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69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第一单元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挚友(zhì)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B.筹划(chóu)殷红(yīn)可歌可泣(qì)

C.宰割(zǎi)排衙(yá)夐不见人(xiòng)

D.硕果(shuò)赫然(hè)潜心贯注(q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仰慕 窘迫 鞠躬尽瘁 迥乎不同

B.彷徨 混浊 锋芒必露 锲而不舍

C.调羹 轻捷 慷慨淋漓 炯炯有神

D.咖啡 栏杆 沥尽心血 当之无愧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昨天,郊区支部党员寻访慰问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3位老战士,聆听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B.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侯宝林是当之无愧的相声界泰斗。

4.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4分)

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6分)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6分)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

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太祖尝抑之曰:

“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

“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

彰曰:

“好为将。

”太祖曰:

“为将奈何?

”对曰:

“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彰:

曹彰。

②膂力:

体力。

③课:

督促。

④卫、霍:

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少善射御,膂力过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十万骑驰沙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坚执锐,临难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必行,罚必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与《孙权劝学》在“劝人读书”这个问题上结果是否相同?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2分)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①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

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

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

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

无论是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

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

如是我闻: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

“不满意!

”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

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

“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②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

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

“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

”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学子!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

③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

麻省理工的学子对他佩服不已。

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黑板上写算式。

“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作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

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④天才绝对出自勤奋。

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

“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整栋楼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

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

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

后来他送我最新论文,算是对曾经向我大吼大叫聊表歉意。

⑤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

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

他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

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

不是的。

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

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

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

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⑥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

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

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

“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

”钱学森不予理睬。

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

“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

”钱学森硬邦邦地说:

“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

”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

“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

”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

“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

”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

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

钱学森对此回答:

“我又不是教幼儿园!

这是研究所!

⑦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

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

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

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

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

“滚开!

⑧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

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

这样的大师也更加令人喜爱。

(有删改)

10.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

请分条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一句中,作者为什么使用“欣赏”这个词语?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钱学森回国后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后来却主动请求辞去院长职务,担任副院长,原因是什么?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第②段写道:

“对我来说,印象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