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5555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1 大小:10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docx

三年级上音乐学科电子教案

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哈拉海镇第二中心小学

三年级(上学期)

姓名: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聆听《捉迷藏》演唱《摇啊摇》

第二周

聆听《我们多么幸福》演唱《小酒窝》

第三周

聆听《森吉德玛》演唱《草原上》

第四周

聆听《赛马》演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

聆听《同步进行曲》演唱《原谅我》

第六周

聆听《我和你》演唱《哦,苏珊娜》

第七周

聆听《牧民新歌》演唱《老水牛角弯弯》

第八周

聆听《草原放牧》演唱《放牛山歌》

第九周

聆听《妈妈》演唱《妈妈的心》

第十周

聆听《母亲教我的歌》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第十一周

聆听《雪花飞舞》演唱《四季童趣》

第十二周

聆听《樱花》演唱《捉迷藏》

第十三周

聆听《灵隐钟声》演唱《美丽的黄昏》

第十四周

聆听《维也纳音乐钟》演唱《钟声叮叮当》

第十五周

聆听《浏阳河》演唱《桔梗谣》

第十六周

聆听《丰收》演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本学年教学目标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2、除对原有教学内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音乐教学从单纯传授因乐知识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3、本册教材有8个单元,每一单元由四个集成块组成,即演唱、演奏、欣赏、活动。

其中,“活动”设置了“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集体舞”、“小小作曲家”、“露一手”、“小小音乐剧”等栏目。

三、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大部分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但由于学生的不同基础,一小部分学生视唱,识谱,听辨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要求。

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所以提高这部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通过一、二年级初步接触乐理知识,已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习惯,但一定的知识和演唱技巧还未掌握,本学期主要对其节奏、演唱技巧、识谱、欣赏等方面进一步训练。

四、教材目标及要求

充分注意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个、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在识谱能力的教学上,让学生掌握拍号,听音,换气记号,渐强渐弱记号等基本音乐符号。

通过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特点,内容不同的歌曲。

能通过学习灵活运用换气符号,并在歌唱时,体现出二拍子,三拍子的不同特点。

2、在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3、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动物,热爱人民,培养学生的爱心,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有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掌握简易的知识,通过对学生引导,让他们自己识唱简易的歌曲。

4、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并熟悉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欣赏的习惯,发展听觉,记忆力,想象力,并了解祖国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美感。

 

本学年学段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唱13首歌曲,要欣赏15首乐曲,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参与的音乐活动有2个课时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认识音名和唱名,并能准确的演唱。

3、引导学生认识3/4、4/4拍号的含义,强弱规律以及指挥图式。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演唱活动。

2、能自信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对探索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的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动作做出体态反应。

2、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2课,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

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演唱”、“听赏”“活动”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音乐知识有:

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

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

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三、学生分析:

1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四、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五、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1唱歌:

(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

(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2演奏:

能初步学习竖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听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4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六、教学进度安

第一周聆听《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摇啊摇》,《小酒窝》

第三周聆听《赛马》《森吉德玛》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听《同伴进行曲》,《我和你》

第六周表演《哦苏珊娜》《原谅我》

第七周聆听,《牧民新歌》,《草原放牧》

第八周表演《放牛山歌》《老水牛角弯弯》

第九周聆听《妈妈》《母亲教我的歌》

第十周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第十一周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第十四周表演《美丽的黄昏》

第十五周聆听《浏阳河》《丰收》

第十六周表演《桔梗谣》《如今家乡山连山》

 

课时教学计划

课题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课型

唱歌

课时

1

教材

分析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

歌词寓意深刻,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旋律的起伏体现出在宁静的夜晚,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以及生动地描绘了妈妈入睡时孩子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

此曲给人柔美的感觉,从中让学生体会对妈妈的爱。

学情

分析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教学

目标

1.认真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

2.学会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的表演歌曲。

重点

难点

重点:

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难点:

准确歌唱,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

策略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图片打击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想

课前补改

一、师生问好

二、歌曲复习

三、新课教学

1、导入:

由故事导入

2、出示课件,教师简单介绍“摇篮曲”,并提问:

摇篮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3、聆听歌曲范唱

带着问题聆听歌曲:

这首摇篮曲是谁在唱?

唱给谁?

4、再次聆听,用“mu”哼唱歌曲旋律。

5.分段学唱

第一段:

老师教唱,注意听好前奏。

要求:

唱到四分休止符、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唱准低音“5”、切分音,比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觉,“2”时值唱足。

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

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

注意:

重点练唱第一段歌词。

解决第一段的重点后,可以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来唱一唱。

第二段:

随老师的琴轻声演唱歌曲。

三、处理歌曲。

1、教师对学生点评,让他们创设情境,感受歌曲的情境。

2、完整演唱歌曲,指名到前面表演

四、创编活动

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可以加入打击乐器,舞蹈等形式。

 

回答(缓慢、优美、抒情、安静的)

生:

孩子在唱,唱给妈妈

学生有感情的哼唱

 

在四分休止符色练习上学生认真理解

在音准上反复练习

 

注意歌词的发音咬字

 

学生互评

 

小组讨论,展示汇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想

课前补改

五、知识与技能

1、能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

2、能力用打击乐器对歌曲进行伴奏。

6、课堂小结:

虽然我们的妈妈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但他们对孩子的爱却是一样的。

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却是无止境的,回家给妈妈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相信她一定会很感动的。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

分组在台前表演歌曲

板书设计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bE2/4

深情、轻柔、宁静地

教学

反思

 

第1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

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板

块)

一、本课以“童年”为主题,安排了《捉迷藏》、《小酒窝》、《我们多么幸福》等作品,犹如四副精致多彩的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二、从三年级开始,音乐的聆听分声乐、乐器两条纵线编排。

器乐作品按音色线将民乐和西洋乐归类理顺,层层推进。

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钢琴开始,通过对钢琴独奏曲《捉迷藏》的音色,旋律进行特点和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感知,体验音乐的情绪,同时进一步了解钢琴这部乐器。

声乐作品的聆听、按音色和演唱形式排列,本课按排列的声乐作品是童声合唱《我们多么幸福》,感受歌曲的三帕子律动感和童声合唱的音色特点,为音乐课程逐步进入合唱形式的学习,积累听觉经验。

三、本课的学唱歌曲是《摇啊摇》《小酒窝》,这是两首情绪和风格不一样的作品。

通过这两首歌曲的学唱,可以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和趣味,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歌曲的表现能力。

同时,这两首歌曲旋律的基本音是“3、5、6”,通过歌曲学唱,提高学生对“3、5、6”三个音的听辨和演唱能力。

结合本课听辨音调高低及模唱练习,为下一课知识点“3、5、6”唱名的认知作铺垫。

四、经过一、二年级“唱名模唱”和对音符知识反复感知的阶段,三年级开始认识音符、唱名、音名和识读乐谱的阶段。

这个阶段旋律音准学习和音高概念认知的认知阶段,音高概念的建立继续以模唱歌曲旋律为主要手段,将识谱练习与发声练习、歌唱、欣赏等学习活动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逐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知过渡。

 

第2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体验这一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3、欣赏管弦乐《森吉德玛》,通过比较的方法感受由于速度的变化使音乐产生不同的情绪,熟悉主题并听辨主题出现了几次。

4、欣赏二胡曲《赛马》,感受音乐奔放、欢腾的情绪,想象音乐表现的情景,熟悉主题并听辨出主题2重复了几次。

认识二胡并记住二胡音色。

5、唱准“3、5、6”三个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听辨和运用。

(板

块)

一、本课以“草原”为主题,安排了《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森吉德玛》和《赛马》四个作品,均为我国蒙古族民间音乐音调,通过本课的听、唱、舞、奏、创作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一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关于“识读乐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一二年级大量唱名模唱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从本册第2课起进入理性认知的初级阶段。

三、本课围绕“3、5、6”唱名的学习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认知,结合歌(乐)曲的学习进行编创与活动的设计,通过“模唱歌曲旋律、听一听、填一填、唱一唱”等活动练习,既达到听辨与唱准“3、5、6”三个音的目的,又不断强化与巩固学生对这三个音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模唱歌谱的能力。

四、重复是音乐主题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让学生感受音乐主题的重复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重要内容。

因此,本课聆听方面的重点是对音乐主题重复听辨与记忆。

在聆听的两首作品中,都要求学生能听出一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在音乐要素上重点是感受速度与其表现作用。

在音色聆听方面按照教科书对民乐音色线的排列顺序,首选了最近接人声的二胡,易于学生听辨与记忆。

 

第3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通过聆听《同伴进行曲》《我和你》,演唱《原谅我》《哦,苏珊娜》,懂得珍惜朋友和伙伴之间珍贵的团结友爱之情。

2、能听辨出《同伴进行曲》中的相同乐段,并能边听音乐边做行进表演,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

3、初步懂得乐句的意义,学会分辩和划分音乐的乐句,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句相同与不同。

4、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哦,苏珊娜》,为歌曲《原谅我》编创新歌词、配打击乐器伴奏,为《哦,苏珊娜》编配表演动作,提高音乐表现力。

(板

块)

一、本课安排了聆听《同伴进行曲》《我和你》,演唱《原谅我》《哦,苏珊娜》四首作品,反应的是朋友和伙伴之间的珍贵友情。

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互相包容、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二、乐句的感受与听辨是本课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二年级大量感性积累的基础上,本课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乐句知识及其相关练习。

在演唱歌曲《原谅我》中采用虚线暗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乐句,初步建立乐句的概念;在聆听歌曲《我和你》中认识乐句,能将乐句表示出来,然后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有几个乐句,并能听辨乐句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最后在学唱歌曲《哦,苏珊娜》中复习和巩固这些内容。

三、“编创与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内容,本课安排了歌词的编创与创造性的即兴表演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为学生的创编和表演能力的提高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4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通过本课四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能正确听辨《牧民新歌》和《草原放牧》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能根据音乐的特点展开联想或想象。

认识琵琶并记住琵琶的音色。

3、能用明亮而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老水牛角弯弯》,并能用动作与歌声结合,自豪地表达歌词内容。

4、能用明亮的歌声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放牛山歌》,并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板

块)

一、本课安排了聆听《牧民新歌》《草原放牧》,演唱《老水牛角弯弯》《放牛山歌》这四首,在主题上与第2课“草原”虽有共同之处,但音乐风格不尽相同,两首欣赏的乐曲展示的是草原的风光、表现草原牧民的劳动和生活情景。

而两首演唱歌曲则是以放牛为题材,充满着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和童年乐趣,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抒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聆听作品侧重于让学生能根据音乐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乐曲表现的不同情景,同时在本课欣赏中继续感受速度与情绪的变化,认识民族乐器琵琶。

三、演唱是两首以放牛为题材的作品,《老水牛角弯弯》是商调式,《放牛山歌》为徵调式,不同调式的歌曲学唱,有助于学生调式感的隐性培养。

同时,两首歌曲都充满着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和童年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本课识读乐谱的重点是认识二分音符以及“1、2’两个音。

围绕这一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相应的“编创与活动”内容。

第5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能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能够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演唱《妈妈的心》。

2、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表演歌曲。

3、能正确分辨聆听作品《妈妈》《妈妈宝贝》和《母亲教我的歌》的演唱形式。

4、认识并唱准歌中的四分休止符,懂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5、能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歌曲,懂得音乐速度变化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板

块)

一、母亲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本课五首作品都是表现这一类主题的歌曲。

通过聆听和演唱这一组歌曲,让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爱妈妈、爱长辈、爱祖国的感情。

二、本课聆听的歌曲分别为男高音独唱《妈妈》,女声、童声演唱《妈妈宝贝》,女高音独唱《母亲教我的歌》,这三首歌曲虽说主题相近但风格迥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在演唱形式、旋律进行、歌曲速度以及歌曲情绪上不同的特点。

三、本课安排的两首演唱歌曲也是速度和情绪不同的两首作品。

根据本课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特点,编者安排了复习巩固二年级下册童声、男声和女声的内容,并结合歌曲编排了“音乐速度”、“四分休止符”和“发声练习”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懂得四分休止符的作用;能在感受音乐变化的速度中,懂得速度对表现音乐作品情绪变化的影响,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四、本课“编创与活动”的内容,围绕知识与技能“四分休止符”和“音乐速度”的认知与实践而设计,配合这些学习内容。

安排了在学唱歌曲《妈妈的心》时,让学生感受休止符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同时也安排了带有休止符的节奏或音名拍、唱的练习,以及节奏时值复习等内容,达到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第6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四季童趣》,学习运用不同的力度准确地表现歌曲。

2、流畅地唱好歌曲《捉迷藏》,表现出三拍子的律动感以及歌曲的情趣。

3、能听辨齐唱形式的歌声,能对《樱花》旋律特点和不同的表现形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4、能用动作感受和表现《雪花飞舞》音的高低变化,并能根据音乐速度、力度、音色等特点,联想音乐表现的情景。

5、能和同学合作进行以“春天的早晨”命题的声响创作,对音乐创作表现出兴趣。

(板

块)

一、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本课的四首作品表现了四季各个阶段的多彩生活,表达了少年儿童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二、本课聆听作品选用了德彪西的钢琴曲《雪花飞舞》和日本民歌《樱花》。

《雪花飞舞》表现漫天飞雪的景象,聆听该曲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的高低变化和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的要素的作用,同时培养他们根据音乐进行联想与想象能力。

三、本课的演唱歌曲是《四季童趣》和《捉迷藏》,要让学生在演唱中表现出天真活泼的童趣,演唱技巧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四季童趣》的难点是第一句,带八分休止符的后半拍起音及切分音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后面的“编创与活动”中安排了跟琴声模唱旋律的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唱解决演唱技能上的难点。

歌曲《捉迷藏》中的高潮乐句的旋律,分别出现了大六度和纯五度的音程。

四、围绕本课歌曲学唱和乐曲聆听的内容,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活动,以达到复习巩固有关音乐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设计的。

第7单元(板块)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维也纳音乐钟》和《灵隐钟声》的不同感受。

并能哼唱其中一首乐曲的主旋律。

2、能在轮唱的形式中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意境。

3、能在合唱的形式中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钟声叮叮当》。

4、认识“4、7、1”三个音,并能在歌曲和其他实践活动中唱准这三个音。

(板

块)

一、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的四首音乐作品,都是围绕“钟声”这一主题而选编的中外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曲。

聆听作品分别是两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一首外国作品《维也纳的音乐钟》,另一首是电子琴演奏的中国作品《灵隐钟声》。

两首作品的对比聆听,既是为感受音乐中表现不同意境的“钟声”效果,也是为配合“电子琴”知识点的学习而设计。

二、沿着演唱形式的编写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