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1026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docx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

“买田阳羡吾将老”范文

篇一:

“买田阳羡吾将老”—苏轼与常州

提要:

900年前,一代文坛巨子苏轼仙逝常州。

本文围绕苏轼与常州的“缘”,论述了苏轼与常州的关系。

对苏轼自首次通判杭州途经常州,至晚年海南获赦逝世于常州的重要活动进行了叙述,强调苏轼买田阳羡,归老常州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仕途的厌倦和畏惧,常州的秀美山水,常州人民及好友的真挚情谊等等,突出了苏轼与常州的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认为常州可谓苏轼的第二故乡。

关键词:

苏轼常州缘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一代文豪苏轼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整整900年了。

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

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

清人周启隽说得好:

“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

”[i]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

900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

从此,他的一腔浩然正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

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乡而谓之乡人可也”[ii]。

常州为我国江南的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很早就有历史记载。

自汉朝起,先后曾有毗陵、毗陵郡、晋陵之称。

隋开皇九年(589)于常熟县置州,因县得名为常州,后移治于晋陵,废郡称常州,沿用至今。

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市、无锡市及武进、江阴、宜兴等县地。

苏轼与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买田宜兴、仙逝常州,常州可谓是苏轼的第二故乡。

“吾归何处”

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祐二年(1057)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

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

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iii],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

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负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叶落归根乃人之常情,在初入仕途不久,他在《华阴寄子由》诗中就说: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iv],可见苏轼对故乡的一片拳拳赤子之情。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政见不和,出任地方官,通判杭州,与杭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有卜居杭州之意,有诗云:

“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

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v]苏轼也曾任徐州太守,他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说:

“余为彭城二年(徐州又称彭城),乐其土风。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vi]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也有“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感叹[vii]。

后苏轼贬谪黄州,元丰七年(1084)移汝州团练副使,他于四月离黄州时作《满庭芳》云: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viii]这首诗把苏轼历尽颠沛离难,渴望一个宁静港湾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以后的飘泊生涯中,苏轼还曾有卜居金陵、蒜山、汝州、庐山、惠州等地的打算,在其诗文中屡屡可见,但均未如愿。

而买田宜兴、卜居常州也是他多年的愿望,并最终了却心愿,这也许是中国传统宿命论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缘份”吧。

“殆是前缘”

据《苏轼年谱》及其他史料记载,苏轼一生中出入常州多达十一次。

其中路过常州,仅作短暂停留有六次,在常州停留较长,并有各种活动,留下不少诗文、佳话、遗迹的有五次。

从熙宁四年(1071)仕途不畅到归老常州,消逝人寰,苏轼对常州青睐倍致。

元丰七年(1084)十月十二日,苏轼撰《楚颂帖》:

“吾来阳羡(即宜兴),船入荆溪[ix],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

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

”[x]。

在《又送叶淳老》中也说: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

信是前缘。

”[xi]可见一个“缘”字把苏轼与常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早在嘉祐二年(1057),苏轼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在琼林宴上与同科进士常州宜兴县的蒋之奇、单锡,武进县的胡完夫倾心畅谈,遂结成莫逆之交,并相约卜居阳羡。

这可以说是苏轼与常州之缘的源头。

继初次相约居常到苏轼首次过常相隔整整十四年。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在朝廷政见不合,自京师通判杭州。

在赴任途中,苏轼第一次路过常州,但却没有时间,似乎也没有心情到早已心有所属的常州游历一番,而是后来在杭州任上常来往于常州、宜兴等地,赈灾、救饥、访友、游览,常州等地遍布了他的足迹,更有大量佳作传世。

特别是在熙宁六年(1073),苏轼畅游常州阳羡,尽情领略清山秀水,与好友饮酒作诗,不亦乐乎。

后于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距宜兴县城五十里的黄土村买了一份田产,卜居阳羡之约初步履行,心情舒畅,遂寄友人诗曰[xii]: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对此,周必大《省斋文稿》卷19《书东坡宜兴事》云:

“公熙宁中倅杭,沿檄常、润间,赋诗云: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又有‘买田欲老’,‘地偏’、‘俗俭’之语,卜居盖权舆于此。

”苏轼买田居常,也惹得章惇相约:

“君方阳羡卜新居,我亦吴门葺旧庐?

?

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xiii]然而苏轼并未能如愿所偿,因政治风云,官场动荡,展转颠沛又近十年。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之后,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获赦量移汝州,途中不惜路途遥远绕道来到常州宜兴,再次买田置房,为移居常州作充分准备,可见苏轼在历经磨难之后归常的迫切心情。

后苏轼于赴汝途中两次上表乞常州居住,词意肯切: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

”[xiv]金人赵秉文《题东坡乞常州奏草》云:

“唐卢坦有言,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蓄,其能积材者必剥下以致之,?

?

东坡奏稿以薄田粗给饘粥,乞常州安置,其后竟卒于常州,岂以田故邪?

天留此二帖以警世贪饕之徒耳。

然则无德而千驷者,亦可悲也夫!

”[xv]“以薄田粗给饘粥”,真是一代清官,两袖清风。

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南都(今河南商丘)接到了朝廷批准他常州居住的诏命。

五月,苏轼作《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xvi],充分表达了他得以放归阳羡,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小,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但好景不长,元丰八年(1085)六月,在过了一段时间虽短但极其舒适的田园生活之后,苏轼受诰命复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在常州“为田舍翁”的梦想又一次破灭。

此后苏轼又在官场几经沉浮,晚年竟然垂老投荒,远贬惠州、海南数年。

苏轼将全家安顿在宜兴,只有朝云和三子苏过同赴贬所。

常州仍然是苏轼赖以存活全家的故地。

直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幸获大赦后,经过数年凄苦的海南贬谪,踏上归途,下决心定居常州。

对此,费衮在《梁溪漫志》卷4中载苏轼语友人曰:

“然某缘在东南,终当会合”。

正象苏轼本人所说的“某缘在东南”,自从三十年前首次经过常州之后,九死一生,此时常州是其归老的最佳选择。

周启隽说的好:

“盖尝论之东坡赤壁,非不乐也而非其志;珠崖儋耳,非不安也而非其宜;金马石渠,非不欲也而非其处;惟阳羡之居,先生欲之志所存也,而安而乐焉。

”[xvii]

“眷此邦之多君子”

自海南获赦北归之后,苏轼最终消逝人寰于常州顾唐桥北孙氏馆。

“吴越之民,相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满城(常州)上下,咨叹之涕”[xviii]。

一代人杰与世长辞。

凡事必有因果,苏轼选择常州为归老之所,不是无故而为,而是有诸多的缘由在里面。

1、苏轼自少就“奋历有当世志”[xix],想成就一番事业。

但名扬京师后,却因政见不合而屡受排挤,英雄无用武之地,满腹经纶也是徒劳。

在种种无奈的情况下,苏轼疲惫不堪,他不愿继续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摸爬滚打、勾心斗角。

在北归途中,苏轼曾作《雨夜宿净行院》诗:

“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xx]可见,苏轼对“名利场”——官场,已深感厌倦和畏惧。

他毅然决定回归常州,与此有很大关系。

2、大凡古代的风流才子均乐山水之美,佳山胜水令其流连忘返,吟咏不已,甚至产生永居于此之念,苏轼也不例外。

最初蒋之奇与苏轼的鸡黍之约即因蒋大赞其家乡山水之美而订。

对此,明人吴宽有言:

“盖嘉祐初,公登进士第,与同年蒋之奇联宴席。

蒋,阳羡人也,谈及其乡山水之胜,遂有终老此地之约。

”[xxi]后于熙宁六年(1073),在好友的陪同下,苏轼畅游阳羡,秀美的山水,淳朴的民风,使苏轼为之感动。

元丰七年(1084),苏轼力请居常终如愿以偿后,直言“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xxii]。

“溪山好”显然是苏轼居常的重要原因,看来苏轼是要在山明水秀的阳羡聊度余生了。

对此,清人周煇也说:

“东坡初入荆溪,有乐死之语,盖喜其风土也。

”[xxiii]

3、“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之多君子。

”[xxiv]这是苏轼在常州为好友钱君倚作《哀词》时发出的感慨。

苏轼一生好交游,由于其为人幽默风趣、豪爽正直,所以至友众多,常州人士就不下十多个。

篇二:

“买田阳羡吾将老”——苏轼与常州

提要:

900年前,一代文坛巨子苏轼仙逝常州。

本文围绕苏轼与常州的“缘”,论述了苏轼与常州的关系。

对苏轼自首次通判杭州途经常州,至晚年海南获赦逝世于常州的重要活动进行了叙述,强调苏轼买田阳羡,归老常州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仕途的厌倦和畏惧,常州的秀美山水,常州人民及好友的真挚情谊等等,突出了苏轼与常州的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认为常州可谓苏轼的第二故乡。

关键词:

苏轼常州缘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一代文豪苏轼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整整900年了。

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

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

清人周启隽说得好:

“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

”[i]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

900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

从此,他的一腔浩然正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

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乡而谓之乡人可也”[ii]。

常州为我国江南的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很早就有历史记载。

自汉朝起,先后曾有毗陵、毗陵郡、晋陵之称。

隋开皇九年(589)于常熟县置州,因县得名为常州,后移治于晋陵,废郡称常州,沿用至今。

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市、无锡市及武进、江阴、宜兴等县地。

苏轼与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买田宜兴、仙逝常州,常州可谓是苏轼的第二故乡。

“吾归何处”

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祐二年(1057)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

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

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iii],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

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负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叶落归根乃人之常情,在初入仕途不久,他在《华阴寄子由》诗中就说: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iv],可见苏轼对故乡的一片拳拳赤子之情。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政见不和,出任地方官,通判杭州,与杭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有卜居杭州之意,有诗云:

“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

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v]苏轼也曾任徐州太守,他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说:

“余为彭城二年(徐州又称彭城),乐其土风。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vi]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也有“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感叹[vii]。

后苏轼贬谪黄州,元丰七年(1084)移汝州团练副使,他于四月离黄州时作《满庭芳》云: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viii]这首诗把苏轼历尽颠沛离难,渴望一个宁静港湾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以后的飘泊生涯

中,苏轼还曾有卜居金陵、蒜山、汝州、庐山、惠州等地的打算,在其诗文中屡屡可见,但均未如愿。

而买田宜兴、卜居常州也是他多年的愿望,并最终了却心愿,这也许是中国传统宿命论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缘份”吧。

“殆是前缘”

据《苏轼年谱》及其他史料记载,苏轼一生中出入常州多达十一次。

其中路过常州,仅作短暂停留有六次,在常州停留较长,并有各种活动,留下不少诗文、佳话、遗迹的有五次。

从熙宁四年(1071)仕途不畅到归老常州,消逝人寰,苏轼对常州青睐倍致。

元丰七年(1084)十月十二日,苏轼撰《楚颂帖》:

“吾来阳羡(即宜兴),船入荆溪[ix],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

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

”[x]。

在《又送叶淳老》中也说: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

”[xi]可见一个“缘”字把苏轼与常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早在嘉祐二年(1057),苏轼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在琼林宴上与同科进士常州宜兴县的蒋之奇、单锡,武进县的胡完夫倾心畅谈,遂结成莫逆之交,并相约卜居阳羡。

这可以说是苏轼与常州之缘的源头。

继初次相约居常到苏轼首次过常相隔整整十四年。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在朝廷政见不合,自京师通判杭州。

在赴任途中,苏轼第一次路过常州,但却没有时间,似乎也没有心情到早已心有所属的常州游历一番,而是后来在杭州任上常来往于常州、宜兴等地,赈灾、救饥、访友、游览,常州等地遍布了他的足迹,更有大量佳作传世。

特别是在熙宁六年(1073),苏轼畅游常州阳羡,尽情领略清山秀水,与好友饮酒作诗,不亦乐乎。

后于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距宜兴县城五十里的黄土村买了一份田产,卜居阳羡之约初步履行,心情舒畅,遂寄友人诗曰[xii]: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对此,周必大《省斋文稿》卷19《书东坡宜兴事》云:

“公熙宁中倅杭,沿檄常、润间,赋诗云: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又有‘买田欲老’,‘地偏’、‘俗俭’之语,卜居盖权舆于此。

”苏轼买田居常,也惹得章惇相约:

“君方阳羡卜新居,我亦吴门葺旧庐?

?

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xiii]然而苏轼并未能如愿所偿,因政治风云,官场动荡,展转颠沛又近十年。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之后,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获赦量移汝州,途中不惜路途遥远绕道来到常州宜兴,再次买田置房,为移居常州作充分准备,可见苏轼在历经磨难之后归常的迫切心情。

后苏轼于赴汝途中两次上表乞常州居住,词意肯切: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

”[xiv]金人赵秉文《题东坡乞常州奏草》云:

“唐卢坦有言,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蓄,其能积材者必剥下以致之,?

?

东坡奏稿以薄田粗给饘粥,乞常州安置,其后竟卒于常州,岂以田故邪?

天留此二帖以警世贪饕之徒耳。

然则无德而千驷者,亦可悲也夫!

”[xv]“以薄田粗给饘粥”,真是一代清官,两袖清风。

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南都(今河南商丘)接到了朝廷批准他常州居住的诏命。

五月,苏轼作《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xvi],充分表达了他得以放归阳羡,归隐田

园的喜悦之情: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道人劝饮鸡苏小,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但好景不长,元丰八年(1085)六月,在过了一段时间虽短但极其舒适的田园生活之后,苏轼受诰命复朝奉郎,知登州军州事,在常州“为田舍翁”的梦想又一次破灭。

此后苏轼又在官场几经沉浮,晚年竟然垂老投荒,远贬惠州、海南数年。

苏轼将全家安顿在宜兴,只有朝云和三子苏过同赴贬所。

常州仍然是苏轼赖以存活全家的故地。

直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幸获大赦后,经过数年凄苦的海南贬谪,踏上归途,下决心定居常州。

对此,费衮在《梁溪漫志》卷4中载苏轼语友人曰:

“然某缘在东南,终当会合”。

正象苏轼本人所说的“某缘在东南”,自从三十年前首次经过常州之后,九死一生,此时常州是其归老的最佳选择。

周启隽说的好:

“盖尝论之东坡赤壁,非不乐也而非其志;珠崖儋耳,非不安也而非其宜;金马石渠,非不欲也而非其处;惟阳羡之居,先生欲之志所存也,而安而乐焉。

”[xvii]

“眷此邦之多君子”

自海南获赦北归之后,苏轼最终消逝人寰于常州顾唐桥北孙氏馆。

“吴越之民,相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满城(常州)上下,咨叹之涕”[xviii]。

一代人杰与世长辞。

凡事必有因果,苏轼选择常州为归老之所,不是无故而为,而是有诸多的缘由在里面。

1、苏轼自少就“奋历有当世志”[xix],想成就一番事业。

但名扬京师后,却因政见不合而屡受排挤,英雄无用武之地,满腹经纶也是徒劳。

在种种无奈的情况下,苏轼疲惫不堪,他不愿继续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摸爬滚打、勾心斗角。

在北归途中,苏轼曾作《雨夜宿净行院》诗:

“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xx]可见,苏轼对“名利场”——官场,已深感厌倦和畏惧。

他毅然决定回归常州,与此有很大关系。

篇三:

“买田阳羡吾将老”—苏轼与常州

提要:

900年前,一代文坛巨子苏轼仙逝常州。

本文围绕苏轼与常州的“缘”,论述了苏轼与常州的关系。

对苏轼自首次通判杭州途经常州,至晚年海南获赦逝世于常州的重要活动进行了叙述,强调苏轼买田阳羡,归老常州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仕途的厌倦和畏惧,常州的秀美山水,常州人民及好友的真挚情谊等等,突出了苏轼与常州的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认为常州可谓苏轼的第二故乡。

关键词:

苏轼常州缘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一代文豪苏轼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整整900年了。

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

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

清人周启隽说得好:

“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

”[i]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

900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

从此,他的一腔浩然正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

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乡而谓之乡人可也”[ii]。

常州为我国江南的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很早就有历史记载。

自汉朝起,先后曾有毗陵、毗陵郡、晋陵之称。

隋开皇九年(589)于常熟县置州,因县得名为常州,后移治于晋陵,废郡称常州,沿用至今。

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市、无锡市及武进、江阴、宜兴等县地。

苏轼与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买田宜兴、仙逝常州,常州可谓是苏轼的第二故乡。

“吾归何处”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祐二年(1057)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

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

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iii],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

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负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叶落归根乃人之常情,在初入仕途不久,他在《华阴寄子由》诗中就说:

“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iv],可见苏轼对故乡的一片拳拳赤子之情。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政见不和,出任地方官,通判杭州,与杭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于是有卜居杭州之意,有诗云:

“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

故山归无家,欲卜西湖邻。

”[v]苏轼也曾任徐州太守,他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说:

“余为彭城二年(徐州又称彭城),乐其土风。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vi]苏轼在“乌台诗案”中,也有“是处青山可埋骨”的感叹[vii]。

后苏轼贬谪黄州,元丰七年(1084)移汝州团练副使,他于四月离黄州时作《满庭芳》云: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viii]这首诗把苏轼历尽颠沛离难,渴望一个宁静港湾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以后的飘泊生涯中,苏轼还曾有卜居金陵、蒜山、汝州、庐山、惠州等地的打算,在其诗文中屡屡可见,但均未如愿。

而买田宜兴、卜居常州也是他多年的愿望,并最终了却心愿,这也许是中国传统宿命论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缘份”吧。

[!

--empirenews.page--]“殆是前缘”据《苏轼年谱》及其他史料记载,苏轼一生中出入常州多达十一次。

其中路过常州,仅作短暂停留有六次,在常州停留较长,并有各种活动,留下不少诗文、佳话、遗迹的有五次。

从熙宁四年(1071)仕途不畅到归老常州,消逝人寰,苏轼对常州青睐倍致。

元丰七年(1084)十月十二日,苏轼撰《楚颂帖》:

“吾来阳羡(即宜兴),船入荆溪[ix],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

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

”[x]。

在《又送叶淳老》中也说: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

”[xi]可见一个“缘”字把苏轼与常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早在嘉祐二年(1057),苏轼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在琼林宴上与同科进士常州宜兴县的蒋之奇、单锡,武进县的胡完夫倾心畅谈,遂结成莫逆之交,并相约卜居阳羡。

这可以说是苏轼与常州之缘的源头。

继初次相约居常到苏轼首次过常相隔整整十四年。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在朝廷政见不合,自京师通判杭州。

在赴任途中,苏轼第一次路过常州,但却没有时间,似乎也没有心情到早

已心有所属的常州游历一番,而是后来在杭州任上常来往于常州、宜兴等地,赈灾、救饥、访友、游览,常州等地遍布了他的足迹,更有大量佳作传世。

特别是在熙宁六年(1073),苏轼畅游常州阳羡,尽情领略清山秀水,与好友饮酒作诗,不亦乐乎。

后于熙宁七年(1074),苏轼在距宜兴县城五十里的黄土村买了一份田产,卜居阳羡之约初步履行,心情舒畅,遂寄友人诗曰[xii]: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对此,周必大《省斋文稿》卷19《书东坡宜兴事》云:

“公熙宁中倅杭,沿檄常、润间,赋诗云: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