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铜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跌变,近至20世纪中国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
“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
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
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
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创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
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
所以,中国画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
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
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
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
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并将其化为己有。
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木观而不随波逐流。
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波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
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変”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
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指中国画要守住文化和精神传统,这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意义重大。
B.在“守”与“变”原则的指导下,中国画要融合传统文化基因和时代审美的追求。
C.“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融入时代内容,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进行艺术创新转化。
D.中国画自身的发展逻辑是指在笔墨法度中彰显特定审美意蕴,笔墨法度是核心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守”与“变”,文章阐发了内涵,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
B.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中国画的“守”,论述第二个方面时用反例证明了形式的创新要不得。
C.文章论证求“变”时,先阐明了“变”的两层含义,然后论述了两者的关系,再加以举例论证。
D.第二段用南宋的山水画的例子,证明了中国画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可“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属于中国画创作者要深刻领悟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也应该继承。
B.因为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的审美意境,“写意”成了中国画最高的成就。
C.新时代中国画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变”,中国画的发展应该走林风眠、张大千的路子。
D.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展现中国画新时代的审美风范。
【答案】1.D2.A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笔墨法度是核心内涵”错误,原文是“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两者概念不能混同。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依据原文“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肯定了形式上追求的创新,B项“证明了形式的创新要不得”错误,C项“论述了两者的关系”,而文中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D项南宋的山水画的例子并不能证明中国画以大道为终极取向。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因果关系错误;C项,“中国画的发展应该走林风眠、张大千的路子”错误;D项,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展现中国画新时代的审美风范。
说法绝对。
故选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心锁
潘剑林
初冬的寒冷笼罩着江南的小城。
城东门的青瓦小院里就是老锁头的家。
老锁头病了,一声接一声地咳嗽使得他喘不过气来。
医生已经告诉老伴,老锁头得的是肺癌,并且是晚期。
老锁头其实叫邓昌田。
因为他爷爷和爷爷的爷爷都是锁具的行家,几代人对锁的收藏与维修奇绝精妙,四乡八邻的人都习惯地喊他“老锁头”。
老锁头只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因为是晚年得子,老伴对他娇生惯养。
儿子24岁了,不求上进,经常和镇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喝酒赌博。
要说老锁头的病与儿子的不争气也是有关系的。
深夜,老伴看到老锁头真不行了,把儿子找了回来。
老锁头睁着浑浊的眼睛喘着气看着儿子,断断续续地说:
“邓明啊,爹不行了。
没有为你留下什么财产,就留下些锁。
”他颤抖地从枕头下摸出一把闪着亮光的铜锁。
锁的外形是条鱼,交给儿子说:
“这把明代‘鱼形锁’,是我们家祖传的,你要好好收藏。
孩子啊,锁和人一样、是有灵魂的。
你收藏好这些锁,把修锁的技术学精通,老老实实就可以养活一家人。
可千万不要……心也要有锁啊”。
老锁头死了。
儿子邓明接管了老锁头的锁业。
他不满足修锁业务的收入,总想找机会赚大钱。
这不,一个外地的朋友告诉他,有个叫铜岭山的地方,寺庙里有一把古老的“梅花桩锁”,当地村委会想把锁卖给收藏的行家,用钱来修山里的公路。
梅花,又名“五福花”。
听父亲多次提到过这种梅花桩锁,锁体上面刻有梅花图案,整体看上去像是一截树桩,实乃锁中珍品。
邓明动了收购的心。
山峦起伏,树高林密。
邓明在当地两位村委的带领下,爬到了铜铃山腰的寺庙门前。
破落的寺院里,杂草丛生,断壁残垣。
但靠山岩一侧的围墙却显得完整坚固。
因墙的东部有一处山门。
两扇大门上就挂着邓明想买的“梅花桩锁”。
他仔细看了挂在山门上的锁,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但锁身仍色泽明艳,锁面上凹凸的梅花如在开放,花瓣就像睁大的眼睛在守护山门。
凭着家业的熏陶,邓明认定这锁实是值钱之物。
他告诉两位村委,他回去筹钱再来。
一个人顺着围墙走,邓明想看看这古色青砖的围墙到底有多长。
了解寺庙的规模,也是了解这锁的来历。
突然,看见一个老人正坐在围墙边歇息。
老人头发胡子全白了,但神釆奕奕,目光炯炯。
他抽着土烟,朝邓明似笑非笑地点了下头。
邓明没大在意。
下山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这么值钱的东西就挂在那山门上,没有人看守和护卫,山里的人真是单纯。
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
我何不今晚就回到山里,只要一把锤子和撬棍,十几万的东西就可以到手,神不知鬼不觉。
他真的在山下的五金店买了锤子和小铜凿,返回了山里。
坐在寺庙不远的一棵大树下打个盹,想等天黑再动手。
天色暗了,丛林里的夜莺发出了凄厉的鸣叫。
邓明缩在树下,有点害怕。
但一想到十几万就会轻易到手,似乎不害怕了。
山里起风了。
树枝摇晃,树叶簌簌滚动。
突然,远处一道闪电,先是随风几点小雨,不一会儿风和着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
邓明来不及找躲雨的地方,大树被淋透,邓明已经是落汤鸡了。
山里的积水从山顶流下,霎时,脚下全是激流,他紧紧地抱着大树,惊恐地闭上了眼睛。
这时,寺庙那边传来一声巨响,像是房屋倒塌的声音。
邓明不顾一切地爬到了树上,“完了!
”一定是山洪暴发了……
雨一直在下,但风小了。
邓明抱着树干,恍惚中不知过了多久,睁眼一看,东方出现了一线白光,天亮了。
他哆里哆嗦地滑下树,忘记了锤子和铜凿,连滚带爬地下山而去。
邓明病了,发着高烧,在医院里打上了点滴。
母亲在他额头上放上冷毛巾。
迷迷糊糊中父亲在大声地斥骂他:
“告诉过你,锁是有灵魂的,你却没有灵魂!
”邓明跪在地上流着眼泪,不敢抬头去看父亲。
朦胧中,父亲转身走了。
邓明想去拉他,但定睛一看,不是父亲,却是那个抽着土烟的白发“老头”。
“怎么是你?
你是谁?
”
“老头”口中吐着青蓝色的烟雾,还是似笑非笑地对邓明说:
“年轻人,看你生在锁钥世家,我本想安身你处,伴你领略锁之精华。
但你贪财入邪,不怀善念,你我无缘也矣。
昨夜以风雨拉你,今日离别留一语与你:
为心灵之邪恶上锁,做好人才能治好锁,不辱门风!
”
“你到底是谁?
”邓明大声地对着背影喊。
“我是那梅花桩锁魂!
”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6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前半部分叙写老锁头临终景况,其间插叙家世交待人物,内容充实而行文紧凑。
B.老锁头秉承家业,不仅精通锁艺且深悟人生道理,却因儿子不肖,至死不能放心离去。
C.邓明见梅花桩锁实为精品,便起了不义之心,病中受教后,才明白了给心上锁的道理。
D.狂风暴雨、闪电激流,夜晚山林场景的描写,渲染了恐怖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请简要分析白发老人的行为及相应的心理变化。
6.小说对“白发老人”的刻画有怎样的特点?
请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4.C5.①蹲在墙下观察邓明,知其为锁钥世家之子,想待他付钱买锁后随他而去,助其悟锁;②兴风作雨,恐吓邓明,因知其心起邪念,要阻止其作恶。
③到医院告别,要教育邓明先设心销,才能不辱家门。
6.①作者将其身份设定为梅花桩锁的“灵魂”,让其在现实生活中活动,这是借鉴了《聊斋志异》的写法,借助鬼魂以达到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
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及可读性。
②老人的形象塑造是前有铺垫、后有照应。
有了前面寺庙墙边的出现,后面医院现身的说教才合理自洽。
③外貌描写传神,语言描写更是点睛之笔。
“神采奕奕,目光炯炯”,教育邓明切中肯綮。
不愧为名锁之“魂灵”。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内容与表现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把握小说大意,明确所用手法和主旨。
C项“邓明见梅花桩锁实为精品,便起了不义之心”错误,依据原文“下山的路上……,十几万的东西就可以到手,神不知鬼不觉。
”是在下山路上起了不义之心,本想收购。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调动关注塑造人物的方法,借助方法对他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小说赏析水平。
①依据原文“看见一个老人正坐在围墙边歇息。
老人头发胡子全白了,但神釆奕奕,目光炯炯。
他抽着土烟,朝邓明似笑非笑地点了下头。
”“年轻人,看你生在锁钥世家,我本想安身你处,伴你领略锁之精华”可知他蹲在墙下观察邓明,知其为锁钥世家之子,想待他付钱买锁后随他而去,助其悟锁;②依据原文“昨夜以风雨拉你”,心理想法是因知其心起邪念,要阻止其作恶③“今日离别留一语与你:
为心灵之邪恶上锁,做好人才能治好锁,不辱门风”是想教育邓明,让他不辱家门。
能出现答案要点即可。
【6题详解】
本文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人物形象塑造和作用角度去思考。
白发老人多次出现,前有铺垫、后有照应使文章情节合理;“你到底是谁?
”邓明大声地对着背影喊。
“我是那梅花桩锁魂!
”,身份定位是“锁魂”,更能起到教化目的,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及可读性;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神采奕奕,目光炯炯”,属于外貌描写,“年轻人,看你生在锁钥世家……不辱门风!
”属于语言描写,这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说明老人正中要害,点醒邪恶之人,结合以上,就可以形成答案。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日前,我们的太阳经历了为期两周的持续空白期。
在这两周内,太阳黑子竟然完全隐身,不见踪迹。
科学家认为太阳出现如此长时间的空白期,说明太阳开始变得不活跃,这是大阳从极大活动期迈入极小活动期的表现,也预示着在未来至少数年的时间里,地球将进入“寒冷期。
”
作为太阳表面炽热的气体旋涡,太阳黑子出现的多,代表了太阳释放的热量就多,太阳黑子出现的少,说明了太阳释放的热量就少。
大阳是个情绪分明的家伙,它有时会异常活跃,有时又会安静冷淡。
当它活跃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强射电波、紫外线等,使地球电离层干扰现象频繁出现;当它“玩累”了开始体息的时候,就会减少热量的散发,此时地球温度也相应降低。
英国相关媒体发布的文章表示,地球也存在生命周期,2030年后的几十年,是地球的第26个周期。
在这个周期内,太阳活动会降低六成,这也就表示,天气变冷将成为不可避免的情况。
到那时,地球温度有可能会与发生于1645年-1715年的被称为蒙德极“小冰期”的地球温度相近,地球温度平均下降了1.3℃,季节分界相对模糊,植物生长受到极大影响。
这个小冰期持续了近70年的时间,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
(取材自《蓝星新时代网》2018年8月8日)
材料二:
科学家早已得出地球会出现酷热与酷寒时期的结论,近来,这种两极气候的变化又引起了热议。
科学家发现,大阳黑子在近段时间里经历了为期两周的“隐身”,这暗示着太阳将由极大活动期变成极小活动期,这种变化预计会给地球带来“寒冷期”,并有可能持续几十年。
这种冷热交替的周期极端气候,在高纬度地区表现更加显著。
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代,我国曾经历了一段“小冰期”时代,1618年“夏大旱,赤地千里”,第二年“辽地大雪,多冻饥”,1620年“辽东旱,木株尽萎”等。
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明朝、后金和朝鲜都有典型的极端气候现象发生。
未来人类可能因环境的大变化面临各种问题,除了酷热酷冷,干旱暴雪等自然灾害或许会更加严重,还可能有严重的流行疾病威胁人类健康。
但无论怎么说,人类团结起来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目前就是要加强环保,未而绸缪。
(取材自《科学宇宙探索人》2018年8月9日)
材料三: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呼声似乎越来越高,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加剧。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一些气候领域最为优秀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出警告,北极地区的冰帽在一年内增长了60%,与2012年相比,海冰覆盖区域增加了一百万平方英里,全球可能正在走向一个“冰期”。
美国海洋学家马斯洛斯基教授说,我们正在使用更高精度的超级计算机气候模型对北冰洋海冰进行研究,相关调查显示人类排放的大气颗粒物可能会遮挡太阳的光线,使地球表面的阳光照射量下降。
一些顶尖的气候学家认为,以往灾难性全球气候变暖的观点可能产生严重误导。
尤其是北极圈周围的国家,如果全球变暖,那么北极海冰就会出现大规模融化,北极航线也会随之兴起。
今夏一支由20多艘游艇组成的船队,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探索开通西北航道,本以为北极将出现没有海冰的夏季,但事实上这些船只最终被困在冰里,被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救回。
因此,致力于“绿色”环保的一些措施也将面临停滞,世界经济可能将高达数十亿英镑用于遏制全球变暖的资金转移。
(取材自腾讯科技2013年9月9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活跃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强射电波、紫外线等,地球电离层受到的干扰较大。
B.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炽热的气体旋涡,其空白期的长短与地球寒冷时期的长短有关。
C.地球的生命周期对太阳的活动影响很大,在第26个周期内,太阳活动会降低六成。
D.2030年后地球将进入蒙德极“小冰期”,气温平均下降1.3℃,季节分界也会弱化。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寒冷期”是全球性气候现象,高纬度地区表现更加显著,中国在十七世纪有过记载。
B.很多人认为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变暖,但有调查显示人类排放的大气颗粒物会使气温下降。
C.观察太阳黑子与研究北极冰面,依据虽不同,但研究者都认为地球可能正走向一个“冰期”。
D.对地球酷热与酷寒的周期变化,科学界已有共识,对新冰期即将到来也形成了一致的结论。
9.气候“冰期”会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
请就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7.A8.D
9.①极大影响植物生长及人类的生产生活。
②疾病流行威胁人类健康。
③北极航线开发下马。
④用于遏制全球变暖的巨额资金转移,影响世界经济走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题干要求,结合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比较鉴别得出结论.依据原文“这种变化预计会给地球带来“寒冷期”,并有可能持续几十年”,B项其空白期的长短与地球寒冷时期的长短有关,曲解文意。
C,“地球的生命周期对太阳的活动影响很大”错误;D项,依据原文“地球温度有可能会与发生于1645年-1715年的被称为蒙德极“小冰期”,2030年后地球将进入蒙德极“小冰期”错误,,或然变成了必然。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题干要求,结合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比较鉴别得出结论.D项“对新冰期即将到来也形成了一致的结论”错误,“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说”仍有很大影响。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题干要求,结合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关系,分层概括“.1618年“夏大旱,赤地千里”,第二年“辽地大雪,多冻饥”,1620年“辽东旱,木株尽萎”等,”可概括出①;“还还可能有严重的流行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可概括成②,“如果全球变暖……,但事实上这些船只最终被困在冰里”,可概括成③,根据文本最后一句话,可得④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
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荐,字孝举,深州陆泽人。
祖鷟,字文成,早惠绝伦,调露初,登进士第。
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见所对,称天下无双。
荐敏锐有文辞,能为《周官》、《左氏春秋》。
初,为颜真卿叹赏。
大历中,浙西观察使李涵表荐才任史官,诏授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以母老辞不就。
丧除,礼部侍郎于邵以闻,召充史馆修撰,兼阳翟尉。
时颜真卿奉使淮西为李希烈①所拘,荐疏奏曰;“真卿受命之后,不宿于家,亲党不遑告别,介副不及陈请,孱僮单骑,即日载驰。
真卿逮事四朝,为国元老,忠直孝友,羽仪王室。
行年八十,拘囚环堵之间,顾眄钩戟之下,不知悲翁何以堪此!
……”卢杞②持之,不报。
朱泚反,诡姓名伏匿城中,著《史遁先生传》。
京师平,擢左拾遗。
诏复用杞为刺史,荐与陈京、赵需等论杞奸恶倾覆不当用,入对挺确,德宗纳之。
贞元元年,帝亲郊。
时更兵乱,礼物残替,用荐为太常博士,参缀典仪,略如旧章。
刑部尚书关播持节送成安公主于回纥,以荐为判官。
还,迁工部员外郎。
久之,擢谏议大夫,复为史馆修撰。
方裴延龄用事,中伤俊良,建白无不当帝意。
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秘书少监延龄必欲以罪斥废之。
会遣使册回鹘毘伽怀信可汗,使荐至回鹘。
还为监。
吐蕃赞普死,擢荐工部待郎,为吊祭使。
荐占对详辩。
三使绝域。
反次赤岭,被病卒,年六十一,吐蕃传其柩以归。
顺宗立,讯至,赠礼部尚书,谥曰宪。
荐自拾遗至待郎,凡二十年,常兼史馆修撰,所著书百余篇。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六》)
注:
①李希烈,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后公然反唐。
颜真卿被派前去晓谕大义,因凛然拒降,终被缢死。
②卢杞,唐朝宰相、奸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秘书少监/
B.荐将硫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秘书少监/
C.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秘书少监
D.荐将疏其恶/延龄知之因/言于帝曰谏/议论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二者不可兼/荐改秘书少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他的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B.“亲郊”指帝王亲自到郊外祀祭天地。
“三岁一亲郊”的制度肇端于秦,宋代趋于稳定。
C.“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后经常用来指文人保持节操。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如诸葛亮谥“忠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荐的祖父张鷟,早惠绝伦,进士考试的对答,被称天下无双。
张荐也聪敏有才,通晓《左传》等,李涵曾上表推荐说其才可任史官。
B.颜真卿出使被拘,张荐仗义上琉,陈说真卿是四朝元老,品德高尚,年近八十,遭囚受辱,企望皇帝施以援手,奏疏却被卢杞扣压。
C.硃泚反叛平定之后,张荐被提拔为左拾遗,他与陈京等人论说卢杞奸诈邪恶反复无常,入朝应对坚定确切,阻止了德宗对卢杞的任用。
D.一去送回纥公主返乡,再去传旨册封回鹘可汗,三去吊祭吐蕃赞普,张荐多次出使,与西北民族斗智斗勇,赢得了朝廷与异族的敬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党不遑告别,介副不及陈请,孱僮单骑,即日载驰。
(2)反次赤岭,被病卒,年六十一,吐蕃传其柩以归。
【答案】10.C11.C12.D
13.
(1)亲戚好友来不及告别,一个副手都来不及约请,只身单骑带着小僮,当日即驱车奔赴了淮西。
(2)返回停驻在赤岭(时),患病去世,享年61岁。
吐蕃(用传车)把他的灵柩送回(京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