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docx
《通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
华仑港湾(芜湖)文化广场三期
通风安装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
2015年6月20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
2、工程地点:
………
3、工程范围:
…………….
4、建设单位:
……………….
5、监理单位:
……………..
6、设计单位:
…………….
7、质量等级:
合格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1、编制说明
通过认真查阅设计图纸,在充分了解本工程设计图纸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特点及重点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
我们结合过去大量工程施工经验并充分发挥本公司的资源优势,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配备最完整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检测仪表,制定先进的施工方法、科学的技术措施(文明施工、HSE管理措施、工期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成品保护措施等),从而确保该设备安装工程满足设计及合同要求。
2、编制依据
(1)、……………住宅暖通专业设计施工图纸文件;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三、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施工总程序:
(一)、通风系统工程
1、风管安装:
(1)、风管与风管部件安装的准备工作:
1)、材料
选用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鉴定文件的无机玻璃钢材料制作风管。
规格选择详见下表:
单位:
mm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大边长
风管壁厚
风管长度允许偏差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的边长允许偏差
法兰尺寸
宽度
厚度
<300
3±0.5
±10
±3
≥30
≥5
320~500
4±0.5
≥40
≥6
530~1000
5±0.5
±4
≥50
≥8
1060~1500
6±0.5
≥55
≥10
1600~1900
7±0.5
±5
≥60
≥15
≥2000
8±0.5
≥60
≥20
无机玻璃钢风管表面不得有非贯穿性裂纹、贯穿管壁厚度的裂纹及玻璃纤维裸露等缺陷,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道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外表面应整齐美观、厚度均匀、不得有返卤,严重泛霜现象;法兰应边角齐全完整,边缘无毛刺、无起层疏松现象。
2)、工具
详见施工机具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产地
制造年份
功率
生产能力
1
台式钻床
16mm
1台
上海
2012
良好
2
砂轮切割机
φ500
2台
南京
2012
良好
3
电焊机综合
MC-150
4台
上海
2012
良好
4
交流弧焊机
21kV·A
10台
上海
2013
良好
5
电钻
10把
上海
2015
良好
6
电锤
520W
10把
西安
2015
良好
(2)、风管与风管部件制作
1)、风管制作
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道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制作,颜色可为本色或根据用户需要制作。
法兰与风管应成一整体,并且与风管轴线成直角。
管体和法兰平面的不平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
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道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外表面应整齐美观、厚度均匀、不得有返卤,严重泛霜现象;法兰应边角齐全完整,边缘无毛刺、无起层疏松现象。
玻璃纤维布的含量与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详见下表,玻璃纤维布应保持清洁,铺置接缝应错开。
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风管与法兰
选用玻璃纤维布厚度及铺设层数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大边长
铺设玻璃纤维布的层数层
风管管体
法兰
玻璃纤维布厚度mm
0.3
0.4
0.3
0.4
<300
5~6
4---5
8---9
7---8
320~500
7---8
5---6
10—12
8---9
530~1000
8---9
6---7
13--14
9---10
1060~1500
9---10
7---8
14—16
10--11
1600~1900
12---13
8---9
16—18
14--15
≥2000
14---15
9---10
20--22
16---18
风管的开口表面应平整,与设计尺寸的允许误差不应大于2mm。
矩形的开口两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于3mm,圆形开口任意正交两直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
保温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可将管壁制成夹层中保温材料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2)、风管部件的制作:
a、手动多叶调节风阀结构应牢固,启闭应灵活,法兰应与相应材质风管的相一致;叶片搭接应贴合一致,与阀体缝隙应小于2mm;截面积大于1.2㎡的风阀应实施分组调节。
b、止回阀应启闭灵活,关闭时应严密;阀叶的转轴、铰链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制作,保证转动灵活、耐用;阀片的强度应保证在最大负荷压力下不弯曲变形。
c、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
柔性管制作可选用帆布,具有防腐、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
柔性管的长度一般为150-250mm,其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不宜作为找正、找平的变径管。
如需防潮,帆布柔性管可刷帆布漆,不得涂刷油漆,防止失去弹性和伸缩性。
柔性管与法兰组装可采用钢板压条的方式,通过铆接使两者结合起来,铆钉间距为60-80mm。
柔性管不得出现扭曲现象,两侧法兰应平行。
d、消声器的制作选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外壳应牢固、严密,其漏风量应符合GB50234-2002要求,充填的消声材料,按规定的密度均匀铺设,应有防止下沉的措施,消声材料的覆面层不得破损,搭接应顺气流,且应拉紧,界面无毛边;隔板与壁板结合处应紧贴、严密;穿孔板应平整、无毛刺。
e、风口的外表面装饰面应平整、叶片或扩散环的分布应匀称、颜色应一致、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调节装置转动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明显自由松动。
(3)、风管与风管部件的安装
一般送排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安装,要在建筑物围护的结构施工完成,安装部位的障碍物已清理,地面无杂物的条件下进行。
检查施工现场预留空洞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有无遗漏现象,预留的空洞比风管实际截面每边尺寸大100mm。
作业地点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如梯子、架子以及电源和安全防护装置、消声器材等。
风管不许有变形、扭曲、开裂、孔洞、法兰脱落等缺陷。
安装的阀门、消声器、罩体、风口等部件的调节装置应灵活。
消声器油漆无损伤。
确定标高安装风管支、吊架,除锈后刷防锈漆一道。
风管支、吊架的吊点,通常采用预埋铁件,支、吊架二次灌浆,膨胀螺栓法或射钉枪法等。
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的中心线上,双吊杆可以按托盘的螺孔间距或风管中心线对称安装。
吊杆根据吊件形式可以焊在吊件上,也可挂在吊件上。
焊接后应涂防锈漆。
立管安装时,应先把最上面的一个管件固定好,再用线锤在中心处吊线,下面的关卡即可按线进行固定。
当风管较长,需要安装一排支架时,先把两端的安装好,然后以两端的支架为基准,用拉线法找出中间支架的标高进行安装。
支吊架的标高必须正确,如圆形风管管径由大变小,为保证风管中心线水平,支架型钢上表面标高,应作响应提高,对于有坡度要求的风管,托架的标高也应按风管的坡度要求安装。
支、吊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埋入部分不得油漆,并应除去油污。
支、吊架不得安装在风口、阀门、检查孔等处。
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兰上。
圆形风管与支架接触的地方垫木哈呋。
保温风管的垫木哈呋厚度应与保温层的厚度相同。
矩形保温风管的支、吊架宜放在保温层外部,但不得损坏保温层。
矩形保温风管不能直接与支、支架接触,应垫坚固的隔热材料,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防止产生“冷桥”。
为保证法兰接口的严密性,法兰之间应有垫料。
一般空调系统及送、排风系统的法兰垫料采用8501密封胶带,软橡胶板、闭也海棉橡胶板。
空气洁净系统严禁使用石棉绳等易产生粉尘的材料。
法兰垫料不能挤入或凸入管内。
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应采用梯形或榫形连接,并涂胶粘牢。
法兰连接后严禁往法兰缝隙填塞垫料。
法兰连接时,按设计要求规定垫料,把两个法兰先对正,穿上几个螺栓并载上螺母,暂时不要上紧,然后用尖冲塞进穿不上螺栓拧紧。
为了避免螺栓滑扣,紧螺栓时应按十字交叉逐步均匀地拧紧,连接法兰的螺母应在同一侧,连接好的风管,应以两端法兰为准,拉线检查风管连接是否平直。
风管安装视施工现场而定,可以在地面边成一定的长度,然后采用吊装的方法就位(整体吊装);也可以把风管一节一节地放在支架上逐节连接(分节吊装)一般安装顺序是先干管后支管。
竖风管的安装一般由下至上进行。
风管接长安装:
是将在地面上连接好的风管,一般可接长10-20m左右,用倒链或滑轮将风管升至吊架上的方法。
即挂好倒链或滑轮,再用麻绳将风管捆绑结实(一般绳索不直接捆绑在风管上,而是用长木板插入麻绳受力部位,或用长木板托住风管底部)四周用软性材料垫牢。
起吊风管离地200-300mm时,应仔细检查倒链或滑轮受力点和捆绑风管的绳索、绳扣的否牢靠,风管重心是否正确,没问题后,再继续吊装。
风管放在支、吊架后,将所有托架和吊杆连接好,确认风管稳固后,方可解开绳扣。
风管分节安装:
对于不便悬挂滑轮或受场地限制,不能进行吊装时,可将风管分节用绳索拉到脚手架上,然后抬到支架上对正法兰逐节安装。
各类风阀安装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部位,安装后的手动或电动操作装置应灵活、可靠,阀板关闭应保持严密。
防火阀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等于630mm时,宜设独立支、吊架。
2排烟风机安装说明
(1)排烟风机安装前的准备
主要的安装机具有:
倒链、滑轮、绳索、撬棍、活动扳手、铁锤、钢丝钳、螺丝刀、水平尺、钢板尺、钢卷尺、线坠、平板车、刷子、棉布、棉纱头、油桶等。
风机安装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鉴定文件。
通风机开箱检查时,应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他部位的主要尺寸、进、出口位置等与设计相符,电机滑轨及地脚螺栓齐备,且无缺损。
(2)、排烟风机安装
1)、通风机基础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清除预留孔及基础上的杂物、油污,二次灌浆应采用碎石混凝土,其标号比基础的混凝土高一级,并捣固密实,地脚螺栓不得歪斜。
2)、在吊装风机时,绳索的捆绑不得损伤机件的表面。
转子、轴颈和轴封等处均不应作为捆绑的位置。
整体安装风机吊装时,直接放置在基础上,用垫铁找平找正,垫铁一般应放在地脚螺栓两侧,斜垫铁必须成对使用,设备安装好后每一组垫铁应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风机安装在有减振器的机座上时,地面要平整,各组减振器承受的荷载压缩量应均匀,不偏心,安装后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风机安装在无减振器的机座上时,应垫上4-5mm厚的橡胶板找平找正后固牢。
风机安装在有减振器的机座上时,地面要平整,各组减振器承受的荷载压缩量应均匀,不偏心,安装后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3)、通风机的机轴必须保持水平度,风机与电动机用连轴器连接时,两轴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
电动机应水平安装在滑座或固定在基础上,找正应以通风机为准(应具有同心度)。
安装在室外的通风机应设防护罩,通风机与电动机用三角皮带传动时进行找正,以保证电动机与通风机的轴线互相平行,并使两个皮带轮的中心线相重合。
三角皮带拉紧程度一般可用手敲打已安装好的皮带中间,以稍有弹跳为准。
4)、通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应有单独的支撑,并与基础或其他建筑物连接牢固;风管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不得硬拉和别劲。
机壳不应承受风管等其他机件的重量,防止机壳变形。
风管出风口一般应通过软接头与风管连接。
风机采用减振机座时,出风口必须采用软接头。
5)、通风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应有防护罩;通风机的进风口或进风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保护网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6)、风机调试前应将轴承、传动部位及调节机构进行拆卸、清洗,装配后使其转动,调节灵活,滚动轴承装配的风机,两轴承架上轴承孔的同心度,可待叶轮和轴装好后,以转动灵活为准。
直联传动的风机不拆卸清洗。
轴流风机组装,叶轮与机壳的间隙应均匀分布,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通风机的叶轮旋转后,每次都不应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并不得碰壳。
7)、输送产生凝结水的潮湿空气的通风机,在机壳底部应安装一个直径为15-20mm的放水阀或水封弯管。
8)、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除应带有垫圈外,并应有防松装置。
9)、通风机出口的接出风管应顺叶轮旋转方向接出弯头。
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保证出口至弯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风口出口长边尺寸的1.5-2.5倍。
如果受现场条件限制达不到要求,应在弯管内设导流叶片弥补。
10)、通风机附属的自控设备和观测仪器,仪表安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执行。
(3)、风机测试
风机试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当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的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摩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试运转持续时间不应小于2h。
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转动后,再进行检查风机减振基础有无移位和损坏现象,作好记录。
3、通风系统调试与工程验收
通风系统必须在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
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通风系统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风机可连续运转,运转时间不小于2h,设备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工作。
通风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实际工作状态位置。
(1)、通风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
1)、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
然后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毕托管、微压计进行测量,测定截面的位置选择在气流无效处,按气流方向,应选择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管径(或矩形风管大边尺寸)的直管上。
当条件受到限制时,距离可适当缩短,且适当增加测点数量。
2)、对送(回)风系统调整采取“测量等比分配法”,“动压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3)、风口风量测定可用热电风速仪、叶轮风速仪或转杯风速仪,测量时应贴近格棚及网格,用定点测量法或移动法测出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
测试次数不少于3-5次,散流器可采用加罩测量法。
4)、如因直管长度不够,测定截面离风机较远,应将测定截面测得的全压值加上从该截面至风机出口处这段风管的理论计算压力损失。
5)、在矩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将风管测定截面划分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使其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在圆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应测量四个点。
6)、没有调节阀的风管,如果要调节风量,可在风管法兰处临时插板进行调节,风量调好后,插板留在其中并密封不漏。
7)、通风机吸入端测定截面位置应靠近风机吸入口。
8)、通风机的风量应有吸入端风量和压出端风量的平均值,且通风机前、后的风量之差不应大于5%。
(2)、通风系统风量高速平衡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值不大于10%。
2)、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的送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
3)、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3)、工程验收
1)、风管、风机安装正确牢固
2)、风管连接处以及风管与设备调节装置的连接处无明显漏风现象。
3)、各类调节装置的制作安装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
4)、通风机安装符合规范要求,单机试运转合格。
5)、隔热层无断裂和松弛现象,通风系统油漆光滑均匀。
6)、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转数测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7)、系统与风口的风量必须经过调整达到平衡,实测风量与设计的偏差值不应大于10%。
8)、风管系统的漏风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应大于10%。
9)、提交验收文件和验收记录,办理验收手续并投入使用。
4、风管系统的泄露必须减少到最少程度,应同时采取以下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1)、漏光试验法
对一定长度的风管,在周围漆黑的环境下,用一个电压不高于36V,功率100W以上带保护罩的灯泡,在风管内从风管的一端缓慢移向另一端。
如在风管外能观察到光线射出,说明有较严重的漏风,应对风管进行修补后再查。
(2)、漏风试验方法
1)、试验前准备工作:
将连接风口的支管取下,并将开口处密封。
2)、试验方法:
利用试验风机向风管内鼓风,使风管内静压上升到700Pa并保持,此时该进风量既等于漏风量。
该进风量用在风机与风管之间设置的孔板和压差计来测量。
风管内的静压则由另一台压差计测量。
3)、试验装置:
试验风机:
最大额定风量160m3/h;最大额定风压2400Pa;连接管:
φ100mm孔板:
2个
当漏风量Q≥130m3/h时,直径0.0707m,孔板常数C为0.697;
当漏风量Q≥130m3/h时,直径0.0316m,孔板常数C为0.603;
压差计:
测孔板压差0---2000Pa;
测孔管静压0---2000Pa;
4)、试验步骤:
本试验主要针对金属风管进行,整个试验过程应作详细记录,包括漏风部位、漏风量、漏风的原因及其他情况等。
A、漏风声音试验:
本试验在漏风量测量之前进行。
将支管取下,用盲板和胶带密封开口处,将试验装置的软管连接到被试风管上。
关闭进风挡板,启动风机。
逐步打开进风挡板,直到风管内静压上升并保持在700Pa为止。
注意听风管所有接缝和孔洞处的漏风声音,将每个漏风点作出记号并进行修补。
B、漏风量测试:
本试验在有漏风声音点密封之后进行。
启动风机,逐步打开挡风板,直到风管内静压上升保持在700Pa时,读取孔板两侧的压差,按公式计算漏风量和漏风率。
5)、漏风量计算:
漏风量即通过孔板的风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Q=3600Av
=3600AC(2/ρ*△P)
=5091AC(1/ρ*△P)
式中:
V:
通过孔板风速(m/h);
Q:
漏风量(m3/h)
ρ:
空气密度(Kg/m3)
A:
孔板内孔面积(m2)
C:
孔板常数
△P:
空气通过孔板的压差(Pa)
6)、漏风率计算:
ε=Q/Q额×100%
式中:
ε:
漏风率(%)
Q额:
被测风管系统(或管段设计风量)(m3/h)
四、安全施工组织
1、安全操作程式管理
各班组必须根据工艺要求、技术的特点,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检修(查)、改造等过程中,根据技术的规则,制定程式化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和遵守。
程式化管理是依据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血的教训制定的,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
2、实行危险工作申请、审批制度
易燃易爆场所的焊接、用火,进入有毒的容器、设备工作,非建筑行业的高处作业,以及其他容易发生危险的作业,都必须在工作前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包括应急后备措施,向安技部门或专业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方可作业,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各班组应有管理制度,将危险作业严格控制起来。
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也应该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需经常进行的危险作业,应该有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使用的危险品应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3、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与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包括以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
它主要包括:
①劳动安全方面的设施;②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③生产性辅助设施。
《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劳动防护用户。
劳动防护用品,是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戴的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预防性辅助措施,是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建立相应的发放制度,同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安全巡检“挂牌制”
巡检“挂牌制”是指在生产装置现场和重要部位,要实行巡检时的“挂牌制”。
操作工定期到现场按一定巡检路线进行安全检查时,一定要在现场进行挂牌警示,这对于防止他人可能造成的误操作引发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5、现场“定置管理”
现场的人流、物流要进行严格的位置规范化管理。
首先是在车间或岗位现场,从平面空间到立体空间,其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工件等位置要规范,文明管理,要进行科学物流设计。
第二是对现场的人员的行动要进行限制性管理,一般分为三种区域:
红色区域——是禁止区域,其间有危害或危险;黄色区域——是警告区域,其间有一定的危险性,必要进入时,要特别的注意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绿色区域——是安全区域,可以人员进入,而危险的物流要加以避免。
6、现场“三点控制”
即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要进行强化的控制管理,进行挂牌制,标明其危险或危害的性质、类型、定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以警示人员。
7、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法”
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法”是指:
周密检查、认真填票、实行双监、模拟操作、口令操作。
不仅层层把关,堵塞漏洞,消除了思想上的误差,而且是开动机器,优势互补,消除行为上的误动。
8、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管理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如劳动时间过长。
2)、精神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克服劳动过程的不良因素,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素质。
9、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管理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有:
①自然环境因素如夏季太阳辐射、冬季寒冷。
②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如有害和无害工段安排在一起,无防尘、毒设施等。
③由不合理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劳动中危害因素常常不是单一存在的,往往同时存在多种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劳动法》第六章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根据《劳动法》及劳动监管条例的有关法规,企业工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对老企业实行有害作业分级管理。
也就是说根据劳动条件对人体造成危害程度的大小,将作业岗位分成不同的危害级别,对不同的危害级别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对新建、扩建、改建、技改建设项目(工程)实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
11、生产班组安全活动
生产班组的每日安全活动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以安全生产必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的原则,各车间生产班组对岗位管理、生产装置、工具、设备、工作环境、班组活动等方面,进行灵活、严格、有效的安全生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