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3095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试题.docx

经济地理学试题

《经济地理学》试题

【简答】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特点之一:

研究理论不断演变,从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到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特点之二: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和思维方法的变化。

(一)研究的区域尺度的变化

1.20世纪上半叶——区位论研究代表

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

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位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经济研究

(1)1950s——创立区域科学

特点:

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代表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艾萨德主张从“空间经济论”出发研究区位论。

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2)1950s后——

区域之间发展研究特点:

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代表理论: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弗兰克等人的依赖理论,布鲁克弗尔德的互相依赖理论,等等。

3.全球化研究特点:

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经济地理的研究尺度也日益扩大,范围覆盖全球。

(二)研究的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

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

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式,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的空间结构研究、跨国公司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时期:

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

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

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

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

特点:

行为主义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4.结构主义分析

时期: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特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5.经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原因:

伴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的增加,一些地理学家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研究内容:

企业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劳动力市场与制度性环境的关系,区域增长中社会文化传统,关系型资产等的作用,金融交流中文化的影响等。

【简答】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名词解释】区位

区位的本义是指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地理学意义上的区位是指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以此类推,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名词解释】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某一区位(场所)所拥有的属性或资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的特性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不同的区位主体,其所要求的区位条件不同。

同一区位主体对区位条件的要求随时间而变化。

【名词解释】土地因子(简述经济活动中的土地因子)

自身特性表现为自然特性:

包括空间位置(经纬度)、与其他自然要素(气候、水文、土壤、岩石、植被等)的相互关系、土地形态(大小、地形、地貌等)以及土地的地标物质构成(如土壤、岩石、植被等)等。

这些自然特性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即提供自然基础,但不是可行性。

【名词解释】需求门槛

【名词解释】通达度,写出表达式

【简答】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是研究人类活动的场所(空间)选择及地域内人类活动空间组合的理论。

区位理论研究有两个方面:

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指某一人类活动)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区位主体本身的特征来分析其适合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二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即在区位空间已知的情况下,依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来研究区位主体(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简答】简述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1)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

(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

(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

(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

(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是事先给定或认为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售价的高低,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集中、分散、特殊的市场等。

(7)古典区位理论不考虑或轻视资金、信息、折旧期间、地域文化、决策机制、动态的企业目的以及企业组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都给予充分考虑。

【论述】试论经济活动区位中的市场因素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因此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考察市场因子。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以及经济合理性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其影响机制———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对某些经济活动来说,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直达到某一最佳规模。

2.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市场地域范围较大的城市,具有较为全面的商业活动,可以布局多种高级商品和服务;反之,商业活动比较单一,只能布局一些低级的小规模商品和服务。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价格竞争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市场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

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即以比其它企业低的价格增加销售额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做法。

低价格→低成本→便宜的生产要素为导向的企业区位选择行为。

2.非价格竞争

1980s以来,个性化需求使非价格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不仅仅注重成本节约,也特别注重收入增加。

通过适应各地域市场不同需求,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来达到其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

因此,企业在区位选择中,更注重高级生产要素的占有。

智力资源与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的区域成为经济活动的理想场所。

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

1.市场意识的差异大多源于不同地区人们传统意识的差异

2.市场需求特点主要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特点而引起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导致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消费偏好向区外扩散,满足这种需求的经济活动也会随之向外扩展。

3.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从多个方面对企业产生激励;市场竞争不足(易产生垄断)和市场竞争过度

(或市场饱和)这两种市场竞争环境都不利于市场发展和经济活动升级,因而不利于企业选择相关区位。

4.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经济活动环境,政府管理调控的作用必不可少。

市场秩序和管理均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市场的法制环境对于经济活动尤其是提供知识服务的现代高科技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名词解释】杜能圈与逆杜能圈

杜能圈——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逆杜能圈——现在城市周围不仅有农业利用的土地,同时也有jiazaz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的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简答】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前提及内容

1.假设条件

(1)在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

(2)平原中央的城市,是惟一供应工矿产品处,也是农产品惟一的市场。

(3)平原中无通航河流,马车是惟一的交通手段,道路直线。

(4)农业带是一个肥沃的平原,各地土壤肥力相同,气候条件一样。

(5)农业经营的人,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相同。

(6)市场的谷价、工资、利息都是固定不变。

(7)运输费用同运输的重量和距离成一定比例,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2.结论:

在孤立国内,农业生产布局围绕市场———城市呈同心圈有规律的布局。

(1)第一区:

自由农作区。

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鲜奶和蔬菜。

(2)林业区:

产量大,运量大。

主要以解决城市的薪材、木材

(3)轮作农业区:

为集约化轮作谷物地带。

在没有休闲地的情况下,作物每6年轮回一次。

(4)谷草轮作区:

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杜能将之分为七个带,多出一个休闲带。

(5)三圃轮作区:

1/3休闲,1/3燕麦1/3稞麦。

(6)畜牧业区:

运送粮食,在该时代已嫌太远,故生产粮食自给。

生产牧草养畜,制造乳酪,远销城市。

产品:

活畜、黄油和奶酪。

3.产生原理

农作物的经营以获得最大地租(纯利润)为目标。

地租收入对于同样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运费增加)而减少。

当地租收入为0时,既是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

在市场(运费为0)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农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较小。

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这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和斜率。

【论述】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说明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例如:

城郊土地利用分布呈现类似杜能环。

近郊:

以常年菜地、奶制品为主;

远郊地区:

季节性菜、干菜、加工菜、果树;远郊远区:

粮油为主;市辖县:

粮猪油为主

相邻县境:

粮油猪、或林、经作。

【名词解释】中心地的等级性

中心地的等级:

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

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名词解释】中心地

中心地:

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简答】简述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1930年完成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他的“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2.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及中心地理论,探讨的是都是静态局部均衡问题。

而在静态区位论研究后期,很多人开始了动态研究,以廖什1940年发表的《经济的空间秩序》最著名。

他的研究与现实相结合,从发展角度论述了区位论中市场圈的作用和理论问题,被称为“市场区位论”。

在零售商业、批发业和城市区位理论的研究上,贝利和加纳对零售商业区位和中心地系统理论的发展,维斯对批发业区位论的研究,贝克曼、帕尔和戴西对中心地等级系统模型的发展,斯坦因和施坚雅对空间扩散等问题的研究,他们理论和学说构成了现代区位理论的重要部分。

【简答】克里斯塔勒的交通原则中心地理论

(1)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

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

1,3,12,48,192,…。

【名词解释】横向一体化

概念: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目的:

实现规模经济。

利用阶段:

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以扩大市场份额,达到消灭竞争对手的目的。

【简答】企业增长的动因和战略

(一)企业增长动因实现规模效益

1.企业经营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的变化并不随产量而等比例增减,因此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

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为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2.实现交易内部化

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其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要比这些活动分离地由多个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率,从而实现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3.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方面由于市场不完善,技术的价值很难在市场交易中充分实现。

为此,具有这些技术的企业通过该技术在企业内的使用,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必须不断发展。

从积极的方面看,发展企业实力和增加市场地位,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行业的支配地位;从防御的角度看,发展是使企业不被竞争对手所击败、从而生存下去的有效手段。

5.其他方面(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政府支持等)

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

企业扩张可为管理者带来成就感。

大的公司规模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实力(势力)和讨价还价的力量,并易于从多方面(包括股票市场、金融机构等)获取资本以继续增长。

为了减少风险,企业也向多种经营领域扩张。

政府支持也促使了公司的增长。

许多国家,国有公司常居全国大公司之列。

(二)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通常企业的增长可以通过内部增长和外部增长两种途径来实现。

其中,内部增长是通过自我资本积累或新股票的发行来扩建原有的企业、建立分支机构和建设新的工厂,而外部增长则主要是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来求得增长。

一般说来,小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增长的方式,而大企业大多同时采用两种方式,但通常以外部增长为主。

◆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概念: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目的:

实现交易内部化。

方式:

后向一体化:

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前向一体化:

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利用阶段:

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

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来巩固其优势地位。

◆多样化

概念:

指原有产品占有很大市场份额(多为垄断)的企业将生产活动向其它行业发展、渗透的现象。

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动机:

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

利用地区:

战后,多样化扩张战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

从部门领域来看,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将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一产品上,然后通过水平和垂直一体化途径逐步将活动扩展到整个部门及其关联部门。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其经济实力和核心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将通过多样化途径进一步把活动扩展到多个部门,由此形成综合性的多业公司。

从地理范围来看,企业在建立的时候一般将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一地区,然后由此向其他地区扩张,逐步发展成为跨区域的全国性公司。

随着企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一些企业最终将走出国门,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和制造企业,从而发展成为跨越国界的跨国企业甚至全球企业。

【名词解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于1960s提出,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1.产品周期发展的三个阶段

(1)新产品阶段:

新产品开发和生产需要的条件:

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

新产品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

(2)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企业更多地关注成本。

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会选择直接投资。

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

区位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简答】简述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

1.跨国投资的影响因素

(1)非制度因素:

包括当地的政局稳定性、资源禀赋状况、基础设施状况、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高低、产品销售的现有市场以及潜在市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亲近性等;

(2)制度因素:

即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企业运行的便利性。

2.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取向

综合而论,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市场取向、成本取向、利润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成本与利润取向(效率取向)

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为企业所追求的最佳区位。

①考虑到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企业倾向选择在销售量较大的国家生产,并向当地及周边国家销售;

②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企业(或生产工序)倾向选择低劳动成本的国家,产品往往当地生产,全球销售;

③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低环境成本,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有向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2)市场取向

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企业的生存与利润主要取决于市场领地的大小;因此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

据此,企业跨国投资会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即具有消费本企业产品能力、且数量规模较大的消费者群)的国家、特别是当这些国家有着种种进口限制,出口产品到该国运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向这些国家就更有着投资冲动。

(3)要素取向(资源取向)

从地理学的观点出发,考虑到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水、煤炭等资源),投资企业往往到上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寻求合作开发,或将开发资源运回国内,或利用当地资源就地生产消耗该资源类的产品,运回国内或出口到其他相关国家。

(4)公司战略取向:

从公司地理角度出发,跨国公司出于对公司全球战略的考虑,也可能有与上述选择投资对象的各种原则不完全一致的国别选择方案。

(二)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原因:

仿效东道国原有的投资格局,可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外国分支机构在东道国的区位选择对产业集群有较强的指向性。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一般占到国内利用外资总额的80%以上,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是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区域。

当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扎下了根,对东道国的国内环境比较熟悉以后,其在东道国国内的扩张,则基本上遵循国内企业空间扩张的规律,即由集中走向分散,由一级城市向二三级城市扩张,由发达地区逐渐向相对落后的地区扩张等。

2.集中于边界地区

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构成了相互投资的基础。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减少信息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

4.其他区位选择

1)企业间相互依赖和集群效应

一个企业在某一个地区投资的成功,将会吸引其他企业的跟随,不仅是为了降低风险,也是出于竞争需要。

2)制度因素

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名词解释】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的。

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

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名词解释】支柱产业

(1)概念:

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2)特点: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可能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3)功能:

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开展区际分工的主体;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可能波及整个区域经济活动。

【论述】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市场机制,政府干预。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就引导和推动着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市场机制

1.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

供需关系能够引导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经济技术联系,使它们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价格机制则可以调整要素在各产业之间流动和配置。

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产业努力进行技术更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使各产业按照技术的先进性出现兴起和衰落的更替。

2.市场机制的缺陷: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也不是万能的。

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就可能导致某些产业发展过度,而另一些产业可能发展不足。

无序的竞争则可能导致重复建设,使资源总体配置效率降低。

(二)政府干预

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1.政府干预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

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