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626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docx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分类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制造业属于煤炭机械制造业中的子行业,主要服务于煤炭开采行业,相关产品均是煤炭机械化综合开采所必需的设备。

按照煤炭开采方式,煤炭机械设备可分为露天开采设备和井下开采设备,其中露天开采设备包括矿用重型汽车、自卸车、铲运机和挖掘机等;井下开采设备按照开采顺序如下图所示:

煤炭综采机械设备是煤炭井下开采作业的核心设备,主要由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组成,占煤炭机械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5%,其中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装备中装备数量和投资最大的产品,一般占到煤炭企业综采设备投资的60~70%。

2、煤炭综采设备的配套使用

在煤炭井下综采作业中,综采机械设备由液压支架、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组成。

采煤工作面由液压支架支护,使矿工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刮板输送机依靠液压支架支承和推移,采煤机搭载在刮板输送机上并以其为轨道移动。

当采煤机从煤层切割出煤炭后,刮板输送机将煤炭从工作面运送至轧碎机,继而转运至带式输送机,并最终将煤炭运离矿井。

当采煤机沿着工作面完成一次采煤后,整套综采机械设备在液压支架推移下向前移动,沿着工作面进行下一次开采。

通过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配合使用,可实现工作面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的全部机械化作业,具有较高的营运效率和安全性。

其综合配套使用如下图所示:

为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最大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之间在性能参数、结构参数、工作面空间尺寸以及相互连接部分的形式、强度和尺寸等方面,必须互相适应和匹配,产品彼此之间要有较强的配套能力。

在煤炭综采设备设计研发和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矿井地质条件、煤层分布特点以及各种设备的特点,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和安装架数需要适应工作面煤层条件和长度要求,采煤机和液压支架的调高范围要适应煤层厚度及其变化范围,液压支架的移动速度要跟上采煤机牵引速度,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的生产能力需要满足工作面产量要求。

因而,煤炭综采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装备成套生产能力。

3、煤炭综采设备在煤炭开采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煤炭开采行业而言,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煤炭综采机械设备,对于煤炭的集约、高效、绿色、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有效改善煤炭开采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

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达到70%,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性能源。

但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采多采用落后的炮采、普采工艺,煤炭综采机械化覆盖率较低,导致矿难频发,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30~50倍。

近年来,随着煤炭综采机械的广泛使用,有效保护了煤炭开采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人身安全,目前国

内安装了煤炭综采机械设备的矿井已基本不会发生冒顶等安全事故,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改观。

2009年,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降至0.892,比2007年下降40%。

(2)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我国煤炭开采效率较低,平均煤炭回采率不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的一半,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通过提高煤炭综采机械的使用率,是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绿色采煤”的有效途径。

(3)有效提高煤炭产量

煤炭开采工作面采用综采机械化作业后,可以实现集中化生产,大幅提高矿井工作面的采煤单产量,最大程度提高企业效益。

二、行业政策环境

1、行业管理体制

我国煤炭机械行业的监管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是行业内企业的自律组织。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司所处行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2)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

在国家部委的领导下,协助政府部门实施行业管理,在政府部门和煤炭机械工业的企事业单位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制订或修订相关的行业政策、法规、条例和标准,组织会员单位认真贯彻、实施,促进煤炭机械行业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煤炭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国煤炭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2001年11月26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对可能危及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矿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矿用产品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由安全标志证书和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证明产品符合国家及行业安全标准。

2004年8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发放与标识管理细则》等11个安全标志管理文件,规定凡生产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目录的矿用产品,均应提出申办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申请,经终审合格后安标国家中心发放有效期为5年的安全标志证书,监管部门将采取年审、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方式进行监督管理。

安全标志到期后,可向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申请续期,经检验审核合格后换发5年有效期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2010年4月21日,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对《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程序》等9个安全标志管理文件进行了补充修订。

3、产业政策及法规

行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包括煤矿综合开采设备,主要是指“大型煤炭井下综合开采、运输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大型露天矿设备”。

(2)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推进煤矿重大装备国产化、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

(3)2005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提升煤炭生产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

(4)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将“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应用及装备制造”列为“鼓励类”项目。

(5)200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确定的要实现重点突破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展大型煤炭井下综合开采、提升和洗选设备以及大型露天矿设备,实现大型综采、提升和洗选设备国产化。

(6)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将“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开发与加工利用”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7)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十大领域重点工程”包括“煤矿与金属矿开采”,明确要“大力发展新型开采、提升、洗选设备,重点实现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等设备的国内制造”。

三、煤炭行业发展状况

煤炭机械行业是伴随着煤炭行业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

1、国际煤炭行业发展状况

(1)煤炭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在全球现有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是仅次于石油的重要能源。

根据《2009年英国石油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统计,200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1,295百万吨油当量,其中煤炭占比达到29.25%。

煤炭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球,但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印度等国家。

至2008年底,以上国家分别占已证实煤炭储量的28.9%、19.0%、13.9%、9.2%和7.1%。

(2)全球煤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上升

2003年至2008年期间,全球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上升,生产量由2521.8百万吨石油当量增长至3324.9百万吨石油当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5%;消费量由2597.6百万吨石油当量增长至3303.7百万吨石油当量,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9%。

亚太区是全球最大及发展最快的煤炭市场,2008年亚太区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生产量和消费量的61.1%和61.5%。

2003年到2008年期间,亚太区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均达到8.8%,远远超过全球平均增长水平。

同时,近年来全球煤炭产销率均保持在100%左右,煤炭需求的增长带动煤炭价格由2003年的38.48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16.14美元,全球煤炭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

2、国内煤炭行业发展状况

(1)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绝大多数需要井下开采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70%以上。

根据《2009年英国石油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统计,截至2008年底,在我国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13.9%,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21亿吨和86.7万亿立方英尺,仅占全球储量的1.2%和1.3%。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地质条件和能源特征决定了在之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能源规划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将长期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

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不均。

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我国所有已查明煤炭储量中,67%位于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20%位于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剩下13%位于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等地区。

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煤层埋藏深、构造复杂,适宜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量仅占6%,绝大多数煤层需要采用煤炭机械井下开采。

(2)煤炭行业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2009年英国石油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统计,作为全球第一大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08年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414.5百万吨石油当量和1,406.3百万吨石油当量,占全球世界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42.5%和42.6%。

2003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持续稳定增长,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3%和10.5%,超出全球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

(3)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煤炭机械需求提升

2003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由2003年的437亿元增长至2009年的3,021亿元,复合年平均增速达到38.05%。

不断加大的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了煤炭机械需求的提升,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大中型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末期,我国大型煤矿开采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40%。

四、煤炭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1、国际煤炭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在全球煤炭开采行业中,煤炭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煤炭井下开采基本上全部采用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综采机械设备,井下工人数量大幅减少,煤炭生产效率较高。

从2003年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对煤炭的需求增加,全球商品和能源价格高企,煤炭机械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Freedonia集团统计,2004年全球采矿机械(包括煤炭机械设备)需求总额为17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