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457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

初中文言文知识总结

文言文解释词语

直击中考(分析题型、明确考点)

近年中考语文文言词类考点主要分为:

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一、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一)之

(1)【动】往,到……去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代】他,她,它,这样,那样

(3)【助】的(有时可不译)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不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时省去何陋之有?

《爱莲说》

(7)【助】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马说》)

判断下列之字的用法:

1、学而时习之(《论语》);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宋何罪之有(《公输》)

5、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6、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二)以

(1)【动】认为,以为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2)【介】用,把,拿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3)【介】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4)【介】凭借,依靠,依照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9)【连】以至、因而

判断下列以字的用法:

1、何以战?

《曹刿论战》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6、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7、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三)于

(1)【介】在,到,向,从,对,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介】被

(3)【介】同,和,跟,对于,向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4)【介】比,胜过苛政猛于虎也

判断下列于字的用法: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鱼亦我所欲也,所欲有胜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3、贫者语于富者《为学》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四)其

(1)【代】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既出,得其船

(2)【代】这,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推测)其真不知马也。

(4)【副】岂,难道(表反问)其真无马耶?

(5)【助】调节音节,无义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北冥有鱼》

4、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五)而

【连】①表并列:

“和、又”。

可不译博学而笃志

②表递进:

“并且”

③表承接:

“就、然后”,或不译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表修饰:

不译久而不去(《卖油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⑤表转折:

“但是、却、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⑥表因果:

“因而”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性嗜酒,而家贫不能常得。

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六)乃

(1)【副】于是、就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副】却,竟然,居然,反而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3)【副】才乃悟前狼假寐

(4)【副】是,就是(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5)【代】你的,你家祭勿忘告乃代翁

乃载祖归养。

《原谷有祖》

(七)或

(1)【代】有人、有的、某人……或请重法以禁之。

《唐太宗论止盗》

(2)【副】或许、也许、可能

(3)【副】或者,有时或王命急宣《三峡》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3、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4、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二、词类活用主要包括类型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

福:

赐福,保佑 

2、名词作状语。

如:

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斗:

像北斗七星那样。

蛇:

像蛇那样

3、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飞奔的马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

帝感其诚。

诚:

诚心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

亲贤臣,远小人     亲:

亲近     远:

远离 

6、使动用法: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无案牍之劳形  劳:

使……劳累 翻译为“使„„怎么样”。

 

7、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如:

渔人甚异之。

异:

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文言文划分节奏专项训练

一、文言文划分节奏依据:

【句首停顿】

(一)句首发语词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要停顿。

如“夫”、“若夫”、“盖”“至”、、“至若”、、“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1、夫君子之行2、其如土石何

3、若夫霪雨霏霏  4、至若春和景明

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两处)

(二)句首连词“若”“虽”“而”“然”“且”、“因、“惟”、“故”、“然则”等。

1、然则何时而乐耶2、惟吾德馨3、且焉置土石

4、虽乘奔御风

(三)句首过渡性和总结性的词

过渡性的词:

或,而或;总结性的词:

故,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

1、遂许先帝以驱驰(两处)2、或王命急宣3、故自号曰醉翁也

(四)句首表示时间、方位的词语

中、方、先、今、既而、已而、俶尔、俄而等

1、方欲行2、已而夕阳在山3、俄而雪骤

【古二今一】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

1今齐地方千里(两处)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两处)

【文言句式】

(一)主谓之间

佳木秀而繁阴先帝不以臣卑鄙(两处)

特殊:

主谓都是单音节词,主谓连在一起读

我欲乘风归去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动宾之间

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两处)

(三)状语—谓语

永之人争奔走焉。

“争”是“奔走”的状语

【名词作状语】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1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

【“而”字停顿】

“而”字后应该停顿。

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①“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②“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

③“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④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闻而愈悲。

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必以分人

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如:

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

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地名---姓名---字---“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文言文划分节奏练习

1、(2017襄阳中考)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以为/在有所益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2、(2018襄阳中考)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

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3、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百里奚/举于/市B、至若/春和/景明C、食不加/肉D、振贫/吊死

4、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B、货/恶其弃于地也

C、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D、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若夫/淫雨霏霏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齐人/有好/猎者D.家富/则市得/良犬

6、下列句子中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2分)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C、沈宣词/尝为/丽水领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初中文言文翻译

知识点分享:

文言特殊句式

一般分四类: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判断句:

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北朝民歌《木兰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被动句:

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关键词:

于,见,为

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省略句:

屠惧,投(之)以骨。

(蒲松龄《狼》)

倒装句: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文言文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例:

例:

文言文翻译标准

信:

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

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

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文言文“五字翻译法”

增:

单音节变双音节。

元方时年七岁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删: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表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等。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留: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均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例1: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例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例3: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换:

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文言句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义,通假字等,应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例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例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例3:

十年春,齐师伐我。

调:

倒装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等,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

例1:

蒙辞以军中多务。

例2: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例3:

何陋之有?

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常见的省略内容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

例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例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例3: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中考评分标准

中考文言文翻译的评分标准一般为:

准确翻译关键字词,符合原意,语意完整,句子通顺。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

(一)(2018年中考)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

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布:

颁布,公布。

於:

同“于”。

卒:

终于。

嗣:

继承。

刑:

处罚。

傅:

老师。

黥:

即墨刑。

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秦民大说  说:

           有一人徙之 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译文:

                       

(二)(2017年中考)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

事多,繁忙。

②门阀:

名门贵室。

③事冗:

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文言文内容理解

一、内容理解常见题型及步骤:

1、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简要分析写作手法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5、领悟文言文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划定原文信息范围。

2、理清思路,提取重点信息。

3、组织语言文字,规范表述。

二、初中文言文分类

读书学习类:

《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虽有佳肴》

山水类:

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传记类:

《周亚夫军细柳》

修身做人:

《诫子书》、《卖油翁》

劝谏类:

《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

先秦诸子百家:

《论语》十二章、《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鱼我所欲也》

托物言志:

《陋室铭》、《爱莲说》、《马说》

其他: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狼》、《愚公移山》、《桃花源记》、《核舟记》。

二、山水类文言文做题方法归纳:

1、写法:

(1)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对比:

急湍甚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多种感官:

视觉、听觉、触觉等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观察角度:

仰观、俯察、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小石潭记》《钱塘湖春行》

高峰如云,清流见底

(7)白描:

文字简练朴素,清新淡雅

2、感情:

(1)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2)沉醉山水的愉悦,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3)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4)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

(5)被贬的孤凄悲凉。

(6)高雅脱俗的情怀,孤高自赏。

练习: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

“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然杭人游湖烨然若神人

B.多于堤畔之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与杏桃相次开发惠子相梁

D.石篑数为余言扶苏以数谏故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4分)

①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0.本文原题为《晚游六桥待月记》,通篇却在写花写人,有何作用?

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四、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

爱国爱民\忧国忧民  仁爱\仁慈  乐观\豁达\旷达  潇洒闲适  机智聪慧  

幽默 有恒心 耐心  勇敢  诚信  有胆识  坚强 执着  忠诚 孝顺 

尊老爱幼  从容镇定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洁身自好 有进取心 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善辩胸怀大志有远大抱负舍己为人吃苦耐劳

一是结合具体的事件来分析。

二是抓住作者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来分析。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三是从文章整体内容上感知作者对人物所持的态度。

练习1: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

“上马能击贼,下马能露布,唯傅修期耳。

让:

责备露布:

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涉猎经史洪仲深让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傅永为什么能发奋读书?

 

4《孙权劝学》中的吕蒙与本文中的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练习2: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

少为诸生,勤习典籍。

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

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里落②化其仁让。

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

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

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

猪。

②里落:

村庄。

③方正:

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

④赍(jī):

持有,携带。

⑤辟:

召,征召。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15.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16.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

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

(2分)

 

三、道理、启示类题目的阅读理解方法

为人道理:

诚信自知之明灵活处事(反:

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

虚伪)  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

贪图享乐\鱼肉百姓)

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反:

自私自利) 宽容(反:

斤斤计较)

虚怀若谷\举重若轻

处事方式:

善于思考\不轻信盲从\有主见\敢于质疑\不迷信(反:

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迷信)

不畏艰难(反:

退缩)敢于进谏勇于探索、创新专心致志

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可以以弱克强重视后天的教育

科学哲理: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全面看待问题\有全局意识(反:

片面、孤立)

辨证地看问题(反:

墨守成规)透过现象看本质(反:

不要只看表面,凭空想象)

熟能生巧

1、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目: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思考: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文言文阅读(10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

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

岁余,东海大治。

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注释]①谒者:

官名。

②河南:

指河南郡。

③节: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

④矫制:

假传圣旨。

⑤数:

屡次。

⑥黄老之言:

指道家学说。

⑦大指:

大的原则。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上使黯往视之使: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乃:

1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1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的品质,从原文中“”这一句可以看出。

(2分)

1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