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7455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docx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文案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1、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

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

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

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

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

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学生们学习,必须要学生立志、坚守,百折不挠的进行意志锻炼,关注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学生应象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

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2、克已内省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孔子所说的“道”,指的是道使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

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与主观的“德”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不能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客观的“道”;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已”,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对别人薄责,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加到别人身上。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孔子主张把克己、求诸已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说:

“不怨天,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思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已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所有这些,都着重在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当自己没有能够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时,要多检查自己的道德精神和学问水平,而不要责怪别人;如果自己的道德精神、学问能力的条件不够,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创造必须的条件,进而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内省是靠自觉性来监督的,不自觉就难于真正进行内在的自我反省。

孔子说: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说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见善则学,不善则改。

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这在学生中间应积极提倡,教育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随时检查自己的不足。

孔子的克己复礼中强调的自觉性正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

学生要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并努力提高自己,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3、改过迁善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

孔子说:

“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

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

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

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的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教师在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时应该坚持孔子的“改过迁善”的思想,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容许学生犯错,对学生所犯的错误采取原谅的态度。

孔子提出:

“既往不咎”,己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四、身体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与道德的践履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的。

孔子对于这两方面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

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

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

他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

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

这种思想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对学生的要求,不应该过分相信学生表态性的话,不要以为学生说的话都会实际去做的,要求学生言行一致。

而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不是凭印象听言论而想当然,是以实际行动的考察为依据的。

总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着重于行的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

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建道德教育和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加以全盘否定和抛弃。

我们要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批判地继承这些古代遗产、古为今用。

三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及现实意义

(一)对孔子德育思想的评价

孔子的上述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延续千年,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正确地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

重视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高校教育的启示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孔子的德育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挖掘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教育的借鉴价值,对于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们不可忽视它给我们所带来的巨大的裨益。

我们应努力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思想,并有效运用到当今社会和学校教育中,为当今社会和学校中的育人树人提供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1)校准认识、认清挑战,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联合国在1989年就已经提出,新世纪的学校教育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高等学校应成为建设人类道德文化新纪元的动力之源。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大学在世俗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已经从以往的“象牙塔”或者“学问的殿堂”转变为“就业的准备机构。

”这种“狭隘的职业主义”浪潮,使大学的“象牙塔功能”后退,“教养教育功能”弱化。

虽然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发生“重智轻德”、“以智代德”、“以分数看学生”的偏向和“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现象。

在高等院校,如果我们不予以充分重视,德育工作也会受到削弱。

现实也告诉我们,如果不重视人才的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就难以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从而影响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影响现代化进程。

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德育首位的思想,并具体落实到教育过程中。

(2)以人为本,关爱学生,设立合理有序的德育目标

我国目前的高校道德教育缺乏程序性,往往只是针对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是循序渐进、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设立一个个可行的、有序的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地达到,使德育显得空泛和急功近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孔子的道德教育却是有次序、有规律的。

因此,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这些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事实上,道德的完人只是一种可能发展的方向而已!

故此,我们对于道德只能有一种低限度的要求——人人都得有某一种道德操守,但却不能有一种高限度的要求——人人都要成圣成贤。

过高的理想无法实现反而会造成伪善的反效果。

(3)以德育人、与时俱进,探索德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现今高校德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简单化、公式化的倾向,既未充分贴近受教育者德育心理变化的过程,又未有效贴近受教育者道德生活的实际,而且偏向外烁方式,忽略内发方式,这使德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未遂人愿。

事实证明,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在这方面做的相当成功。

高校德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特点、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等实际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又要把握道德教育的个性,遵循其本身的规律,并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做到科学合理;要借鉴孔子多样化、生活化的德育方法,把道德教育和实际生活广泛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体现自身个性的新方法。

(4)晓之以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精神

德育的特殊性在于,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不仅要主体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力,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内在素质。

目前,在高校德育中,知而不行、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对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涉及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反馈。

这种做法虽然也体现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效果和德育目标上来看,很难实现“知行统一”的目的。

我们衡量和判定德育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学生记住了哪些规范、掌握了哪些要点,也不是看学生偶然或被动地表现出的个别道德行为,而是要看他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生活中自觉地落实。

亚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论述,他说: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道德,只有当他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因此,把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校要大力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性环节,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道德实践精神。

另外,必须重视课内外结合,组织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体悟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德育不是一种约束人、限制人的异己力量,而是一种与个人自身不断发展。

完善相一致的力量,以便让人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并将德育视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和信仰,以致为此不惜牺牲任何东西甚至包括生命(舍生取义),这样就大大加强了道德教育的魅力与实效性。

”(摘自《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对于孔子的德育,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以其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服务。

这需要每个人的自觉性,即”人生的自觉”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迷失自我。

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职业,哪个阶层,哪个地位的人都应学习孔子的德育思想,从自身出发,特别是处在统治地位,手中掌有权势的政府高官,更应该以身作则。

除了自己坚持以外,还要教育下一代学习孔子思想,使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断得以传承。

自我心性的修养也是德育的一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直接从“心”上下功夫不易于流于形式,易发挥修养者的主动性等优点,这样易提高德育的效果。

为提高我国德语的效果,我们要适当借鉴中国传统修心德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即重视个人的自我性修养,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

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家从佛道两家中吸取其关于心性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并加以改造。

以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去参与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活动中。

这种方法无疑是治疗我国现代浮躁病的一个很好途径,加入我们都能学习孔子的德育思想,我们的自然灾害就不会频繁发生,社会就稳定,人民也就无忧了。

我国学校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无论家长学校皆偏重智育,忽视德育,公民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的传承,做得很是不够。

但圣人早在两千年前就彻查德育之重要,并身体力行。

据《论语》的记载,孔子把学生分属于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进行专门的教育。

孔子对德行培育重视有加,建德行科,专门教育和训练学生的道德品行。

《论语﹡述而》说: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文”只是“四教”中的一种,“行、忠、信”三种都属于“德行”。

《论语﹡学而》这样记载: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即年轻人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外出应该尊敬长者,办事应当谨慎,讲话要守信,博爱大众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可见孔子将德育置于首位。

而且他对学生的评价,也以德行为首要标准。

《论语﹡学而》中子夏有一段话: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政其实;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意思是注重贤德而轻视女色,竭力孝顺父母,忠心耿耿地侍奉君主,信誓旦旦地交结朋友,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过《诗》、《书》、《礼》、《乐》,也可以说是学过了。

孔子所信奉的道德教义自然有为时代摒弃之封建糟粕,但其中的一些话,仍可作为国人为人处世之原则。

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孔子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仁”者、“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

这样的目标该如何达成呢?

孔子又教导我们说:

“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他倡导:

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开始培养仁德爱护之心,然后纵向扩展到对长辈、对上级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都要尊重和敬爱,即对国家则要尽“忠”;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对下级也要象对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帮助;对兄弟平辈讲友爱,也就是“悌”道,对朋友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

当达到了这个道德要求,孔子又说,我们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仁爱之心进一步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

我们在幼稚园就开始教孩子背诵“热爱祖国”却常常忽略了基本的孝、悌之礼,直到大学,还在强调受教育者所不能理解或无从接受的大道理,这种做法比起孔子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不知要逊色多少了

孔子的道德观引发了我对当代学生德育的诸多感慨。

所谓礼仪崩而国家亡,社会群体的整体文明意识、价值观念,特别是道德观念影响到国运的昌衰,民族的兴亡。

孔子倡导的道德价值观为中国封建文明的建立、昌盛及两千年来民族之间的相互教化、融合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柳诒征先生说:

“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至少从中国的道德教化方面讲,我对此语是深表赞同的.

笔者认为,孔子的这些重要思想作为华夏文明的精华理所应当为后人所敬仰、传扬、光大。

江泽民1995年10月6日为《中国传统道德》一书题词:

“弘扬中国古代优秀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道德教育是不断进步的,也是有兼容性的,蔡元培先生考察欧美后得出的结论是,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大学教育应采取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自从人类大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

他说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多必需”;1988年1月,世界75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巴黎结会时发表的《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结果人类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一直在强调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最近几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发文件要求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说明我国的道德教育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形势非常严峻。

作为教育者,在忙于工作之余回头看一看我们的古圣先贤在两千年前提出的准则和教育方法,实在是获益匪浅。

新华社香港2003年9月27日报道说香港小学儒家德育课程教材公开发布,以此为标志,儒家道德教育将正式走进香港小学的课程。

香港小学儒家德育课程教材以“国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为主导,以家庭、社区、民族和国家以至世界的关系为中心,以经典名句和白话译文互列,配以有趣的实践活动和历史故事,使身处香港的年轻一代,由此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特别是新加坡从来不避讳我国的儒家思想作为其道德教育的准则。

我们作为孔子思想发源地的教育者,为什么不能宣扬和光大孔子的儒家道德,作为我们德育内容虚张化和教育形式空泛化的一种补救呢?

据说在山东和福建已经有一些中小学把传统的孔孟教育作为必修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愿不是“纪念”的做秀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