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4939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docx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

学号209

密级

 

兰州城市学院专科毕业论文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

 

学院名称培黎工程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学生姓名李小芳

指导教师姬五胜

 

2010年5月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

摘要

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RFID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其现状。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RFID技术及其原理,在此通过对它的定义和结构组成及其特点来介绍RFID技术,RFID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的物理学原理。

第三部分运用RFID技术依次来实现对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流程监控,构建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在这部分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RFID技术来实现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并且及传统系统比较得之RFID技术的优越性。

第四部分进行总结,RFID技术对图书的管理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都采用该技术进行图书的管理,随着技术的发达,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会更广阔,将会给图书馆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关键词:

RFID;自动识别技术;图书;登记;入库;借阅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升和信息服务的扩展,传统的图书馆软硬件已经渐渐的落后读者的需求,使得图书馆不能有效的发挥作为信息枢纽的功能。

为此,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研究和实施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就是利用RFID技术来实现对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流程监控,构建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

RFID以其独特的技术魅力被应用于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世界零售业巨头Wal-Mart和美国国防部(DOD)关于对RFID的试点应用唤醒了RFID这位技术睡人,搅乱了我们的技术生活。

于是,人们对RFID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热诚,人们以巨大的努力和激情去研究RFID技术和应用。

RFID技术全名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双向数据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

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中,即是采用非接触式射频卡代替传统的纸质条码式借书证,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是图书管理数字化进程的标志。

1.2RFID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领域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早期应用于军事,近期才开始慢慢向民用方向发展,主要用于物流管理、图书管理、门禁控制、电子门票等领域。

RFID技术正日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大有取代条形码的趋势。

RFID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广泛,目前主要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应用,仅在北美就超过100家图书馆使用这一技术。

除新加坡外,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的多家图书馆也于近年相继采用了该项技术。

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3家公司进行研发推广:

CHECKPOINT(保点公司,美国)、3M公司(美国)、TAGSYS(法国)。

目前已经有超过500家图书馆正在使用该系统,其中以新加坡和美国应用的最为广泛。

在国内,2006年6月9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等15个部委共同编制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

白皮书研究分析了国内、国际RFID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中国的RFID技

术战略、中国RFID技术发展及优先应用领域、推进产业化战略和宏观环境建设。

根据VentureDevelopmentCorporation(VDC)提供的资料表明,2002年全球RFID市场销售额为9.65亿美元,并保持着每年22.6%增长率。

而IDC提供的统计资料则更加明确地细分了RFID市场,预计到2008年,RFID咨询市场销售将达到20亿美元。

这些数据都明确表明,RFID正在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全球性的科技热潮。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文章首先介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以及其如何工作即工作原理;其次重点研究如何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流程的监控,构建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

第2章RFID技术

2.1RFID技术的定义及其组成

RFID技术,全名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通信的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

组成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标签(RFIDTAG,即射频卡)。

也被称为电子标签或智能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芯片中存储有能够识别目标的信息。

有些RFID标签支持读写功能,目标物体的信息能随时被更新。

其二是阅读器(也称解读器)。

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分为手持和固定两种,由发送器、接收仪、控制模块和Transceiver组成Transceiver和控制计算机或PLC连接从而实现它的沟通功能。

其三是天线。

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天线是信号的采集器,它会把采集的信息传给中央服务器,由服务器来判断信息后再发送给天线。

2.2RFID技术的原理

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通过天线架起空间电磁波传输的通道。

通过射频信号的耦合将电子标签上的数据传送给读写器。

2.2.1射频识别的基本流程

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

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2.2.2RFID的工作原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磁耦合或电磁传播)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其中电感耦合即所谓的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典型工作频率有:

125KHz、225KHz、13.56MHz。

电磁传播或者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即所谓的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典型工作频率有:

433MHz、915MHz、2.45GHz和5.8GHz.

图2-1为RFID系统配置示意图。

 

 

图2.1RFID系统示意图

2.2.3RFID工作的物理学原理

1.天线场

天线场分电抗近场区(无功近场区)、辐射近场区(菲涅尔区)和辐射远场区(弗朗荷费区)。

辐射近场区及远场区的分界距离R为

R=

式中,D为天线直径。

为天线波长;D≥

2.能量耦合和数据传输

(1)耦合类型

根据RFID系统作用距离,耦合可分三类:

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和远距离系统。

根据RFID系统作用距离,数据交换方式分为:

负载调制和反向散射调制。

(2)反向散射调制的能量传递

a.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能量传输

在距离为R的电子标签处的功率密度为

式中,

为读写器的发射功率;

为发射天线的增益;R为距离;EIRP为天线有效辐射功率。

电子标签可吸收的最大功率

式中,,

为电子标签的天线增益。

b.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能量传输

电子标签返回的能量为

返回读写器的功率密度为

接受天线的有效面积,,其中

为接收天线增益,得出接收功率为

2.3RFID技术的特点

及传统的图书馆软硬件相比,RFID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快速扫描

条形码一次只能有一个条形码受到扫描;RFID读写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标签。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及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

此外,RFID标签更可向小型化及多样化形态发展,已应用于不同产品。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抵抗性。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片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染。

(4)可重复使用

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物质,并能进行穿透性通信。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7)安全性

第3章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

利用RFID技术来实现对图书的登记(上标)、入库(上架)、借阅等流程的监控,主要是借助于射频识别(RFID)标签来进行对图书的管理。

图3-1是图书馆标签的流通图。

 

图3.1图书馆标签流通图

3.1登记

登记即上标,就是给书加上射频识别标签,(新书可在图书采购回后粘贴,旧图书在流通过程中加贴,值得注意的是电子标签必须符合标准)。

当新书入库时,将相应的新书信息写入标签中,通过标签打印机打印出来贴在书上。

供应商给每一本书加上一个射频识别(RFID)标签,该标签含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产品电子代码(EPC),存储在标签的芯片内,标签带一个微型的射频天线。

有了这些标签,管理员可以用全自动、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对货物进行识别、计数和跟踪。

3.2入库

图书到达图书馆后,由于在卸书区有RFID阅读器,因此不需要开包检查里面的书,就可以直接进行验收入库。

通过同相应的供应商核对无误后,这批书就可以很快地上货架存放。

图书上架后借助RFID标签可以实现快速馆藏清点,几个小时完成原本需要几天的清点工作量;馆员可以根据RFID标签内存储的上架信息进行辅助寻架,协助读者快速查书也可以将错放位置的书顺利归架。

同时,RFID标签也有利于数据采集。

因此大容量、高读写速度的标签能够提高上述业务的效率。

在入库过程中,验货、入库记录、书位分配操作一气呵成,大大减少了搬运工作量,节省了时间。

3.3借阅

在RFID系统的工作程序中,应用软件向读头发出读取命令,作为响应,读头和标签之间就会建立起特定的通信。

读头触发标签,并对所触发的标签进行身份验证,然后标签开始传送所要求的数据。

读头和标签之间的通信是通过能量来传送的,即阅读器发出微波查询(能量)信号,电子标签(无源)收到微波查询能量信号后,将其一部分整流为直流电源供电子标签内的电路工作,另一部分微波能量信号被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信息调制(ASK)后反社回阅读器。

阅读器接收反射回的幅度调制信号,从中提取出电子标签中保存的标识性数据信息。

例如:

在借书时,馆员拿阅读器触发条形码(电子标签),对所触发标签进行身份验证时,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若情况属实,系统将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若所提供的数据错误,则显示提示信息。

在借阅过程中,运用RFID系统,有以下优点:

第一,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其存储的信息,即可以重复不断地使用。

第二,快速扫描,可同时读取数个资料。

第三,储存信息的容量大。

第四,信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方便资料辨读。

第五,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强。

第六,安全性。

RFID标签读取方面且有密码保护,高度安全性的保护措施使之不易被伪造及更改。

还书时也是如此,当阅读器读到出库的书籍时,书的详细信息如书名、出版社、主编等显示在桌面上,操作人员从系统读取详细信息,进行核对,如果无误就可以进行还书。

将RFID技术嵌入图书的自动输送系统中来完成归还图书的自动分拣,然后,可根据标签内的上架信息将分拣好的图书半自动上架。

利用RFID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图书登记、入库、借阅流程的管理,而且还可以实现图书的整个配送过程。

如下图:

 

 

 

图3.2配送中心主要作业示意图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主要应用于自助借书站、自助还书箱、柜台工作站、馆藏分检系统、机检服务站、电子安全门、书架管理系统和RFID标签等

图书馆员可以利用该技术及相关设备及时掌握馆内各种书刊资源的位置、分布、流通及流向,使RFID技术成为图书馆向智能化迈进的强大动力。

实践证明,RFID图书管理系统,对读者而言,可以自助借书还书,无需排队等候,还可异馆还书、就近还书,并且可以自行查看借书记录,利用柜台工作站自行完成续借、罚款等操作,使图书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架”;对图书馆员而言,不仅可以简化借还书处理过程、加快典藏速度,而且利用RFID智能标签点检器极易寻找不在架上或乱架的书刊,可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为顺应图书馆这种先进的技术潮流,许多出版社如荷兰著名的NBD|Biblion出版公司等为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其售出的图书上贴上RFID标签,以实现书刊在图书馆内的自动跟踪,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结束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通过其结构和原理来阐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其次,重点描述了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流程监控,构建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

运用RFID图书管理系统,简化了借阅的环节,提高图书整架工作效率,加速盘点业务,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方便了大家。

目前,已经有澳大利亚、印度、荷兰和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的将近100家机构采用了这项技术,其中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堪称其中的典范;读者自助借书、还书无须排队,可以用现金卡自动支付超期罚款等各种费用,以及自行查看借书记录——几乎不需要图书管理员的协助及参及。

这种无人值守开放式图书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是未来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和文献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会更广阔,将会给图书馆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参考文献

[1]游战清,李苏剑等编著,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0.

[2]游战清刘克胜张义强吴谷编著,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规划及实施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9.

[3] http:

//www.library.com.tw[DB/OL].2004-12-01.

[4]杨向明基于无线射频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

[5]秦红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分析探讨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

[6]董丽华等编著,RFDI技术及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