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7354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docx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训练专题11唯物辩证法含答案

专题十一 唯物辩证法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度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3、4、13

中、中、难、中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5、6、7

中、易、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8、9、10、11、14

易、中、中、易、中

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

12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联系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解析:

C 本题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防微杜渐”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属于辩证法;“微不足道”忽视了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属于形而上学。

A、B、D都与题意不符,不选。

2.(2014宁波十校联考)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的共生,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

通常情况下,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那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将锐减,从而造成系统的崩溃。

上述现象说明了(  )

①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认识世界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 ④系统优化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及优化趋向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B 题中强调珊瑚礁中珊瑚虫和藻类的共生,体现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认识世界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②④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强调关键部分的重要性,故没有体现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题中没有涉及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故没有体现系统优化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及优化趋向,故排除②④。

3.(2014浙江六市六校联考)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改革既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重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改革既要重视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又要注重基层的实践探索 ③既要着眼于改革中的普遍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特殊性问题 ④既要着眼于改革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C “顶层设计”即重视全局,“摸着石头过河”即重视实践,“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与②中观点一致;“整体推进”为全局,“重点突破”为局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与④中观点相一致。

①③中观点都没有在材料中体现,为本题的无关项。

4.(2014嘉兴二模)下边的漫画《两驴吃草》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最优目标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 ④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C 先看清漫画中的内容:

两个小驴一开始各向东西,其结果是谁也吃不到草;后来,他们走向了同一个方向,结果都吃到了草料,①正确,因为只有“统筹考虑”(两个小驴被一根绳子拴成了一个整体)才能达到最优目标;②不选,这是因为材料中内容没有涉及质变与量变的问题;③正确,因为两个小驴一开始的各奔东西,体现了两者的对立性,后来走向了同一个方向,说明他们在对立中找到了同一;④不符合题意。

5.(2014杭州5月模拟)地震学家对地震级别作了如下描述。

这说明(  )

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 ②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A 本题考查事物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①正确地说明了量变对质变的作用;②则说明了量变与质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思想。

①②观点正确且与材料内容相符合,当选。

③④中的内容没有在材料中体现,为无关项。

6.(2014山东师大附中一模)“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

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B.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

C.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解析:

D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

材料中的人生警句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D中古语与材料中的警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

A体现了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

B、C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2014湖北八校联考)右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统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B 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③正确切题,故选B。

题干未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排除②。

题干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排除④。

8.(2014浙江冲刺卷二)漫画《逃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B.个体与外部环境是对立的

C.客观存在的联系是难以改变的

D.对立性有时会转化为统一性

解析:

A 漫画中的小鱼成功地“逃离”了瓶子中的水,但等待它的只有死亡。

可见,水不仅能够制约鱼的活动,水也是鱼生存的必要条件。

因此,水与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A正确。

B中观点不正确,因为个体与外部环境不仅是对立的,而且也是统一的;C中的“难以改变”不正确,事物的联系具有可变性;D中观点将对立性与统一性分割开来,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是同时存在的。

9.(2014鲁迅中学适应性考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评价,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历史人物的基础 ②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坚持社会历史性 ③不同历史时期要对同一历史人物做出不同评价 ④对不同历史人物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A “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评价”,是指将历史人物同与其所在的特殊社会条件结合起来,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①②正确。

不同时期可以对同一历史人物做出相同的评价,③不正确;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④不正确。

10.(2014浙江六校二次联考)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我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

元青花的特点表明(  )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④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C 材料没有体现联系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故排除①;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故③正确;④说法错误,应该是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推动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说明②符合题意。

11.(2013宁波六校3月联考)国务院批准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哲学道理是(  )

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B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做法是特殊性的体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故选B。

A不正确,颠倒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选;C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不选;D没有在材料中体现。

12.(2014厦门期末)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形成的云端(云计算)、巨量资料(大数据)可以打造智慧城市,方便民众生活。

如下表:

智慧交通

在车站等车可以知道下一班车距离和到达时间

智慧观光

可以借助“点击”了解景点和美食

智慧门诊

看医生采用移动挂号,免去长时间排队的纠结

智慧警政

……

从中可以得出

A.制度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B.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

C.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解析:

B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城市,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说明科技创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B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014台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材料一 图 2012年第1季度~2013年第2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注:

①“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

当信心指数大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时,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②2012、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③2012、2013年浙江省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

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消费者比月收入低于4000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要高,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较乐观。

材料二 表 2012~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情况

时间

项目  

2012年第1季度

2012年第2季度

2012年第3季度

2012年第4季度

2013年第1季度

2013年第2季度

2013年第3季度

2013年第4季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1

7.6

7.4

7.9

7.7

7.5

7.8

7.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

3.8

2.9

1.9

2.1

2.4

2.4

2.8

2.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14.9

13.9

13.5

14.9

12.9

13.0

13.3

13.5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8分)

(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和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

(11分)

解析:

(1)问,回答材料中反映的经济信息,一般运用“题目关键词”+数据说明的现象。

材料一中图的标题是“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体现的现象有:

城乡均有上升;农村高于城市。

材料二中表的标题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解答此问,不仅要写出材料所反映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的变化趋势,还要思考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问要求说明如何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指让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有信心,敢于消费。

其措施主要有提高收入;国家实施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提高消费水平,这是解答此问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3)问要求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依据,并规定了可调用的知识为“联系的多样性”。

组织答案时,首先写出联系多样性的理论及方法论意义,然后再对应写出“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哪些因素是联系的。

答案:

(1)材料一中图反映了2012年第1季度到第2季度农村、全国、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第2季度后稳中有升,消费者心理状态趋于乐观。

2012、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高于城市,因此,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全国和城市,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4分)收入差距会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

(1分)材料二中表反映了2012~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2012年第1季度到第3季度有所下降,第4季度后趋于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引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表反映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受经济发展水平、物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

(3分)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当前收入,提高未来收入预期。

(2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受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较大,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缩小收入差距。

(2分)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

(2分)消费者的主观心理状态也会影响消费,农村和城市消费指数都趋于乐观,农村高于城市,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分)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财政增加民生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保障社会公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

(2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提高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必须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分)

(3)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有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物价等直接的、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收入预期、消费的心理状态等间接的、长远的联系。

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6分)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我们在分析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因素中,既要注重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收入、物价等客观因素,又要注重分析消费的心理状态等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主观因素。

(5分)

14.(2014杭州外国语学校3月模拟)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材料一 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

材料二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

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

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1)面对城镇化的浪潮,有同学认为:

“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

”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你对“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的认识。

(11分)

解析:

(1)问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

对于乡村文化,我们不能让其消失。

因为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提高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乡村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创新,有利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所以应该保护乡村文化。

(2)问考查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知识。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

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体现了善于抓重点;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要解决次要矛盾;二者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答案:

(1)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我们要继承它,不能让它消亡。

(3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继承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4分)传统的乡村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在保留传统乡村文化基础上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与城市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就能发挥传统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

(3分)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以人为本”作为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3分)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抓住“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可以推动其他五个问题的解决。

(3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在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

(3分)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