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站扩建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
《兽医站扩建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站扩建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兽医站扩建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
乡镇级兽医站扩建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XX草原畜牧工程勘察规划XX
1.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在乌苏市17个乡镇兽医站,分别是:
九间楼乡兽医站、夹河子乡兽医站、八十四户乡兽医站、皇宫镇兽医站、西大沟镇兽医站、甘河子镇兽医站、百泉镇兽医站、哈图布呼镇兽医站、白沟镇兽医站、四棵树镇兽医站、吉尔格勒特乡兽医站、塔布勒合特乡兽医站、古尔图镇兽医站、西湖镇兽医站、头台乡兽医站、车排子镇兽医站、石桥乡兽医站。
项目建设性质
扩建
项目建设容与规模
17个乡镇兽医站增加购置仪器设备共计374台(套)。
项目建设期限
建设期1年,即:
2010年。
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160万元,其中:
仪器设备采购投资155万元;其它费用5万元(包括项目前期咨询费3万元、招标代理费2万元)。
项目建设申请国家资金136万元,占总投资的85%;地方配套资金24万元,占总投资的15%。
项目效益评价
该项目是公益性项目,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服务上,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通过对乡镇兽医站所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从而改善全市各乡镇兽医站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动物防疫监督的质量和效果,改善品种改良条件,为今后动物疫病诊治、预防、疫情监测与动物检疫监督和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目标明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建设方案合理,管理系统健全,仪器设备先进适用,并且具备良好的建设基础,社会效益明显。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按照《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要求,必须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与重点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加强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开展综合防治;引进适用技术,建立健全适应动物预防控制需要的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探索控制动物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提高对突发性、新发疫病和不明原因疫病的快速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落实动物疫病控制运行费用的投入机制和政策,促进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在国家农业部的关怀下,先后启动了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疫情监测站、冷链项目和自治区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的建设。
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的完善了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
随着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冷链和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等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XX对动物疫病的控制能力。
同时,在各级党政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乌苏市畜牧业发展迅速,为充分发挥乌苏市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市委、市政府将畜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并确定了畜产品强市的目标。
为加快畜产品强市的步伐,必须进一步落实牲畜品种改良工作和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牲畜品质和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和消灭,保证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
因此,对乌苏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体系进行扩建具有重要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健全动物防疫体系设施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条件,在国家的关怀下,在自治区也实施了动物保护工程。
随着不同项目的实施,县(市)以上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设施条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健全和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是提高自治区动物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保障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
但因为县(市)以下的防疫监督机构的设施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所以加强基层乡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动物保护的综合能力和畜产品卫生安全监管能力,这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要求。
项目建设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集约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为畜产品生产经营注入了活力,使动物与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主体日益多元化;同时,动物的疫情也越来越复杂,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呈逐步加重的趋势,旧的疫情抬头,新的疫病不断发生,对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禽法氏囊、猪丹毒、炭疽病、狂犬病等疫病未得到根本遏制,淬死症、猪蓝耳病、附红体等一些新病又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对这些问题如果不与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必将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畜牧业是乌苏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乌苏市乡级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不能满足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一旦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不但严重影响农牧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
面对当前形式,这对乌苏市的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与时加以改进和完善,必将影响畜产品竞争力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实施本项目,科学地诊断畜禽疫病,与时监测预报疫情,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切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的需要
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是直接或间接由染疫动物传播引起的,做好动物传染病的检测和控制工作,是人类疫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炭疽、结核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并导致人类疫病发生。
人类卫生和动物卫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与人类健康直接相关的动物疫病的防治。
项目建设是满足畜禽产品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需要
我国动物疫病防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为宗旨,以一类病为防制重点,并进行动物防疫立法和各项动物防疫监督,以与预防兽医科研与兽医新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城乡食物消费正处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转变时期,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求不断增加,动物产品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和焦点。
随着近年来对动物防疫与畜产品安全水平要求的提高,以与近年以来自治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疫情的防控需要,要求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
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看,乌苏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一是全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对人员安全防护和疫病诊断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对染疫动物与其产品处置不彻底,达不到规定无害化处理要求,留下动物疫病再度传播的隐患。
二是防疫任务重、难度大。
乌苏市有着天然的养殖优势,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与其产品的交易日益频繁,动物疫病传播的机会较多,加之动物防疫工作点多面广,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加大,一旦发生疫情,难以控制,而且损失巨大。
因此,亟需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测报体系,以提高预警能力。
三是快速反应能力低。
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快速反应机制还不完善,测报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乡镇测报点不完善,预警能力低。
因此,健全和完善乌苏市动物防疫体系设施建设,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对于提高乌苏市动物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2.5是促进农牧民继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农村稳定发展的需要。
畜牧业是乌苏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牲畜则是乌苏市广大农牧民重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一旦发生较大疫病,将给广大农牧民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直接影响乌苏市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建立动物疫病防疫与监测体系,对乌苏市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奠定一定的基础。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础与能力已具雏形。
在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建设,全区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已基本形成,建立了一个涵盖自治区、地、县(市)、乡的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共有1个区级、14个地(州)级、88个县级、11个县级区动物防疫站;有854个乡镇设立了畜牧兽医站;个别地(州)已将防疫机构设到了村一级。
它作为全国动物防疫体系的一个子体系,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具体组织实施全区动物疫病,包括炭疽、布病、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负责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的收集与汇总、统计、分析与预警预报;参与和指导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理,现有的体系框架为今后项目的建设和良好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国家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先后给自治区安排了动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
其中包括在全区13个县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项目区的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地改观,提高了动物疫病的控制能力。
乌苏市在防治畜禽传染病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执行以免疫接种、药物治疗、隔离扑杀处理以与改善饲养管理为主要容的“预防为主”工作方针,通过区域规划、分类指导,针对主要传染病爆发区域开展了大规模、高密度的防疫注射,在全市围扑灭了一些传染病、控制和基本控制一些传染病,确保牲畜品质和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和消灭,使得牲畜数量逐步增长、畜产品和牧业产值逐年提高。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项目建设。
各级领导认识到位,各级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都很重视。
近几年来,自治区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各级政府在地方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用于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种改良工作,使乡镇站的工作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
因此,在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乡镇级兽医站扩建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设计能力。
形成了一整套动物防疫工作机制和品种改良体系。
根据《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XX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以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
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的紧急应急预案和“四大慢病”检疫净化工作方案。
在动物防疫检疫管理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
根据自治区产地检疫的特点,制定了适合XX特点的《产地检疫实施方案》以与相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按计划开展动物防疫疫病监测、诊断、监督管理工作。
在品种改良方面按现代化畜牧业养殖标准,以高繁育、高品质、周转快、高效益为主攻方向。
从而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牲畜质量,提高个体产量,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和出栏水平。
具有一支相对稳定并能吃苦的动物防疫技术队伍。
经过多年建设,乌苏市已经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动物防疫专业技术队伍。
乌苏市乡镇兽医站总数17个,共有在编技术人员66人,村级防疫员137人,为全市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并且长期以来乌苏市比较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有计划地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现有的专业人员深造;通过举办培训班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2010年乌苏市乡镇级兽医站扩建项目建设必将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乌苏市乡动物防疫工作条件,因此该项目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本项目建设的目的是逐步完善乌苏市动物防疫体系和品种改良的基础设施,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能力,保障畜产品生产安全。
从全球来看,畜产品生产总量发展较快,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肉类生产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猪、羊、牛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基本稳定,畜禽生产呈稳步增长趋势。
这得益于畜禽产品的安全、管理。
尤其是发达国家已基本健全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对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特别强化生产源头控制和进出口检疫。
发展健康畜牧业,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应在成立必要的协调机构基础上,实施以统一标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配套管理措施,建立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在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多个阶段追踪检查产品,有利于监测任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生不可预测的不良影响,需要将产品立即撤出市场,还可以在危害发生之前采取应对措施。
我国畜产品生产已成为世界畜禽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大国,也是世界上年均增长最快的国家。
其中肉类、禽蛋类总产量居世界之前,肉类生产在世界肉类产量中所占比重分别是:
牛肉10%、羊肉28%、猪肉47%、禽肉18%,但人均消费量仍不与发达国家。
全国平均每天消费大约17万吨肉类,市场需求量之巨大客观要求大力发展畜牧业。
但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生产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和管理不当,致使畜禽疫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复杂化,进而在疫病防治上造成了很多困难,这不仅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到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能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是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动物防疫问题解决不好,我国畜产品竞争力就难以增强,出口的潜在优势就难以发挥,把畜牧业建成大产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因此,在抓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畜牧业是乌苏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乌苏市解决“三牧”问题、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推进农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产业。
面对自治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形势,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的工作思路,以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意见》和《自治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为乌苏市动物防疫工作在体制和建设上提供了根本性保证。
但乌苏市在动物疫病防治、疫情监测、防疫监督控制处理方面手段比较落后。
近几年来,受国外动物疫情的影响,全市动物疫情形势严峻,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隐患大,对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诊断监测能力,与时掌握全市的动物疫情动态,针对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与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做到目的明确、快速准确地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面对畜牧业全球化的挑战,为乌苏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1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乌苏市乡镇兽医站总数17个,共有在编技术人员66人,村级防疫员137人,为全市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近年来,乌苏市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重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完善防疫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60余万元,新建(维修)了13座乡镇畜牧兽医站,并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累计配备了15辆动物防疫专用车与冰箱、冰柜、显微镜、手提高压灭菌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冷藏包、采样箱、架盘天平、消毒液机、台式离心机、水浴锅等防疫设备,使乌苏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得到较好的控制。
虽然近两年来乡镇兽医站的基础设施、设备得到了部分更新,但更新速度慢,仍有不少仪器设备旧、老化,无法满足动物疫病与时、快速、确诊的需要,需要进一步补充新的设施、设备。
4.2畜牧业基本情况
2009年乌苏市畜牧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工作,狠抓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改良、疫病防控、草原保护等工作,不断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全面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截止2009年底全市牲畜存栏达到63.4万头(只),同比增长0.4%。
出栏各类牲畜41.2万头(只),同比增长2.4%,出栏率达70%,商品率达到85%;肉类总产量达2.78万吨,同比增长3.6%,产绵羊毛达1400吨,同比增长3.3%,牛奶产量达1.87万吨,同比增长12%;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7.8%;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450元。
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5.1项目建设目标
为提高乌苏市乡镇兽医站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提高处理紧急重大动物疫情和突发动物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完善乌苏市乡镇兽医站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和品种改良体系。
通过本项目建设,提高乌苏市乡镇兽医站对动物疫病控制能力,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早期预警预报能力和动物疫病与畜产品安全质量的追踪溯源能力;通过项目建设,充实、健全和完善动物疫病与控制中心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乌苏市乡镇兽医站整体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有效控制来自动物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通过品种改良体系建设,提高牲畜质量,提高个体产量,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和出栏水平。
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5.2项目建设任务
1、组织实施所辖区域的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特别是对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反应行动。
2、承担所辖区域的动物疫病的诊断工作。
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新发和突发疫情的现场诊断与鉴定工作。
3、负责所辖区域的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以与预警、预报,动物疫情信息网络传输。
4、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新技术、新试剂的技术推广工作。
5、参与制订所辖区域的动物防疫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防治规划、应急预案等。
6、负责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兽医技术服务工作。
7、按现代化畜牧业养殖标准,以高繁育、高品质、周转快、高效益为主攻方向。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牲畜质量,提高个体产量,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和出栏水平。
8、承担上级兽医行政主管机关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通过对乌苏市1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扩建,购置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来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条件,提升其工作能力。
6.1技术方案
本项目根据各乡镇(场)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实际需要,本着填平补齐的原则,配置动物防疫和牲畜品种改良工作所需仪器设备台套,以先进的诊断技术为目标,以网络化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全面提出畜禽疫病的诊断监测、疫苗冷链和疫情监测预报方案。
工作的原则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2、选择的畜禽疫病诊断、监测、预报方案与各类技术设备、检测仪器应具有国和国际先进水平。
工作的方法与容
工作的方法与容
动物疫病防控、防疫免疫注射、动物疫病诊断与监测、一般性动物疫病诊治、牲畜品种改良与鉴定。
1、诊断监测技术方法与容
(1)细菌学诊断:
各种病原菌的培养、初步鉴定,动物试验等;
(2)病理学诊断:
解剖、切片;
(3)寄生虫病诊断;
(4)血清学抗体监测:
琼扩、间接血凝、凝集试验、荧光等。
2、诊断检测实验方法与容
诊断检测实验是涉与多学科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工作,因而,诊断检测实验室应至少设有:
病理学诊断间、血清学诊断间、病原学诊断室间。
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共同仪器室,以利于共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另外,应设相对独立的业务接待室和样品处理室,专门负责外来病例、样品的登记、处理、保存与管理等。
6.2设备方案
6.2.1选型原则
1、坚持“高效、低耗、先进、实用”的总原则;
2、按经济规律办事,讲求投资的经济效益,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国设备能满足工艺要求的,应尽量选用;
3、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4、综合考虑各设备的性能价格比和寿命年限。
6.2.2设备选型与配置
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本着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设备配置原则,经对同类设备性能与技术指标的反复比选,拟定本项目关键技术设备与检测检验仪器均选用国技术领先生产厂家生产的名牌设备。
在选用仪器时,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其同类产品的性能和特点后加以选定;
本项目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
乌苏市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仪器设备购置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仪器设备
套/台/辆
374
1
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仪
台
34
每乡镇2台
2
液氮贮存罐(35升)
个
34
每乡镇2个
3
便携式液氮罐(3升)
个
85
每乡镇5个
4
架
个
17
每乡镇1个
5
电视显微镜
台
17
每乡镇1台
6
酶标仪
台
17
每乡镇1台
7
饲料抽样工具
套
68
每乡镇4套
8
恒温水浴锅
台
17
每乡镇1台
9
便携式计算机
台
17
每乡镇1台
10
便携式投影仪
个
17
每乡镇1个
11
幕布
个
17
每乡镇1个
12
台式计算机
台
17
每乡镇1台
13
摩托车
台
17
每乡镇1台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7.1环境保护依据
1、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87)国环字第002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4、《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7.2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1、环境空气影响与治理措施
本项目在运行时会产生少量的有害废气,通过回收套用等方式,尽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对于无法避免排放的气体,通过在室安装排气装置、风道、通风橱等,保证气体与时排放。
因此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较小,空气质量可以达到规要求。
2、地表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将产生一定量的有机试剂。
本项目拟设立单独的废液处理设施,定期进行废液处理,经蒸馏回收,酸碱等废液经充分稀释后倒入专用储液缸中,定期在环保部门监督下妥善处理。
同时建灭菌槽,将实验室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废水收集至特种灭菌槽,经添加有效消毒剂灭菌达标后排入室外排水管网。
3、声学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本项目新增设备多为低噪声设备,运行时噪声值小于55db,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个别设备声值较大的,在设备选型时优先考虑低噪声型设备,并安装减振设置;或将这些设备安装于隐蔽处,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将这些设备对周围环境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控制在国家允许的围。
4、固体废物与保护措施
项目运行期将产生的废弃物有动物粪便、动物尸体和生活垃圾,这些有害废物对周围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本项目中动物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集中装入塑料袋交与环保部门处理,动物尸体用焚化炉焚烧。
同时将动物饲养区全封闭,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将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项目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少,这些废弃物可综合利用,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甚小。
5、生产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房屋地面用来苏水、消毒液喷洒擦试消毒,室用臭氧、紫外照射消毒;技术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洗手消毒,穿戴工作服、手套,操作中使用的器材、敷料也应作灭菌消毒处理,操作结束后应进行消毒;试验后试管、器皿等随即放入消毒器消毒处理;污染物放置在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与时进行处理;接触污染物、血清等应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不得混放;使用一次性器材必须合格;建立严格的消毒和监测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7.3环境影响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在运行期间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情况下污染影响可降至最小程度,使其符合国家制定的污染物达标排放的标准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力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8.1组织机构设置
乌苏市作为项目建设所在市,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在畜牧兽医局设立项目办公室。
统一负责该项目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日常工作。
乌苏市畜牧兽医局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