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 新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新人教版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一定有金属单质生成 D.分解反应一定只有一种反应物
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概念的掌握。
氧化反应强调的是有氧气参加,但产物不一定是一种;中和反应强调的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要注意不是说只有酸和碱反应才生成盐和水,如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碱性氧化物和酸的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但不一定就是金属单质;分解反应是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成物的反应。
答案: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原子、分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思路解析:
要注意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A项金属活动顺序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项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C项不绝对,如氢氧化钙、气体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答案:
D
3.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得到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Na2CO3 B.CaO C.Ca(OH)2 D.CaCO3
思路解析:
加入A后,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使溶液中引入了新的杂质NaCl;B、C两项中,CaO和Ca(OH)2与HCl反应:
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D项CaCO3与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便于控制,即使量多了,由于CaCO3不溶于水,也不会引入新杂质。
答案:
D
4.若不用其他试剂,而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
①硫酸镁溶液 ②氢氧化钾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 ④氯化钠溶液。
鉴别的正确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思路解析:
针对这类题目,我们应该采用先根据溶液的物理性质,判断出其中一种物质是什么,再利用溶液之间两两混合的方法判断出其他溶液。
在上述溶液中,有明显特征的物质是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把硫酸铜分别加入其他溶液中,能够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钾;利用判断出来的氢氧化钾溶液加入剩余两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镁,没有现象的溶液是氯化钠。
答案:
A
5.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
实验
现象
(1)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A.CuSO4 B.NaCl C.Na2CO3 D.CaCO3
思路解析:
易于溶解,说明不是CaCO3,得无色溶液,说明无CuSO4;加酚酞,溶液无颜色变化,说明不是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应该为NaCl。
答案:
B
6.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A.①② B.①③ C.① D.①②③
思路解析:
醋酸能够除去水垢碳酸钙,也可鉴别食盐和纯碱,还可以使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溶解,检验碳酸钙的溶解性。
答案:
D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有多种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生成物有多种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D.生成物中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的反应就是置换反应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其有关知识。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有多种,但生成物只有一种,即“多到一”,而A选项只强调反应物而未强调生成物,故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到多”;B选项只强调生成物,而未强调反应物的种类,故也不一定属于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而D选项只强调生成物的特点,例如实验室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符合选项要求,但其属于分解反应。
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
C
8.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gA和n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总质量是(m+n)g
B.若A和C为单质,B和D为化合物,则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若A为碱性氧化物,B为硫酸,则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思路解析:
中和反应必须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故此题选C。
答案:
C
9.制作松花蛋所用的配料主要有纯碱、食盐、生石灰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水等物质,制作时只需要将它们混合并充分搅拌,这个过程中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思路解析:
相互混合后Na2CO3、NaCl、CaO、K2CO3和H2O,可能发生反应如下:
CaO+H2O====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K2CO3+Ca(OH)2====CaCO3↓+2KOH;共3个反应,其中后两个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B。
答案:
B
10.现有4种白色固体:
①氯化铵;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
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为(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思路解析:
此类鉴别习题,一般先将固体溶于水,观察颜色,四种固体均能溶解,并且只有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蓝色,然后将硫酸铜溶液分别倒入剩余的3瓶试剂中,发现硫酸铜仅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发现有白色沉淀的试剂即为氯化钡溶液,将刚鉴别出的氯化钡溶液,再次取样倒入剩余的两个试剂中,只有硫酸钠溶液才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溶液就是硫酸钠溶液,其余没有明显现象的溶液就是氯化钠溶液。
答案:
D
11.某钡盐具有不易被X射线透过的性质,医疗上常把它作为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已知Ba2+有很强的毒性,那么你认为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用作“钡餐”的是( )
A.BaCO3 B.BaSO4 C.BaCl2 D.Ba(NO3)2
思路解析:
C、D溶于水后可电离出Ba2+,引起中毒,A不溶于水,但是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反应生成BaCl2,BaCl2溶于水电离出Ba2+,引起中毒;而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能溶于盐酸,不能电离出Ba2+,不会中毒。
故答案为B。
答案:
B
12.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
A.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B.铁、铜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里,溶液颜色均发生变化
C.铁能被磁铁吸引,而铜则不能
D.铁、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表面产生气泡,而铜的表面无现象
思路解析:
铁能置换出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A正确;B只能说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银的强,不能说明铁、铜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C是铁的物理性质;D说明铁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铜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
答案:
AD
13.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试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图11-1
(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_______。
(“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
思路解析:
有关这种类型的习题,与物理中浮力知识相关联。
(1)铁与稀硫酸反应后,铁被溶解,质量减少,溶液的溶质由硫酸转变为硫酸亚铁,质量增加,溶液的密度增加,根据F(浮)=ρ(液)gV,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也相应增加,所以,G(铁块)=F(浮)+F(拉),弹簧秤的读数即F(拉)应减小。
与此类似,
(2)中,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为Fe+CuSO4====FeSO4+Cu,金属质量增加,溶液溶质质量减少,溶液密度减少,F(浮)变小,拉力即弹簧秤读数变大。
答案:
(1)变小
(2)变大
14.已知黄棕色的三氯化铁溶液呈酸性,且能与铁粉反应:
2FeCl3+Fe3FeCl2。
现有一同学取一盛有适量的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并将过量的镁粉放入其中,他观察到:
a.先有气泡产生,b.片刻后溶液褪色为几乎无色;c.数小时后又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粉末,溶液无色。
试完成下列问题:
(1)a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现象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黑色粉末为何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2)2FeCl3+Mg====2FeCl2+MgCl2
(3)铁粉 FeCl2+Mg====Fe+MgCl2 用磁铁吸引
15.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用此表完成以下任务:
OH-
NO-3
Cl-
CO32-
SO42-
H+
溶、挥
溶、挥
溶、挥
溶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不
微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不
溶
(1)查Ba(OH)2的溶解性:
_______________。
(2)写化学式一种酸:
_______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
_______________。
(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铁或铝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溶于水(或可溶)
(2)HNO3(或HCl或H2CO3或H2SO4) CaCO3(或BaCO3或BaSO4……)
(3)不能,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或生成物中既无沉淀、也无水或无气体产生)
(4)Fe+CuSO4====Cu+FeSO4
〔或Fe+CuCl2====Cu+FeCl2或2Al+3CuSO4====3Cu+Al2(SO4)3……〕
我综合我发展
16.实验室内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小洁同学对它们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物质
与石蕊试液作用
与稀H2SO4作用
与Ba(OH)2溶液作用
与Fe作用
A
不变色
产生白色沉淀
不反应
不反应
B
变红
不反应
放热、无浑浊
产生气体
C
变蓝
放热、无浑浊
不反应
不反应
D
变蓝
产生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不反应
请你帮助小洁同学分析,猜测它们可能是什么溶液?
(各任写一种即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答案:
A.BaCl2 B.HCl C.NaOH D.Na2CO3
17.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
第一步: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
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
第三步:
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镁溶液。
(1)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三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
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①
MgCl2
AgCl
乙组
②
HNO3
③
(2)请写出乙组两次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一定是酸,第三步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或BaSO4,那么甲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则试剂Y是HCl,因另一种生成物是硝酸镁溶液,所以试剂Z是AgNO3;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即BaSO4。
实验②第一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CO3,所以试剂Y是BaCl2或Ba(OH)2,试剂Z是MgSO4;实验③是另一种酸,即硫酸,所以试剂X是Mg(NO3)2,试剂Z是BaNO3。
答案:
(1)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①
HCl
AgNO3
乙组
②
BaCl2〔或Ba(OH)2〕
MgSO4
BaSO4
③
Mg(NO3)2
H2SO4
Ba(NO3)2
(2)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Mg(NO3)2+Na2CO3====MgCO3↓+2NaNO3
18.某海边化工厂利用海水中含有的氯化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产纯净的氯化镁,请写出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思路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如何从海水中把镁离子富集并提纯。
富集需要生石灰,可以把海水中的镁离子变成沉淀,富集镁元素需要生石灰,由煅烧石灰石获得。
然后根据要求把所得到的氢氧化镁用盐酸溶解后结晶析出。
答案:
(1)高温煅烧
(2)加水
(3)沉淀后富集(收集)
(4)加盐酸溶解后结晶,制得无水氯化镁
19.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无水硫酸铜、纯碱、氯化钠、明矾、亚硝酸钠、高锰酸钾,试从中选择合适的物质,以其化学式完成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里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蛋的一种盐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2)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来制氧气的一种紫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
(3)可以用于精炼铜(用电解的方法制得纯铜)、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玻璃仪器沾有油脂,常用热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进行洗涤。
(5)工业用盐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剧毒,切不可误作食盐,用于烹调。
(6)要证明某工业酒精中含有水,或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常使用白色的。
思路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根据盐的性质,选择盐类的用途。
本题考查盐类的性质。
答案:
(1)NaCl
(2)KMnO4
(3)CuSO4
(4)Na2CO3
(5)NaNO2
(6)CuSO4
20.鉴别失去标签的氯化钡、碳酸钠和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
(1)学生甲得知氯化钡溶液显中性,选用了一种指示剂;学生乙选用了一种酸溶液;学生丙选用了一种含钾元素的正盐溶液,三位同学都一次鉴别成功。
请推断,他们所选用的试剂是甲:
________________、乙:
________________、丙:
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丁说:
“我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
”你认为学生丁的说法可行吗?
如认为可行,请简述它的鉴别方法,如果认为不可行,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选用的指示剂必须在酸性、碱性、中性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可选紫色石蕊试剂。
学生乙运用的原理是复分解反应,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或有气体生成,据题意,可知必是可溶性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那么,酸只能是稀硫酸。
学生丁也是运用复分解反应。
答案:
(1)紫色石蕊试剂 稀硫酸 碳酸钾
(2)用碳酸钠鉴别,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习题新人教版
1.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发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碳酸钠 D.氯化钠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HCl B.BaCl2、Na2CO3 C.NaCl、Na2SO4 D.CuSO4、KOH
3.有M、N、R三种金属,将M和N浸入稀盐酸中,N溶解,M不溶解;将M浸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在M的表面有R析出,则M、N、R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可排列为( )
A.R>M>N B.N>R>M C.R>N>M D.N>M>R
4.CuSO4不能用下列哪种容器盛放( )
A.铁质容器 B.铜质容器 C.银质容器 D.塑料容器
5.下列各组物质的混合物,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 B.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
C.碳酸钡溶液与盐酸 D.铜和硝酸汞溶液
6.下列关于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B.能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的化合物是碱
C.溶液的pH大于7的化合物可能是碱
D.100g10%NaOH溶液与100g10%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7.下列试剂中,能将Na2CO3、NaCl、BaCl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盐酸 B.稀硫酸 C.石蕊试剂 D.澄清石灰水
8.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9.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
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当溶液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M:
N时,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7,则甲和乙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盐酸和氢氧化钾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钡 C.盐酸和氢氧化钙 D.氢氧化钠和硫酸
10.分别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NO3)2、Na2SO4 B.CuSO4、NaOH C.AgNO3、HCl D.NaCl、KNO3
11.利用无色酚酞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
C.K2CO3、Na2CO3、KCl D.NaCl、NaOH、HCl
12.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SO42-、Ba2+、NO3- B.Ca2+、H+、NO3-、Cl-
C.Mg2+、K+、NO3-、Cl- D.K+、Na+、Mg2+、SO42-
13.小明学习化学之后,想在家里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它们的颜色 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 D.分别尝它们的味道
14.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质量关系,符合下图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甲
乙
A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稀盐酸
B
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
稀盐酸
D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1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KNO3 B.NaCl C.CuSO4 D.Mg(OH)2
16.将8g氧化钙投入92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8% B.大于8% C.小于8% D.无法确定
17.现有13.5g氯化铜样品,将它与足量的硝酸银充分反应后,得到氯化银29g,则此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是( )
A.BaCl2 B.KCl C.ZnCl2 D.CaCl2
18.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D.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有Cl-。
19.如图所示,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只塑料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密度1.6×103kg/m3),若小心地向杯中加入适量的30%的稀硫酸(没有溢出杯外)静置后,塑料球的沉浮情况及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原来相比(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