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681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1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解析版

母题13: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母题】2018年湖南省株洲市—8

【母题原题】

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钢铁的生锈的条件与防锈生锈的措施,对学生考查的要求是掌握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而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中考考试的知识点,属于基础型的试题,题目难度小,属于识记型的试题,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及具体的防锈措施是答题的关键。

【考试方向】就该知识点的考查

来说往往和金属的

化学性质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呈现单独知识点的选择题是比较容易的题,在中考中属于较容易的题,而综合金属单质和合金多个有关知识点的题是中考考试的重中之重。

【得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接触容易生锈,当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被破坏,就能达到防止铁制品锈蚀,要知道防止铁生锈的具体措施,各个措施为什么能达到防止生锈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根据具体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1.(2018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下列做法,不能起到防锈作用的是()

A.保留铁器表面的铁锈B.在铁器表面镀锌

C.在金属机械上涂油D.在车、船表面刷漆

【答案】A

【解析】铁生锈后,因铁锈比较疏松,不能起到防止内部进一步被锈蚀的作用.

考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2.(2018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中考3年模拟)关于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金、银可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是因为它们的活动性很弱

B.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是因为金属资源太少

C.在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单质是铁

D.金属矿物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答案】AD

考点: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018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初三中考二模)(9分)空气、水、金属等是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原理是。

家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原理是。

(2)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①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下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

”均为铜片),只需完成实验和即可达到探究目的(填字母)。

(3)铝是世界上年产量第二的金属。

①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熔化的

铝被一层膜兜着并不滴落,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其中X的化学式为。

足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和等质量的铝粉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1、m2,下列有关m1、m2

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m1>m2B.m1<m2C.m1=m2D.无法比较

【答案】

(1)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

水可以吸收可燃物燃烧释放出的大量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

(2)①H2OCO2②BD(3)①表面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②H2OC

方程式:

2Al+6HCl===2AlCl3+3H2↑中Al与H2的质量关系也为9:

1,故等质量的铝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1=m2,故选C

考点:

燃烧的现象及灭火的原理,铁、铜生锈条件的探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4.(2018届湖北省南漳县初三中考适应性考试)铁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

在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铁锅中的油着火燃烧起来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答案】使用后洗净擦干隔绝空气

考点:

铁的生锈和防护

5.(2018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初三中考前质量抽测)(8分)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反应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时,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

有听到爆鸣声。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

【答案】

(1)提供水蒸气

(2)H2(3)【猜想

与假设】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探究】[:

Zxxk]

实验操作(1分)

实验现象及结论(2分)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如果固体全部溶解,且没有气泡冒出,则剩余固体是Fe3O4如果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冒出,则剩余的固体是Fe与Fe3O4。

【实验结论】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反思与交流】Fe2O3是红棕色粉末。

考点:

实验探究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装有二氧化碳,在分别向其中用注射器加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用压强传感器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示),请结合图象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①表示在二氧化碳中加水的压强变化情况

B.利用测量压强的变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C.AE段后压强明显降低的原因是振荡加快了反应速率

D.图①中瓶内气体压强最终与初始压强相当

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红磷B.干冰C.乙醇D.铁锈

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

A.CO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干燥

B.Cu(CuO)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C.NaNO3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D.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4.有Mg、Al、Fe、Zn的混合物共3.6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0.02gB.0.3gC.0.4gD.0.5g

5.甲醛(CH2O)是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打开人造板家具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就是甲醛的气味。

硅藻泥因其粒子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净化空气。

纳米级TiO2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光照射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CO2和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上述材料可以归纳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有:

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B.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

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炭功能相似

C.纳米级TiO2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

催化分解甲醛生成CO2和H2O

D.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6.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随着地铁2、3号线的通车,哈尔滨地铁将初步形成网络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铁的优势是占用地面空间少,运输量大,速度快

②地铁的铁轨是用锰钢制成的

③地铁车厢内的座椅是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④地铁的动力来源是煤或天然气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

8.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制备氯酸钾。

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是氯化钾,电解产生的Cl2与KOH混合,就得到KC1O3溶液,浓缩冷却结晶即可得到氰酸钾晶体。

反应原理:

①2KCl+2H2O

Cl2↑+2KOH+H2↑

②3Cl2+6KOH=KClO3+5KCH+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7

B.反应①属于复分解反应

C.KClO3属于盐类物质

D.KOH和Cl2是主要的反应原料

9.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A.氯化钠B.木炭C.石灰石D.浓硫酸

10.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1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M、N均是混合物

B.变化Ⅰ、Ⅱ、Ⅲ均属于物理变化

C.变化Ⅱ、Ⅲ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R、M、N中共有两种分子

12.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氧原子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H2O

H↑+O↑

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1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阳离子

B.①和②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①和②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

14.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

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N(NO2)3属于氧化物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

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2HB.3个亚铁离子——3Fe+2

C.氢氧化铝——AlOH3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二、填空题

16.用来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氢氧化铝,它所起的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17.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_____;

(2)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_____;

18.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氧化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①Cu(NO3)2溶液和Cu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Cu(NO3)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片,充分反应后,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2)在溶液中能与CuSO4反应而不与Cu(NO3)2反应的物质有______(任举一例).

20.小华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

(1)发现称量过程中,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下列操作:

A量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

B在把药品转移到烧杯中操作时有药品洒落

C把筒量中的水倒入烧杯操作中有少量水洒出

D称取的氢氧化钠中含有水分

其中可能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的是______(填字母选项)

四、实验题

21.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方程式.

写出实验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写出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五、流程题

22.生铁用途十分广泛。

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属于_____材料(填“合成”或“金属”)。

“高炉气体”中的_____(填化学式)会导致酸雨。

(2)“煅烧”时:

①生成CO的反应之一为C+CO2

2CO,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利用CO炼铁的原理_____。

③CaCO3和SiO2固体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和CaS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生活中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Fe与空气中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下列措施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_____(填标号)。

A涂油、喷漆B镀耐腐蚀的铬层

C用盐水清洗D.久置于酸性环境

六、计算题

23.为测定某工厂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取废液1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镁溶液(废液中其它成分均不与硫酸镁溶液反应)。

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2)该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4.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O2。

计算:

(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

(结果精确到0.1%)

七、探究题

25.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小刚和小强同学到实验室去做探究实验时,他们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他们认为此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了,接着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

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猜想与假设:

小刚猜想:

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小强猜想:

_____.

实验探究:

小刚和小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证明了他们各自的猜想.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取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_____生成

证明有碳酸钠,氢氧化钠已变质.

写出加入氯化钙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

为_____色

证明有氢氧化钠,

结论: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得出结论:

小刚的猜想正确.

表达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

(2)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很多,请你写出浓硫酸需要密封能够保存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B

B

A

B

B

C

D

B

C

D

C

B

A

二、填空题

16.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

17.2Mg+O2

2MgOFe+H2SO4=FeSO4+H2↑Fe2O3+3CO

2Fe+3CO2

18.2C+O2

2COFe2O3+3CO

2Fe+3CO2.

三、简答题

19.Cu2+;Cu(NO3)2+2NaOH=Cu(OH)2↓+2NaNO3;锌片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u2+;SO42-,Zn2+;Ba(NO3)2.

20.减少NaOH,直至天平平衡ABD

四、实验题

21.CO2+2NaOH===Na2CO3+H2OMg+2HCl===MgCl2+H2↑

五、流程题

22.金属SO2化合3CO+Fe2O3

2Fe+3CO2CaCO3+SiO2

CaSiO3+CO2↑水氧气AB

六、计算题

23.

(1)59.42g

(2)8%

24.5g16.3%

七、探究题

25.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

红;CO2+2NaOH=Na2CO3+H2O;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自来水经过消毒后变为纯净水D.酸性废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H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3.将一定量锌粉加到MgSO4、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

然后,向滤渣N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滤液M一定含有Mg2+、Zn2+、Fe2+B.滤液M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原锌粉的质量D.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4.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H+B.K+C.NH4+D.Ag+

5.下面有关CO2制取及性质实验的图示错误的是()

A.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

B.收集CO2

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D.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A.柠檬汁

B.苹果汁

C.纯净水

D.石灰水

7.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水

C.生成丁的质量8g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

2

8.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你是不是不喜欢苯宝宝了?

苯宝宝多虑(氯)了

A.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D.六氯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9.50℃时,将质量都为m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降温到20℃时,现象如图乙。

已知a、b两种固体分别是氯化钠或硝酸钾,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溶解度g

10

20

30

40

50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A.图甲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溶液的大

B.图乙中,a、b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C.a固体是硝酸钾,b固体是氯化钠

D.据实验现象可知,

10.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6B.+3C.+5D.+1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D.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A.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硬度大--建筑材料

C.钢快熔点高--金属导线

D.过氧化氢易分解--制取氧气

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14.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产生危险和错误结论等,下列实验操作或图形规范的是()

A.取用氯化钠固体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15.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实验

现象

解释原因

A

吹灭蜡烛

产生一缕白烟

石蜡蒸汽遇冷凝固

B

酒精与水混合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硝酸铵溶于水

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D

鸡蛋清中加乙酸铅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溶解性变小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治理,自然界的河水、湖水重现碧波,焕发生机。

(1)要想知道湖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______________检测。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河水作生活用水,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湖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分子质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4)在实验室中要除去天然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5)我们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

17.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示中属于单质的物质名称是_____;图示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18.用化学符号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1)2个硝酸根离子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

(4)+2价的钙元素_____;

(5)可以做食品袋中干燥剂的物质化学式:

_____;

(6)乙醇(俗称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7)有CO2生成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8)有CO2生成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三、简答题

19.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

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氯化铵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

③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铵,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

④t2℃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依次降温至t1℃和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填编号)

At1℃时,剩余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Bt1℃时,剩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可能相等

C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