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233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x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雨巷》《寂寞》《我遥望》《麦地》语文出版社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学习现代诗歌

《雨巷》《寂寞》《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我遥望》《麦地》

二、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培养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知识归纳总结

象征:

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

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另外,根据传统习惯和一定的社会习俗,选择人民群众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也可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

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

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比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意象:

感受诗歌的美,主要是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实现的。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它由情和景这两个元素构成。

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意象便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它是人类主体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的具象显现。

有了“人”、“桂花”“月”、“鸟”、“涧”等意象,于是便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恬然;有了“月”和“江”的组合,于是才有了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人生探问和深沉的宇宙意识。

可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我们才会有深挚的审美情感。

这里试举几例:

花,是古代和现代诗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诗歌当中,诗人借花表现出来的感情却不尽相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片花的海洋不仅写出了海子对生活的热爱,也衬托了他的孤独和封闭。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花又象征着戴望舒的低徊和迷茫。

“感时花溅泪”、“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

鸟,也是诗人们常用的意象。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乐府诗中用孔雀起兴,又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艾青用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笔下的青鸟代表了诗人对爱情的无限希望。

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先从课本入手,先熟读课本中的诗歌,标出每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并对这些意象进行了分类,结合每一首诗的思想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分析,然后,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比较各种意象,把握意象中包含的深刻意蕴,领会意象组成的意境以及意境中透射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倾向。

四、课文分析

(一)雨巷

作家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早期诗作凄婉朦胧,后期诗作则趋于写实、明朗,主要作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集。

问题1、“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作者戴望舒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

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问题2、《雨巷》产生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雨巷》产生于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充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简评: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解读1、丁香般的寂寞在雨中荡漾

戴望舒的《雨巷》,展现了自己一段寂寞凄苦的心境。

这种心境,也许许多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都曾体验过,只是戴望舒将其外化成了一首美丽而忧伤的诗篇,让人浸润在一个美丽的情境中,品味人生的寂寞与无奈。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诗人独自撑着油纸伞,在江南悠长寂静的雨巷中踟躇,寻着自己的梦。

解读2、深巷似的惆怅在雨中绵延

诗人行于悠长的雨巷,这雨巷似乎永远也望不到尽头,像诗人的落寞与惆怅,在如丝如缕的雨中延伸,一柄油纸伞,挡得住江南绵长的细雨,却怎么也挡不住雨中无处不在的惆怅。

静寂中诗人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逢着这样的姑娘,无非是想让这条雨巷不致过于冷清寂寞,无非是想让自己有一个知己,排遣小巷似的人生中过深的惆怅。

姑娘梦似地飘过,又飘走,唯有小巷静静地在雨中延伸。

解读3、雨丝样的忧郁在小巷弥漫

想象中的她,有着丁香一样的美丽,丁香一样的气韵,丁香一样的忧伤,婉约凄清,神秘冷漠,“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那姑娘恰如另一个他,也有着丁香般的愁怨,也一个人在雨中寂寥地彷徨。

与其说诗人在等待爱人,毋宁说他是在等待知己,能懂他寂寞与惆怅的知己,因而这人与他才有那么多的相似。

逢着了是慰藉,是幸运;逢不着原是合理,是必然。

所以,诗人不敢确认,自己是否真的已逢着了这样的姑娘?

只能默默地走近,走近,但不是欢呼雀跃,而是投以叹息般的眼光。

似乎在感慨: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除了“冷漠、凄清又惆怅”,还能有怎样的心绪呢?

姑娘从他身边飘然而过,轻盈无声地飘过,似乎不及挽留,不及细想,甚至不及问候,就从他身边悄然飘逝,“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似乎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拿走。

迷茫的是姑娘,亦是诗人。

梦境过后,诗人更惆怅,更寂寥,甚至是忧郁。

解读4、《雨巷》述说了一个迷茫凄美的梦

戴望舒的《雨巷》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凄婉朦胧的美。

也许,他让我们能触摸到的就是,他的无以排解而始终不甘的寂寞,明明无望,还要执著地幻想,幻想有一种奇遇,彻底地解脱了他。

他因何寂寞,因何惆怅,他要追求什么,得到什么,我们都不能确切地知道,也无须知道。

我们在一种迷茫凄美的意境中沉醉,在心灵的契合中感悟人生。

戴望舒的诗歌既有中国旧诗词的影响,也有法国象征派诗的影响,他诗歌的意象具有独特的张力。

《雨巷》中幽静的紫丁香,曲折延伸的小巷,飘飞缠绵的细雨,江南味十足的油纸伞,神秘的丁香似的姑娘,这些美好的意象寄托了诗人无限的心事、纷繁的情愫,给读者提供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尽。

同时,音韵和谐、节奏自然,旋律回复跌宕,江南小船般的悠然,韵致别样,舒畅无比,余音绕梁,沉吟回荡中倾述着一个年轻人美好忧伤的梦。

(二)寂寞

作家简介: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

诗人、学者。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

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

主要作品有:

《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

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1.《寂寞》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

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

小孩子是被“寂寞”贯穿一生的小人物的形象,是一个“寂寞”的载体。

“蝈蝈”“夜明表”等意象分别衬托了小时的寂寞、死时的寂寞。

2.诗歌《寂寞》是如何营造意境,表现“寂寞”这样一个主题的?

一首八行的诗歌,以瞬息的速度描绘了一个小人物从童年到死亡的静态而缓慢的一生,充满了感情。

诗歌从孩童写起,似乎暗示着“寂寞”与生俱来。

长大后,日夜操劳,夜间也不得停歇,与夜明表时时为伴,依然是寂寞。

最后是孤零零地去了,连生时的这份慰藉也不能带走。

诗歌把寂寞挖掘得如此之深。

本诗选取了“蝈蝈”“墓草”“夜明表”这样几个意象,作为主人公活着和死亡的寂寞的见证和承担之物,诉说着生也寂寞、死也寂寞的生命形态,突出了这样的一个主题。

从结构上说,跳跃性非常大,乡下与城里、童年与成年、古老与现代、生与死,将时空高度概括组织到一起,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宏大的背景下,一个小人物倍显寂寞。

3.怎样理解“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以不休止的“夜明表”衬托出静态的死亡,我们可以听到表针滴滴答答的走动声,死亡的寂静被加深。

加倍写出了人生的寂寞,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三)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作家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现代诗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

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

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冯至在20年代以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

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

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

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利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涵着的诗意和哲理。

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

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

今天学的这首诗选自他的《十四行集》,这部诗集共二十七首,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对人与自然、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及生命意义的思索。

1.诗中反复出现“路”这个意象,“路”指的是什么?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路”这个意象开始指原野上的路,后来指人生的路和心灵的路。

“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沉思。

诗人由原野上的路展开联想,眼前的路是由无名的行人踏出来的,心灵上的原野,那条生命之路,是由流逝的岁月和曾经相遇的人为我们踏出的。

由此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要永远记着他们,以免让心灵之路荒芜。

全诗符合十四行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把外在事物转化成内在的心灵体验。

体现了“诗与思的完美结合”。

2.诗人选择了对话体的形式,以“你说”总领全诗,这种形式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色彩?

诗中的“你”可以理解成诗人的同伴,也可以理解成诗人自己,是诗人在同自己对话。

诗人内心有两种声音,一个欢快,对生命充满热爱和欣喜;一个严肃,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感激。

由此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真挚的怀念和承担精神,唤起了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热爱。

3.了解十四行诗

冯至采用的“十四行”,是起源于十二世纪意大利的一种诗体,音节和押韵都非常讲究,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后流行于英、法、德各国。

冯至是用中文写十四行体的大师。

他灵活地运用音韵格式,其诗被称为“变体十四行”。

(四)春

作家简介:

穆旦,原名查良铮,1918年生于天津,曾就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大。

大学期间开始系统接触英国现代诗歌及其理论,其创作才华得到大家公认,与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等青年诗人形成了西南联大著名的现代派诗歌团体,之后成为了“九叶诗派”的重要代表。

代表性作品有《赞美》、《诗八首》等。

后期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翻译了普希金、拜伦、雪莱、济慈、布莱克、艾略特等著名诗人诗集共16种,在翻译界颇负盛名。

《春》一诗共有两节。

第一节写满园春色的美丽,第二节抒写诗人在20岁(生命的春天)时所深味的青春冲动带来的欢欣和痛苦。

诗人用跳跃性很强的意象传达凝重的情绪,从而形成一种奇特的诗风。

全诗以相互冲突和对抗的意象深刻地揭示出了青年人身体成长过程中的精神痛苦,以春天欲望的美丽象征二十岁青年热情追求和痛苦等待,将理性的思辨化为感性的形象,用奇崛的语言和新奇的意象表达出了一种心灵的反抗。

在草上摇曳的是草的绿色,是春的强烈气息,诗人却将其形容成“火焰”,这“火焰”还渴望着“拥抱”花朵,这虽然在语言上造成了对立,但实际上却有内在的融合;花朵从土地里“反抗着”伸出来,既强调了它的挣扎与顽强,也倾诉了它的幸福与烦恼。

这里也有对立,“花朵”与“土地”相对立,“花朵”与“暖风”相对立,甚至还有“烦恼”与“欢乐”相对立。

诗人用春的到来与花朵的诞生暗示着人生青春到来时期所伴随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心理和情绪:

飞扬的热情(摇曳的火焰)、追求美的渴望(拥抱花朵)、反叛的意识(反抗着土地伸出花朵)以及幸福与痛苦相伴而来的感受(暖风既带来烦恼也带来欢乐)。

“醒”与“迷惑”、“推开”与“禁闭”的对立,着力刻画了青春觉醒的美好;“泥土”与“鸟的歌”的对立以及“被点燃”与“无处归依”的对立,则着重在揭示青春梦想的启动与却又难以明晰所追求的目标之间的焦虑;“光,影,声,色”本是无形的,但诗人却以“赤裸”来形容它们,在强调它们个体性的同时突出了它们与“组合”的对立,这一对立既照应了“满园的欲望”,又表达了对青春觉醒之后的第二次新生的期待。

诗人正式在各组对立的刻画中突出了诗歌的内在张力,在早春、清晨、二十岁的青春的互相叠合中抒发了青春期的内在焦虑和丰富的痛苦。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

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

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

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

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

“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

紧闭、卷曲、组合。

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

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它们得以表现出来:

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

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

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

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五)我遥望

作家简介:

曾卓(1922—2002),诗人。

原名曾庆冠。

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

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

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

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

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

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

诗人曾卓于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临终前最后的遗言是:

“我爱你们,谢谢你们”。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

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1.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

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

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

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

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

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

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

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

读起来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满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

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正如诗人牛汉所说:

“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六)麦地

作家简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城外的高河查湾。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教研室任教。

已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199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年,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3月26日,他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

他杰出的,天才的创造力在中国的诗坛留下了独特的光芒。

海子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特别奖、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

部分作品已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而他留下的大约200万字的诗作、剧本、小说和论文尚待整理出版。

海子的诗,以意象的纯净、情感的深沉、主题的丰厚越来越被重视。

《麦地》就是一首内蕴丰富、情感深沉的好诗。

1、先看标题,麦地,生生不息养育生命的地方。

2、诗一开头就有两个关键意象:

麦子,月亮。

麦子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养料。

月亮呢?

有人以母性解之,恐不妥;应当指人类的精神养料、诗性启迪。

“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不就等于在说物质、精神与诗性默默滋养着我们且一直存在着吗?

接下来的诗句很突兀:

“和你俩不一样\在歌颂麦地时\我要歌颂月亮”“你俩”指谁?

后面有交待,“穷人和富人”——即所有世俗之人。

读海子,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海子总是以超越世俗的诗人(非一般所指的写诗之人)自居的。

“歌颂麦地”,是因为麦地是全人类的生命之源;“歌颂月亮”,则是诗人还有着非功利的、精神的、灵魂的需要。

3、第三节:

“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的金子”这是灵与物(肉)的灿烂的结合体,父亲在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还给予了我们精神的力量。

4、第四节:

“月亮下\有十二只鸟\飞过麦田\有的衔起一颗麦粒\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鸟对滋养我们生命的麦粒的侵害。

苦难的民族。

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颗悲悯的心!

语言则显得轻松而俏皮。

5、第五节:

“看麦子时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因为有鸟对麦粒的侵害,于是很自然地有了“看”的行动。

诗人本属于大地,自然“睡在地里”。

“地”,“我”生命之所、生命之源啊!

“井”喻指“我”精神之幽深,内涵之丰厚。

问君何能尔?

有家乡“风”、“云”的灵秀为我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养料啊。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