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496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经济学教案.docx

土地经济学教案

《土地经济学》教案

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土地的基本特性、分类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掌握土地利用的基本理论,并用于对我国土地利用实践的分析;了解土地制度的内涵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及如何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掌握地租、地价和土地市场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权属转移、土地收益分配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并对我国的现状进行评价,提出改革的方向。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0学时,讨论及教学实践8学时,共48学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

从横的角度看,有四种观点:

土地即土壤;土地即陆地及水面;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土地即地球表面。

从纵的角度看:

“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个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能量”——马歇尔

“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

……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伊利

综上所述:

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二、国土的概念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三、土地的特性

自然特性:

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

经济特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第二节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一、土地的功能

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非生物)功能

二、土地的分类

(一)按经济用途分为:

1、农用土地:

耕地;园地;林地;草地

2、非农业生产用地:

厂矿用地;交通用地

3、城乡居民点用地

4、水域:

河流;湖泊;水库;其他

5、特殊用地:

休息用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用地;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共分8个一级类型,46个二级类型

8个一级类型是: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未利用地

(三)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一级(3个):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二级(15个):

A.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B.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

三级(71个)

(四)国外分为10个类型:

住宅用地、工商业用地、耕地、林地、牧场和放牧地、矿业用地、娱乐用地、交通用地、服务性用地、裸露和荒芜的土地

第三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包括四个方面:

市场;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

二、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利用中的生产力组织和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中的生产关系及其调节。

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是一门研究人与土地及土地利用中人与人关系的科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第一篇土地资源利用

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概论

第一节土地利用的内涵及目标

一、土地利用的含义

1、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2、理解:

土地利用是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二、土地利用的具体(基本)内容包括:

1、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统计;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⑴、土地利用程度

农业:

垦殖系数、森林覆盖率、水面利用率

城市:

建筑密度、容积率、土地利用系数

⑵、土地利用结构

⑶、土地利用效益

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来表示,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目标实现的程度

3、土地利用规划;

4、土地开发;

5、土地保护。

⑴、关于基本农田保护

①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②基本农田保护区:

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⑵、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包括:

①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②高产、稳产田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以及经过治理、改造和正在实施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③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基地

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⑤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三、我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土地粗放经营与过度利用并存;土地供不应求与土地浪费兼有;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四、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手段

1、土地利用的目标:

从两个方面考察:

⑴、可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⑵、土地利用最终发挥的作用:

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环境目标。

2、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制定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改革土地利用制度;政府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土地税收。

五、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第三章土地集约利用

第一节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1、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2、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

(1)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打上时代的烙印

(2)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

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

1、土地利用集约度

2、劳动集约型和资本集约型

第二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一、土地肥力与土地报酬的区别

二、土地报酬的实质及形态

实质:

对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

形态:

实物形态、价值形态、价格形态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1、威廉·配第最早注意到“土地报酬递减”现象

一定面积的土地的生产力有一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土地生产物的数量就不可能随着劳动的增加而增加了。

2、杜尔阁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表述

撒在一块天然肥沃的土地上的种子,增加劳动投入后,产品产量增加的比例会大于投资增加的比例,直到这一比例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为止。

超过这一点再增加投资,产量的增加会越来越少,直到土地的肥力被耗尽,投资的增加不会使产量有任何提高。

3、安德森首先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因素的影响作用

在合理的经营制度下,土地的生产率可以无限制地逐年提高。

但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这种提高是有限的。

土地肥力会递减,一定量的土地能供养的人口是有限的。

4、威斯特首次正式提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耕作改进的过程中,原生产物数量的增加将耗费日益增大的费用,或者换句话说,土地纯产品和它的总产品的比例是持续递减的。

5、马尔萨斯最早提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主要观点:

“按耕作进展的比例而增加的年产量,和以前的平均增加额比较起来,必然是逐渐地并不变地减少下去的”。

与杜尔阁的区别:

(1)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

(2)分析的是人类整个社会生产过程

(3)分析对象是不同年代、土地、作物的不同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平均变化

(4)只看到报酬递减,而没看到此前的递增

6、西尼尔给其内涵增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

引入“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

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

四、几点启示:

1、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

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历史过程,而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季作物的生产过程

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与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

5、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品种,而品种不在“报酬递减”研究之列

第三节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一、自然科学是研究“报酬递减规律”的基础

李比希的“最小因子律”:

作物产量的多少受所施元素的最小因子的制约;作物产量与养分成正相关

“最佳因子律”:

直线上升至最高点后直线下降

产量上升呈对数曲线;产量上升呈S形

二、报酬变化阶段的教学分析

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

Y=f(X1,X2,X3,’’’Xn)

研究一种生产要素与总产量的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Y=Ф(Xi)

平均产量(APP)=Y/X

边际产量(MPP)=ᅀY/ᅀX

研究报酬变化规律,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

第四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一、正确地认识投入

1、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

2、如果某项固定资产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

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求得所有投入的最适量。

二、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1、依据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和投入能力。

2、依据土地本身的肥力、土地位置和交通条件。

3、具体的经营目标。

三、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途径

1、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全年光能利用率

2、增加单产,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

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潜在生产力

4、多层次利用光能空间,进行立体开发,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率

四、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利用。

第四章土地分区利用

第一节土地区位利用原理

区位论及其产生过程

区位:

分布的地区和地点

区位论:

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农业区位论——屠能《孤立国》

1、其中心内容是: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尤其是农业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孤立国的假设:

(1)、有一片肥沃的平原,平原上只有一个城市,位于平原的中央

(2)、平原上任何地方土壤的肥沃程度一样,都适宜耕作

(3)、城市向周围原野提供工业品,从周围土地获得农产品

(4)、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5)、农业经营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

(6)、平原周围为不毛荒野,并与外界隔绝

3、孤立国的农业布局

屠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

而利润(P)则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把农产品运到市场上的运费(T)等三个因素决定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

P=V–(E+T)

4、屠能圈:

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

地租高,必须采用高度集约化的耕作方式;

获取肥料方便,地力不会下降,商品农产品以新鲜蔬菜与鲜牛奶为主;

第二圈层为林业圈;

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

以谷物生产为主,也有相当畜产品;

相对于价格,其重量和体积较小,装卸方便,不宜腐败变质;牲畜可以赶入城市;

获得粪肥困难,农产品为耗肥较少的;六年轮作制;地租较高,要求经营较集约,基本无休耕地。

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

向城市提供谷物和畜产品,后者占有突出地位;

距市场较远,产品上市运费较多;不能从城市获得肥料;地租较低,可粗放经营;

普遍采用七区轮作制,其中一区休耕

第五圈层为三圃式农作圈:

此为盛行于中世纪欧洲的农作制度;该圈向城市提供的商品为经过加工的畜产品和少量谷物;运费很高,但地租很低;采用极粗放的经营方式仍能获利;谷物——牧草——休耕。

第六圈层为畜牧圈:

放牧畜牧业

5、屠能对生产布局的理论贡献

(1)、屠能采用的孤立化研究方法,为以后布局学者广泛运用。

(2)、屠能从级差地租出发,论述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合理地区差别,并引伸出各种农作物的最优区位。

该研究方法不但被广泛用于农业,而且用于工业和地区布局的研究。

(3)、屠能从级差地租出发,得出距离市场远近不同应配置不同作物、采用不同经营方式的结论,并指出随着对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大,农业经营形式的变化由集约到粗放。

由于级差地租总是存在,因此,上述演变方式至今仍然以某种改变的形态存在着。

(二)工业区位论——通过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1、概念

(1)工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所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吸引作用

(2)区位因素:

在特定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这种利益也就是生产成本的节约

2、区位因素分类

(1)一般区位因素与特殊区位因素

(2)地方区位因素与聚集、分散因素

(3)自然技术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缺陷

(1)过分强调了运费、劳动费等少数区位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经济、自然、国防、技术等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韦伯的区位分析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企图用寻找力的平衡点的办法来解决工业布局问题

(3)过分突出了部门布局的研究,而忽视了地区布局的研究

(三)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1、研究内容:

在一片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借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与流通。

2、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布局设想

(1)各个大小城市及其市场区、各大小商业中心及其市场区,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

(2)愈是高级中心,其所能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种类愈齐全;

(3)同一等级中心的市场区是全等的,因此两个相邻的同一等级中心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愈是级别低的中心,相邻两个中心之间的距离就愈短。

3、廖什等人的补充

(1)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商品的市场区的等级与范围远不是那麽规格化的,应允许它们相互交叉、部分重叠;

(2)在大城市市场区内,主要交通干线的布局对下面各级市场区的范围与布局影响很大;

(3)人口密度与购买力水平也会影响各级市场区的范围;

(4)某些资源的分布也会影响城市的分布,而使其不是严格地按六边形模式布局。

4、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1)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

(2)从抽象的纯理论的模型推导,转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建立在实践中可应用的模型,为实际的决策提供依据;

(3)区位决策的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以外,又加进了范围更加广泛的第三产业;

(4)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区位论提出了挑战;

(5)现代先进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关于区位理论的小结

1、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人类活动的空间即是土地,因而我们可以说区位理论就是土地区位利用理论。

2、区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正是土地资源区位利用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现。

第二节土地的区位效益与区位配置

一、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1、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2、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

(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集聚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

(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自动集结成团的倾向;寻求交通方便的低平地带

(3)居住用地的区位特点:

交通方便、环境较为优越的外围地带

二、土地资源的区位效益

1、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位置级差地租

2、区位效益理论的实践意义——揭示了不同位置的土地收益与利用方式,利用程度以及运费间的关系,阐明了土地纯收益的空间分布,为认识以城市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差异的形成机制及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1、地域分异原则

2、区位利用原则

3、生态系统平衡原则

4、系统综合原则

第三节农业土地分区利用

一、中国中西部经济区农业用地配置

1、西方农业布局理论:

(1)核心:

以区位地租作为分析手段探求农业生产合理布局问题

(2)区位地租:

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

(3)农业区位地租的公式:

L=Y(m-c)-Ytd

2、西方农业布局理论的借鉴意义:

(1)、农业土地的区位利用是农业土地利用所遵循的一般规律

(2)、西部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开始形成,这是农业生产布局的指示灯

(3)、重视农业生产布局中总体经济效益的获取,即力求区位地租总和最大

二、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用地的配置

1、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

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形成背景;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的中心内容;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划分农业专业化生产区。

2、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对策。

第四节城市土地分区利用

一、城市土地利用及其意义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特征

1、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特殊重要性

2、利用途径的多样性

3、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

4、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更为显著

5、很难改变用途

(二)、土地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1、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空间

2、城市土地在空间上是国民经济宏观大系统中各个地域分系统的中心

3、城市土地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空间

4、城市土地利用关系到城市承接及转运功能的发挥。

5、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的基础

二、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原理

(一)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1、商业区:

中央商业区;城区商业区;街区商业区

2、工业区:

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3、居住区

(二)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理论——圈层说与级差地租

1、圈层布局设想

2、三维布局设想

3、扇形布局设想

4、多核心布局设想

5、多中心布局设想

三、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1、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

2、中小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第五节其他非农业土地利用

一、矿业土地利用

指蕴藏有一定矿物资源的土地。

1、特性:

矿地开发是把矿物从同土地的原始联系中分离出来;完全以矿藏的自然地理位置为转移;具有纯攫取性;交通发展是其利用的先决条件。

2、中国矿地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

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浪费严重。

(2)对策:

全面调查勘探;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加强矿地复垦。

二、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

三、旅游业土地利用

1、旅游业土地的概念:

凡是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闲、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均可称为旅游业用地。

2、旅游业用地的特点:

综合性、持续性、变动性、多效益性

3、旅游地的分类:

自然风景旅游地(水光山色、江河湖泊、阳光海滩、奇异气候、生物资源);人工旅游地(历史古迹、城乡风光、民族风情)

3、旅游地的利用

(1)旅游地的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构成要素种类的多少;构成旅游资源的各要素组合情况;人文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功能和容量;开发难易程度。

(2)旅游地开发利用的原则:

个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第六节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

一、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1、制定正确的文化和人才战略

2、制定正确的经济战略

3、全面开放战略

4、制定科学的生态战略

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特性及问题

1、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特性

①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较高

②耕地质量差

③土地利用率极低,耕地后备资源丰富

④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2、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

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

三、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1、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2、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稳定

3、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四、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原则

3、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原则

4、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

5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第五章土地规模利用

第一节农业土地规模利用基本理论

一、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1、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①农业经营规模:

一般指农业生产单位中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组合关系,即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数量界限

②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一般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2、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农业劳动对象的不同;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二、农业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土地经营规模的内涵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

畜力作业阶段,由人畜力组成的作业班子充分发挥作用的耕地规模即土地经营规模;

机械作业阶段,以机械组为核心的作业班子满负荷作业规模即这一阶段的土地经营规模。

1、农业规模报酬与农业规模经济

(1)农业规模报酬

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或减少,称为“纯粹规模变动”,由纯粹规模变动引起的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称为规模报酬。

纯粹规模扩大与规模报酬变化之间有三种情况:

固定规模报酬——规模扩大幅度等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递增规模报酬——规模扩大幅度小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递减规模报酬——规模扩大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

(2)农业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伴随经营规模扩大单位农产品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一种生产关系,规模经济的对立面是规模不经济

2、农业规模经济的来源:

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3、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中国是在超小型土地经营基础上,适当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达到规模经营。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变动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不能只从企业的纯收益来衡量,还必须从企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来衡量。

中国土地的规模效益,除表现为企业的内部效益外,还表现为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一、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概念和标志

1、农业土地规模效益和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

(1)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概念:

能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2)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特征:

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

2、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和评价方法

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以纯粹规模报酬变动规律为理论基础的规模经济。

由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动,从而使要素的使用进入合理报酬阶段而产生的效益。

以机会成本为理论基础的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标志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1)当效益限定为纯收益时,适度经营规模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能取得最大纯收益的规模。

评价方法:

生产函数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2)当把土地规模效益确定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时,需要一指标体系评价:

商品生产类:

商品量、商品率、销售额、收购计划完成率等。

劳动生产率类:

劳均年产量、劳均年产值、劳均年收入、活劳动利润率等。

土地生产率类:

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等。

资金生产率类:

资金产出率、资金利润率、成本产出率、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成本等。

生态效益类:

土地肥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等。

(3)从解决现实矛盾的角度,以提高收入和生产水平为标志,则形成中国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定含义:

指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装备程度和生产技术结构相适应,保证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并能使农业专业劳动收入达到或略高于其他行业同等劳动力收入水平时,一个务农劳动力所能经营的耕地面积。

具体:

A、经营规模应与劳动者的经营能力相适应。

B、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同时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