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729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docx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

  

  篇一:

《下乡调研心得体会》

  下乡调研心得体会

  近期,多次下乡调研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因为业务范围的关系,没有在本单位的消息报道上全面反映看到的和听到的,只是写了一点的本职工作情况,其实还有许多感想没有表达出来。

  在基层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不仅仅是有关计划生育的事情,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农村的新面貌、农民的新生活、农业的新发展。

我们知道,这一切是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幸福安康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群众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

而多年的下乡,让我对过去甘肃的农村和现今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沧桑巨变,感受在心。

前天,省人口委有关领导给职工传达了徐省长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成就报告会所作的首场报告主要精神,更让我认识到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大、优势和劣势都比较突出的省情,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几十年来形成的“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的不屈不挠。

现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农村有了新面貌

  今年初,省人口委总体安排部署,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示范化基地,各地计生协会积极协助,一同创建。

每次进村,看到了各村的人口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长廊建设卓有成效。

每到一村,迎面印入眼帘的首先是生育文化长廊,醒目的彩绘、丰富的内容,引人入胜。

细看,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工作,以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先优惠政策、生殖保健知识为主,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字赋予感染力。

感触很深的一点是8、9月份下乡看到的要比6、7月份看到的更好,说明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兄弟县(区)之间的学习借鉴十分密切。

集贸市场、社区街道“以房管人”的措施,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则彰显了“阳光计生”的透明,各地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发展确实是看得见的。

我们感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的精神追求日渐丰富。

随处和农民朋友聊天,都能感到他们开朗达观的

  生活态度,对自己发展生产、营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农村确实有了新面貌。

  最打动人心的一件事安定区为计生“两户”考上大学的子女发放奖励金,专科6000元,本科8000元,在当地反响热烈,计划生育等政府部门的行为顺应了群众望子成龙的渴望。

  二、农民有了新生活

  无论是在经济较好的河西地区、还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部地区,我们都感受着农村的变化和发展,看到了与过去大不一样的农民生活。

  在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我们走访了几户群众。

杨秀珍,女,63岁,生育两男一女,现在二儿子家生活。

二儿子夫妇外出打工,生有一子,现一岁多。

居住着二层小楼,面积430平方米,其中人口居住面积210平方米,后院养殖牲畜面积220平方米。

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她不但对计划生育政策很熟悉,而且对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政策都十分了解,聊到最后,她情不自禁地说“现在的政策好得很,共产党对我们老农民真个好得很,我们的日子真格好过了,娃们上学花钱少了,种地不交税,还有补贴。

计划生育让少养娃娃,大人负担轻了,日子比原来好过得很了!

”她的话引得我们不时与她一起欢快地笑着。

  与多年前的定西相比,这里逐渐呈现出“路宽了、山绿了、群众生活改变了”了的新景象。

  三、农业有了新发展

  农村的新发展,让农民的日子过好了。

调研的过程,我们偶尔也会问一些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

山区农民地多,但产量小,川区农民地少,但产量高。

根据这一情况,各地党委、政府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前提下,与群众商量,共同探讨,引导农民种植适宜本地的作物,或以种粮为主、或以种经济作物为主,

  使农民们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加上农业减免赋税和发放补贴的政策,使得农业逐步走上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那些很具规模的蔬菜大棚、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存在的问题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一致反映,现如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让计生工作者同群众的关系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化,一些制度在连续性上存在保障问题。

如安定区今年为计生两户子女考入大学发放奖励金的“成才工程”,共发放130多万元,年年发放,县、乡财政很吃力,承担不起等等。

总之,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钱”的问题。

  或许调研的过程还不够细致,调研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但感想和体会却是深刻的、真切的。

  资料来源

  篇二:

《下乡扶贫工作总结》

  朔州市残联定点扶贫工作总结

  2010年,市残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扶贫办的正确指导下,对怀仁县河头乡小滩头村实施定点扶贫,把解决该村群众困难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扶贫点基本情况

  怀仁县河头乡小滩头村总人口426人,耕地面积3187亩,新增水浇地350亩,粮食总产量204万斤,人均粮食4800斤,人均纯收入5180元,牲禽存栏数1200只(头)。

粮食总产量比2009年增加了24万斤,人均粮食比2009年增加了1020斤,人均纯收入比2009年增加了1080元。

  二、强化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市残联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把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我会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有效载体,作为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市残联义不容辞的职责,带着感情和责任常抓不懈。

为此,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把对口帮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成立了由理事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名处级领导干部和2名业务骨干组成扶贫工作队,具体指导日常扶贫工作的筹划

  和落实,为拓宽帮扶领域,深化帮扶内容,提高帮扶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建章立制,形成定点扶贫长效机制

  今年2月3日,魏建宝理事长带领工作队3名同志到小滩头村实地进行慰问和调研,召开专门会议确定扶贫项目,制定扶贫方案。

同时,明确了五项措施一是把定点扶贫工作作为我会的一件大事来抓,党组每年至少专题研究扶贫工作2次以上;二是理事长每年至少亲赴扶贫点2次,工作队要经常深入扶贫点,了解情况,搞好调研,解决困难,落实扶贫措施;三是掌握政策,了解信息,利用残联的部门优势为村民生产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扶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四是适时组织机关、直属单位干部为扶贫点特困户献爱心;五是加大扶贫宣传力度,让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职工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形成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认识,夯实帮扶思想基础

  为使干部职工对扶贫工作真正认识到位、落实到位,我们在3月中旬,召开了专题学习教育会,详细介绍小滩头村基本情况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使机关的同志们对小滩头村的真实生活情况有了感性认识。

5月24日,我们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小滩头村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小滩头村的的经济状况和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给同志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激发了广大干部的扶贫热情,为扎实有效开展扶贫

  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因地制宜,加大帮扶工作力度

  今年,魏建宝理事长前往河头乡和小滩头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2次,扶贫工作队入村5次,同乡村两级领导群众召开座谈会5次,深入交流,切实掌握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出主意,想办法。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什么”的原则,探索标本兼治、综合开发新路子。

小滩头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我们工作队重点帮扶的内容。

为此,市残联挤出工作经费27000元,帮助小滩头村新打机井7眼,配套水泵、电缆7套,新增水浇地350亩,粮食总产量增加了24万斤,人均粮食增加了1020斤,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080元。

同时,我们还联系农业科技人员举办种植业培训班3期,培训村民280人(次),协调农业局推广“玉米335”优良品种,推广面积200亩,亩产1200斤。

在春节期间,由侯建伟副理事长带队,工作队一行3人,逐户走访了28户特困群众,并送去了价值5000元的白面、大米,使村民过了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

  今年,市残联为小滩头村改变落后状态,实现增产增收做了一点实事、好事。

今后,我们将拓展扶贫工作思路,为小滩头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篇三:

《观《马向阳下乡记》心得体会有感》

  观《马向阳下乡记》心得体会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热播,非常贴近实际的一部干部驻村入户扶贫电视剧,剧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农村人整体素质的现状,生动地讲述了男主角第一书记马向阳的扶贫故事,很有典型性,也很具代表性,应该说对当前很多地方开展的扶贫工作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马向阳作为市委下派到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秉持正义,是非分明,立足村情,汇集民意,至始至终把乡亲们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出谋划策,呕心沥血,解决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无私无畏,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主持公道,关爱群众。

作为第一书记,不仅扭转了地头蛇横行霸道、狂妄不羁的民风,而且给村民带去了市场经济意识、致富意识、资源开发利用意识等。

马向阳用锲而不舍、任劳任怨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致了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真诚拥戴。

作为电视剧,是歌颂男主角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致富的可歌可泣事件的,作为文艺,取材于农村,贴近农村实际,深刻揭示了农村现状,但是作为扶贫工作教育题材、案例,不管是工作方法还是思路等,都有很大价值的教育、学习和借鉴意义。

  扶贫--扶公平正义之贫。

马向阳还没到大槐树村上任就遇到了村民秋香带着小孩上访要地,两垄地被二叔刘世荣强行占走,市委书记亲自督办此事。

刘世荣是典型的地头蛇,凭借自己家族户大人多,为所欲为,攀亲戚不成就给马向阳来了个下不了台。

在全体村名的见证下量地,参与量地的村民唯刘世荣是瞻,在尺子上做鬼,最终结果是不仅没多占地,反倒反被秋香占,荒唐之极。

马向阳对此事耿耿于怀、心有不甘,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了帮扶村集体这一大局,对秋香的补偿一直在进行,全村独一无二的超市主动租给了秋香就是最好的证明;对刘世荣的要地工作也一直在不显山不漏水地做,只不过把重点放在了感化刘世荣、让刘世荣自己主动交出多占土地上。

  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没有比公平正义被破坏更惨的了,因为这破坏的是民风、人心,大家的心思会被歪门邪道、为非作歹所分散、所消耗,这样,生产自然就搞不上去,生活也改善不到哪里去。

马向阳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抓住了这一点。

在修路剪彩仪式上,五把剪子五个人选,都是为村里修路有贡献的人,既包括第一个拆墙的小孩毛蛋,也包括给马向阳泼水不愿意拆房的李云芳,而和个人刁蛮还是弱势毫无关系。

事实告诉村民,不论什么人,不管什么事,在第一书记这里是一视同仁的,作为第一书记就是要把公平公正在好人心中建立的更牢靠,同时也要在恶人心中播下种子。

风正则气顺,气顺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扶贫--扶风险意识之贫。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土地流转又是搞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

但是大槐树村村民心里却有土地流转被骗的阴影,对土地流转极端排斥,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土地流转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此外,年轻农民进城不愿回来,因为农村搞生产经营风险太大,赚得起赔不起。

马向阳先行试点,把洪云妈家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建大棚,一手交钱一手流转,打消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把城里的年轻农民请回来,村集体雇佣,这等于把年轻村民回村工作的亏本风险之忧也解决了。

  当得知大槐树村土地富硒时,村民的致富机会来了。

先知先觉的刘世荣鼓动暴发户侄儿刘玉彬回村搞土地流转,流转期限是十年,前两年斥资300多万。

面对一亩地一千多块钱的流转费,不少村民就又动心了。

事实上,刘玉彬赚得是大头,村民分得的是小头,一心想让村民致富的马向阳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不愿意让好端端的肥水从村民田中流走。

但是村民不愿投资大棚,害怕亏本。

马向阳通过自家房子抵押和向亲人借凑齐了300万,用作村民建大棚的启动资金,村民见到收益后返还成本。

  不管是流转土地,还是村民自己建大棚自己经营,马向阳着重解决的都是风险问题,让村民无风险参与。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人始终在低位徘徊,有的人劈波斩浪,相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根本区别在于风险意识,前者步步留心、谨小慎微,后者敢想敢干、敢闯敢试。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

  扶贫--扶商业意识之贫。

剧中德高望重的老祖奶摊得一手好煎饼,据说在解放战争中送给前线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马向阳很快发现了煎饼的价值,并积极进行商品化运作,在村里自办煎饼厂,取名为支前煎饼。

同时,努力开发大槐树村的旅游资源,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槐树,劈山,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组织城里人来大槐树村游玩。

在游客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服务业商机尾随而至,洪云妈在马向阳的指导下办起了第一家农家乐。

开办旅游公司也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大槐树村经济发展热火朝天,村民收入猛增,乐不可支。

  市场经济的伟大在于给了每个人进行资源配置的机会,给了每个人获得更大舞台施展本领的机会,谁把握住了机会,谁就会不断发展致富,谁把握不住,谁就会贫穷落后。

显然,大槐树村的村民在马向阳来之前没有做到这一点。

对于大槐树村来说,根本不缺资源,缺的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老祖奶煎饼摊得好却不能转化为商品,让更多的人吃到这味美的煎饼,充分实现煎饼的价值。

劈山,那么高,又那么千奇百怪,却不能吸引来旅游者,同样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

有本领,还要会施展;有资源,还要会开发,这就是市场化、商业化。

  扶贫--扶长远利益之贫。

大槐树村因大槐树而得名,当暴发户刘玉彬提出高价购买大槐树,移到城里给自己的老父亲尽孝时,全村尽是支持的声音,就连冤家对头李云芳也在金钱的诱惑下改变了立场,甚至跟自己的丈夫对着干。

但是大槐树村没有了大槐树又怎能成其为大槐树村,村民的精神寄托问题怎么解决?

  当农科院专家检验出大槐树村土壤富硒时,村民又一次在刘玉彬流转土地的金钱诱惑下摇摆不定,包赚不赔的买卖自己不做,就为了眼前的小利拱手让给唯利是图的商人。

  卖大槐树,因为马向阳的挺身而出感动了村民,大槐树保住了,保住了村民的精神寄托,也为大槐树村日后旅游资源的开发保住了资源。

面对刘玉斌的土地流转方案,马向阳的一笔经济账,再一次帮村民找回了清醒。

两个问题,同一个原因,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

  头疼医头头更疼,因为病根也许在颈椎上。

扶贫也一样,穷是表象,是结果,根本问题也许就在风险意识、商业意识等方面,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给出了部分精彩答案。

  下步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将充分结合本村实际,借鉴《马向阳下乡记》的成功经验,奋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篇四: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

  三下乡个人心得体会

  2013年7月暑期,怀着对家乡和社会的感恩之情,我和我的团员一起来到了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作为下乡队伍中的一员,我也获益匪浅。

  今天,当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旁写三下乡个人心得总结时,我满心回忆着这几天,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往日画面,在这短短的四天时间里我们得到一生中难于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工作的经验、坚强的意志、真挚的友情-----我们没有虚度这四天,我们一直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我不无感叹原来时间可以这样度过,生活可以这样充实。

  我们的活动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的整个行程,细节决定成败的教训又多了一次。

但事在人为,百事可乐,百事可为。

毛主席曾教导过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也不知道明天等待我的将会有什么困难,但通过此次经历,我只知道无论以后发生什么都不可以轻易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一旦决定了就尽心尽力去做,不要因为困难而退缩,也不要太关注结果。

世事我曾抗争,成功不必在我。

  这次的下乡活动,从主题的确定、活动策划、方案的制作到具体的实施,基本都是由队员自行解决的,这个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周全地考虑问题,遇到困难需要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还要积极寻找社会的帮助,下乡期间,我们更要解决临时发现的实际问题,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全体队员的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这次活动无处不体现着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科学的定位,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醒的认识,比如专业知识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为以前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而乱下结论的行为感到汗颜。

  三下乡的确是个锻炼个人能力的活动,是个充满艰难困苦的活动,是个处处充满新鲜感的活动。

都说只有义无反顾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气壮地收获。

四天下来,我们,累了,乏了,却掩饰不了我们内心的喜悦与踏实,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成熟,收获了坚强,收获了成长。

  这个暑假,我们收获了辛酸的泪水、真心的微笑、坚强的背影,这些也构成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回忆。

成长向来都是痛并快乐着的,我不害怕跌倒,我更不拒绝不足。

我只想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因为只有经历了生活的磨砺,我们才能唱出更动听的人生乐曲,才能让人生之花开得更加的绚烂。

愿三下乡活动能走的更远,为更多的人服务!

  篇五:

《三下乡心得体会》

  “三下乡”心得体会

  假期是快乐的时光,有意义的假期更是惬意。

当我们决心背起行囊,和队友踏上征程,一起开始去"三下乡",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时,我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我需要争取在这短暂的时光中能成长起来,增多见识,学一些书本学不到的东西。

  历时6天的“三下乡”生活,使我感触颇多,或许很多很多一时还说不清楚,但是还是想记录一下心中的感受。

  审视·思考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下乡扶贫心得体会}.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认真对待,不流于形式。

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也应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他们应该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

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这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仅仅有点书本知识,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

  非常少的,但是基层的确可以锻炼人,能将人的优秀品质充分展现。

基层是苦,条件是差,可谁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况且基层是那么需要那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去贡献力量。

能参加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荣幸。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