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649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第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6、泉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构建话题:

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遇见了谁?

说了什么?

抓点提升:

根据课文内容,搭配词语

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泉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检查预习,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时纠错

3、识记生字

课件认读生字:

哦、股、缝、罐、塔、脆、泉、鹃、腰、然、瓦

 学生自读、齐读

交流识字方法(旧字加一加,旧字换偏旁等)

去掉拼音小组内自由朗读生字,指名读(注:

“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三、构建话题

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遇见了谁?

说了什么?

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

塔、脆、股、鹃、腰、结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塔:

右边下半部分是“合”,中间的横不能少

脆:

右边下半部分不要写错

结:

右上半部分“士”不要写错

观察“脆、股、鹃、腰”四个字中“月”的变化(月在旁撇不变,月在下撇变竖)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词语的识记情况

2、检查课文的流利朗读

二、精读感悟,小组汇报交流

出示话题:

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遇见了谁?

说了什么?

1、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遇见了山里的姐姐,说: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遇见了杜鹃花,说: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3、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遇见了果树,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4、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遇见了画眉鸟,说: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课件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5、欢快的泉水继续往下流,它还流到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小组讨论,提问

课件出示:

泉水流到(),遇见了(),说()。

6、你喜欢泉水吗?

为什么?

(乐于助人,奉献他人)

总结:

泉水帮助了别人,别人感谢它,它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课件出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抓点提升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     山谷流到     平地

流过     果园穿过     小池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泉水》资料,学生自由阅读,进一步了解泉水。

五、推荐阅读

《泉水溪水》

六、写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字:

瓦、泉、然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瓦:

强调“横折斜钩”的书写

泉:

下面是“水”,不要写成“小”

然:

笔画较多,注意处理好字的结构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课题

7、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使学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构建话题:

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抓点提升:

弯弯的()长长的()

蒙蒙的()温暖的()

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出示雷锋画像,你认识图片上的人吗?

课件出示雷锋简介,你还知道雷锋的哪些故事。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师:

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锋、叔”二字“)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检查预习情况,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时纠错

3、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锋利、叔叔、曾经、泥泞、脚窝、迈步、荆棘、花瓣、晶莹、寻觅、需要

 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

课件出示生字:

锋、叔、曾、泥、泞、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学生自读、齐读,交流识字方法

去掉拼音小组内自由朗读生字,指名读

重点:

“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三、构建话题

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

迈、迷、迹、叔、锋、滴、泥泞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滴:

右边不是“商”

泥:

右边下半部分是“匕”

泞:

“宁”宝盖稍小,横稍长

“迈、迷、迹”重点指导“走之”的写法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词语的识记情况

2、检查课文的流利朗读

二、精读感悟,小组汇报交流

1、教师或学生讲述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背大娘回家的故事。

2、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

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

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深层含义:

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4、在我们身边有雷锋吗?

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

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

()。

                     

三、抓点提升

弯弯的小路弯弯的()

长长的小溪长长的()

蒙蒙的细雨蒙蒙的()

温暖的春风温暖的()

晶莹的露珠晶莹的()

四、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五、推荐阅读

《雷锋的故事》

六、写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字:

雷、需、冒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第一笔横要短;“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课题

8、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用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构建话题:

萨沙是最弱小的吗?

抓点提升:

读好带问号、感叹号的句子

拓展延伸:

讲讲你知道的勇敢者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在老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

在同学眼里呢?

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检查预习,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时纠错

3、识记生字

课件认读生字:

弱、末、萨、托、铃、簇、随、芬、芳、聊、倾、递、该、娇、掀

 学生自读、齐读

交流识字方法(芬、芳、该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掀、托、递利用动作演示法记忆;随、芬、芳利用具体语境)

去掉拼音小组内自由朗读生字,指名读

三、构建话题

妈妈为什么夸五岁的萨沙是勇敢的孩子?

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

利、托、摸、该、铃、弱、娇、掀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弱:

注意两个点、提的写法

托、摸、掀指导提手旁中提的书写

铃:

右边不要写成“今”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词语的识记情况

2、检查课文的流利朗读

二、精读感悟,小组汇报交流

出示话题:

萨沙是最弱小的吗?

下大雨了,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妈妈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最后为什么给了萨沙?

(因为最弱小的萨沙更需要雨衣)

萨沙是最弱小的吗?

(不是,蔷薇花比萨沙更弱小)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随文识字“瓣”“娇”)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随文识字“簇拥”,通过动作,近义词理解这个词语;通过理解“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识记“随、芬芳”)

(通过对比大雨前后的蔷薇花,体会蔷薇花的虚弱)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随文识字“掀”,动作,组词)

(掀起,轻轻地遮两个动作表现出萨沙的爱心)

妈妈说:

“只要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萨沙保护了弱小的蔷薇,因此萨沙不是最弱小的。

你是最弱小的吗?

你可以保护更弱小的吗?

我们都不是最弱小的!

三、抓点提升

读好带问号、感叹号的句子

1、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2、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3、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4、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5、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四、拓展延伸

讲讲你知道的勇敢者的故事。

五、推荐阅读

《保护弱小者》

六、写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字:

末、夏、芬芳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末:

与“未”进行比较

夏:

上半部分不是“百”,处理好字的结构上大下小

芬芳:

草字头横要长,“芬”撇和捺要舒展,“芳”中横要长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课题

9、生日礼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构建话题:

“我”一分钱也没有,生日礼物是怎样得来的?

抓点提升:

学会正确使用动词

拓展延伸:

制作一张生日卡片送给妈妈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收到过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是谁送给你的?

那么,哪位同学记得父母的生日?

当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你曾送过什么生日礼物?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这个小朋友,为妈妈准备了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检查预习,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时纠错

3、识记生字

课件认读生字:

拖、废、凑、挣、币、余、棒、塞、兜、签

 学生自读、齐读

交流识字方法(旧字加一加,旧字换偏旁等)

去掉拼音小组内自由朗读生字,指名读

三、构建话题

“我”一分钱也没有,生日礼物是怎样得来的?

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

币、余、塞、签、废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余:

下面的小要从第一横下面开始写

签:

不要丢掉下面的短横

废:

“广”要宽大些

“余、塞、签”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要写得匀称、紧凑。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词语的识记情况

2、检查课文的流利朗读

二、精读感悟,小组汇报交流

出示话题:

“我”一分钱也没有,生日礼物是怎样得来的?

1、“我”在捡瓶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尽管捡瓶子很辛苦,但一想到可以给妈妈买生日礼物,“我”就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就这样,“我”一直捡到很晚,引读:

 “我估计钱已经凑够了,就拉着小货车到了商店,拿出我亲手挣的硬币,这些钱除了买一个生日卡外竟然还有点富余。

什么叫“富余”?

(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课件出示:

我把糖()进裤兜里,把生日卡()好()进上衣口袋里,便向家()去。

你会填吗?

通过这些动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的激动,急切。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当我回家晚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练习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的心情。

课件出示母子对话。

       

谁能体会着妈妈此时的心情读一读妈妈的话?

听了妈妈的责备我的心情怎样?

(分角色读)

4、当妈妈看到我送出的生日礼物时是什么反映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齐读。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5、总结升华感情:

是啊,妈妈为孩子的懂事而激动地哭,为自己冤枉了孩子而自责地哭,妈妈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指名配乐读最后一段。

全班配乐读最后一段。

三、抓点提升

跑走抱抓

妈妈什么也没说,()过来紧紧()住我,把脸埋进我的头发里,哭了。

四、拓展延伸

想不想自己做一张生日贺卡,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给她?

请自己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在妈妈生日的时候送给她。

五、推荐阅读

《礼物》

六、写字教学

 课件出示生字:

凑、棒、挣

学生自由认读,组词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学写生字

凑:

最后一笔是点

棒:

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课题

10、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构建话题:

卡罗尔是怎样得到和送走小猫的?

抓点提升:

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拓展延伸:

试着写一则广告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

(生自由畅谈,并出示小狗小猫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随时纠错

3.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什么叫默读?

(指名说)小结:

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边读边想。

  2.学生第一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第二次默读课文。

(1)卡罗尔本来没有小猫,他是怎么得到小猫的?

(2)广告登出去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后怎样?

a)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b)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

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

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c)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

  4.领悟文章内涵: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四、抓点提升

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拓展延伸

我们知道卡罗尔是利用广告拥有一只小猫的,你也来试试写一写广告词吧。

六、推荐阅读

《内尔罗和爱犬》

课题

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巩固对生字的理解与运用,积累词语。

  3、在关心他人中体验幸福。

4、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谈的能力和表达习惯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体验语言美。

教学难点:

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我的发现”中的汉字,学生自由读,发现特点再互相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独立观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后组内交流。

  让学生试着一起总结:

  每一个汉字都是用相同的独体字组合起来的。

  组合的方式不同,第一排是上下组合,第二排是左右组合,第三排是上面一个,下面两个,形成了品字型结构。

二、日积月累

  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九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再通过读词组词来认识生字,这时出示左边的字与右边的字对应起来分析字义、记住字型。

  读读记记:

  a)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

  b)小组交流(学生可以选择词语谈自己的见解)

  c)鼓励学生用词说话。

  读读背背:

  a)自由读书中的四句谚语。

  b)自己喜欢的谚语背下来。

三、展示台

  教师布置黑板,组织学生讲故事。

  学生讲故事,自评互评。

  评选最佳故事员,奖励一朵小红花。

第二课时

一、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

你想怎样帮助他?

  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二、明确话题

  1、指明读要求,学生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想一想,你的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学生从家里、同学、亲人、福利院、贫困地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一下。

三、创设多个情境,练习对话

  情境一:

一个老爷爷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如请路旁的大人帮忙,或打电话110……)

四、说一说

  1、学生先在组内说,小组推荐出说得好的同学。

  2、在全班表演并说话,比一比谁说得好。

五、试着把这次说话的内容写下来

  教师指导写一写。

  写话举例:

大家都来帮帮他

  今天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花红红的太阳和绿绿的小山小草。

开始画画了,我用铅笔画出了太阳和小草的轮廓,要涂色了,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红色的水彩笔,急得我直冒汗。

同桌小丽看到了,赶忙把他的水彩笔借给了我,她帮助了我,我说,谢谢你。

  让学生讨论讨论这个写话的内容怎么样,尽量按要求写,把句子写通顺。

课题

11、日月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激发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难字:

建、绕、茂盛、隐、朗读课文,结合所读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构建话题:

说一说日月潭哪里美?

抓点提升:

读读记记,完成词语积累

拓展延伸:

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用具:

课件、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再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7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3、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

  4、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5、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

围绕(造句)茂盛:

(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

建筑物,(举例说)  清晰:

清楚

  朦胧:

不清楚(说出反义词:

清晰,清楚)

  仙境:

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

(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

  6、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吗吗?

  7、齐读课文。

  8.日月潭美吗?

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他的名字叫日月潭呢?

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它名字的由来?

  9、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10、小朋友你们认为他读得这么样子?

谁愿意也来读一读和他比一比?

11、齐读。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朗读课文。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朗读感悟,指导背诵:

  1、课文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时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你们想先去看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

(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顺序可根据情况调整)

  2、教学第三自然段:

  a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b清晨的日月潭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c你们觉得它美吗?

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

(轻声,舒缓)

  d4组比赛那组读得棒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教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说说自己的感受  c指名读本段  d学生评

4、教学实践:

日月潭美吗?

小朋友想不想动手来画画日月潭呢?

5、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画,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6、指导背诵,检查。

三、抓点提升:

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记记,注意加强积累运用词语。

四、拓展延伸:

课后查找关于台湾的资料,课上师生交流。

五、推荐阅读:

《祖国的宝岛—台湾》

课题

12、葡萄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明白什么是按时间顺序。

构建话题: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抓点提升:

指导完成课后“我会填”

拓展延伸: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自己了解的情况,说说你知道的新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声像引路,激趣揭题:

1、课件(录像展示)秋天葡萄成熟了;维吾尔族的姑娘小伙子摘收葡萄;人们把收下来的葡萄送到阴房晒制葡萄干;维吾尔族老乡用葡萄招待客人。

2、揭示课题,齐读,学习生字“沟”,观察,指导书写。

二、检查与学习。

1、思考问题: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那里产哪些水果?

(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