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4685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1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3《现代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3* 现代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现代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掌握诗歌阅读的一般策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用时:

3分钟)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指名朗读导读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

1.齐读课题。

2.朗读导读要求,了解本课学习任务及学习策略。

(反复朗读,想象画面)

  可以让学生从导读要求中明确诗歌阅读的一般策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

10分钟)

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诗歌。

(2)小组内相互读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1)指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诗歌,相机正音。

(2)指名交流对生字的识记。

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诗歌:

(1)自主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诗歌,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通顺。

(3)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学成果。

(1)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2)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巢”上半部分代表鸟窝,下半部分代表树形,整个字的意思是树上的鸟窝。

其他字都可以用部件相加法来识记。

  诗歌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学生的吟哦诵读。

本环节要重点指导学生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并在此基础上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三、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用时:

25分钟)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主学习。

(1)再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2.组织学生交流。

(1)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秋晚的江上》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鸟儿”想象其“驮着斜阳”“归巢”的动态场景。

②引导学生抓住“双翅一翻”“掉在江上”想象夕阳映照在江面上的画面。

③引导学生抓住“头白的芦苇”

“妆成红颜”想象江岸边芦苇的画面。

(2)指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花牛歌》想象到的画面,相机进行指导。

①引导学生抓住“坐”“压扁”想象其坐在草地里的情景。

②引导学生抓住“眠”“霸占了半个天”想象其睡觉的样子。

③引导学生抓住“走”“甩得滴溜溜”想象其行走时的可爱姿态。

④引导学生抓住“梦”“太阳偷渡”想象太阳下山的画面。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1.根据自读要求,开展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画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争取做到语言流畅。

2.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

(1)交流谈《秋晚的江上》想象到的画面:

秋天的傍晚,一群倦游的鸟儿扇动着翅膀飞回巢里,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

它们双翅翻飞,江面上倒映着美丽的夕阳,这倒影就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

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2)交流读《花牛歌》想象到的画面:

一头可爱的肥肥的花牛,身上白一块、黑一块的,好像穿着花棉袄。

它一屁股坐在草地里,重重的身体把一穗美丽的剪秋罗压扁了。

花牛吃饱了,挺着圆鼓鼓的肚子,它打了个哈欠,躺在草地里睡大觉,它那雪白的大肚子占领了半个草地,就像天上的白云占领了半个天空。

花牛睡醒了,便在草地里慢悠悠地行走,那小尾巴有节奏地晃悠着,左一下,右一下,真有趣。

傍晚时分,花牛睡在草地里做起了美梦,这时太阳已经悄悄地从西山滑落下去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动脑、动口、动手,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2.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如,“夕阳映照下的归鸟是怎样的?

”“飞鸟是怎样归巢的?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江面上,江面是怎样的?

”“晚霞映照下的芦苇又是怎样的?

”等,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通顺连贯的话,提高语言能力。

3.交流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要不断地鼓励和肯定,强化学生交流的自信和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4.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四、布置作业,拓展积累(用时:

2分钟)

1.诗配画:

选择其中的一首诗,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给它配一幅画。

2.选择其他的现代诗歌读一读。

1.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展示自己给诗歌配的画。

2.搜集现代诗,如,金波的《林中小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可以进行诗配画的展览,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现代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

这首诗从整体框架上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小诗体,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兴的抒发,描绘出了江边秋天黄昏时的景象。

《花牛歌》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丛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

对儿童进行诗歌的吟诵,进行诗的熏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诗的种子,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时老师要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感悟、联想为主,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对大自然风景的喜爱。

同时,运用多媒体音乐、画面营造氛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自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难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关于秋天的诗。

2课时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一、谈话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引起学生思索。

这样美得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

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

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一画:

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4.认一认:

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归巢 驮着 斜阳 头白 芦苇 妆成 一瞬 红颜

5.帮一帮:

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6.比一比: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每一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节。

2.教师示范,配图配乐朗诵。

3.思考问题:

(1)鸟儿要干什么?

是怎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4.配图配乐齐读。

(三)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2小节。

2.学生说说这一小节描绘的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景物?

3.学生自主学习,在书中画有关的景物,组内交流后汇报。

4.思考问题:

(1)“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2)“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6.指名诵读、赛读。

四、整体感受诗歌内涵

1.从诗中描绘的景色中可以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2.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美的诗呢?

(观察,感受,描绘,想象)

3.过渡:

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充满诗意的心,一起感受秋天吧。

闭上眼睛,想象秋天,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呢?

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五、激情朗诵,升华情感

全班展示朗读、赛读。

师生共同评价,评出“全班最佳朗读奖”。

六、自悟自得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学习感悟。

秋晚的江上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3.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再续编一段诗歌。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一幅秋天晚上的美丽画卷,这节课我们来读一首徐志摩笔下描写花牛的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感知。

请自由把课文读几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读流利,读完想一想: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

可以从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中去体会,可以从整首诗的内容上去体会,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从诗的思想上去感受)

2.点拨感悟:

(1)指名分小节读,正音,认识生字。

(2)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花牛在草地里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压扁”“霸占”“甩”“偷渡”等词及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悟)

(3)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简短的小诗,我们要边读边想象,才能入情入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领悟写法:

(1)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在形式及写法上有哪些特点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3)师小结:

A.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

(结构一致)

B.用词讲究,动词用得很准确,“压”“霸占”“甩”“偷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我们要学会用词,同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这样就不显得单调和重复。

花牛歌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中得到锻炼。

为此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品读两首诗歌,把握诗歌主旨。

二、加强诗歌朗读训练,在读中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多读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

教师要利用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诗,进而感悟理解诗歌。

四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诗歌的方法,在教学中应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思,以读带悟,以读传情,为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诗句,从中想象诗中的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