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8571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docx

儿童合理用药探讨

摘要

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

 

八.参考文献...........................................................................................8

引言

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潘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小儿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低,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导致药理作用增强甚至中毒。

 

4.婴幼儿、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酶及功能系统发育不完善,可使某些药品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不良反应。

由于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不足,儿童使用某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品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5.小儿肾功能发育不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可使毒性增加,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较高。

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我国每年儿科门诊量约占医院的20%,儿童是医院的常客,同时也是安全用药隐患的重灾区。

目前,儿童用药不合理比率高达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

这主要由两大原因导致:

一是家长缺乏用药常识,存在用药误区。

另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儿童药物比较缺乏。

目前,我国儿童药品市场存在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等问题,九成以上药物没有儿童剂型。

家长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医生给孩子开的是非儿童药物,将会面临诸多麻烦。

有时药太苦或有怪味,宝宝不愿意吞。

有时候,需要用手掰、用刀切,费半天劲才能够切出处方上所写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片,但很多时候经常切多了或切少了,难以精确计量。

有时候,剩下的药片可能会与别的药片混合,而难以再辨认。

而这些麻烦都为宝宝的用药安全埋下隐患,成为宝宝的隐形“杀手”。

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而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中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中1/3都是儿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介绍,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其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吸收、代谢、排泄、敏感度都与大人迥异,药物在体内不能充分代谢,因此比成人更易受药物损害,用药时更应谨慎小心。

常燕群介绍,儿童安全用药主要应掌握三个原则:

药量不多也不少、专用药剂安全好、药袋标示最重要。

“前面两点还比较好把握,只要去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诊治,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第三点就需家长自己留意。

”常燕群介绍,家长去药房取药时,一定要注意核对袋上的姓名、药品总量,给孩子服药时要看清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药品的保存方式,该冷藏的冷藏,千万不要让药品暴晒或受潮,以免影响药品疗效。

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正确的给药方法(包括剂量、途径、给药时间),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药师要对患儿父母做出正确的给药指导。

 

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

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

根据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尤其是抗感染药物。

 掌握正确用药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剂量执行,不宜擅自增加与减量,儿童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剂量。

临床上结合病情及疾病适当调整。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根据疾病的种类与严重程度,能口服不选肌肉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选择静脉给药你,最大程度降低输液带来的风险;根据不同的药物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

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

心理、物理治疗可医治,不依赖药物;一种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应用多种药物;低级抗菌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用高级抗菌药物;选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适合儿童的药物。

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是细菌、病毒感染及相应病原体。

 

药师要对患儿父母作出正确的用药指导,让父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仔细观察小儿用药后反应,避免药物间、药物与食物间相互作用。

 

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①注意不同名称相同药物,避免重复给药 

 药物名称不同,化学成分相同,易发生重复给药,引起药物过量。

如力百汀、强力阿莫仙、安奇等,实际均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瑞芝清、普菲特、锐丽等,实际均为尼美舒利;奇宏、瑞奇林、舒美特、希舒美,化学成分相同,均为阿齐霉素。

药师应详细了解患儿的用药信息,掌握药品通用名称,避免重复过量用药。

有些复方制剂名称不同,但成分相同,也应注意避免重复用药。

如某些感冒、止咳药成分相同:

金立爽牌氨金黄敏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150mg、盐酸金刚烷胺50mg、人工牛黄10mg、扑尔敏2mg,护彤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对乙酰氨基酚125mg、人工牛黄5mg、扑尔敏0.5mg。

许多复方中药制剂,也存在同样问题,如清热解毒口服液、健儿清解液等。

 

②注意观察小儿用药后反应 

药师应熟悉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嘱托家长观察及了解小儿用药后的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如使用退热药后,儿童如出汗过多,家长就及时给儿童换干爽的内衣,并注意保暖,同时为儿童补充足够的饮水,以免虚脱。

用药前应询问小儿父母是否有家族过敏史,尽量避免给与有潜在过敏因素的药物,避开不安全隐患。

 

③注意选择合理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有吸入、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肛门直肠给药等。

由于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所起的疗效不尽相同,因此正确的给药途径对确保药物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

 

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的原则:

①口服给药相对安全;年长儿尽量口服,不能口服的可采用其他途径;②急重症患儿应考虑采用静脉给药;③有些药物(如地高辛),口服较肌肉注射吸收快,应引起注意;④地西泮溶液直肠给药比肌肉注射吸收快,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患儿惊厥;⑤患儿皮肤黏膜用药易被吸收,甚至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

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不要过量服用。

有的家长觉得鱼肝油是维生素D,多吃几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殊不知维生素A或D过量会造成中毒。

 孩子维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误认为是患了脑膜炎。

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欠佳、发烧、腹泻、口角糜烂、头发脱落、皮肤瘙痒、贫血、多尿等。

 

阿托品滴眼时一次一滴,每天两次,每次用药间隔10小时以上,严禁过量,小儿散瞳使用3天。

点眼时不要用力挤压药瓶,而使药量过大。

滴药后,用手指压迫泪囊处5-8分钟,以免药液流入鼻腔吸收,产生副作用。

 

有些中药丹剂中,含有朱砂成分,不宜久服。

朱砂中含有汞的成分,容易蓄积体内而不易排出。

 三、常见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一)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应用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及简化版》,<3个月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解热镇痛药;体温<38.5 ℃,最好不用药物降温;对严重持续性高热建议采用解热镇痛药交替使用方法:

如先用布洛芬10mg/kg,4h后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或先用对乙酰氨基酚12.5mg/kg,4h后用布洛芬5mg/kg,每4h交替使用,疗程均不超过3天。

患儿低血容量时用布洛芬退热增加肾功能损害机会;发生水痘时使用布洛芬,A组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有所增加。

服药时要注意剂量、间隔、服药时间、剂型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会延缓药物的吸收。

 

解热镇痛药属对症治疗,诊断不明者慎用,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交替使用,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与温水擦身物理降温法联合退热。

不推荐安乃近和阿司匹林作为退热药物,因该药用于儿童,可增加胃溃疡和胃出血风险。

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

合理用药的目的是以最少的药物品种和剂量取得最大的疗效和最大的安全,即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节约性。

非处方药虽然是经过医药学专家的严格遴选,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它们仍然是药品。

因此.在使用时一首先必须对所患的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剂量。

 

 1.明确的诊断

同样是感染,要分清是病毒性的、细菌性的,还是真菌性的,或是寄生虫引起的。

只有明确了病原体,才能找到适宜的药物,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

 

 2.药物的选择

①是否有用药的必要:

有些疾病不用药物治疗,情况也会好转,而有些疾病则属于可用可不用药,这种情况则应尽量不用药。

 

 ②用药的目的:

使用该药是希望改变患者什么症状,起到什么治疗效果,目的必须明确.很多药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治疗时往往只利用了其中的一种作用,如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除了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严重急性感染外.同时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儿童大剂量使用有时可引起惊厥或癫痛样发作.使用新药必须谨慎,用量以资料介绍的剂量从小量开始.逐步调整至推荐剂量,确保安全。

③药物的疗效:

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选用一线药物。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一线抗生素为青霉素类,而当结核杆菌感染时,一线药物则为异烟麟、链霉素和利福平类。

3.药物的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很轻微,不影响药物的治疗;而一旦与治疗效果相比,不安全性大大超过了疗效,则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

比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青霉素,纸然治疗效果好,但有些特异性体质的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可能因过敏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因此在选择药物前,需充分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后再使用。

 

4.药物的价格

好的药并不一定价格高,而价格高的药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疾病的治疗。

在可供选择的几个药品中,只有性能价格比最高的药品才是最适宜的。

 

5.合并使用的药物 

配伍合理的多药合用,可提高疗效并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但是配伍不当,药物的疗效会降低甚至相抵,不良反应出现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因此除非必要,所用药物宁少勿滥。

6.给药剂量的制订 

儿童由于特殊的生理发育变化状况,给药剂量应与成人有所不同。

只有清楚地了解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状况等各种影响因素,才能制订出一个适当的剂量。

同时,疾病是一个动态过程,用药过程中应根据患儿细微的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或更改其他药物。

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原则1:

用法用量要精准。

不论是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还是次数、用量等,都需要父母严密管控。

一旦超出剂量,就容易引发中毒,而剂量过少则不易达到疗效。

就1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最好以药水为主,不但用量精确,宝宝也更易于接受。

原则2:

使用方法经医师确认。

虽然大部分婴幼儿用药对肠胃的伤害都很小,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但具体的使用方法仍需经过医师确认,才能保证收到最好的疗效,同时将对宝宝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原则3:

尽量不混合用药。

某些药物与乳制品相结合后会导致药效降低,因此不建议把药物加入牛奶中食用,此外,葡萄柚汁会让药物的剂量相对变高,也建议避免并用。

原则4:

不自行服用药物。

使用药物最忌吃别人的,或是自己以前剩下的。

即使是类似的症状,但只要不是专业医师,在判断上也很容易出错,毕竟前后病因可能有很大不同,况且药物也可能出现过期、变质等种种问题,实在不适合继续使用。

除非出现特别紧急的情况,比如宝宝高烧不退,已经影响到神智清醒,否则在送到医院诊断前也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影响医师的诊断。

尤其是退烧药,只能让孩子暂时性退烧,并不会让病痊愈,如果一直使用药物反复退烧,就很容易给孩子的肝肾增加负担,建议不要经常使用,还是由医师先确认病因,然后再对症用药。

七.结束语

在临床上儿童是否能安全用药,与诊断是否正确、药物选择配伍是否合理、剂量是否准确、给药途径是否合理均相关,而人的因素是首位的。

所以,临床医生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药师要树立高尚的药德,护士要“三查七对”,确保儿童的临床安全用药。

参考目录

[1]杜莲.《今日健康》, 2014 

[2]徐立新.儿科学[M].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40

[3]胡晋红,蔡溱.药学服务的量化管理[J].中国药师,2002,5(7):

427.

[4]郝建华.基层医院儿科用药亟待加强监护管理[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

(1):

62.

[5]卢鸿飞,郭新华,冯叶彬.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福建医药杂志,2005,27

(2):

126.

[6]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出版社,2004:

48~49.

[7]田秀巧,王秀霞.袖珍儿科处方手册.河北: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