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1545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docx

项目管理科工作总结

前言

2005年科研与设备处在校党委、校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院系、二级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年初计划的各项任务,学校各项科研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鲜明的特色、优异的成绩,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评估;石油工程学院的北京市“城市油气输配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论证;我校申报的“油气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我校2005年科研成果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时还获得了15项省部级奖励,其中3项获得一等奖为我校明年申报国家级奖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获得批准自然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22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达到260篇,较去年度有大幅度提高。

●组织申报项目318项,签订各类纵向项目合同(包括基金项目)150项,合同额1.28亿元,作为合同出让方签订横向合同322项,金额为1.316亿元。

总计签订合同472项,总金额2.596亿元。

●今年到位经费1.8349亿,共认证1003笔,其中纵向项目经费1.0898亿,横向经费0.7441亿,纵向项目经费占总经费比例的59.42%,基本与2004年的59.7%持平;外拨经费3162.238万。

开外拨单186笔,其中纵向项目外拨经费2263.246万,横向项目外拨898.992万。

●共完成(归档)各类科研项目总计273项。

●通过十个报奖渠道,共荣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19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项5项,省部级各类奖励1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

●筛选、组织的专利申报方向共有近90项,获得国内专利受理74项,(04年为44项),其中发明60项(04年为37项),实用新型14项,发明占总量的81%强,与去年持平。

至此,我校已经连续5年保持发明受理量比例的优势。

今年获得授权36项(04年为35项),其中发明29项(04年为22项),占授权总量80%。

●2005年,科技论文总体水平,比2004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校统计源收录论文931篇(2004年640篇),三大检索被收录260篇(04年为159篇),其中SCIE拓展版116篇(04年为49篇),EI共有134篇(04年为95篇),ISTP有10篇(04年为15篇)。

●北京市金桥奖集体三等奖。

●全处在《石油科技论坛》等刊物上发表管理研究方面论文5篇。

总结过去的一年,科研与设备处人员有变动,岗位有变化,在工作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全处各科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计划。

张晓松、李湘平两同志虽然新来初到,业务不熟练,但是他踏实肯干,进步很快,较快地适应了科研管理工作,为保证全科工作的顺利完成作出了贡献;成果科在人员少、任务杂的情况下,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应该承担的成果管理工作,还比较满意地完成了处办公室的日常性事务,包括文件的登记管理、费用的缴纳、信件报纸的收发等等;实验科为今年重点实验室评估和申报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设备科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在设备采购招标、实物验收和仪器报废维修以及设备三级管理制度化等方面都步入了正轨,为今后提高设备管理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与设备管理工作比较繁杂,工作涉及的方面也较多,可能很难总结全面,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广大科研人员批评指正!

关于项目管理

一、项目申报及合同签订

一)国家级项目

1、973:

2005年以我校为牵头单位组织申报了2项973项目,包括庞雄奇和王尚旭,都未获得批准。

但我校参加的其他973项目获得了丰收,参加了4个973项目,其中作为二级课题负责单位的有3项,作为骨干参加了5个课题,签订的973任务书经费达到1700万;

2、863:

由于2005年是”十五”的结题年份,我校大部分863项目今年年底前都即将验收,但”十一五”尚未启动,陆上863项目也未启动,因此今年没有组织较大规模的863项目申报,只有陈光进,李根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签订了二期合同;

3、国家软科学项目:

通过教育部申报项目1项,未获得批准,仍然是我校的薄弱环节;

4、国家“十五”攻关:

同海洋863一样,今年“十五”国家攻关以结题为主,我校承担或参加的16个国家攻关项目,除冀星的项目被冻结外,已经有14个项目验收。

目前在等待”十一五”的申报工作。

二)省部级项目:

1、教育部项目

教育部2006年度重点项目的申报:

申报3项:

宇波,张强斌,陈长风,没有结果。

教育部2004年重大项目申报:

李根生1项,目前没有结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6人,批准4人:

邱楠生,程林松,陈光进,王朝晖,但尚未公示;

教育部创新团队:

申报以郝芳为带头人的教育部创新团队1项,未获得批准:

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重大专项1项(柳贡慧牵头),无结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董贵成),无结果。

教育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

今年通过教育部申报2项,包括高金森和王志欣,都获得了批准,王志欣的项目被合并入以中科院地理所牵头的项目中,以高金森为首席的项目也归纳了清华大学等其他单位的项目,比往年有了新的突破。

2、集团公司:

在今年组织工作中,重点是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项目的立项,涉及到物探、测井、钻井、炼化等方面。

经过项目科对校内材料的组织申报及严格审核,我校牵头或参加其他单位的14个项目,批准12项,总经费达1400多万,比2004年略多;申报国际合作项目6项,批准1项,经费400万,同时今年也组织了2005和2006年度的科技项目引进人才计划,2005年度申报4项,批准3项,经过一年的实施,召开了一次有关核磁共振测井的国际交流会议,共引进炼油、化工、油气开发专业国外专家10余人次,极大的加强了我校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提高了研究水平,2006年申报3项,但无最终批准结果。

3、中油股份:

于2004年底申报的炼化板块的27个项目中,绝大部分都没有立项,在今年与炼化技术中心签订的11个合同中,大多数属于后来直接申报的项目。

反映了在组织申报时存在的方向问题。

在今年11月组织的2006年度项目申报中,就以项目指南为申报重点,最后经过筛选和合并,申报22项,目前没有结果。

4、中石化:

情况同中油股份类似,在2004年底和2005年初向中石化申报的28个项目中,大多数没有立项。

目前项目科和北联所正在与中石化科技发展部沟通,了解2006年炼化方面的项目指南,但形势不太有利,因为今后中石化的炼化科技项目立项以企业为主,以大项目和“十条龙”为主,我校只能介入,能够独立负责的只有综合处的基础研究项目,但数量有限。

这些问题有待于继续商榷。

当然也有有利的一方面是我校在中石化上游包括勘探、开发、钻井等方面正在逐步扩大市场。

2005年与中石化科技发展部共签订合同10项,合同总金额1463万,其中上游项目3项,合同额756万,占到总数的一半多。

5、北京市:

2005年北京市共建项目6项,总经费290万,其中由项目管理科组织申报3项,经费150万。

6、国土资源部:

另外,我校继续参加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油气资源评价项目,2005年任务书经费270万;

7、商务部:

工商管理学院承担了的项目“我国石油供应保障及市场体系建设研究”项目,也标志着本学院的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

三)各类基金项目

1、国家自然基金:

总计申报面上项目97项(其中2项为工商管理学院10月份申报的管理学部主任基金),创历史新高,其中杰出青年基金4项,青年基金19项,自由申请项目72项,重大研究计划2项。

批准项目21项,其中杰出青年基金1项,青年基金2项,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项,总经费680万。

另外作为主要参加单位还参加了以中科院声学所负责的重点项目1项,经费为60万。

今年化工学院、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机电学院都在全院范围内组织专家或学术委员会对本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评议和完善,资源与信息学院部分学科也组织了评议,以集思广益并提高项目的命中率,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项目科除了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对项目评议外,还组织了基金委地质学科、冶金学科、电子学科的负责人来校举办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博士点基金:

根据指标限制申报7项,批准2项(张劲军,崔立山),与往年持平;

3、集团公司创新基金:

申报62,批准13项,仍占据所有批准单位的榜首。

今年的申请中,仍然采取了限项申请的要求,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和领导要对申报的项目进行把关,因此,通过筛选和审核,确认提交62项。

在批准的项目中,年轻教师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是今后组织申请的一个方向之一。

4、股份公司风险基金:

根据股份公司指标限制应申报20项,最终申报22项,批准5项(总批准项目数为30项,我校占1/6),创历史新高。

今年各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发挥了作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了筛选和排序,保证了申报质量。

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申报11项,都未获得批准。

分析原因,一是我校不属于北京市直属院校,原则上不在资助重点范围内,二是申请的项目与北京市的经济发展联系不够密切,同时我处与北京市基金会关系也不够紧密,今后在工作中要适当投入;

6、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A类1项,批准1项(郑雁军);B类6项,未获批准,原因与5类似。

同时根据以往批准的人员情况可以看出,与教育部情况类似,新星计划比较看重申请人过去发表的高质量的论文,这也是目前我校多数年轻教师所缺乏的;

7、霍英东教育基金:

组织申报10项,其中基金3项,奖励3项,优选课题4项,2006年出结果;

8、留学回国启动基金:

申报3项(张万松、宇波、张毅,无结果,上一年度申报的项目中,赵震和张强斌项目获得批准。

我校留学回国启动基金的批准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同时项目科也与人事处沟通,希望回国人员报到后到项目科交流,否则比较被动;

9、王宽诚教育基金会项目:

根据要求申报1项(赵震)参加国际会议,目前无结果。

四)横向项目

组织参加塔里木、大港油田、河南油田公司等单位的项目投标工作。

2005年度共签订横向技术合同400项,我校作为技术出让方签订的合同数为322项,合同总额为1.316亿(不含新疆、辽河大项目经费),作为技术受让方的合同为78项,合同总额为0.188亿。

今年我校与辽河、新疆、冀东油田公司等都在科研合作方面有很大的进展,目前已经与辽河油田公司签订了1500万的合同,与新疆油田公司签订了1000万的合同,这两个项目都已经启动,与冀东油田公司的还在论证阶段。

根据统计,2005年项目科组织申报项目318项,签订各类纵向项目合同(包括基金项目和辽河、新疆大项目)150项,合同额1.28亿(详细情况见清单),横向合同400项,作为合同出让方合同322项,合同金额为1.316亿,作为合同受让方合同78项,合同额0.188亿。

总计签订合同472项,总金额2.596亿(不含外协合同)。

二、项目过程管理

根据年初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内容大部分完成,但由于管理制度的原因,管理部门对973项目无法实现真正的介入;自然基金重大项目执行情况良好;而暑假期间,集团公司统一组织了物探、测井、钻井、石油管等重点实验室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在我校承担的项目中,中期检查的进展状况都良好,被验收的项目全部通过。

因此原定于下半年的重点项目检查工作没有进行,而是进行了清理,对验收的项目统一报送验收的材料,或要求其归档。

一)组织校内重点项目检查

1、炼化80万以上项目检查:

4月4-5日,根据计划应当检查9个项目,项目科组织专家,包括炼化技术中心的领导,最后实际检查9项。

这也是沿袭这几年来的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过组织材料、负责人汇报、专家对照合同评审的程序,认为这9个项目都基本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为今后在技术中心继续立项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检查也促进了我校承担的重大炼化方面的项目的执行和总结,为项目顺利完成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2、炼化项目清理工作:

在2004年对炼化项目进行清理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科于3月份分别向炼化技术中心提交了17个已经完成项目,向中石化科技发展部提交了18个已完成项目清单,并制定了相应的验收计划。

由于这些项目大多数是企业牵头,我校已经完成合同任务但迟迟不能验收或结题。

经过与上级部门的商量,对于这些项目的处理方法是:

如果企业完成了项目,就组织验收,如果企业一直没有完成,但项目拖延时间过长,则单方对我校承担的内容进行结题。

根据计划,4月初项目科协助炼化技术中心对组织了这17个项目中的6个进行了验收,6月3日组织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综合处11个项目的验收或结题;6月23日组织中石化开发开发部炼油处2个项目的验收和论证,3个项目结题;9月28日对装储处6个项目进行了结题。

因此,截止到2002年以前应当完成的炼化项目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计划。

3、创新基金:

由于对创新基金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环节,大部分项目负责人都能够遵守要求,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管理状态:

即年底写工作总结,6月份中期检查,10月份组织预验收和正式验收。

6月份要求33个在研项目提交了阶段汇报材料,9月初发通知要求应完成的16个项目准备研究报告,除申请延期的2项外,10月份对完成的11个项目组织了预验收,11月份组织专家进行了验收,所有的项目全部通过验收,部分项目获得了专家的好评,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全部归档。

4、配合股份炼化中心项目检查:

11月4日,炼化中心的付兴国总工等人来化工学院检查了我校承担炼化技术中心的部分项目。

在此之前,项目科在与炼化中心和化工学院领导沟通的基础上,确定了10个项目,并准备了相应的汇报材料。

经过项目负责人的口头汇报后,炼化中心领导认为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希望进一步合作。

并在后来的时间里对2006年即将申报的项目进行了座谈。

5、北京市科技项目:

6月8日,北京市科委邀请了一些专家,在我校对冀星承担的北京市科技项目进行了检查,根据合同等材料,专家经过讨论,认为冀星未完成合同中的部分基础研究工作,研究报告也很不完善,给出了未完成本项目的结论。

本项目尚待最终结果。

6、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年度考核(2人次):

12月19日,按照北京市要求,组织相关的专家和领导,对负责人一年来的学习、研究及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考核,一方面督促负责人按照要求执行计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青年人才。

7、重点管理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引进人才计划:

今年的一个重点是集团公司引进人才计划的执行监督。

由于集团公司国际事业部对此类项目要求非常严格,在批准项目的基础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及管理部门按照计划执行项目,按照时间要求提交相应的材料及最终的总结。

项目科在清理了2004年项目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监督项目负责人按时提交材料并上报,使今年批准的3个项目都顺利完成,其中2个项目经费已经到位,还有1个正在整理之中。

也提高了我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加强了对外交流。

二)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阶段或年度汇报材料

1、提交自然基金结题项目材料16项(3月):

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全部归档。

2、向炼化技术中心提交准备验收或结题项目材料17项(3月);

3、向中石化科技发展部提交结题项目材料18项(3月);4、申报中石化项目年度汇报材料19项(12月);

4、申报中油股份炼化在研项目年度汇报材料10项(12月);

5、申报各类基金项目年度汇报材料(12月):

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进展报告39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年度报告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年度进展报告5项,创新团队年度报告1项,新世纪优秀人才年度报告2项;一些其他的基金项目如博士点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将于2006年初根据具体要求另行提交。

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组织验收项目

1、4月6-7日,组织炼油板块6个项目验收;

2、6月3日组织中石化科技开发部综合处11个项目的验收或结题;

3、6月23日组织中石化开发开发部炼油处2个项目的验收和论证,3个项目结题;

4、9月底组织专家对中石化装储处6个项目结题验收;

5、11月组织验收创新基金项目13项;

6、10月15日组织验收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

7、12月组织提交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结题项目材料2项;

8、12月12日协助中石化组织上游3个项目验收;

四)项目成果归档管理

到12月22日为止,共计归档项目273项,其中国家项目45项(含973、863、国家攻关、自然基金、经贸委、发改委),教育部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49项,横向项目175项,纵向项目比例为36%;2004年归档项目129项,其中纵向项目40项,横向项目89项,纵向项目比例为31%,2005年归档项目数是2004年的2.12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由于2005年是“十五”的结题年份,很多国家项目都开始验收,如国家攻关、863等,项目管理科于11月份进行了清理,及时的了解情况,与负责人沟通,敦促他们尽快归档;二是对科里组织验收的项目或同期批量结题的项目,如自然基金、创新基金、中石化等项目,催促项目负责人去归档等,因此纵向项目数量大量增加;三是加强了对已经完成的项目归档的管理措施,包括项目验收后如果不归档,验收后来的经费不能上帐,不能报销评审费,横向项目不能提取剩余的10%的人员费等,这是横向归档项目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目前使用的成果登记表是原来由科技部制定,已经不太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且一些方面与我校实际情况不相符。

因此项目科还成果登记表进行了改进,计划于2006年实行网上填写和传输,以方便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并能够实现数据库的实时管理。

三、科研经费管理:

除日常的经费认证、外拨,项目科加强了对经费使用的监控强度。

并与项目管理结合,在项目检查中,加入了对本项目经费使用的审查一项,通过与财务对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负责人注意。

同时配合财务和审计对经费的外拨等支出都进行了审查。

1、到位经费:

今年到位经费1.8349亿,共认证1003笔,其中纵向项目经费1.0898亿,横向经费0.7441亿,纵向项目经费占总经费比例的59.42%,基本与2004年的59.7%持平;

2、外拨经费:

全年外拨经费3162.238万。

开外拨单186笔,其中纵向项目外拨经费2263.246万,横向项目外拨898.992万;

3、其他:

协助财务审核预借发票合同530笔;审签项目验收评审费近200笔;审核并开具横向项目10%提成手续90笔。

四、技术市场管理

1、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合同及时返回:

今年加大了对合同的管理力度,包括敦促负责人尽快返回合同,如果不返回合同则不办理经费上帐手续,不借发票等措施,保证了合同的返回率。

在今年签订的合同322项,返回合同218份,未返回104项,返回率达68%,而其中未返回的合同中,12月份以后“突击”签订未返回的合同就占41项,估计在2006年年初还能返回一批,因此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2、及时到北京市技术市场对合同进行登记认定:

2005年共登记认定合同236项,还有一部分已经整理好并送到技术市场等待登记;

3、邀请技术市场有关人员来校举办讲座:

7月8日邀请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及技术促进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关于技术合同的签订、国家及北京市各种政策和合同登记等方面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对学校有关材料的管理:

包括学校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及相关委托书材料,包括纸质材料和电子扫描件都加强了管理,采取了所有发出的材料都编号,领取材料登记制,电子扫描件进行防伪造处理等,确保了学校相关证件不被不法使用。

从6月份以来,学校新的法人证书及税务登记证开始使用后,项目科登记在案所发放的材料有127套,加上半年的约发放总计约200余套,同时每办理一个项目基本上都要协助办理市场准入证手续;

5、技术市场准入证的管理:

这方面的管理有待提高,因为目前我校通用的准入证仅包括塔里木、胜利、大港、辽河、冀东油田公司,大部分油田属于一个项目办理一次准入证,明年可进行沟通,看能否办理通用的准入证,但可能难度较大;

6、协助参加投标:

今年很多油田对外协作的项目都是以招标的形式进行的,如辽河、大港油田公司和中海油等,因此除了我校组织参加的塔里木、大港、河南油田部分项目是招标外,粗略估算项目科协助办理投标手续的项目近100项;

7、申报北京市技术市场金桥奖集体奖,获三等奖。

五、其他工作

一)组织有关会议

1、7-9月筹备并组织召开“中加稠油研讨会”;

2、8月组织石油高校科研工作研讨会,

3、9-10月协助组织“集团公司创新基金交流研讨会”;

4、9月组织集团公司技术中心项目立项论证会;

5、1-12月筹备组织“中英石油工程研讨会”。

二)编制在研项目汇编:

根据要求已经在4月编制在研项目汇编第一期,第二期材料已经基本准备完毕,但由于集团公司合同一直未返回,部分数据不全,因此未印刷。

三)其他方面

1、协助博士点基金处发放和收集博士点基金评审材料38份,霍英东基金评审材料16份

2、组织填写并提交我校教育部科技项目管理平台专家库92人;

3、协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评估准备有关材料:

整理并提供2002年以来物探重点实验室承担的所有项目及到位经费,为实验室的评估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书面材料。

4、协助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整理2002年以来的所有项目清单;

5、收集整理学院路高校总体情况对比,形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学院路同类高校总体情况对比》材料;

6、处主页的改版工作。

7、在《石油科技论坛》发表论文一篇。

关于科研成果管理

一、科研成果奖励申报

2005年我校通过10个报奖渠道,共荣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奖励21项,与去年持平。

其中国家级奖项从04年的2项提高到今年的5项,均为国家级二等奖。

省部级各类奖励16项,其中获得一等奖4项,与04年相同;获得我校“非第一完成方”特等奖1项,获得二等奖7项,获得三等奖3项;荣获基金类、个人奖1项,不包括侯祥麟奖。

今年获奖,从数量上与04年持平;从质量上,获得高规格奖励等级的项目,所占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国家奖

1、油气勘探和储层预测新技术,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地质研究所

2、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与油气勘探效果,二等奖,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与开发,二等奖,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深层盐膏岩蠕变规律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江大学、武汉化工学院

5、新型高抗挤套管与复合管柱技术,二等奖,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

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

1、北京市

1)国外含油气盆地研究-亚洲石油地质特征与战略选区,一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2)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二等奖,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复杂储层地球物理预测技术,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4)输气管道外部应力腐蚀控制方法研究,三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管道分公司

5)WATCH生产测井解释平台,三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大庆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2、教育部奖

1)济阳凹陷下第三系油气运聚成藏与挖潜勘探,一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2)三维水力裂缝空间扩展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同济大学、北京大学

3)复杂结构井开发新技术研究及应用,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无碱脱臭新型催化剂工业,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1)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