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122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最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二诊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A.

B.

C.

D.

3.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苏打水C.

白醋D.

蒸馏水

5.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不填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8.某同学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

A.柠檬汁

B.肥皂水

C.饮用水

D.洁厕灵

pH

2~3

10

7

1

 

A.AB.BC.CD.D

9.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

1

10.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2AgNO3=M(NO3)2+2Ag。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B.金属M可能是铝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C.化肥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D.PM10和PM2.5都是指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

1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在水中难溶,需要不断搅拌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A.AB.BC.CD.D

13.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以使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降低温度.可以除去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Cl

C.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KNO3>MSO4>NaCl

D.50℃时,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1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Cl>MgSO4>KNO3

14.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B.H2、COC.H2、CH4、COD.CH4、CO、CO2

15.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C.a是NaOH溶液质量,b是稀HCl质量

D.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二、实验题

16.如图是水通电发生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

(2)反应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通电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增强导电性,其原因是硫酸钠在水中会解离出_____和_____(填离子符号);

(4)若电解前在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电解过程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水呈红色.这说明b试管中溶液pH_____7(填“>”、“<”或“=”).

17.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名称___.

(2)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_,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

(3)某同学在使用A装置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该同学应调节图2中的旋钮__.(填“①”“②”或“③”)

(4)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5)图3装置(其中液体药品均足量)可以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首先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

三、填空题

18.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钢铁属于___(填“单质”或“合金”).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炼铁时在高炉中是利用____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填化学式).

(3)取10.0g钢铁样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得到0.22g二氧化碳.求此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__.

四、流程题

19.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去,并测定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工厂实验员设计了如图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根据如图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沉淀A化学式是___;

(2)滤液B中溶质成分有___,试剂甲是____;

(3)实验得到NaCl固体中还含有少量杂质,为了除去杂质.实验员对流程作出如下改进:

在滤液B蒸发结晶之前,先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改进流程中加入的盐酸稍过量也不会在NaCl固体中产生新的杂质,其原因是____.

(4)实验员提出了两个数据测定方案.测定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

称量食盐样品的质量和经洗涤、干燥的沉淀A或CaCl2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

方案二:

称量食盐样品的质量和实验改进后所得NaCl固体的质量,并进行计算.

请你判断:

上述所选称量数据不合理的是方案____,理由是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0.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准备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进行如下探究过程,请根据他们的探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OH的溶解度

42

109

129

174

314

147

Ca(OH)2的溶解度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设计实验、制取氢氧化钠)

步骤①:

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②:

将所得的混合溶液冷却至室温.

步骤③:

将冷却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

(1)过滤操作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过滤必须用到玻璃仪器是____.

(提出问题、假设猜想)

(2)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甲同学认为是:

CaCO3.

乙同学认为是:

CaCO3和Ca(OH)2.

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丙同学认为是:

NaOH

丁同学认为是:

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

____.

(验证猜想、实验探究)

(3)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____

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

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的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____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自己的猜想正确

(交流表达、反思评价)

(4)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__,最终同学们确定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5)同学们得到的固体A8.7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加热浓缩、蒸发结晶得到11.1g固体,则固体A中所含的CaCO3的质量是____g;

(6)同学们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对溶液B的猜想正确,理由是___。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7)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___,于是,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矿石粉碎、酒精挥发、冰雪融化都是物质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选B。

2.C

【详解】

A、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但不能直接加热,故不可选;

B、集气瓶不能加热,故不可选;

C、试管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不可选;

D、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可选;

故选:

C。

3.C

【解析】

试题分析: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C

考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

4.D

【解析】

蒸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而矿泉水里除了水之外还有一些矿物质,苏打水是由苏打和水组成的,白醋是由醋酸和水组成的,他们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所以是混合物。

5.C

【解析】

试题分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C.

考点:

元素的概念.

点评: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6.C

【详解】

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正确;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错误;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C。

7.A

【详解】

A、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灭,A选项做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会伤害人群,如果遇到可燃物,还可能引燃可燃物,引起火灾,因此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要谨慎处理,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C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填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D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掌握灭火的原理、防止爆炸的措施、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识记这些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B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柠檬汁的pH为2~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肥皂水的pH为1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C、饮用水的pH为7,等于7,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D、洁厕灵的pH为1,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9.B

【分析】

根据图中的微粒模拟图,可推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O2CO2+H2O。

【详解】

A、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错误;

B、根据O2、CO2、H2O都无毒,可推测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正确;

C、四种物质中,只有CO2、H2O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其余物质不是氧化物,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30:

44,错误。

故选B。

10.B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和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把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A、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A正确;

B、如果M是铝,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硝酸根

价,铝

价,硝酸铝化学式为

,M是

价,M不能是铝,故B不正确;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前M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了

,M的化合价是

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

A、化石能源指的是亿万年前的大量生物经过地壳变化,被埋藏在地下,受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影响,缓慢地形成的可以燃烧的矿物质,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过多,这些酸性氧化物结合水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PM10和PM2.5都是指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

12.A

【详解】

A、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为了及时散热,需要利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通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来考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13.A

【详解】

A、如图所示,当温度高于7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降温可除去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氯化钠,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KNO3>MgSO4>NaCl,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50℃时,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解度均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由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可知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NaCl>MgSO4>KNO3,故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Cl>MgSO4>KNO3,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D

【详解】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二氧化碳气体;能够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有氢元素,因此可能是H2、CO、CO2或H2、CO2或CH4、CO2或CH4、CO、CO2或CH4、CO、H2、CO2。

故选D。

15.D

【分析】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

A、A点pH<7,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则A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和HCl,不符合题意;

B、B点pH>7,溶液显碱性,说明NaOH过量,则B点溶液的溶质是NaOH和NaCl,不符合题意;

C、由图示知,a点和b点都是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D、从pH变化曲线图看,一开始溶液的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pH逐渐增大至大于7,说明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符合题意;

故选D。

16.氢元素和氧元素原子O2分解反应Na+SO42﹣>

【解析】

【详解】

(1)电解水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2)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反应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是O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通电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增强导电性,其原因是硫酸钠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SO42﹣;

(4)若电解前在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电解过程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的水呈红色.这说明b试管中溶液pH>7.

17.长颈漏斗AC或AEBE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详解】

(1)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则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择E;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选择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择E;

(3)要调节试管的高度,可以调节与铁架台杆相连的铁夹,观察图可以发现,②与铁架台杆相连,因此要调节②;

(4)发生装置B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制氧气可以用该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混合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广口瓶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

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时,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18.合金Fe2O3CO0.6%

【详解】

(1)钢铁是铁的合金,属于合金;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炉中是利用一氧化碳(CO)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3)钢铁样品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全部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即样品中含碳0.06g,

则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

钢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6%。

19.过滤CaCO3NaCl和Na2CO3稀盐酸

盐酸中氯化氢具有挥发性,蒸发时会挥发二方案二中测量的分离出的氯化钠有些是来自于分离过程中加入碳酸钠反应之后生成的氯化钠,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大,计算出的氯化钠质量分数会偏大

【详解】

(1)加入氯化钙后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操作I将沉淀分离出来,该操作为过滤;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沉淀B是CaCO3。

(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滤液中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两种溶质;溶液C蒸发干燥得到氯化钙固体,碳酸钙与试剂甲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故试剂甲是稀盐酸。

(3)氯化钠中含有的杂质是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水、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若加入的盐酸过量,对本实验没有影响,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时过量的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挥发掉了。

(4)由题意方案一可以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由方程式计算氯化钙杂质的质量,或者直接称出氯化钙杂质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方案二中测量的分离出的氯化钠有些是来自于分离过程中加入碳酸钠反应之后生成的氯化钠,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大,计算出的氯化钠质量分数会偏大。

20.漏斗NaOH、Na2CO3固体溶解,产生气泡酚酞试液不能过量的稀盐酸既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又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5氢氧化钙是过量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时部分氢氧化钙析出碳酸钠溶液降温结晶

【详解】

(1)过滤操作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过滤必须用到玻璃仪器是漏斗。

根据题意,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有: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固体A和溶液B的成分根据以上反应进行推断。

物质之间都恰好完全反应,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若氢氧化钙过量,则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

;若碳酸钠过量,则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Na2CO3。

提出问题、假设猜想:

戊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验证猜想、实验探究:

(3)根据题意甲同学认为固体A是CaCO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则甲同学实验中的实验现象为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根据题意乙同学认为固体A是CaCO3和

,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乙同学的实验步骤为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的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交流表达、反思评价:

(4)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过量的稀盐酸既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又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5)由(4)可知固体A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设碳酸钙质量为x,氢氧化钙的质量为8.7g-x,根据反应前后钙元素守恒,则有:

解得x=5g

答:

固体A中所含的CaCO3的质量是5g。

(6)同学们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对溶液B的猜想正确,理由是氢氧化钙是过量的。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7)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时部分氢氧化钙析出,于是,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