、石灰、石膏和粘土等)加水搅拌而成的一种粘结材料。

作用将单个块材连成整体,垫平块体的上、下表面,填实块体之间缝隙,均匀分布块体的应力,改善块体的受力状态,提高砌体的保温、隔热、抗冻和防水性能。

砂浆分类

1、水泥砂浆——不加塑性掺和料的纯水泥砂浆,这种砂浆强度高、耐久性好筑强度要求较高的地上砌体及地下砌体。

但和易性和保水性差,砌筑困难。

2、混合砂浆——有塑性掺和料(石灰膏、粘土)的水泥砂桨。

如石灰水泥砂浆、粘土水泥砂浆等,混合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较好,便于施工砌筑,适于砌筑地面以上墙、柱砌体。

3、非水泥砂浆

非水泥砂浆——不含水泥的砂浆,如石灰砂浆、石膏砂浆和粘土砂浆等,这种砂浆强度低、耐久性差,只适于砌筑强度要求不高的临时性建筑物砌体。

三、灌孔混凝土

为提高砌体房屋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在混凝土砌块孔洞中设置钢筋并浇入灌孔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柱;或仅灌混凝土而不设置钢筋,可增大砌体的横截面,来满足其他功能要求

梁与柱

圈梁—在屋盖及楼盖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构造柱—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易于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房屋转角、楼梯间四角、有错层处,等等

圈梁必须与构造柱连通,房屋各部分刚度均衡

圈梁、构造柱与框架结构梁、柱的区别:

圈梁、构造柱是墙体的一部分,不单独承重;

圈梁、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工,墙不是填充体;

圈梁、构造柱的断面尺寸和配筋不需结构计算

防火墙构造

防火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耐火极限不小于4.0h;

2.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并高出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0mm;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0mm。

当屋顶承重构件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3.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动关闭;

4.防火墙上不应设排气道,必须设时,两侧的墙厚不小于120mm;

5.防火墙不应设在建筑物的转角处,否则内转角两侧的门窗洞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m。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最近距离不小于2m。

设耐火0.9h的非燃烧固定扇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

幕墙的安装构造

框式幕墙(明框幕墙、半隐框幕墙、隐框墙)分为现场组装式和组装单元式

点式幕墙

全玻式幕墙

楼地层构造

楼地层概念及作用

楼地层:

楼板层与底层地坪层的统称。

楼板层:

建筑物中分隔上下楼层的水平构件,它不仅承受自重和其上的使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墙或柱,而且对墙体也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地层:

建筑物中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水平构件,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各种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构造层作用

•面层:

楼板层和地层的面层部分,楼板层的面层称楼面,地层的面层称地面。

•结构层:

又称楼板。

它是楼板层的承重构件,承受楼板层上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墙或柱,同时对墙体起水平支撑的作用,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稳定性。

•顶棚层:

它是楼板层下表面的面层,也是室内空间的顶界面,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楼板、装饰室内、敷设管线及改善楼板在功能上的某些不足。

•垫层:

是地坪层的承重层。

它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面层的荷载并将其均匀地传给垫层下面的土层。

•基层:

垫层下面的支承土层。

它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垫层传下来的荷载。

•附加层:

在楼地层中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楼地层的功能要求

•1、楼层和地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及变形要求。

•2、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建筑质量等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隔声、防火、防水、防潮、保温、隔热等性能。

•3、便于在楼层和地层中敷设各种管线。

•4、尽量为建筑工业化创造条件,提高建筑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

(1)楼板——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

除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力。

建筑物中有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