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4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7687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会学4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城市社会学4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城市社会学4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城市社会学4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城市社会学4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社会学4上.docx

《城市社会学4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会学4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社会学4上.docx

城市社会学4上

CITYSOCIOLOGY城市社会学

第四章当代的城市化现象(上)

 

(一)城市化现象概述

1.1城市化的概念

表4-1不同学科的“城市化”定义

学科

“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的表现

人口学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城市人口自然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业工业化,农村日益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等

地理学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过程

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用地的拓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实质性改变等

社会学

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集聚和转化的过程。

它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与工业化密切相关

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增加,公用设施、生活方式、组织机制、价值观念等方面城市特征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周边农村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城市规划学

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当代的城市化应包括:

①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并导致农业人口就业方向的转变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②城市用地的拓展及城市数量、规模的增加;③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④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上层建筑的形成等等。

 

1.2城市化的基本阶段

①初级阶段——城市化刚刚兴起的阶段,城市化率基本上在30%以下。

特征:

城市化水平很低,农业人口占据了绝对多数;工农业生产水平低,工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极其有限,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释放得也很慢;城市化的增长速度整体缓慢。

(e.g.英国城市化水平的年增长率在这个阶段就只有0.16%,法国为0.20%,而美国1790~1840年的50年间城市化水平也只不过提高了5%左右)

②中级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率一般介于30~70%之间。

特征:

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向各级城市流动和聚集;城市工业吸纳了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快速而稳定;各国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

(e.g.法国城市化水平的年平均增长率就提高到了0.35%,德国同样为0.35%,而美国在1840~1970年的130年间,城市化水平也由原来的10%迅速攀升到了73%)

③高级阶段——城市化达到高水平后的减速阶段,城市化率多在70~90%之间。

特征:

农业人口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据了绝对少数;农业人口向城市(镇)聚集已非城市化的主导方向;人口就业结构也逐渐由第二产业转向了第三产业;城市化的增长速度则明显减缓(见图)。

(e.g.英国城市化水平的年平均增长率又回落到了0.20%,美国在1970~1980年的10年间城市化水平也只提高了0.5%)

 

图4—1美国的城市化发展曲线(1790~1990年)

*资料来源为: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579。

 

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不少国家还出现了中心城市的人口、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和办公业外迁郊区,造成城区人口和就业量普遍减少的郊区化现象。

英美等国家甚至出现了城区和郊区人口进一步外迁至远郊农村和小城镇的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现象(见图)。

 

 

图4—2大伦敦地区的人口增长曲线

*资料来源为:

宗跃光.城郊化是大都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发展研究,2000(5),P.37.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伦敦地区的人口实际上就是沿着核心区→中心城区→大伦敦→伦敦地区进行空间扩展的,这也印证了英国在城市化高级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特征。

 

1.3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概况

1.3.1英国——第一个实行工业化的国家(1760年)

——第一个初步实现城市化的国家(1851年)

——“圈地运动”的强制性介入(?

意义:

其一加速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缩短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间;

其二则推动了小农经济的解体,为农业实现工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和商品化奠定了基础。

1.3.2德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晚(19世纪下半叶)

——工业化、城市化起点高、速度快(第二次技术革命成果的产业化?

——城市化水平高居世界第二的国家

1.3.3法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早(19世纪上半叶),但持续时间长

——小农经济长期占有较大比重、且拥有较强的优势和生命力

(见表4-2)

表4—2法国1806~1975年间的城乡人口变化

年份

农村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1806

2450

515

1851

2722

925

1901

2390

1678

1931

2040

2110

1975

1420

3840

*资料来源为:

王章辉,黄柯可编.欧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P.137。

——英法美德中最晚实现城市化的国家(20世纪30年代)

1.3.4美国:

城市化的总体特征为“多成分、多流向与多阶段”

——农民工进城依然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外来移民是城市化的另一重要推动力(1860-1920年,见表4-3)

表4—31890年美国外来移民在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的比重统计

城市

总人口(万)

外来移民(%)

城市

总人口(万)

外来移民(%)

纽约

250.74

81

辛辛那提

29.90

70

芝加哥

109.98

78

克利夫兰

26.13

77

费城

104.17

55

布法罗

25.56

76

圣路易

45.17

70

新奥尔良

24.20

42

波士顿

44.84

69

华盛顿

23.03

20

巴尔的摩

43.44

41

底特津

20.58

78

匹兹堡

34.39

70

密尔沃基

20.44

88

旧金山

28.99

78

纽瓦克

18.18

66

●资料来源为:

BlakeMekelvey.AmericanUrbanization:

AComparatoryHistory.NewYork,1973,PP.72~73。

——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见图)

 

图4-31852年华人与其他淘金客一起在西部工作

 

(二)第三世界的城市化概况

2.1亚洲的城市化概况

2.1.1中国

①我国建国以来的人口流动管控

——我国借助于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实行以户籍管制为表征的城乡身分制度。

(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实行了类似制度)

——除了方便管理外,户籍身份还与个人的供粮制度、公房分配制度及包教育、包就业、包医疗费、包养老金等福利保障制度密切相关,但这些均不对城市的暂住人口和差旅过往人口实行。

——改革开放之前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基本上都源于特定时期的政策引导和行政力量,属于一种集指令性与组织性于一身的政府行为和人口迁移。

(e.g.50年代农业人口进城大炼钢铁和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改革开放之前的自发性个人流动,也受到了相应政策的管控:

其一、对于工作调动、大学入学等人员,“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说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其二、对于出差、旅游等人员,则有时间的限制。

暂住3日以上、3个月以内的,应由暂住地的户主或本人在3日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暂住旅店的,由旅店随时登记;若暂住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应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延长时间或者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否则应返回常住地。

(小结)

②我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阶段一:

正常上升期(1949-1957)——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大批农业人口被吸纳到市镇和工矿区劳动就业,城市数量及其人口都有了较快的增长,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展顺利。

阶段二:

城市建设“大起”期(1958-1960)——在急功近利思想和“左倾”政策的影响下,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办钢铁工业建设,城市发展明显超出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城市数量及其人口均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阶段三:

城市建设“大落”期(1961-1965)——通过行政手段压缩城市人口,动员3000万人回流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城市数量及其人口大幅度减少。

(见表4-4)

表4—41958~1965年间全国城市数量统计(单位:

个)

年份

直辖市

地级市

县级市

合计

城市

建设

的大

起期

1958

1959

1960

2

2

2

68

75

88

114

102

109

184

179

199

城市

建设

的大

落期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2

2

2

2

2

80

81

78

75

76

126

111

97

90

90

208

194

177

167

168

*资料来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改革。

阶段四:

动乱停滞期(1966-1976)——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知青与干部上山下乡接受锻炼,约4000万人从城市前往农村,城市发展被政治运动所打断,基本上停滞不前。

阶段五:

恢复上升期(1977年至今)——随着工业布局的展开,沿海、沿江、交通便利处和资源富集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中小城市;;城市数量及其人口都有了稳步增长,我国开始转入一种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状态。

(见表4-5)

表4—51964~1980年和1980—1989年间各级城市数量的增长比较

城市规模

1964~1980年

1980~1989年

增长率指数B/A

增加城市数(个)

年增幅A(‰)

增加城市数(个)

年增幅B(‰)

>200万人

5

3.59

7

24.16

6.73

100万~200万人

8

10.96

8

25.41

2.32

50万~100万人

18

14.89

30

28.47

1.91

20万~50万人

43

23.55

70

34.22

1.45

10万~20万人

51

26.78

62

44.91

1.68

<10万人

42

38.10

46

70.39

1.85

平均值

15.87

31.63

1.99

*资料来源为:

靳润成编.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89。

2.1.2印度

①印度农业人口的流动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提高,农村到城市的“经济性”流动越来越成为移民的主导方向,这主要源于城乡之间的“推拉效应”。

——不过,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却相对有限,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宗教观念的潜在影响。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均将农村生活视为最高层次,其对于亲属、邻里间亲密关系的满足超出了城市生活的吸引力;

其二则因为城市不具备吸纳、安置大量人口的设施与能力。

②印度经济发展的重点

——印度将国家经济的重点放在了农业上,并大力推广“绿色革命”。

——在“绿色革命”中,印度通过引进农业技术、增加农业投资、提供化肥补贴和具有保险价格的粮食收购政策等举措,推动了本国农业的发展。

——“绿色革命”不仅使印度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消除饥荒,增加了国粮储备(见表4-6),还吸引了许多高阶层转向第一产业。

表4-6印度的小麦产量统计

年份

1950

1963-1966

1974-1977

1994

小麦产量

(公斤/公倾)

660

823

1395

2400

(小结)

 

2.2.非洲的城市化概况

2.2.1北部非洲

①北部非洲的城市分布:

主要集中在了大西洋与地中海沿岸、阿特拉斯山北部的峡谷地带和尼罗河沿岸,原因之一是水源的制约。

②北部非洲的城市化研究:

珍妮特·阿布-鲁戈德(JanetAbu-Lughod)关于开罗土地利用的因子分析成果。

一方面,阿布-鲁戈德引入了三个因子

——生活方式:

社会阶级与家庭生活模式的结合。

得分高的地域特征是:

宽敞明亮的住房、文化素质高、依赖性与失业率低、家里使用佣人等,具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

——男子优势:

得分高的地域集中在了商业区、发展区和男人社会机构的设立区,未婚男性移民占据了其中的主体。

——城市社会解体:

得分高的地域集中在了密度较高的中心区贫民窟:

环境条件恶劣、高失业率、高离婚率等。

另一方面,阿布-鲁戈德则将开罗的人口划分为了四类群体。

(见表4-7)

表4-7阿布-鲁戈德关于开罗人口的群体分类

群体类别

成员构成

区位分布

人口比重

备注

农村群体

进城农民为主

城乡结合部

约15%

传统城市群体

底层居民与贫民

城区贫民窟

约30%

延续了开罗百年前的生活方式与职业

现代城市群体

中上阶层为主

约9%

同传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了人口素质、住房与居民风格上

剩余群体

中低收入工人为主

约46%

介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资料来源为:

阿布-鲁戈德,美国社会学周刊,1969(34)。

2.2.2赤道非洲

①赤道非洲的城市分布:

除了沿海发展外,在内陆雨量较多的地区、河流与交通沿线一带也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城市。

②赤道非洲的城市化推动力:

其一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其二则是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需求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见表4-8)。

表4-81970年赤道非洲的人口估算

城市人口(百万)

总人口(百万)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

西部非洲

15.8

111.9

14

中部非洲

3.9

35.5

11

东部非洲

6.5

94.9

7

总计

26.2

242.3

11

*资料来源为:

福特基金会国际城市化调查组,赤道非洲的城市化,1972.

③赤道非洲的城市化研究:

肯尼斯·利特尔(KennethLittle)关于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社团组织分析。

利特尔认为这一地区存在着两种社团组织:

——部落团体:

存在于新近的进城农民和文化素质低下的城市贫民中,以适应传统城市的结构为目的,以共同的利益、相互扶助和寻求同一部落或群体的成员伙伴为基础。

——现代团体:

存在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阶层中,以西方生活方式为标准。

他们放弃了部落的联系、价值和生活方式,而转向基督教青年会、体育俱乐部、聚餐会等社团组织。

2.2.3南部非洲

①南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

该地区拥有非洲唯一的由6座城市所组成的工业集群城市——威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和较为现代的工业发展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南部非洲的城市化进程。

②南部非洲的种族隔离政策

——该地区的人口主要由三类群体组成:

欧洲人(英国与荷兰殖民者的后裔)、有色人(亚洲人与混血儿)与黑人(土著非洲人)。

——其中,欧洲人有87%住在城里,而有色人和黑人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65%和30%。

——黑人不许从事较好的职业、并禁止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土地,除非经过特殊的许可。

表4-91990年北部与南部非洲国家的人口统计

及1950年以来的城市人口变化

国家

1990年总人口(万人)

1990年城市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

1950

1990

北部非洲

阿尔及利亚

2493.6

1289.9

22.3

51.7

埃及

5631.2

2474.3

31.9

43.9

利比亚

454.5

374.4

18.6

82.4

摩洛哥

2433.4

1121,7

26.2

46.1

苏丹

2458.5

554.4

6.3

22.5

突尼斯

808.0

443.8

31.2

54.9

南部非洲

博茨瓦纳

127.6

29.5

0.3

23.1

莱索托

179.2

34.8

1.0

19.4

纳米比亚

134.9

43.0

9.4

31.9

南非

3706.6

1824.0

43.1

49.2

2.3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概况

2.3.1拉丁美洲的人口概况

①拉美人口的年龄构成:

总体构成相对年轻,少年(0-14岁)人口占到了42%,而且70年代以后的出生率与死亡率都有所下降。

(见表4-10)

表4-101960、1970与1980年的拉丁美洲人口统计

特征

1960

1970

1980

总人口(百万)

206.766

274.99

363.617

城市人口(百万)

98.532

149.631

230.533

农村人口(百万)

108.234

125.360

133.084

每千人自然增长数

29

29

28

*资料来源为:

拉丁美洲人口的基本数据,华盛顿,P.5..

②拉美人口的地域分布:

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在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周围,且城市人口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农村人口。

③拉美的“土地改革运动”:

农业人口大范围地卷入了这一运动;这是一场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旨在打破低效率、不公平的社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减少土地和劳动力的浪费现象。

2.3.2拉丁非洲的工业化背景

①拉美的工业化基础:

该地区长期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大批的非技术性工人只能涌入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反而造成了本地工业的低水平和工人的失业、贫困等问题。

这是拉美城市化的背景和基础。

②拉美的工业化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地区开始采取改造本国工业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扭转依赖进口局面、发展民族工业。

这也是拉美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e.g.)

拉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则是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之后,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民众的购买力和消费力。

(e.g.)

2.3.3拉丁美洲的城市化现象

①拉美的“城市巨头”问题:

即某一城市(通常为首都或最大城市)拥有过高的首位度,表现为该城市的综合实力已远远领先于国内的其它地区,并在国家社会经济中占据了过大的比重。

②拉美城市化的地区性差异:

温戈(Wingo)将拉美国家划分为了三

个集团——第一集团:

以海地、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为代表的欠

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较低且进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不太明显。

——第二集团:

以巴西、萨尔瓦多和玻利维亚为代表的正在发展国家。

城市化正在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已成为了城市化的一大重要特征。

——第三集团:

以乌拉圭、智利和古巴为代表的相对发达国家。

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已非城市化的主导方向,城市人口的增长更多地表现为了人口的自然增长(见表4-11)。

表4-11拉美国家的人口统计(1990)

国家

1990年总人口(万人)

1990年城市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

海地

648.6

185.5

28.6

洪都拉斯

487.9

198.5

40.7

危地马拉

919.7

362.8

39.4

萨尔瓦多

517.2

226.9

43.9

玻利维亚

657.3

366.5

55.8

乌拉圭

309.4

275.1

88.9

智利

1315.4

1095.4

83.3

*资料来源为:

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纽约,1995.

2.3.4拉丁美洲的城市化研究:

肯特·施维伦(K·Schwirian)、鲁斯·史密斯(L·Smith)与杰修斯·里科-瓦拉斯科(J·Rico-Valasco)关于波多黎各城市土地利用的分析研究

现象:

圣胡安市的土地利用情况与西方发达国家极其相似,且大致符合扇形假说的相关理论;哥伦比亚的波哥大(阿玛托Amato之研究)和卡利(瓦格纳Wagner之研究)也呈现出了类似的现代特征。

结论:

学者们研究发现,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现代与否,实质上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在国家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

 

2.4小结:

传统城市化与当代城市化之差异

2.4.1世界局势的不同

——欧美各国在18、19世纪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时,交通、通讯手段的普遍落后导致了各国之间彼此隔离、联系松散的格局。

——当代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则是在一个各国利益彼此相关、国际联系日益加强的复杂背景下展开的。

2.4.2城市化动力的改变

①规划——欧美各国的城市化基本上是在缺乏国家有计划组织和大规模规划的前提下展开的,它更多地呈现出了一种无序的个体行为和市场化特征。

(见图4-4)

 

 

图4-4华盛顿的城市格局

——在当代第三世界的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和空间的规划者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殖民化——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脱胎于欧美国家的前殖民地,受其影响,多数都产生了“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和“过度城市化”的现象。

③技术——面对传统社会结构与高度复杂化技术问题之间的矛盾,欧美国家可以通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城市化来改革和调适,而当代的第三世界国家却没有如此充裕的时间。

——当代第三世界普遍存在着劳动力数量同其低技术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同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是相脱节的。

2.4.3人口与资源的差别

——欧美各国当时拥有较低的人口基数,足以支撑工业化及由此带来的自然资源需求的扩大,还有城市化及由此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增压。

——当代第三世界的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则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口的急剧增长所消耗了,这又加剧了贫困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度城市化现象。

2.4.4价值观念的分异

——欧美各国所倡导的“进取动机”,旨在鼓励和指导人们积累财富和投资生产,从而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

——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在观念上却无法接受西方“在经济上企图成就”的取向,这种分异很可能最终导致双方在城市化方向上的差异。

(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