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级上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docx
《人教版八级上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级上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级上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
第2章声现象单元精测卷
(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解析】选B。
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C正确;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B。
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
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响度的理解。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与响度无关,故选A。
3.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声音三特性的判断。
通常调节电视、收音机的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B。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强弱是指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所以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B错误;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C错误;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D正确。
故选D。
5.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解析】选A。
叫喊声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王欣听到楼下的叫喊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通过音色判断出喊王欣的是李娟,故C正确;下楼脚步轻些是为了减小噪声,避免影响到邻居,故D正确,故选A。
6.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声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A说法正确;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鼓面的振幅越大,则鼓声的响度越大,选项B说法错误;鼓声主要靠空气传入人耳,选项C说法错误;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鼓面振动的频率越高,则鼓声的音调越高,选项D说法错误。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
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当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人们还是能辨别它们,原因是它们的强弱不同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声的综合知识。
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是通过音色辨别它们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声现象的认识。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项错误;在不同位置按弦,是改变发声的音调,B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项错误;本题只有D项的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9.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尝试了水下发声实验:
把小提琴、沙锤、小号、长笛、吉他等乐器浸没在水中,分别演奏它们。
观众在水面上听不到长笛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长笛是靠吹入管中的 振动发声的,但在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 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所以长笛不能在水下发声。
【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
长笛发声是靠吹入管中的空气振动发声的,但是在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水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故不会振动发声。
答案:
空气 水
10.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
这说明 可以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 能传声,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 (选填“快”或“慢”)。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人的耳朵听不到声音后,可以通过硬棒、牙齿等固体将声音传递到大脑中。
诱鱼器发出声音,通过液体传播到鱼的听觉器官里,鱼就被吸引了过来。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慢,在气体中最慢。
答案:
固体 液体(水) 快
11.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 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 方面控制噪声的。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在本题中,这位同学听到了从桌子传来的敲击声音,桌子是固体,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摩托车的噪声来自于摩托车的发动机,那么发动机就是噪声产生的声源,消声器安装在发动机上,减小了噪声,这是从声音的产生,也就是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固体 防止噪声产生
1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⑥时,音调可以改变,从而可以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
【解析】
(1)竹笛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2)由于空气柱越长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时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
答案:
(1)空气柱
(2)a c
13.如图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标志,近期我市各校陆续开展了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地震、火灾等逃生避险能力。
某校物理小组的同学设想,如果在地震易发地带安装 波传感器,一定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了次声波。
地震发生前会发出次声波,安装次声波传感器,一定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答案:
次声
14.马航客机MH370确认坠毁后,要想查明事故原因,找到黑匣子是关键,美国海军提供的TPL-25能追踪频率从3.5kHz到50kHz的任何声波发生器,而客机黑匣子的声波发生器每秒发送频率为37.5kHz的声音脉冲,客机黑匣子的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音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它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 (选填“快”或“慢”)。
【解析】本题考查超声波和声速。
黑匣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为37.5kHz,大于20000Hz,属于超声波;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
答案:
超声波 快
15.如图所示,2015中华龙舟大赛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运动员越用力击鼓,鼓声的 越大。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三特性。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敲鼓的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响度就越大。
答案:
振动 响度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16.(9分)
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声学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知识点不能重复)
例如:
问:
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
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
(1)问:
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入耳朵的?
答: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2)问:
手机的来电音量调大时,是在改变什么?
答:
改变声音的响度。
(3)问:
接听手机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根据的是什么?
答:
根据声音的音色我们很容易判断出熟人的声音。
(4)问:
在月球上,宇航员可以用手机联系吗?
答:
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手机即使接收到信号,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任选其二)
答案:
见解析
17.(8分)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水面升高的过程中,瓶内空气柱变短,其振动频率加快,音调变高。
答案:
往暖瓶里灌开水,是根据音调不同来判断水位高低的。
往暖瓶里灌开水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随着瓶内水面上升,瓶内空气柱变短,其振动频率加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四、实验探究题(9分)
18.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杰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
在认真观察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二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
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
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杰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杰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_________。
(4)请你将小杰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
(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_____________。
(5)据此可知,弦乐器的音调的高低是可以调节的,当弦越紧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当弦越粗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
【解析】
(1)小杰在实验过程中,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2)在探究音调跟弦的长短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控制粗细和松紧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在粗细和松紧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
(4)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使弦的其他因素均不变,只改变弦的粗细即可:
使琴弦的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
(5)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当弦的张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粗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答案:
(1)低
(2)控制变量法
(3)改变弦长、改变音调
(4)增加粗细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 (5)高 低
五、计算题(12分)
19.小贺和同学周末结伴去姑婆山游玩,来到大草坪中央,他们对着前方680m的仙姑瀑布兴奋地大声喊:
“我爱你……!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秒。
(2)他们是否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解析】
(1)人发出的声音传到仙姑瀑布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
s=680m×2=
1360m,由v=
得听到回声的时间:
t=
=
=4s。
(2)因为从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0.1s,所以他们可以听到回声。
答案:
(1)4s
(2)他们能听到自己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