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2302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优化方案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讲练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2016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考情分析

核心提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命题特点

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的频率最高。

2.从考查形式看,各种题型均有考查,选择题多以名人名言、漫画及当今重大时事为载体进行考查。

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一个概念

意识

2.两个方法论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3.三个基本观点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意识的生理基础

海南·19

江苏·26

大纲全国·29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重庆·9

海南·20福建·39

(2)广东·36

(2)天津·4

意识的能动作用

4.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安徽·9

新课标全国Ⅱ·23

北京·26海南·21大纲全国·28江苏·25四川·9

5.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山东·31

(1)

新课标全国Ⅰ·21山东·24北京·26

海南·19福建·39

(2)广东·36

(2)江苏·27新课标全国Ⅰ·39

(2)浙江·41

(1)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课标全国·19

海南·19北京·28

安徽·39

(2)重庆·10

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广东·32山东·31

(1)

天津·6

江苏·33安徽·39

(2)

核心考点1 物质决定意识 (高考指数:

★★)[学生用书P212]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四、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一、全面理解和把握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2)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正确、错误之分。

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是正确意识,歪曲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是错误意识。

易混提醒

意识与人工智能

(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

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2)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性。

(4)人工智能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误区警示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点拨]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意识并不会自行产生。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

2.正确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错误的意识不反映客观存在

[点拨] 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是错误意识的反映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

题组一 意识的生理基础

 (2013·高考江苏卷,26)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

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激发人脑某个部位”。

由于“江南style”中不断重复的旋律激发了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体现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项说法正确。

其他选项虽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1.2014年8月25日,浙江大学“脑机接口临床转化应用课题组”宣布,通过颅内植入电极的方式建立神经信息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这为“渐冻人”实现运动功能重建带来希望。

这一成果佐证了(  )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人能够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B。

通过颅内植入电极的方式建立神经信息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说明对设备的有意识控制是在大脑指挥下进行的,①符合题意。

“这为‘渐冻人’实现运动功能重建带来希望”,说明人能够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③符合题意。

②④与题意不符。

题组二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014·高考天津卷,4)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

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

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并没有涉及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正确的反映,更不是直观的反映,排除A、C、D三项;意识的作用就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再加工”,即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 B

 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 ②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真实再现 ③哀愁情绪对所处情景具有决定作用

④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选B。

“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①④符合题意。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也有虚假的反映,②观点错误。

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观点错误。

核心考点2 意识的能动作用 (高考指数:

★★★★)[学生用书P213]

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二、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一、正确理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反映什么源于实践活动的需要。

2.主动创造性

(1)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通过意识这一“思维的眼睛”,人类可以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解开自然界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二、全面理解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1.从内容上看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从性质上看: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三、全面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误区警示

1.意识是一面镜子

[点拨] 这一观点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强调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又否认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点,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镜子对事物的直观反映,实际上是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2.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点拨]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借助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发生变化。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题组一 意识活动的特点

 (2014·高考海南卷,2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

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可见(  )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对于项羽自刎而亡,杜牧和王安石有不同的评论,这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性,①正确;也说明受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不同的,④正确;认识的真理性并不是由主体自身决定的,还要受客观因素的影响,②排除;材料强调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具有不同的认识,③排除。

[答案] B

 1.古代没有照相机,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

因此,经常会出现同一个人物往往有好几幅差别很大的画像。

这表明(  )

①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②画像创作的灵感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B。

题中材料“古人的画像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既说明了古人的画像是有历史

根据的,也说明了古人的画像受创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画像创作的灵感源于创作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故②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认识主体不能决定认识结果,故④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题组二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2014·高考江苏卷,27)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意识的相关知识的把握及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体现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未涉及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故选C项,排除A、D两项;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世界的桥梁,B项错误。

[答案] C

 2.右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人的主观意识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态度

B.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解析:

选B。

“雨之所以如此惬意,因为心地一片晴朗”,强调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项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3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高考指数:

★★★★)[学生用书P214]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辩证统一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要求

(1)办事情时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规律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

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1)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2)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规律客观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侧重

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反对主观主义 

侧重于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办事

侧重于在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反对“一刀切”

角度

从唯物论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

从辩证法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和途径

联系

①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性质。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

误区警示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成功

[点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但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取得成功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因此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题组一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014·高考重庆卷,10)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

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

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

治理雾霾,需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故D项入选。

人与自然的斗争性是客观的,不能消除,排除C项。

A项说法过于绝对,将顺应规律当作充分条件,排除。

向污染宣战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舍去B项。

[答案] D

 1.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

今天,改革、发展、稳定彼此交融的态势日益明显,相互作用的趋向更加突出,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全面改革顺利进发。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对每一种既成形式的理解应坚持暂时性和永恒性相结合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D。

“改革是动力,停不得;发展是目的,慢不得;稳定是前提,‘冒’不得”,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符合题意。

“必须在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④符合题意。

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

②与题意不符。

题组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14·高考安徽卷,39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

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

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

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哲理。

[解析] 本题以经济转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依据材料中“扶持政策、实地考察、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等信息,归纳出一切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实践决定认识等知识。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规律是客观的。

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

 2.山东省某县地处沂蒙山区,人均耕地0.5亩。

过去很长时间人们把眼睛只盯在传统的粮食种植业上,农民收入很低,该县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近年来,该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

他们根据本地实际,发展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种植,成熟期正赶上城市蔬菜供应的淡季。

他们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他们组织起上万人的销售队伍,前往周边大中城市进行销售。

该县农民因此而脱贫致富。

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对应的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该县根据本地属于山区的实际,解放思想,大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又根据市场销售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办事情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意识为指导。

该县重视科学文化知识对农民种植的指导,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运用唯物论分析我国制定某项决策的依据

解答此类问题,可以从决策制定的必要性、重要性等角度去分析。

具体包括: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具

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尊重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

2.如何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分析材料提出的问题或分析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近几年政治试题经常选用的设问方式。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白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道理,然后结合材料和设问逐一分析即可。

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

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二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也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

 

[学生用书P216]

中国科学家在麻风研究领域再获原创性成果

[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

 

材料一 围绕消除麻风危害的主要目标,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张福仁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凭借多年的防治、临床实践,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麻风防治”的理念,致力于麻风的防治及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迄今已经定位18个麻风易感基因。

材料二 2015年2月2日,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宣布,通过对8313例麻风受累者和16017例健康对照者的研究,发现6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

并揭示了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