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陈丹
1.《我的一家》
2.《爱的港湾》
3.《安全地成长》
4.《说说我自己》
5.《夸夸我的同学》
6.《同学之间》
7.《我爱我们班》
8.《学习交流站》
9.《大家一起玩》
10.《画画我们的校园》
11《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12.《学校的变化》
1.《我的一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一家》。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
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和教育,可以说,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部分。
然而,由于现阶段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
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受到父母的呵护而不知温暖。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学生确实体验到父母的关爱。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步入学校时间不长,在情绪、行为、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有的尚未完全脱离原有的状态。
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未真正成熟,行为规范的养成正处于初级启蒙阶段。
他们对于家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对于家庭的成员他们只能熟知身边的有限群体。
但学生身心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其自身的独特性。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利用其初步的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能够培养他们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思考的能力。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难点是:
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称呼以及家庭生活中应有的文明礼仪。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学生愿意接受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促进品德的内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
课堂活动设计上,应该考虑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过程体验”方面的协调发展。
比如,可以采用家长与孩子的合作来完成活动的方式,很多小朋友在完成活动中都得到过父母等家人的帮助,这也是与他们的一种沟通方式,能为教学好本课打好基础。
让课堂从“生活提炼”的层次出发,经过老师的情感导向,相互学习、获取他人的对家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后,内化为学生行为习惯的意图。
设计思路
1. 谈话式教学引出主题内容。
2.通过教师对家人的简单介绍激发学生倾述的欲望,同时也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表达。
3.通过小组内的相互表述,给学生语言及思维的准备过程。
4.集体展示并介绍“全家福”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倾述的过程中感受家人对我们的爱,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明白,家人是需要相互关心的,主动地付出爱也是快乐的。
5.认识家庭成员,并牢记其称呼是第一课时的难点,对于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大树的分枝与家族的关系图来进行类比,这样更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6.第二课时开始时,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人的心里话,以此激发对家人的爱。
7.让学生讲述家人小时候的故事以及现在家中发生的一些或有趣或烦恼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的,学会分析并处理这些烦恼事的能力,也是热爱自己的家庭,尊敬父母长辈的一种方式。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在居家生活中尊敬长辈的良好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故事,知道家庭生活中应有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难点
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称呼以及家庭生活中应有的文明礼仪。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
2.准备《可爱的家》、《我爱我家》录音带。
学生准备:
1.准备一些家庭生活的照片,最好是“全家福”。
2.学生自备做礼物的画纸、剪纸、折纸、泥塑等材料。
3.课前调查家人小时候的故事及搜集他们小时候的照片。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3页内容,话题为“我的家人”。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P5页内容,话题为“我家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的家人
活动一我的家人我介绍
1.课件播放《可爱的家》,学生拍手走进教室。
师: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在我们的家里充满了浓浓的爱。
从出生到现在,和你接触最多的是谁?
我们每天都在这些家人的关怀下幸福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和自己的家人走得更近,来一次心贴心的亲密接触,好吗?
(板书:
我的家人)
2.师介绍自己的家人。
(教师出示自己家的“全家福”)
师:
孩子们请看,这就是我的一家人,这是我的妈妈,她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她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着我们一家人把她亲手做的饭菜吃个精光。
这是我的丈夫,他是一名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工作,他的爱好是运动,因为运动能使人精力充沛。
这个小淘气是我的儿子,今年六岁了,马上和你们一样是小学生了,他也喜欢运动,身体棒棒的。
孩子们猜猜这位是谁?
(老师)这就是我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的家人,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觉我很幸福也很快乐。
3.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师:
你和你的家人一定也生活得很幸福很开心。
课下我让你们搜集你的全家福照片,带来的孩子举起来给老师示意一下(生举照片)。
你愿意把你的家人向老师刚才这样介绍给大家吗?
快快拿出你的全家福照片先在小组内介绍一下,让小伙伴们知道你的家人都有谁?
他们有什么爱好?
习惯?
4.生展示照片,介绍家人。
师:
一个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啊,家里有爱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感受着他们的爱,那是奶奶可口的晚餐、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眼光……爱,不只是一个字。
说说看,在我们的生活中,爱还是什么?
(生自由说)
小结:
从你们的介绍中,我听到了家人对你们付出的爱;同样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人浓浓的爱。
老师发现,咱们每个同学的家里都有着好几个成员,他们既是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的家人。
【设计意图: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
让学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全家福、照片等反映家庭温暖的点滴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其实在收集这些资料的同时,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感悟。
很多小朋友在搜集的过程中肯定得到了父母等家人的帮助,那也是与他们的一种沟通方式,为教学本课打好了基础。
】
活动二家人称呼牢记心
1.课件先出示一棵树从小树苗到成长为大树的视频,接着在黑板上出示一组家族分支图,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类比。
师:
同学们,从这两组视频里,你看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什么?
师:
我们每个人除了父母以外,还有许多的亲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家子。
注意看看里面都有谁?
(课件播放学生录像)
师:
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除了有何爸爸妈妈组成的小家外,还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每一个成员都是我们的亲人,这些爱我们的亲人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那么,你的大家庭里有哪些成员呢?
你了解多少?
能给大家说说吗?
2.请学生自由介绍(有爸爸妈妈、姥爷、小姨、叔叔...)
3.讲解家人之间关系名称。
师:
哟,同学们知道的称呼课真不少,那这些亲人到底和我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将家族表贴于黑板上,将学生的答案一一对应贴在空
3.巩固练习:
师:
看来大家对你的家人非常了解,让我们看看谁能回答这些问题。
(课件播放儿歌《家族歌》),生齐答
4.游戏:
对号入座
师介绍游戏规则:
请几位同学手里分别拿着“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妹妹”“妈妈的妈妈”等牌子,再将印有称呼的牌子发给另外的同学,播放《可爱的家》后,游戏开始,看看学生们是否能将称呼与对应的关系找到。
(此游戏也可将称呼与关系的两组牌子进行对换,可反复多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
)
小结:
看来,这家人之间的称呼也是一门学问。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家,家里都有爱我们和我们爱的家人,并且我们还了解到每位家人都有着不同的称呼。
那么,在每个大家庭中肯定有着不同的故事,有欢乐,可能也会有烦恼,这个啊,咱们留着下节课再来接着聊。
【设计意图:
如今的孩子们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孩子们和亲人之间的交流甚少,所以,他们对于亲人之间的称呼是模糊的。
中国的传统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亲人之间的交流肯定少不了相互的称呼,因此,这方面的教学是很必要的。
但是,如果只是按单纯的论资排辈的方式来学习,必定是枯燥的,收效必然甚小。
在这里我利用两段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配合《家族歌》和“对号入座”的游戏让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习起来自然是主动并积极的。
】
板书设计
我的一家
(课本P3页的家族关系图)
第二课时我家的故事
活动一聊聊咱们的家里事
1.讲述家人小时候的故事。
师:
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生活在一起就会发生许多故事。
你们了解家里人吗?
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
请拿出你们的家庭调查表,汇报一下你在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
学生汇报交流。
师:
通过调查,我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
师:
学生说一说通过这几组照片的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请几名搜集了父母小时候的照片和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的同学将其照片贴在黑板上。
)
师:
父母小时候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以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来讲述)
师:
通过大家的讲述,我们知道了父母小时候的生活和我们现在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师:
那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平时应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且体贴关爱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2.聊聊发生在身边的家中事。
师:
同学们,平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
(学生全班交流。
)
师: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并不都是欢歌笑语,有时也会发生争吵、哭闹、甚至家庭暴力的情况,家庭中出现了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现在咱们走进小明家,看看他们家发生了什么?
(课件出示视频:
小明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规定他以后放学后不准出去玩,不准看电视,连心爱的画笔也被妈妈没收了。
小明很难过,决定不理睬妈妈。
内容:
小明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妈妈规定他以后放学后不准出去玩,不准看电视,连心爱的画笔也被妈妈没收了。
小明很难过,决定不理睬妈妈。
)
(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阐述自己的观点。
)
师:
你家发生过什么矛盾或问题?
你和家人是怎样解决的?
(先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然后全班交流。
)
小结:
生活中难免有一些磕磕碰碰,只要我们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就一定能把矛盾解决好。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调查和新旧照片的对比,体会父母长辈为维系家庭的幸福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劳。
这个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家人,同时学会怎样真正地去爱。
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的,在这里让学生讲述并学会处理家中的烦恼事,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走进家庭生活,培养分析并处理这些烦恼事的能力,逐步养成热爱自己的家庭,尊敬父母长辈的道德情感。
】
活动二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1.导语
师:
老师很想当一回记者,来采访一下同学们。
今天采访的内容和你们的家人有关,谁愿意当我的嘉宾?
2.教师示范采访过程。
采访开始,“记者”向小嘉宾提问:
(1)你对家人说话有礼貌吗?
(2)你关心过家人的心情吗?
他们心情不好时你怎么做的?
(3)你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吗?
(4)你对家人的爱表现在哪些实际行动上?
举例说说。
3.学生相互采访
师:
有谁和老师一样,也想过一把记者瘾呢?
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们,大家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小组合作把要采访的内容记下来。
然后派代表到我这里来领取小记者证,你们就可以采访在场的任何人了。
注意,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学生汇报采访情况:
可以说说采访的结果和感受,也可以让小记者和嘉宾上台表演采访情景。
)
4.说说心里话。
师:
现在我想问问各位小记者,如果把你采访的题目给自己回答,那么你现在最想对你的家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小结:
孩子们,你们真的长大了,我为你们骄傲!
爱,是对亲人说的一句贴心话;爱,是帮助亲人的一个小小的举动;爱,是一份用了心做,但不一定很精美的小礼物;爱,就意味着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别忘了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的巧手将这份对家人浓浓的爱收在其中,把你认为最能表达心意的礼物做出来,送给你的家人吧!
(板书:
我爱我家)
(播放《我爱我家》,学生在音乐声中完成作品。
)
【设计意图:
通过“小记者”采访这一形式,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对话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让真情在课堂中流淌,为后面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情感基调。
最后“做礼物载爱心”这一活动方式是对课堂内容的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将课堂内容带入生活,以此真正地将品德知识内化为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感。
】
板书设计
我家的故事
我爱我家
2.爱的港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爱的港湾》。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家庭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形态,家庭生活与孩子的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面对独生子女方庭日益增多,在孩子心中产生的一系列不懂的题目:
自我中心、任性、自理能力差等,心中无父母,无尊长。
对于父母的关心、父母的辛勤、父母的教育缺少正确、合理的熟悉。
在孩子眼里,父母为子女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无需报答,面对现实,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的亲子教育。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对家庭已有了初步的熟悉和了解,并获得了较丰富的感情体验。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形态性源于她们对生活的熟悉、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质的形成和社会形态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本课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她们从自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形态,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形态,内容和形式都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和认知程度。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体会父母的爱,真正理解“关怀是爱!
期待是爱!
呵护是爱!
责备是爱!
”这段话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是:
尝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课堂上,需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高涨的情绪当中,既是一次情感的熏陶,又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丰富的表演及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孩子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甚至是生命,用鲜活的事例直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亲历为人父母的感受,特别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检验测定学生的认知情况,关注儿童的感情变化,使学生的道德看法在感情的激活下得以形成。
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围绕目标分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教学突出活动性、生活性。
设计教学时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以寻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入手,以大家最熟悉的身边的诚实例子为突破口。
活动的设计始终围绕着一个:
“爱”字进行。
通过图片、短片、情景表演、音乐伴奏等方式力图在课堂营造一种“爱”的氛围,让孩子们在“爱的港湾”里探寻爱,感悟爱,学会爱。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体会和理解爱是双向的,父母爱子女,子女也要爱父母。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父母一天的工作,来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行为与习惯:
学习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
知识与技能:
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学会一些劳动知识和技能,会关心他人,愿意分担家务,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家庭生活事件感受爱的内涵,关心爱护是爱,责备批评也是爱,进而引导学生要多关爱自己的长辈。
教学难点
尝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歌曲《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让爱住我家》、真爱父母创造奇迹的录像片段、母亲怀孕过程片段并制作课件。
爱心卡片若干。
学生准备:
询问自己名字的来历和含义。
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询问妈妈怀孕的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家人关爱我”。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P12页内容,话题为“爸爸妈妈真辛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姓名中期待的爱
1.猜猜老师名字的来历。
(对名字中学生不理解的字老师作适当提示,也可以用简短的故事、优美的语言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以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和关怀。
)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随时点评。
)
提问:
通过家长给你取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
是啊,你们的名字都寄托着家人的无限期望和浓浓的爱心,这是父母们满怀期待的爱呀!
板书:
期待是爱!
【设计意图:
每个人的名字都蕴含父母对孩子美好的期望,通过探寻自己名字的来历,可以通过父母的介绍直观的感受到家人期待的爱。
】
活动二生活中呵护的爱
1.课件播放:
《我的盲女叫“智慧”》及《母亲是儿的生命》故事片段。
2.课件播放:
汶川地震用身体保护孩子的母亲。
3.学生交流讨论:
通过事例,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
这些数不胜数的感人事例,无不向我们述说着父母对我们不求回报、呵护至深的爱呀!
板书:
呵护是爱!
【设计意图:
用直观、深刻的感人事例撞击孩子的心灵,动之以情,唤醒孩子的亲身感受。
】
活动三成长中关怀的爱
过渡:
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的父母是怎么关心你,疼爱你的?
我们一起讨论交流一下,把小组中最特别、最感人的故事合作表演出来。
(教师可有意识地将教材P6页的内容渗透到各小组的事例中。
)
小结:
孩子们,你们表演的真好,让我们感受到在大家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有父母关怀备至的爱陪伴着你们。
今天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在场的话,他们一定会很感动,他们会为你们长大了而高兴。
板书:
关怀是爱!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创造潜能,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
活动四教育中责备的爱
1.指名学生表演片段:
爸爸不帮我系鞋带的情景。
讨论:
到底爱不爱你呢?
2.提问: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现在呢?
3.朗读《妈妈的爱》(教学用书参考资料)。
板书:
责备也是爱!
总结:
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上,给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关心我们,用他们的爱哺肓我们健康成长,他们不仅教我们怎样生活,还教育我们怎样去做人,父母为我们操了不少心,吃了很多苦,我们应该怎样用爱去回报他们呢?
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
下节课,我们接着讨论这一话题。
【设计意图:
在说和听的过程中,感受父母长辈平常、无声的关爱,引导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
板书设计
家人关爱我
关怀是爱!
期待是爱!
呵护是爱!
责备也是爱!
资料素材
1.汶川地震中,一位年轻的妈妈用自己的身体为娃娃撑起生命的天空。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2.我的盲女叫“智慧”。
崔宝霞,她的名叫“智慧”的女儿是一个盲人。
而现在,她的女儿是国家中级钢琴调律师,每架钢琴有88个琴键,220根琴弦,220个旋钮,8000多个零件,对于这些构件,她的女儿凭借琴键带动琴弦发出的震动,就能准确判断并调整钢琴的音律。
这个结果是崔宝霞十几年来为先天性失明的女儿付出了无以计数的奔波、辛劳和爱才得来的。
3.母亲是儿的生命。
熊丽,2006年一场特大车祸,致使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
当时,她已怀孕6个多月,必须接受抗生素治疗,而前提条件是放弃肚子里的胎儿。
她抱定生命至圣的信念,承受了炼狱般的痛苦拒绝使用抗生素,毅然承受烧伤治疗血肉剥离的痛苦。
在经历长达37天与死神的顽强搏斗后,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落地。
第二课时
活动一妈妈怀孕真辛苦
1.谈话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在爱的港湾里就“家人关爱我”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交流,这节课,我们再继续在爱的港湾里去感受那份浓浓的爱。
板书课题:
爸爸妈妈真辛苦
2.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
(1)出示科教影视片段,看怀孕的妈妈;
(2)再玩胸前挂大书包系鞋带(或腿跟系上重重的沙包在教室走一走)做游戏体验一下生活。
(3)讨论:
你了解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呢?
小结:
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侯,妈妈就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真该感谢妈妈给了我们生命。
【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妈妈怀孕期间生活上的不便与困难,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联系实际领悟道理,感受伟大母亲孕育过程的艰辛和对儿女深深的爱。
】
活动二 爸爸妈妈的一天
过渡:
父母不仅要照顾我们的生活,学习,同时还要负担全家的生活,在他们的肩上,生活的担子很重,你们可知到吗?
1.看一看、听一听、访一访
(1)出示图片,看爸妈的一天的活动。
(2)交流父母一天工作情况的调查表
(3)记一记他们一天的工作。
2.讨论交流:
(1)阅读第8、9页内容,说说你从妈妈的脚步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采访爸爸一天的工作是怎样的?
(2)讨论:
我们的父母在家操劳我们都看在眼里,在他们的工作中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谈谈自己的感受。
(3)交流:
父母的工作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
父母们从事的工作不一样,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爱是一样的,不论多么辛苦,他们都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我们感谢他们,那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
用直观、深刻的事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最容易忽视的生活小事集中的展现在孩子眼前,触及孩子内心世界。
】
活动三 我也有爱
过渡:
父母这么辛苦地养育我们怎能让我们不爱呢?
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呢?
1.阅读第11页内容,交流表演。
(1)阅读教材,家人的爱滋润着我,使我懂得了爱意味着什么。
我要把自己的爱回报给他们。
(2)小组交流表演:
你是怎样表达你的爱呢?
你这么做家人会有什么反应?
你还打算怎做?
小结:
爱是相互的,我们享受着家人对我们的爱,其实他们也需要我们的爱,“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爱;“自己的事自己做”是爱;“不让父母担心”是爱——这些都是对家人爱的具体表现。
2.分组讨论:
如果让你父母庆祝一次生日,你会怎么做?
用什么做礼物?
(1)统计调查:
父母知道自己生日的有多少?
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有多少?
(2)小组设计父母的生日礼物:
自制生日贺卡、花朵、买物品、送蛋糕等。
全班交流
3.阅读故事,谈感受:
自由阅读《十一支康乃馨》的故事,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总结:
我们的父母为家庭操劳,工作艰苦,我们爱他们,都想做懂事的孩子。
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在生活中少让父母操心,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就会感受到来自我们的爱。
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