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8560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农村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

树莓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宁夏青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宁夏和顺新村树莓产业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四年三月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

树莓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

1.1.1概况1

1.1.2财务状况2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3

1.2项目基本情况1

1.2.1项目情况1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1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2

1.2.4土建工程4

1.2.5建设期限4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4

1.2.7项目效益4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

1.4综合评价7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9

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9

2.2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10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4

3.1建设地点选择14

3.2建设条件14

3.2.1自然条件14

3.2.2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15

3.2.3基础设施条件16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7

4.1市场分析17

4.1.1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17

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8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0

4.3市场风险分析20

4.3.1市场风险因素分析21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21

第五章建设方案23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3

5.2建设规划和布局23

5.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4

5.4技术(工艺)方案24

5.4.1技术路线及流程24

5.4.2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25

5.4.3主要技术参数26

5.5设备选型方案27

5.6主体工程方案29

5.7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29

5.8实施进度安排30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32

6.1环境影响32

6.2节能减排措施32

6.3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32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34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4

7.2劳动定员35

7.3管理措施35

7.3.1工程管理35

7.3.2生产管理37

7.3.3财务管理37

7.3.4销售管理37

7.4技术培训38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9

7.5.1依据39

7.5.2安全措施39

7.5.3卫生措施40

7.5.4消防措施40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2

8.1投资估算依据42

8.2投资估算42

8.2.1总投资42

8.2.2设备投资44

8.3资金来源46

8.3.1中央财政资金46

8.3.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6

8.3.3自筹资金及来源46

8.4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46

第九章财务评价48

9.1财务评价依据48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48

9.2.1营业收入48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51

9.3.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51

9.3.2项目总成本估算52

9.3.3经营成本估算52

9.4财务效益分析53

9.4.1盈利能力分析53

9.5不确定性分析54

9.5.1盈亏平衡分析54

9.5.2敏感性分析54

9.6财务评价结论56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57

10.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57

10.2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57

10.3带动基地分析58

10.4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58

10.5带动就业分析59

10.6对比分析59

一、树莓产业发展的背景

(一)树莓概述

“树莓”又名覆盆子,既是水果也是我国千年中药材,在“本草经疏”“本草述”等史料都有记载,被欧美国家称之为第三代“黄金水果”,在果业家族中处于最顶端地位。

“红树莓”被世界誉为“黄金水果”、“水果之王”,富含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又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黄铜、鞣化酸(天然抗癌物质)、花青素(清除人体自由基)、覆盆子酮(天然美容减肥物质)、水杨酸(天然阿司匹林)、植物SOD(超氧化歧化酶)等促进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红树莓”是癌症的克星,是一种最有效预防和治疗癌症的食品,是难得的药膳两用的小浆果。

(二)树莓产业发展的意义

为了适应国内外偏紧的树莓市场和满足消费者对树莓系列产品的需求,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提升,月牙湖发展树莓产业显得尤为必要。

树莓种植加工产业的发展,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劲动力,也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客观要求,还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的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3)树莓产业发展的作用

1.力促树莓产业成为宁夏第四大果品,打响品牌知名度

大力发展以规模种植树莓,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区域经济园。

利用树莓无限花序的生长特点,有效避开我区果树发展的晚霜影响,形成“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发展高科技精炼并提取生物高科技防癌物质,提高我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国际知名度。

力争使“和顺新村树莓”成为继“贺兰山葡萄”、“灵武红枣”、“中宁枸杞”之后宁夏第四大名优果品。

2.实现树莓的规模化发展,构建农业经营新体系

构建农业经营新体系,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其发展方向,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利用生态移民迁入区的土地资源,实现树莓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以树莓产业发展为契机,深化家庭联产承包制,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实现2020年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

3.构建新型农耕庄园旅游文化园,领跑西北地区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

结合良田镇建设生态美丽回乡的总体要求,开辟休闲观光农业,创建新型农耕庄园,领跑西北地区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为良田镇周边效应和全国知名影响做出努力。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树莓在国外的发展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培育出优良的树莓品种共有80多个,国外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美国、英国、西北欧、东欧、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红树莓是最广泛种植的类型,在整个温带地区都有小型的商业生产和大量的家庭庭院栽培。

从1986年开始,世界树莓种植面积一直在稳步增长,面积从1986年的3.70万hm2上升到2002年的7.45万hm2,增长了101.35%。

智利、美国、澳大利亚、东欧国家的面积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增加,而英国、新西兰的面积则大幅减少,西北欧的树莓生产基本保持稳定。

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智利、波兰,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栽培环境适宜,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及国际市场需求大强劲的出口拉动,是世界上树莓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面积及产量均有大幅增加,智利的面积从1986年的1152hm2发展到1997年的3015hm2,产量也从3193t增到28640t。

智利的出口量从1986年的1109t增加到1998年的25546t,增加了20余倍,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89%。

在智利出口的树莓中,鲜果和速冻果的比例为1:

7,这符合树莓鲜果不耐贮运的特点,智利的红树莓主要出口到发达国家,以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为主。

进入21世纪以来,智利、西班牙、中国、韩国成为树莓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二)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树莓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20-30年代对树莓进行生产性栽培,最早是由俄罗斯侨民引进,栽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生产出的原料主要用于加工果酱、果酒,产品大部分自产自用。

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树莓栽植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滨绥铁路沿线。

8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对树莓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树莓的价值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不断引进树莓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研究。

到目前为止,已从美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引进50余个树莓品种,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地适合树莓栽培地区进行试种研究,筛选出了一批适合各地栽培的品种。

故纵观我国树莓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共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5—1985年):

个别地区农户自发种植阶段。

20世纪初,俄罗斯人将树莓品种带入中国,在黑龙江省尚志县石头河子、一面坡一带栽培,主栽品种为欧洲无刺红,最大规模约200hm2。

第二阶段(1985—2002年):

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和区划试验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从美国、日本、波兰等引进一批树莓、黑莓优良品种,开展小规模试种和育苗实验。

1999年中国林科院从美国引进53个优良树莓、黑莓品种,陆续在全国各地适生区栽培研究。

全国试种和繁殖规模约达1000hm2。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

树莓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以国外引进的新品种为基础,我国开始进入树莓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初期阶段。

主要以北京、山东、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河南等省区的大城市周边适生地区。

(三)宁夏树莓发展现状

宁夏青禾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树莓产业在宁夏的发展壮大。

于2010年从辽宁、黑龙江引进树莓新品种三个,在泾源通过栽培驯化取得可喜成果,并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证书。

2012年又在宁夏农垦平吉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行小规模推广与示范,种植面积500亩,长势良好,于当年挂果。

经中国林科院树莓课题组专家品鉴,质量属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生产的鲜果已销售到北京沃尔玛、家乐福和物美等大型超市,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公司在广范示范及鲜果销售的同时,又开发了四款树莓产品,即覆盆子果汁、覆盆子干酒、覆盆子菲酒(女士专用),已全部推向市场。

宁夏青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红树莓”落户宁夏进行了十年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终于在泾源县驯化成功四个“树莓”品种。

并计划在月牙湖和良田镇和顺新村推广,为此成立了“月牙湖树莓产业专业合作社”和“宁夏和顺新村树莓产业专业合作社”。

三、发展“树莓”产业的基本条件

(一)适宜的自然条件

和顺新村属北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6℃,年均日照时数2911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22.04千卡/㎝,年均无霜期188天左右,年平均降水196㎜,光照强、气候适中、引黄灌溉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无污染、自然隔离条件好,产出的产品质肥果甜,非常适宜树莓等经济作物生长,可以防止蛀牙的滋生,有利于果实有机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在疾病治疗、保健养生等领域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效。

(二)良好的区位优势

和顺新村是自治区35万生态移民工程安置点之一,隶属于金凤区良田镇。

西邻园林村,东接永宁县,距离银川市区20多公里。

交通便利,信息畅通。

征用平整土地1862.7亩,建设户均54平方米的砖混结构住房750套,建成户均2亩日光温棚750栋。

一期搬迁安置彭阳县小岔乡卷槽村、柳湾村生态移民299户,1240人;二期搬迁移民231户966人,三期搬迁移民188户880人。

截至目前,共搬迁安置生态移民718户3086人。

(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种植技术

公司拥有一支精锐的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依托中国林科院树莓课题组的强大技术支撑和德国专家的现场指导,打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经营模式是:

订单式农业,争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既为规模化发展树莓产业积累了经验,也是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有益探索。

另外平吉堡和泾源的成功试种也为树莓产业在和顺新村发展积累了经验。

(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树莓生产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世界各国树莓生产突出问题是果实采收劳动力成本过高。

由于劳动力成本过高,欧美等主产国树莓面积呈下降趋势。

月牙湖乡在新农村建设和“新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大量富余,发展树莓产业正好能够利用当地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参预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尽快形成出口创汇产业。

(五)强有力的扶贫政策支持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全国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要求,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于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等产业给予了更多支持。

自治区扶贫办亦将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发展树莓产业,这对于和顺新村加快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四、“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

树莓种植由中国林科院“948”项目课题主持人张清华老师指导,已经在宁夏平吉堡试种成功,拟在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由此而产生的产业循环链将使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大片“经果林”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形式进行种植,冷冻,深加工及销售一条龙服务。

和顺新村大力发展设施温棚产业,树莓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道地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副产品亦为和顺新村伊拉兔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保证。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具备了种、养、加有机结合的基本条件,为发展“树莓”经济产业循环链提供了可能。

 

如下为树莓经济产业循环发展路线图,循环链条如箭头所示:

 

 

树莓经济产业循环发展路线图

五、预期收益

(一)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示范推广表明,第一年挂果,亩产约20公斤左右,第二年将达到200公斤以上,第三年将突破600公斤/亩产,而沪、京、广等高端消费市场零售价达到100元/公斤,在反季销售时更能达到200元/公斤。

3年盛果期小拱棚栋产可达600公斤以上,产值在5000元以上(秋季平茬后的树杆树叶可做药材、饲料及开发叶茶尚未计入收益)。

项目的示范、开发、应用都将为宁夏树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特别是在生态移民迁出地区推广树莓产业,是规模化种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

(二)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促使宁夏果树生产向现代果树产业转变,对宁夏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格局的变化将会产生有力的影响。

通过项目带动,促进项目区生产条件的改善,推进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展树莓规模种植和系列产品开发,可以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潜在优势,有效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加快树莓产业化的步伐,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带动宁夏地区经济发展,推动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社会效益

树莓耐旱耐瘠,抗寒性强,在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对土质无特殊要求,分蘖力强,根状茎地下交织成网状,可快速恢复植被,治理荒山,治沙防风,生态效益极高,是我国生态建设中的水土保持,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的优良生态经济树种。

树莓花艳果美,还可美化环境。

在和顺新村生态移民迁入区发展树莓产业,为“良田镇生态美丽回乡”实施工程,在增加绿色覆盖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对于探索生态经济发展路径,造福子孙后代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六、项目实施计划

1、选育经我区引种驯化二年以上的组培树莓新品种2-3个,在和顺新村建立国家级的设施温棚产业化示范基地。

2、利用五年时间发展1万亩种植面积,全面打造宁夏红树莓之乡地理标志。

3、利用和顺新村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良田镇建设生态美丽回乡建设的要求,建立设施温棚树莓采摘园,开辟休闲观光农业,创建新型高新农业庄园。

4、建设树莓深加工基地,如果汁、果浆、浓缩汁、果酱、果融、冻干果等流水线,向深加工要更高效益,利用中阿博览会的平台将产品推向世界

5、积极探索“企业+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解决移民地区老人和妇女的务工创收问题,促进和顺新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真正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6、在和顺新村选址建设鲜果速冻和深加工库房,并成立树莓合作社,负责农户种植技术指导,并切实做好鲜果的收购外销工作,确保种植户的基本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