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5.docx
《诗歌鉴赏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5
诗歌鉴赏5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2.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3.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4.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5.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6.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7.第七种模式:
比较评价型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和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情绪?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象,就是带有诗人感情的物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步骤一: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步骤二: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达意境即可,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步骤三: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请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意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4分)(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
参考答案:
(1)借代、反问(“粉黛”借指歌伎,“笙箫”代指箫声,均属借代)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意象(步骤1),描绘了一幅明丽、清新的初秋景色(步骤2)。
此番美景却“无个人瞧”,反衬出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步骤3)。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2.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写法特点)。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3)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
(4)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试作赏析。
〖答题步骤〗
步骤一: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步骤二: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表达技巧。
步骤三:
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步骤一)。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步骤二),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步骤三)。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3.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步骤一: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风格。
步骤二: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风格。
步骤三: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题〗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请作简要概括。
(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作简要分析。
(4分)(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参考答案:
(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这首词修辞巧妙,用语绮丽(步骤一),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步骤二)。
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4.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步骤一: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步骤二: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步骤三: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题〗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
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之地。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网”字在诗中解释为网住。
(步骤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步骤2)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表达了伤春之情。
(步骤3)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中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诗中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5.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步骤一: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步骤二: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二)。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筇:
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步骤一、二)。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
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
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
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6.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步骤一:
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步骤二:
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步骤三:
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
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步骤三)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
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7.第七种模式:
比较评价型
〖提问方式〗两首诗词有何相同,有何不同;或前人已有评析,问同意还是不同意;或要求作简要分析。
〖解答分析〗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
第一问:
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5分)
参考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步骤一)。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步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