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5269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改培训笔记.docx

新课改培训笔记

新课改培训笔记

正安二中周伟(Snu68kiwt8)

专题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课程标准的设计

(2010-7-28)

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2、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带来教学和评价方式的变化;3、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

我想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

语文是什么呢?

语音学,修辞学,语法学,语用学和文艺理论等等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语文。

这是知识本位。

比如曾经有个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有一次过来找我,很傻很可爱的告诉我,非常真诚:

我的数学、物理、化学各科成绩都很好,就是语文不好,语文也不是都不好,做那些题目我都可以,就是作文不好,能不能给我一个公式,像数理化那样的公式,公式我弄熟了,再做做练习,这些学科就学好了。

作文我不会写,没有一套公式。

他能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都没有问题,修辞格也很熟,等到写文章的时候,他说我写不下来。

高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理念就是三条: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意思是第一它的基本语文素养应该得到全面培养,不能只是知识技能。

从三个纬度来谈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构成的方法。

那么另外一点呢,我们不需要把这个全部念出来,要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有些老师很担心,这么讲是不是会工具性削弱了,课程标准里提到的就是要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就是工具性。

高中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第二条,就是注重语文运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人跟人有差异,有的人偏重于应用,有的人偏重于审美。

我们在幼小的时候可能就会有这样的差异,一个想法,在课程结构里就有这个想法,是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有的人在语文领域增强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的人可以增强审美能力的发展,在这个方面你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去学习。

但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你不要太偏废,要均衡发展。

所以谈到基本理念第二个方面就是均衡发展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包含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甚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和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相对应。

语文素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这方面的表现,它就是三个维度目标的一个综合体。

“人文性”一个讲的是“文化”,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文明化、社会化,接受社会规范的问题,放在语文学科里头讲,它就是要接受语文学科规范的问题。

那么,另一方面,人文性不仅要考虑到规范,社会化,文明化,同时还有人的个性的一种发展的问题,即既要有规范的,统一的,又要有个性发展的。

语文它的人文性表达的含义考虑的是人的精神层面上的发展的问题。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理念从义务教育到高中也是一致的。

 

专题二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2010-7-29)

一、有人说,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是因为读书太少,大家怎么看?

二、引导学生读书,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三、今天我们应该让学生读什么书?

是读经典还是读时文?

或者是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

四、怎样能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读书?

五、在现今社会里,为什么还要强调诵读?

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读书”?

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将“读书”纳入语文课程的评价体系?

要学好语文,第一条就是要下工夫读书。

好些地方语文老师在争论是写作最重要还是什么重要,说巢老师你认为呢,我想学好语文的第一要务是读书,我想这一点很多老师也都认同,有许多老专家也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因此我觉得在这方面没有必要再去反复说。

你说写作很重要,我也赞成,但是写作怎么写,要有货,肚子里没货,写作再重要、你再训练都没用,他还是没东西表达,所以最根本的就是要读书。

学生有空余的时间没有读书,听听流行音乐也无可厚非。

因为他学习得很辛苦,需要调节一下。

那么学校里面做调查,如果是一个有眼光的校长,知道了学生的时间安排以后就应该考虑一个问题:

应该怎么样引导学生在他们的活动时间里安排读书的时间。

告诉他们可以调节生活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但另外应该有一个时间去读书。

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这个题目比较大、比较难,不是一个语文老师能够控制的,需要教育管理者来考虑这个时间怎么安排,留出时间让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读书。

读书是主要的休闲方式。

但是现在的学生可以休闲放松的形式很多。

我们不应该指责学生为什么空下来不读书,为什么去听音乐,但是从语文教育来说,如果学生要在这方面有所提高,想把语文功底、基础打得坚实一点的话,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应该去读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学会享受,慢慢地把读书作为休闲的手段。

要在业余生活中留出一块空间是给文本的阅读的。

有些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

因为很多人,包括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功利的思想,就是我将来要考大学,要把精力集中在课内的学习。

我要学好语文,读书对我有什么用呢?

对我会有什么帮助呢?

他不理解读书的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觉得做题目的操作性很强,马上可以看到成绩,一道道题目做下来,特别是数理化外语,就会了,脑子很清楚了。

读书读完以后会了什么?

不知道!

看不见!

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语文不好,你是语文老师给我出出主意,我该怎么办?

我是不是要找家教补补课?

我说没有办法,读书呀,他就觉得你这语文老师没水平,你拿不出很对路的办法。

但实际上学语文像吃中药一样,是滋补,是固本。

效果是慢慢来的,是一种“水磨工夫”,是需要一点一点去积累的,需要不断地去接触好的、优秀的、典范的文学的作品、语言的作品,他自己会受到一种熏陶、感染和影响,词汇量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的习惯也跟着作者的语言习惯慢慢地改变,提高了自己。

这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能考得很高的分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要转变观念,在语文学习中你需要吸收营养。

有的人在生理发展中也走入误区,孩子学习压力大,身体要好,身体需要进补,吃补品,这是不对的,需要的是绿色食物。

你现在学语文,绿色食物是什么?

就是读书。

只是做题的话,做的好的是补药,学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读书是绿色食物,吸收的是自然的营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更多地读经典,这是一个眼界问题。

一个人,经典看多了,他的眼界就开了,就不会对很多问题大惊小怪了。

因为那些伟大的作家,这些年来,文明的发展,他们对我们人类人性上的很多问题确实都写到了,而且写到了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所以你读了以后还是有用的。

我曾经听一个学生讲什么是经典?

经典就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又不愿去读的那些书。

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就是经典的权威性的表现,而不愿去读,是因为毕竟经典与我们有时间的距离,甚至是空间的距离,像有些外国的名著阅读起来会有点困难,而这些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所带来的有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你想你读一首《蒹葭》,学生觉得很累,看《在水一方》你就不觉得累,其实琼瑶也就是做一个把时间距离演绎的问题,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引导阅读经典的时候做一些工作的话,我想时间、空间的障碍都可以克服,这时学生就走入一个新世界了。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浏览、随便看看;第二个层次是分析阅读,第一步就是越过困难通读全篇,不是克服困难,这个很重要,每读一本书都要克服困难的话,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就没劲了、读不下去了。

这里提到第一读可以笼统地读,有些不明白的,读到后面有时候会自己顿悟。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后面还有综合阅读等等,阅读本身是有层次的。

老师要懂这个:

什么时候让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读比较合适。

阅读从目的来讲,也有一个分类,比如发展性的阅读,读了会提高你的修养、增加你的知识,这些书可能要认真去读、做些笔记。

有的是功能性的阅读,就是查字典,解决目前的问题的。

现在很提倡第三种,就是消遣性的阅读,它是大众化的审美享受,用来陶冶情操、度过余暇时间的,这种书如果也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话就太累了,它就可以泛读、随便翻翻。

我们就在琢磨和体会,一个人,你说话的时候可能会说出一些没听到过的语句,怎么会产生的?

说出来好像也是符合语法规律的,为什么会这样?

就是你在记住了这些词语以后,慢慢抽象化了,头脑里有了这么一个语言模式,储存在头脑里了,到你运用的时候,根据这个情景需要,跟你头脑里的这个语言模式进行匹配,可能一下子就激发出来,生成了一个新的表达形式,可能出现一个新的词、一个新的句子,以前没有听说过。

这样一来,读多以后,慢慢地,以前的那些字、词、句可能记得不一定很清楚,可是头脑里面已经刻下了一个语言的模式。

所以诵读有助于我们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很重要的,老师们也已经开始重视了。

我们的目标指向应该是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涵咏,而不是学会表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比如现代文,我们比较多的采用默读、扫描式的,能够快速的筛选一些信息出来。

有一些文言文,就需要去读了,读到“字从句顺”,也就“进去了”,读懂一半了。

分解了目的以后,这是一种手段。

老师要范读的话,有时是创设一种情境,把学生带进去,老师表情达意的朗读带学生进入涵咏的、体悟的过程中去。

另外是在学生理解了以后,能把自己的理解与感觉给读出来,也就是对作品一种解释。

 

专题三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

(2010-7-30)

1、学生语文营养不良与积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语文学习需要积累什么?

3、怎样能提高积累的有效性?

4、什么是梳理?

应该怎样进行梳理?

5、梳理与积累具有怎样的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这么一段话: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在积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去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去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和交流中的问题。

同时通过对语文的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元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课标的这段话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高中阶段,我们的学生还应该注重积累和梳理。

这是形成他语文素养的一个极重要的途径。

同时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也是他能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那么既然积累需要长期的、不断的、不停的,不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积累。

到底要积累什么?

就积累的对象而言,归纳起来可能有两类:

一类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比较显性。

比如说要积累一些语言的材料,词语,一些语言运用的案例。

比如说句子的表达,一些文章。

这些材料的积累是最基本的,最显性的,是形成自己语言库的这些东西。

让学生不断地积累而且在运用中去积累,比如说听、说、读、写。

各类语言活动、语文活动中去积累一些正面的反面的案例。

另外一方面,思想也有积累,生活的经验也有积累,甚至于这种情感的体验,包括一些方法等等。

这些都是隐性的。

可能我们同学很难认识到这也是需要积累的。

好像这个东西我拿不住抓不住,无法放到我篮子里的。

这是一种隐性的,可能我们老师也未必意识到,这也是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去积累的。

所以我们谈到积累什么的时候,我们特别要提醒大家,这些东西都是积累。

而且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反复的过程。

读课文的过程中去引导他去认真地读,认真体会,认真积累。

同时读课文的过程老师也应该有意识引导他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契机,去引导他读,读更多的、类似的、同样题材的、接近的或者说同样体裁的、同样样式的、同样风格的或不同的,去引发他的课外阅读的兴趣。

“能围绕自己的目标加强积累。

”因为高中学生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转折,高中毕业以后,有的人继续升学,他可能就不再学语文,语文学习告一个段落了。

当然也有人进入大学中文系那些专业,还要用另一种方式学语文。

有的学生高中毕业工作了,就业了,也不会专门学习语文了。

这个时候就应该围绕自己的目标进行。

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在我们国家过去学生自己可能考虑得不够。

在别的国家,很早就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时候围绕自己所选择的目标来加强积累。

高中的语文积累还强调了这一点。

进高中的时候,是高一,这位语文老师就让学生去梳理课文里面的成语,把它抄在本子上。

老师每堂课上给他们几个成语,你给我记住,不跟你说别的。

到高三,这个老师就把这些成语给用上了。

把你以前做的工作要拿来展示一下。

学生把整理的那个本子拿出来,第一次把这些成语按照它的意思归归类,第二次把这些成语按照它的结构来归类,再有是按照里面出现的某个词来归类。

这么一梳理,学生对这些成语,“温故而知新”,记得更加牢固了。

你说他这样归类,按照意思,这个是谈学习的,那个是谈生活的,都理清楚了,对于它的应用很有帮助。

这样梳理的过程又加强了记忆。

第二个,按照结构分类,这种成语是偏正式的,那种成语是主谓式的,一分类以后,他的语法知识变得条理化了。

我不跟你讲语法知识,只是把它结构相同的去归类,然后你看看,比较下它们有哪些差别。

这样一弄,这些成语就清楚了,又理了一遍,语法知识也学到了,是自己去发现出来的,不是我告诉你的。

还有就是里面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按照这个去归类。

这些文言的实词虚词的用法,将来你去考查他,他也清清楚楚。

这样一来,他的古汉语水平顿时就提高了。

在开始的那个阶段他不知道老师让他做什么,但他的老师对要做什么心中有谱。

我不告诉你,你给我记住。

你每次都记下来,学生养成一个积累的习惯。

到后面再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又加强了积累。

在这个方面,积累和梳理是有区别的,同时这两个又是结合起来的。

 

专题四努力突破写作学习和教学的难关

(2010-7-31)

现在课程改革,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更加有个性的发展。

要不断地去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如何去体验生活,去积累素材。

这样,“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

体验生活,加强阅读,从这里面积累了思想,而且自己慢慢会有这样一种愿望:

我有东西想说了,我也想说了。

我们要引导推动甚至要给他一点压力逼着他去写,因为人有时候是有一些惰性的。

有想法有写作冲动的时候,由于惰性,冲动过去了也就不想写了。

这时如果有人帮你推一把,我马上就动手写,那就成文章了嘛。

所以一方面让他通过阅读,让他有积累有思想有情感,另一方面也要将写作的规律技法介绍给他,使他有一个参考就是提倡自由状态下的写作。

我们老师不要作一些过多的命题作文、课堂作文。

当然这类作文也要做,否则可能在考试那里校长那里过不了关。

但是从高一到高三,我们对学生的随笔啊周记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他,肯定他,鼓励他。

有些学生还是很有才情的。

对学生在作文中展示出来的才情,我们要尽情地去呵护他,去激发他,随时去保护他可能迸发出来的思维的火花。

对那些闪光点尤其要加以肯定加以呵护。

写作是一种自我的抒发。

如果这个意识老师不能让学生很清晰地明确,学生写作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作业,那么学生的激情可能激发不出来。

学生的语感还没得到充分的发展成熟,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时候出现这些问题很正常。

所以这时你让他们把意思表达出来,应该鼓励的就鼓励,有些问题你老师现在不去指出,将来他读书读多了,语感增强了,思维能力增强了,有些问题自然会消除。

你一篇作文从头改到尾,学生的兴趣也就没有了。

现在哪些地方你肯定他之后,一次作文我只给你提出一两个地方的错误。

这样他敢于写了,敢于说了,这样子他的兴趣不会压抑住。

好比小孩子学走路,你说第一步应该怎么走,第二步应该怎么走,第一步跨出去应该怎么样,第二步应该怎么样,他还不敢走路。

同时要经常督促他,这样学生也不见得觉得作文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一种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一方面我觉得还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鼓励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可能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做一些调整的。

讲究一些教学方法。

比如说,让学生写出他们最熟悉最真实的生活,能够创造一种理想,创造一种生活等等。

我觉得在写作教学上现在有两种极端:

一种认为写作是不需要教的,他的依据是,作家有几个是教出来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他去看吧。

大量读以后他有了悟性,他慢慢就贯通了,他就会写了。

这是一种极端,有人称之为“写作的神秘主义”,它不需要教。

还有一种被称为写作的机械主义,它什么都要教,一招一式,一步一法,似乎要把你全部教会,其实到最后他又教不会。

所以这样两种极端都是不合适的,我们怎么在教学方法上作一点调整,作一些思考,可能是我们接下来要关注的问题。

语文老师是靠教学生吃饭,教学生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这个还是要教的。

做得好的老师和做得不好的老师,那是天壤之别。

在有的班级学生就很爱写,有的班级出现多位写作高手,这跟老师教学还是有关系的。

千万不要离开写作的真谛,写作的真谛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地把学生作文回归到人,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位,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的路才越走越宽。

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一种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一方面我觉得还是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鼓励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另一方面可能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做一些调整的。

讲究一些教学方法。

比如说,让学生写出他们最熟悉最真实的生活,能够创造一种理想,创造一种生活等等。

我觉得在写作教学上现在有两种极端:

一种认为写作是不需要教的,他的依据是,作家有几个是教出来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他去看吧。

大量读以后他有了悟性,他慢慢就贯通了,他就会写了。

这是一种极端,有人称之为“写作的神秘主义”,它不需要教。

还有一种被称为写作的机械主义,它什么都要教,一招一式,一步一法,似乎要把你全部教会,其实到最后他又教不会。

所以这样两种极端都是不合适的,我们怎么在教学方法上作。

不管怎么样,千万不要离开写作的真谛,写作的真谛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地把学生作文回归到人,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位,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的路才越走越宽.平时要求学生加强积累,到写作的时候,你把你积累的东西搬出来。

一个是头脑里积累的东西,一个是你的笔记本啊,你将你笔记本拿出来。

你积累的东西跟他不一样,所以写作的时候你就有你个人的东西。

你将积累的东西用到里头去。

你通过阅读,通过诵读,平时你有不少好的词语。

这个词语你积累下来了还不完全是你的。

可能还是你记录他人的,只有到你比较熟练地运用的时候,这个句子才是你自己的。

那么怎样把这些词、句、语言变成你自己的呢?

你就尝试去用。

一个人表达时要用的词语要比你看懂所需要的词语的量要小得多。

所以要让学生去丰富自己能运用的词汇量,就要充分调动你的积累,经常去用。

 

专题五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

(2010-8-1)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顾黄初先生曾经明确说:

“语文是社会的公器,语文教育应当贴近生活,靠拢生活,这是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狭的笼’与语文教育天生不相容。

”刚才巢老师在解读这一块时也强调了这一点。

还有刘国正先生说的这段话: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社会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的效果,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大,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到的一切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

”语文学习应打破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老师一定要开阔视野,一个视野开阔的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得心应手,可以左右逢源。

如果自己也搞不清,如果自己也弄不明白在这方面可不可以拓展,那就很困难了。

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

引导学生投入广泛的语文应用实践,力求在语文的本位基础上去追求效率的最大化。

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去。

让学生自己去关注去思考。

比如生死问题,关于生命苦难,社会自杀率越来越高。

帮助学生在课外去思考,比在课堂上讨论效果更好。

就是在这课堂也争不出什么结果来。

在语文教学中,这个问题提出来不是本堂课的主要目标。

有一个度,这个度可能在模糊地带。

从这个角度看可能越界,从另一角度,可能不出界,正好是模糊地带。

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适可而止。

顺手一挥,可能就把这个带进来了,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更多。

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如果仅仅拘泥于从语文文字到语言文字,那不是语文教学的追求。

但是如果抓住一点无限生发,抓住只言片语无限展开,那也不是语文教师的追求。

所以说我们在广泛的实践当中要学习语文,刚才大家都谈了一个是必须要立足于语文,但是反过来说又不能仅仅拘泥于语文,它还是要联系经济,文化,社会,艺术各个方面,所以我觉得也不是说它只是达成某一项能力的提高,它还是培养一种综合的人文素养和一种综合的素质,或者更明确地说,它不仅仅是追求一种质疑的目标,还是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他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各个方面的培养。

所以其实刚才讨论的已经涉及到第5个问题:

怎样才能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这节课,主要谈两个问题,上节课主要谈三个问题。

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积累靠应用,积累与应用要有效结合起来。

要想真正掌握语言文字,一定要对文字有所理解。

而这种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不断的运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深化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把把语文学习范围扩大到其他领域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目标的实现。

拓展应用实践,不仅是课外活动的事情,课内也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课外的拓展应用,要开展语文活动,必须进行科学的设计,要有明确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程序,创设好合适的情境。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形成的,或许还是学生在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专题六让学生学会鉴赏和探究

(2010-8-2)

一是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视培养鉴赏能力?

二是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力?

是熟记鉴赏知识呢?

还是熟练掌握几种鉴赏的套路呢?

第三是文学作品的鉴赏应该从何处入手?

在语文教育中,审美能力往往是从鉴赏这个上头来考虑的。

所以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头有一个基本理念,里面专门谈这个问题,就是谈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突出三个方面:

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个基本理念里有专门一段是谈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当然包括鉴赏,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就从实用角度来说也非常重要,当前我们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培养有创造才能的人。

自然科学的创造也好,要改善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好,都要重视审美。

所以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加强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当中大家经常谈的鉴赏能力也要有。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我觉得就在这个意义上这样说。

所以我们将来要培养创新人才,可以从自然科学学科里面去培养他,同时通过文学阅读,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发展他的形象思维、审美思维,让他异想天开。

这样我觉得语文课程也能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我们应该做的贡献。

想象世界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从文学作品中来的,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其实在做一个了解、陶冶、提升人的事情。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就知道自我,知道社会,就是我们的课程标准里讲到的,在高中阶段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

怎么认识?

其实通过文学作品阅读也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通过这个最后形成人的一种自我反思能力,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然后就明确自己应该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是健康的,才是有意义的。

这样他的人生才会充实,课程标准对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作了相当明确的要求,也就是提出了学生学会鉴赏的目的。

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是要学习“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具体来说,就是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就是说语文的探究活动它的内容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他学科有一个共性,就是要有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兴趣,始终保持一份好奇心,一种激情,敢于去质疑,要去追求新的发现。

那么这个是一个共性的东西,然后还要尝试新的方法去追求新的思维,新的创新,表达也是一种共性的东西。

语文的个性恐怕是从这个内容,这个对象,更多的应该是从这个角度来讲,两位教授给我们举的这些例子让我们老师有了一个印象,就是什么叫做语文的探究活动,我们探究的对象最合适的应该是什么,也就是最语文的应该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我也并不反对巢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