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1914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39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docx

《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案.docx

数学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名称:

数学

授课班级:

46班

设计者:

温俊霞

所在学校:

二完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设计时间:

2008/9/1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数一数

时间

9.1

节数

1

教法

交流与探究

教具

数字卡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数数

教学难点

会数数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观察、数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情况,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参与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

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

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

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

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数字“2”的教学与上面过程相似。

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有多少?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一数,全班学生判断是否数对了。

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实物: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

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

几位男同学?

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

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

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板书设计

学校老师小朋友教学楼气象站……

123456789

小结与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

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

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学生基本还行,动口、动脑都还勤快。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比一比

时间

9.2

节数

1

教法

小组交流与探究

教具

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

知道“多”、“少”的含义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二、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出示书上的图:

小猪、小兔盖房子的。

2.讲故事。

生1:

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冲倒了,要重新盖房子,小猪来帮忙。

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终于盖好了新房子!

师:

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盖房子?

生1:

从房子上面的兔子头像知道的。

生2:

小兔还给小猪准备了好吃的呢!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3:

水中的小鱼也在为他们加油呢!

师:

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通过这个动画片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

下面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

2.小组交流。

3.同位互相说。

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生:

(略)

应用拓展

1.同位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a.一个同学摆,同位摆的和他同样多。

b.同位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教师巡视,发现多数一个摆在上面,一个摆在下面。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比谁聪明。

a.教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

b.小组交流。

1组:

用数的方法:

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

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

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

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

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黄色,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师:

同学们真聪明,说得妙极了!

好了,这节课你们学得很好,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

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少

小结与反思

你知道了什么?

同样多与多与少等。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比长短

时间

9.3

节数

1

教法

小组交流与探究

教具

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重点

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二、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交流、汇报。

a.问:

你发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

d.引导学生说出:

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

cháng长、duǎn短)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a.看出来的。

b.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c.两头儿都不对齐。

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了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

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的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整理学具

板书设计

长短

小结与反思:

学生了解的很好。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高矮

时间

9.4

节数

1

教法

小组交流与探究

教具

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重点

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二、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

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

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

问:

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

因为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

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

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

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师:

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

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

不容易看出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①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

②还可以靠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3.反馈练习。

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

b.排队游戏。

师:

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

(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

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板书设计

小结与反思

学习了高矮,学生了解很不错。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1~5的认识

时间

9.8

节数

1

教法

小组交流与探究

教具

教学重点

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二、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

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

(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

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

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

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

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

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

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

再摆1个得到几个?

……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

“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

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

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

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

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

用什么摆的?

用了几个?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板书设计

12345

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比大小

时间

9.9

节数

1

教法

小组交流与探究

教具

“1”、“2”、“3”、“4”、“5”、“6”张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展示书上的图。

a.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

b.3只小猴共进午餐。

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

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开始吃了?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一共有几种水果?

它们各有几个?

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图例)

5.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

6.提问:

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

教学比较2、3、4的大小

1.教学“3=3”。

a.画外音(小猴说):

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b.提问:

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没也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上图下面写上“3=3”。

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2.教学“3>2”。

方法和教学“3=3”相同。

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

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

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3.教学“3<4”。

方法如前。

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4.区分“>”、“<”和“=”。

a.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

教师都加以肯定。

b.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①看谁举得对: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②看谁摆得好:

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

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2.补充练习。

a.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

填( )>( )

b.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3个梨。

填( )>( )

c.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

填( )>( )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

4.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

5.开放练习:

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

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板书设计

1>2>3>4>5

><

小结与反思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

比时仍然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第几

时间

9.10

节数

1

教法

观察与交流

教具

教学重点

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

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a.教师演示“买票”。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

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

“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

谁排第一?

小聪聪排第几?

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

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

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

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

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第1、第2、第3、第4

小结与反思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5以内数的组成

时间

9.11

节数

1

教法

观察与交流

教具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二、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复习数数。

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

谁能数组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

准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

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

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

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c.全班学生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

(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Guess!

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

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

为什么猜得这样准?

有什么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

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

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板书)

b.填方框(第19页下面)。

看图边读边填。

指名板演。

做完的同位检查。

订正。

4.指导看书。

边说边填。

指名板演。

订正。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学生摆学具,同桌操作。

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巩固练习

1.男女分读组成。

2.第8题。

边说边做,做完同位检查。

全对的、书写好的可以各得一个小印章。

订正。

板书设计

小结与反思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

加法

时间

9.15

节数

1

教法

观察与交流

教具

教学重点

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二、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