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535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docx

八年历史上册1226课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

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也迁往北京。

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

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他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1919年,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举行示威游行。

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3.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5.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2.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五单元从国共和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形成。

3.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2.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侨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

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3.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接着,一路沿长江东下,攻占南京。

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4.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后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

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3.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方志敏、邓小平、贺龙、徐向前、刘志丹等人也在各地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2.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

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

东北军不战而溃。

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3.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4.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但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事端。

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2.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3.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日本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台儿庄战役

1.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1.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消灭日军9000余人。

2.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

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4.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2.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

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4.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二、中共七大

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

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2.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蒋介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