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625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化学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各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

供氧剂B.碳酸钠:

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泻药

C.氧化铝:

耐火坩埚D.明矾:

净水剂

【答案】B

【解析】A.过氧化钠能与水及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供氧剂,A正确;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碳酸钠腐蚀性强,不能用于,B错误;C.氧化铝性质稳定,熔沸点高,可制作耐火坩埚,C正确;D.明矾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作净水剂,B正确,答案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电池常用材料

C.陶瓷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水泥、沙子、水玻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A错误;B.硅是制造光电池常用材料,B错误;C.陶瓷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正确;D.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水玻璃是硅酸钠水溶液,D错误,答案选C。

3.钠露置在空气中,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Na2OB.NaOHC.Na2CO3D.NaHCO3

【答案】D

4.由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Mg2+B.Cu2+C.Al3+D.AlO2-

【答案】D

【解析】由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组成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镁、铝溶解,转化为氯化镁、氯化铝,铜不反应,过滤后滤液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过量的盐酸,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偏铝酸钠和氯化钠,因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氯离子、钠离子、偏铝酸根离子,答案选D。

点睛:

掌握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性质的差异,氢氧化镁是中强碱,能溶于酸,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酸或强碱中。

5.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I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3NA

B.12mol/L的浓硫酸50mL与足量的Cu加热反应,得到SO2为0.3mol

C.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的量程一致

D.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答案】A

【解析】A.1molFeI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生成单质碘和氯化铁,转移的电子为3NA,A正确;B.浓硫酸与铜反应过程中硫酸浓度逐渐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因此12mol/L的浓硫酸50mL与足量的Cu加热反应,得到SO2分子数小于0.3mol,C错误;C.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的量程不一定必须一致,C错误;D.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选项B是解答的易错点,错因在于忽略了在反应过程中硫酸的浓度会逐渐减小,从而使反应停止。

常见的还有浓盐酸与二氧化锰、铜与浓硝酸等,解答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已知条件灵活分析应用。

6.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A.Na2CO3、NaCl、NaOHB.NaCl、NaOH、Na2CO3

C.NaOH、NaCl、Na2CO3D.NaCl、Na2CO3、NaOH

【答案】B

【解析】使Ag+生成沉淀,应加入NaCl,使Mg2+生成沉淀应加入NaOH,使Ba2+生成沉淀应加入Na2CO3,如先加入Na2CO3,会使Mg2+、Ag+、Ba2+三种离子都生成沉淀,先加入NaOH会使Mg2+、Ag+离子都生成沉淀,所以应先加入NaCl,再加入NaOH,最后加入Na2CO3,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操作,注意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的要求,需要考虑每次所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形成沉淀,因此,在分析所加入试剂时要全面考虑该试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的反应。

7.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只需要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氨水B.烧碱溶液C.盐酸D.KSCN溶液

【答案】B

【解析】A.加入浓氨水不能鉴别MgCl2和AlCl3,必需选强碱,A错误;B.加入烧碱溶液,NaCl无现象,FeCl2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FeCl3生成红褐色沉淀,MgCl2生成白色沉淀,AlCl3先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然后溶解,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B正确;C.盐酸与五种氯化物都不反应,不能鉴别,C错误;D.KSCN溶液只与FeCl3反应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D错误,答案选B。

8.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NO3-CO32-Cl-B.ClO-Ba2+Na+AlO2-

C.K+Fe2+NO3-Cl-D.Cl-Na+K+SO42-

【答案】C

【解析】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A.如果显酸性,碳酸根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与铝反应得不到氢气,但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A错误;B.如果显酸性,次氯酸根、偏铝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溶液中次氯酸根与铝反应得不到氢气,但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B错误;C.碱性溶液中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硝酸根氧化亚铁离子,且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与铝反应得不到氢气,一定不能大量共存,C正确;D.Cl-、Na+、K+、SO42-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以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9.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B.+4C.+5D.+6

【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

=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答案选D。

视频

10.已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SO32->I->Br-,向NaBr、NaI、Na2S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剩余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B.NaCl、NaBr、Na2SO4C.NaCl、Na2SO4、I2D.NaCl、Na2SO4、NaI

【答案】B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还原性最强的Na2SO3优先与Cl2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生成Na2SO4,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其余依次为NaI、NaBr分别与Cl2反应生成NaCl、I2、Br2,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有可能NaBr未反应完全,但不会NaBr反应完全而余NaI,生成的Br2、I2蒸干并灼烧时将分别挥发,升华脱离固体,所以得到的剩余固体物质的组成可能是NaCl、NaBr、Na2SO4,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与判断,本题要注意Cl2和NaBr、NaI、Na2SO3反应的先后顺序,判断依据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先后规律,即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

11.现有两份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体积相等的AlCl3、MgCl2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Al3+、Mg2+均恰好形成沉淀,则原MgCl2、AlCl3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2:

3B.1:

2C.1:

1D.3:

2

【答案】D

【解析】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方程式Al3++3OH-===Al(OH)3↓、Mg2++2OH-===Mg(OH)2↓可知铝离子与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所以原MgCl2、AlCl3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

2,答案选D。

12.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没价态变化)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B.HCl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氯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Cl2+H2O="==="HClO+HCl,氯气分子中,一个氯原子的化合价升高(次氯酸中),另一个氯原子的化合价降低(盐酸中)。

然后在氯化碘中,因为氯原子的非金属性(氧化性)>碘原子,可以推知碘呈现+1价而氯-1价,故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卤族元素氯和碘氧化性强弱比较的相关知识点。

13.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3:

5,则参加反应的CO2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

5B.1:

2C.8:

11D.18:

8

【答案】C

【解析】设所得产物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分别是3mol、5mol,参加反应的CO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3+5=x、3×2+5=y,因此x:

y=8:

11,答案选C。

14.将等体积的SO2和Cl2充分混合后,通入加有品红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A.褪色并生成沉淀B.溶液缓慢褪色C.生成白色沉淀D.无现象

【答案】C

【解析】将等体积的SO2和Cl2充分混合后,通入加有品红的氯化钡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从而失去漂白性,品红溶液不会褪色。

生成的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答案选C。

15.一定量的Fe、FeO、Fe2O3固体混合物,恰好溶解在0.1mol盐酸中,并生成224mL(标况)的氢气。

取同质量的上述固体与足量的CO高温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

A.条件不足B.0.72gC.0.48gD.0.64g

【答案】D

【解析】取同质量的上述固体与足量的CO高温反应后得到铁单质,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

由于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时氧元素转化为水,生成的氢气是0.224L÷22.4L/mol=0.01mol,所以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0.1mol盐酸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4mol,所以氧元素的质量是0.04mol×16g/mol=0.64g,则最终固体质量减少0.64g,答案选D。

点睛:

根据反应的原理得出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解答的关键,计算要注意利用好原子守恒。

易错点是容易忽视盐酸中氢原子有一部分转化为了氢气,从而得出生成的水是0.05mol而错选A。

16.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4组气体:

①NO、NO2②HCl、N2③NO2、O2④Cl2、SO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中并立即倒立在足量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关系为()

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①二氧化氮和水能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气体减少的体积是二氧化氮的2/3,二氧化氮占混合气体的1/2,所以试管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1/3,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3;②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氮气和水不反应,所以混合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1/2,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1/2;③二氧化氮和氧气、水能反应生成硝酸4NO2+O2+2H2O=4HNO3,根据方程式知,氧气剩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氧气总体积的1/4,二氧化氮全部参加反应,所以混合气体减少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5/8,故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5/8;④氯气和二氧化硫、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Cl2+SO2+2H2O=2HCl+H2SO4,且这两种物质极易溶于水,根据方程式知,这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没有气体剩余,所以水充满整支试管,因此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关系为④>③>②>①,答案选B。

17.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Cu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完全消耗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况),反应中消耗HNO3物质的量为()

A.无法计算B.0.11molC.0.65molD.0.8mol

【答案】B

【解析】铜的物质的量是1.92g÷64g/mol=0.03mol,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0.05mol,由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03mol×2+0.05mol=0.11mol,答案选B。

18.向X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沉淀或气体如图,与所述情形几乎完全相符的是()

A.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滴加NaOH溶液B.向NH4Al(SO4)2溶液滴加Ba(OH)2溶液

C.向NaOH和Ca(OH)2混合液中通入CO2D.向NaOH和Na2CO3混合液滴加稀HCl溶液

【答案】C

【解析】A、因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时,先发生HCl+NaOH=NaCl+H2O,再发生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A错误;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发生2SO42-+NH4++Al3++2Ba2++4OH-=NH3·H2O+2BaSO4↓+Al(OH)3↓,再发生Al(OH)3+OH-=AlO2-+2H2O,最终沉淀不能完全消失,B错误;C、因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先发生Ca(OH)2+CO2=CaCO3↓+H2O,再发生CO2+NaOH=NaHCO3,最后发生CaCO3↓+H2O+CO2=Ca(HCO3)2,图象与反应符合,C正确;D、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先发生HCl+NaOH=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未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与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应大于1:

1,而图象中为1:

1,则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题目难度较大,明确图象中坐标、点、线、面的意义及发生的化学反应尤其是反应的先后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结合反应中量的关系来解答,注意氢氧化铝两性的特点。

第II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

19.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单质Fe和FeCl2、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充分反应后。

①如有Fe剩余,则溶液内不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

②如容器内有大量Fe3+,则还会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③如有一半Cu2+剩余,则溶液内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2:

3

(2).Fe3+、Cu2+(3).Fe2+、Cu2+(4).Fe3+

【解析】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2:

3,根据Cl-+Ag+=AgCl↓可知分别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之比为1:

2:

3;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氧化性:

FeCl3>CuCl2>FeCl2,还原性Fe>Cu,则单质铁先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

①Fe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存在Fe3+、Cu2+;②如容器内有大量Fe3+,说明铜离子没有反应,所以还会有的金属离子是Fe2+、Cu2+;③如有一半Cu2+剩余,说明铜离子已部分反应,所以氧化性强的铁离子已完全反应,则容器内一定没有的金属离子是Fe3+。

20.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_F__________丙__________

⑵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

(2).Al(3).FeCl2(4).HCl(5).2Al+2H2O+2OH-==2AlO2-+3H2↑(6).2Fe2++Cl2==2Fe3++2Cl-(7).Fe3++3OH-==Fe(OH)3↓

【解析】金属A的焰色反应显黄色,A是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甲是氢气,D是氢氧化钠,金属B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则B是Al。

黄绿色气体乙是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丙是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盐酸。

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则G是氯化铁,F与氯气反应生成G,则F是氯化亚铁,所以金属C是铁。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Na,B是Al,F是FeCl2,丙是HCl;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③的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反应⑤的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反应⑥的方程式为Fe3++3OH-==Fe(OH)3↓。

21.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l2的过程,为证明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Cl2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况)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

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答案】

(1).0.2molHCl的浓盐酸,稀盐酸后不与MnO2反应

(2).无水硫酸铜(3).验证水蒸气的存在(4).固体有白色变为蓝色(5).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6).吸收气体中的氯气(7).Ag++Cl-=AgCl↓(8).F(9).G(10).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解析】

(1)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而二氧化锰是不能氧化稀盐酸的,所以实际生成的氯气总是小于理论值。

(2)①无水硫酸铜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因为硫酸铜吸水即变成蓝色的胆矾。

②氯气的漂白是靠次氯酸实现的,所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说明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

③由于G是用来检验氯化氢的,而氯气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在通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除去氯气,利用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中,除去氯气。

④氯化氢溶于水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方程式为Ag-+Cl-=AgCl↓。

(3)氯气能溶解在四氯化碳中,但无法确定是否完全被吸收,所以需要在F和G之间连接1个装置,用来检验氯气是否完全被吸收;可利用氯气的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而单质碘能和淀粉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显蓝色,所以可选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也可以通过漂白性来检验,因此也可以选择湿润的有色布条)。

点睛:

本题是一道实验题,以氯气的制取为载体,综合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氯气的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弄清实验目的,沿着气流的方向理清各部分仪器的作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上题中A是制取氯气装置,B是检验水蒸气的装置,注意实验中检验水蒸气一般要先检验,而除去水蒸气一般要最后除去。

22.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线段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O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点表示加入________molNaOH时。

(3)原溶液中来自MgCl2、AlCl3的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

(4)图中线段OB:

OA=_________。

【答案】

(1).Al3++3OH-=Al(OH)3↓、Mg2++2OH-=Mg(OH)2↓

(2).Al(OH)3+OH-=AlO2-+2H2O(3).0.8(4).2:

1(5).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