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096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名趣谈郭文铎.docx

地名趣谈郭文铎

地名趣談郭文鐸

在一次教育部會議的中場休息時間,幾位代表偶然談到「地名」的趣味性,我不經意的提及近四十年前曾經參加內政部「地名修改小組」工作,對一個幾乎全省到處都有的地名-「牛屎崎」印象很深,結果竟意想不到的受邀在台北科技大學新闢了全臺首開的「台灣地名探源」課程,而且至今已是第五學期了。

以去年總統大選之後,大量群眾日夜聚集抗議選舉不公所在的「凱達格蘭大道」來說,每天上班時間只要隔窗就可直視此一大道的總統府和國民黨中央黨部等機關的官員,究竟有多少人能正確指出「凱達格蘭」的意義呢?

答案應該是屈指可數吧!

幾天前跑了一趟宜蘭,為的是參觀當地舉辦的綠色博覽會,在北關海潮公園南邊發現有一個漁港叫「梗枋」,我在那裡問遍了梗枋漁會、梗枋國小和梗枋派出所裡面的人,居然沒有一個知道「梗枋」的意義。

台中市有一條「原子街」,位於該街十二號的「靈聖宮」,一位出生並世居於當地、高齡70的師父,自幼即知該街以「原子」為名,卻從未就此街名的來由,請教長輩、師長或鄰居、親友,迄至接到我的電話,才直說「見笑!

見笑!

從來沒有想過這條街為什麼以『原子』為名?

」。

說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對於地名的由來會產生好奇的人竟是如此稀少!

每一個地名至少會有一個故事﹙有些地名甚至有五、六個﹚,要了解一個地方,應該從它的「地名」開始,因為「地名」通常可顯示出當地地形、地物或地貌景觀的特徵。

也可能代表了當地特殊的地理現象,更可能隱藏著台灣先民許多胼手胝足、可歌可泣的傳奇和拓荒血淚史。

而幾個地名串連起來,也許就訴說了一條我們祖先從閩粵來台,由登陸、轉進、開發以至於定居的路線。

「凱達格蘭」其實是Ke-tagal-an的譯音,其中的tagal是指「平地積水的地方」,而「凱達格蘭」的意思是指「居住在沼地的人」。

早期的台灣可能到處都是長滿水草的沼澤地,例如湳仔、湳雅、蘭雅等形容「水沼地」的地名,各地都很普遍。

草漯(ㄊㄚˋ)、圣(ㄕㄥˋ)埔也是相同的意思,而這也正是梅花鹿、水鹿、野羌等野生動物棲息的最佳環境(昔日台灣曾有每年外銷十萬張以上鹿皮的紀錄)。

以下謹舉數例:

阿柔洋位於深坑大樹下豆腐老街附近,阿柔有兩說,一為人名;另一說則指出,此地在漢人來開墾時為隘丁莊,又稱隘寮埔,「阿柔」可能為隘寮二字轉音而成。

「洋」指平原,指阿柔地區較平的地方。

麻豆不是「豆」,是因為平埔族西拉雅人稱當地為“mwa-dau”,音同閩南語的「麻豆」,其原意是「中心點」–––意指台南地區大平原的中心點。

漢人移入當地之後,用漢字「麻荳」(台語發音)之音譯以記其名,看起來就像是一種植物!

日本人來了之後,才將草字頭拿掉,成為「麻豆」,就是今天的台南縣麻豆鎮。

梗枋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的北關海潮公園南邊,是一個可以品嚐海鮮佳餚的漁港,由於材料大多是附近龜山島海域的現撈漁獲,因此味道特別鮮美,其中的莧菜魚和勿仔魚羹更是當地所有海鮮店的招牌菜。

「梗枋」的閩南語地名和「硬板」完全相同;而「梗」的閩南語有阻擋之意,「枋」是閩南語的木板。

將兩者相合,殆可解釋為:

以堅硬的木板加以阻擋的意思。

據傳清嘉慶年間,吳沙率人往宜蘭墾殖初期曾沿山以木板柵欄設隘,以防禦原住民和野獸入侵,其後即以「硬板」之諧音「梗枋」為名。

另有一說是:

當地位於山崖與海岸之間,山崖的岩石常無故「硬」是「崩」落下來,「崩」的閩南語和「板」同音,因而取「硬崩」的諧音「梗枋」為名。

民國58年芙勞西颱風侵襲宜蘭地區,「梗枋」災情慘重,居民咸認「硬崩」不雅並觸楣,遂於次年災戶住宅重建落成時改名為更新里。

八里﹙「八里坌」、「八里坌社」﹚在台北縣淡水河口南岸,「八里坌」是凱達格蘭語Parrigon的譯音,意思是「搶劫船隻的地方」,原來當地土地貧瘠,在蠻荒的時代,土人時常出海搶劫過往船隻,並對此視為是一種「合理的英勇行為」,而位於淡水河口的八里坌社人,便因此成為航海者口中惡名昭彰的海盜。

挖仔尾、「嗄嘮別」在台北縣八里鄉,當年在八里坌社全盛時期,在挖仔尾附近有一座八里坌社的小社,凱達格蘭族語名為Harabe,中文寫成「嗄嘮別」,意思是指「因飢餓而哭叫」,原來此地正值山海之交,由於海邊無法種植小米,而後面的觀音山坡地也沒有多少野鹿可以獵捕,所以社人除了捕魚之外便無他途,因此部落中的孩童時常為了飢餓而哀號哭叫,由此可以想見,當年八里坌凱達格蘭人不得不當海盜的痛苦。

今天以紅樹林保護區聞名的「挖仔尾」淡水河口溼地,地名可能是從嗄嘮別(Harabe)的諧音而來。

「挖仔尾」地名由來另有一說為:

昔日淡水河尚未淤積時,漢人移民就將此地當作為聚居地建立聚落;當時的移民因該地之海口處地形彎曲,因而稱之為『挖子(仔)』(用台語發音較為貼切),而「挖仔尾」即指位於『挖子(仔)』的末端所在之意。

其後,大八里坌社被歐洲入侵者討伐而逃入關渡,有一支在淡水鎮竹圍里建立小八里坌社,另一支嗄嘮別人則逃入北投捷運線以南的稻香、桃源等里建立新社,社名還是叫做嗄嘮別,這個舊地名至今還存在官方的土地所有權狀上。

草漯位於桃園縣觀音鄉最東,與大園鄉許厝港相鄰;位在沙丘內,往昔因排水不良而淤為沼澤地,許多野草生長期間而名。

另以草漯的「漯」字,閩南語唸音為「Lap」(p無音,只是發La音後須合唇),閩南語的「Lap」,在中文的意思為「踩」、「踏」或「蹋」,但「漯」字經遍查坊間數大辭典,僅得「河名,漯水」之解,而「漯」字則始終不知其意為何?

2004年四月中旬終於由東門教會惠容長老所提供在一本閩南語字典中查到「漯」字的兩種意涵,一是「tam」,乃視覺上眼睛可以辨別「潮濕」的意思;二是「sip」,乃感覺上身體、皮膚可以辨別「濕氣、濕潤」的意思。

兩者均可用來描寫濕土、泥地的潮濕程度與現象。

而本地許多長者皆曰:

草漯的地名由來,是因為將近三百年前,本地是一片積水、泥濘而長滿高草的池沼地,為了避免陷入爛泥的危險,人們須手持鐮刀割下許多高草,並將之鋪在積水、泥濘的爛土上,才能勉強辛苦地緩慢前進,當時的先民為凸顯此一特殊現象,遂將此地稱為「ChaoLap」。

此說如果正確無誤,則閩南語的「Lap」,在中文的意思為「踩」、「踏」或「蹋」的正解之下,「草漯」的地名似應更正為「草踏」或「草蹋」較妥,若然,則不論「北京語」或「閩南語」的唸法與意義而言,皆屬簡單、明確而易於了解的。

又,「漯」共有三種唸法,分別為ㄌㄟˋ、ㄌㄨㄛˊ、ㄊㄚˋ,既有「踏」、同時又有「潮濕」的意思。

這個地方往昔多為沼澤地,低漥積水而生長出許多野草,先民踏草而過,所以將它取名為「草漯」極為高明、更是有趣。

四十九欉位在台南縣白河鎮西北側,由蓮潭里往詔安、廣安里路上,是三百年前蓮潭賴氏所栽種的芒果樹林,傳聞當時種植五十棵,但枯死一棵,後來無論如何補種,都會再枯死一棵,故名四十九欉。

此處昔日為蔓草覆蓋,十分陰涼,無人敢接近,於八十五年始予以清理。

在清理時,曾發生過一些機具無故熄火的「靈異」意外,經焚香祝禱後,才得以繼續施工,此類怪事益加襯托出四十九欉的傳奇。

昔日的四十九棵老樹雖無全部健在,但現存老樹古枝蒼勁,以綠茵為席,以藍天白雲為幕,景致十分寫意。

再加上近年實施的創造城鄉新風貌計畫工程中的部落造景設計,讓蓮潭這個美麗村莊更加迷人。

貓空位於台北市木柵地區,原指茶園東邊的小溪谷,是火成岩所形成的壺穴地形,溪谷中的地質鬆軟,經溪谷中的溪水帶著卵石經年累月的沖刷,在岩石中以漩渦狀的侵蝕,造成少見的壺穴地形,因有如貓爪抓過的痕跡﹐故稱為貓空(空即孔、洞之意)。

菜公位於高雄市左營區重立路一帶,據高雄市志地理篇載:

「該地居民多種蔬菜,因其盛產,故名」;另有一說「菜公」源自吃齋的老人,吃齋者本省人謂之「吃菜人」,據說原菜公路與民族路交叉口,往日原有一座小廟,廟中一和尚平日行善積德,甚得人望,居民尊稱為「菜公」云云。

但無論種菜或吃菜,均與「菜」有關則為不可爭的事實。

公西位於桃園龜山鄉最北中山高速公路旁,由「菜公堂」、「西勢湖」二地中各取一字合併而成。

菜公堂係因有曾姓吃素人,在此設齋堂而名。

按閩南語「齋堂」稱「菜堂」。

今指長庚醫院後面,即文化一路、文明路一帶地區,由於林口新鎮貳期重劃以後,本區的景觀煥然一新,有寬闊的馬路,整齊的建築物。

西勢湖指今公西村21一22鄰之地,因位於西面之盆狀地,故名。

尪仔上天:

(1)位於台北縣萬里鄉。

據說由於居民外出要回家時需爬上很高的山路才能到家。

山高路陡峭,從山下的人往山上一看,人就好像布袋戲的尪仔一樣,正在爬向遙遠的天際,故就有尪仔上天地名的由來。

(2)位於高雄縣內門鄉內東村的西南隅山地,是月世界惡地形的延續,地質為青灰岩,岩壁上所凸出的土指高尖矗立,狀如布袋戲尪仔上天的景象,在谷底瞻仰矗立的山尖。

尪仔上天是清先民所命名的,當時是叫蓊仔上天。

後來「蓊」字卻變成「尪」字,其因不詳。

照鏡位在桃園縣大園鄉田心村南方,因所在的位置較高,早年只能依賴池塘灌溉,而池塘之水面似鏡子一般,附近的村落便稱為照鏡。

甲頭厝位於桃園縣新屋鄉西側,開發比新屋早。

此地原是范姜勝本號之初居地,因范姜一族的勢力龐大,人們尊稱其為甲頭,范姜家族所居住之莊,乃稱為甲頭厝。

草點火位於台北縣新莊市保元宮前面左邊約一百公尺處。

是早期賣煤油點燈的地方。

一說是,當時住草屋點油燈,故以用意來命名之。

另一說是「臭點火」,閩南語音,指此處點火的煤油很臭。

金交椅:

位於高雄縣內門鄉內南村東北隅,北隔龍潭溝與東埔村相鄰,南隔石溝與更稠崙相對,其地形兩側是山嶺、中間為凹地,像是一把椅子,其凸出山嶺似椅子靠手,凹下的像坐墊,故清時先民以其地形而稱為金交椅。

原子街位於台中市北區,西南起自師院附小旁的民權路、東北止於公園路,在五權路之東、中華路之西,正確的命名由來尚待考察。

經訪問當地數十戶人家,才有了答案:

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婦女,小時候曾聽爺爺談及,日據時代該街曾有人販賣木炭,而木炭的名稱即冠以「原子」之名(原因不詳),由於名稱特殊,或許因此不脛而走,終於成為「原子街」之街名,究竟是真還是假呢?

水璉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名源於「知威里安」,阿美族稱「蛭」曰「威里」,「知威里安」意此地多蛭也。

番俗六考譯作水輦,後又稱水璉尾。

民國二十六年改為「水璉」(按:

「知威」合音同閩南語之「水」,「里安」合音同閩南語之「璉」),今仍沿之。

大傢伙(大湖)位於台中縣太平市草湖溪產業道路的末端。

最早是由豐原的張姓人家遷移來到此地開墾,由於張姓人家久久未分家,兄弟房親胼手胝足凝聚在一起拓墾,每次開飯,一擺就是數桌,故鄰近人家稱張氏為大傢伙(閩南語意指大戶人家),從此成為該地的地名。

好修位於彰化縣埔鹽鄉,地名的起源,一說曾經發生火災,而稱為『火燒庄』,因閩南語與客家話之「火燒」與「好修」之音均極為相似,可能因「火燒」不雅而改稱為「好修」,唯依本鄉現存嘉慶二十二年石碑內容,當時(距今一百八十年前)已有『好修』之地名。

塔塔悠位於台北市松山機場北側基隆河沿岸,可區分為上塔悠(撫遠街一帶)及下塔悠(濱江街一帶)兩個部份,塔塔悠在平埔族話語中為女子髮飾之稱,用以形容此地基隆河的曲流現象。

舊時的塔塔悠社約略在現今內湖港墘、洲子至北勢湖一帶。

交力坪(嘉義縣阿里山鄉)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線上海拔1200公尺的小平台地形,可能是原住民Karapin社的音譯,另,據說清嘉慶年間漳州人在此地用布、鹽、刀、鼎、火柴,和鄒族人交換土地或農牧產品,而當地有些人就像以前台北延平北路台北大橋下等待臨時工作的苦力雇工,為人搬運貨品以賺取生活費用,換言之,交力坪就是「交」換貨品、雇用苦「力」的山「坪」所在的意思(尚待查證)。

桃米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清咸豐後閩粵漢人陸續進入本地拓荒,漸成聚落。

從前魚池五城一帶缺乏米糧,當地居民常翻山越嶺到桃米坑來購買米糧,而當時由於交通不便,往返兩地山間,皆得靠人工挑運,所以便稱之為「挑米坑仔」﹙另說是昔日當地十餘戶農家必須「挑米」到附近聚落碾米而得名﹚。

日治時代稱做挑米坑庄,光復後改稱為桃米里。

剝皮寮位於台北市萬華地區,剝皮寮的地名一直有爭議,主要為剝獸皮與剝樹皮的差異。

1.剝獸皮之說在《台北市志》有一段文字描述剝皮寮的產業:

「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池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

」2.剝樹皮之說主要為當地居民所提,論據為艋舺在清代為木材的集散地,所以木材業為清代重要的產業之一,認為當時由料館用獸力將木材運至剝皮寮街進行剝皮。

3.但更可能的看法可能就像日本人改稱艋舺為萬華,將福皮(指福杉的皮)寮街轉為日語發音北皮寮街,台人再轉為閩南語發音成為剝皮寮。

北投位於台北市的西北部,為凱達格蘭社平埔族語Patauw之音譯,是「女巫」的意思,傳說往昔有女巫住此而名,另一語意為「詛咒」,原因是當年社人與入侵者爭戰而死傷累累,宛如是被下過惡咒一般。

在明萬曆年間,就有漢人來北投貿易,並有先人來此墾殖,昔北投社址為近時長安、中正、中央、溫泉、中心、清江和八仙等里所在。

唭哩岸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唭哩岸」係平埔族語之譯音字,意為「海灣」。

唭哩岸開發極早,為淡北農業發祥地。

清初,同安、漳州移民建慈生宮於唭哩岸街(今立農街),奉祀五谷先帝。

唭哩岸街在早期因居淡北古道要衝,且為淡水河岸的貨物集散地和吞吐港,故商店、客棧、酒家林立,巿況繁盛。

但自日據以後,北淡公路改道,又有北淡鐵路之興建,加上水路淤淺,唭哩岸的地位一落千丈。

唭哩岸的物產除稻米外,昔並以建築用石材著稱,質優而供應外地。

後來陽明醫學院建校後,為了水土保持,乃全面停止開採,「打石山」也將成為歷史名詞。

關渡位於台北市北投區,最早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落腳之處,明末西班牙人佔據台灣淡北地區,當時淡水河與淡水港的分界就是關渡;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均僱用凱達格蘭族的人上山開採硫磺,加上當時台灣遍地都是梅花鹿,一年外銷十萬張鹿皮,當時的關渡就是運輸產物外銷的重要港口,此種榮景維持了數十年。

清末,實施所謂「海禁」措施,民間交易情況,已不復當年。

關渡有很多的相近的名字,「干豆」是其中之一,據說是平埔族語轉音而來,意思是「山猴」,但也有人以為當時「官」方設立的「渡」口,所以稱為「官渡」,後來轉成「關渡」。

白地粉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白地里居民於清朝年間由福建閩南地區移民來台,聚居於今日鳳山溪畔南岸,先民移民開墾時尚為荒蕪之砂丘地,土質為灰白砂質粉,開墾後為一片平坦農地,每年東北季風或颱風時期,風沙飛滿村庄各角落變成灰白世界,因而取名為白地粉。

牛山也就是牧牛耕種之地,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的海邊,阿美族人稱之為呼庭(Huting)。

曾幾何時,成群結伴的牛隻少了、靠牛來耕作的畫面也不再了,現在依稀可見的是野放山上悠遊自在玩耍的牛群,於是『呼庭』我們阿美族人則另稱之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所在,這也就是此處取名為呼庭的用意。

黎明初曉的牛山,林子裡會釋放出芬多精的清香,台灣畫眉鳥爭相對話、海浪輕輕在岸上拍打、而遠處的海面則升起日出的光芒。

沉浸在這樣的自然生態,享受神奇巧妙的交響樂組合,人世間的所有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

此地也是原住民祖先生活之地,所謂靠山知鳥音,近水知魚性,處在這樣一個有山有海的地方,原住民生活在此自然懂得如何與山海相處,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回饋於大地的恩賜,有山裡的守護神之稱。

而此刻當你來到這塊土地,同樣被這樣的山、這樣的海、這樣的自然美景所感動時,跨越種族與時空,你已經成了這塊土地的守護神,但願這塊土地能讓你感受到心靈的寧靜與空曠,成為你生命中的淨土。

九份位於台北縣瑞芳鎮,依據台北縣誌記載,九份在清朝初年時只是一個小村落,只住有九戶人家,由於距市集很遠,且當初沒有交通工具,很不方便。

所以這九戶人家每次購買各種日用品或魚貨時都要「九份」,久而久之,大家都稱此地為九份。

另外也有人說,相傳九份地區以前是樟腦油的產地,當時的工廠都需要領取牌照才能營業,而計算的方式是以十口灶為一「份」,也就是說這裡有90口灶在煉製樟腦油,所以稱這裡為九份。

目前九份派出所前還留有一棵大樟樹。

雖說有兩種說法,但還是以第一個的可信度較高。

白米甕位於基隆港西岸太白社區,相傳基隆港邊山區內有一山洞,洞內每日有源源不絕之白米慢慢滲出,但其份量恰為一家四口飽食而已,由於人們貪婪的心思將洞口挖大後,即再無白米滲出,目前該洞早已荒蕪並且封閉,早期基隆市中山區地名即稱為白米甕。

八斗子原為台灣海峽及太平洋間的孤立小島。

基隆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的住地,而凱達格蘭族的語言中(PaTau)代表"女巫"之意,極有可能當時在八斗子有女巫居住於此,故稱之為「八斗」而為今日所稱的「八斗仔」。

而據當地老漁民說,清乾隆年間,從福建渡海來台的杜姓五位兄弟,經過望海巷來到長潭里,看見如此的美景及合適的捕魚環境,便以八斗米向原住民購得此地,而有「八斗仔」地名的產生,也由於附近漁產豐富,招來親族及同鄉,使得八斗子地區以杜姓居多。

不久,他們因炊煮不慎而火燒屋,舉家遷到八斗里,漸漸形成杜姓的單姓聚落,時稱「八斗子杜」。

八斗子的地名十分的鄉土,如換番、長潭尾、草山、馬寮仔、牛稠嶺腳、大陳仔、林投溝等,以「換番」為例,這兒是當地漢人和當地原住民交換物資的地方,所以稱「換番」,不過,由於這個老地名不太雅,所以現左個新的地名稱為「望海巷」。

「望海巷」不僅名字很美,風景也很美,不僅可以望海,看山的角度也得天獨厚,這兒可以看到基隆山蒼勁有力的稜線,也可以看到鼻頭角崢嶸突出的斷崖。

番仔澳位於省台2公路75公里處,深澳火力發電廠對面的一個小漁村。

番仔澳半島由側面看,有如原住民(昔稱番仔)仰臥海中,頭朝內、腳朝外而得名。

鼻頭角位於省道台二線濱海公路89公里處的鼻頭角,與富貴角、三貂角合稱北台灣三角。

關於鼻頭角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1.由於鼻頭岬角突入大海,形狀像鼻子一樣,所以叫做「鼻頭」。

2.由於岬角最突出的部份,看起來像似人的側臉,而鼻子部份突出,所以叫做「鼻頭」。

澳底位於省道台二線濱海公路97公里處。

因位於龍洞岬與三貂角間的大灣底而得名。

至於其別名琉球澳的由來則因清初有琉球人到澳底定居捕漁而來。

魚巷位處於苗栗縣苑裡鎮錦山腳下,其地有一埤潭,漁民前往捕魚所經之路徑,稱為魚巷。

安坑位於新店安康地區,原名為「暗坑仔」,因河谷林木蓊鬱而得名,後以「暗」字不雅而改為「安」字。

內、外挖子位於新店安康地區、河道彎曲的地方。

近安坑者為內挖子,遠者為外挖子。

「福利社」位於台中縣太平市,舊名「長埒仔」就在中埔二號橋附近,離市區有一段距離。

大約5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戰敗,有一批日本軍隊暫時紮營在太平山區這個位置,以等待被送回日本國,為了供應軍人生活用品,臨時成立了福利社,後來日軍雖然走光了,「福利社」這個名詞就被留下來當作地名。

三百租位於台中縣太平市。

霧峰的林志芳,是福建省的陸路提督兼水路提督,堂號為「林本堂」,在今天太平村設立行館,土名稱為「公館崎」(今天的永豐路西邊),「崎」是指從此公館有「坡」。

他又在村裡的福德祠對面建立穀倉交由手下莊去管理,每年田地收租標準三百石,稱為「三百租」,─「租」就是「一石」。

(一石為十斗米)

演戲埔腳位於淡水鎮忠寮(指中間的田寮)里。

地名的由來,起源於該地處各村莊中心,每遇迎神賽會時,即在此搭棚演戲酬謝神明,久而久之,便代代相承沿用為地名了。

四腳亭是今日瑞芳鎮角亭里及上天里的一部分,位在基隆河中游的北岸,在地形上整個聚落則是位在曲流弧凸岸上的低位河階面上。

四腳亭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以前在現在的瑞亭國小旁邊,設有四腳(四個柱子)的涼亭,供往來的行人休憩喝茶因而得名的,這個亭子現在因馬路的拓寬已經被拆毀了;而在現在的四腳亭車站附近有一個「爬不上去的涼亭」,根據當地耆老的解釋那個是以前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二坑煤礦的廢氣通風口,雖然礦坑及通風口現都已被封閉起來了,但因為「這是一個歷史、一個只屬於「四腳亭的開發歷史」,所以才把這個看似無用,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實際功用的亭子留下來,以供後代子孫追憶及憑弔。

卯澳位於台灣最東端三貂角的西側,灣澳口朝向北北東方,關於「卯澳」名字的由來,有一說法是平埔族大船的意思;由於地處台灣的最東北角,所以每天太陽光最先照到這個自然天成的澳灣,這裡日出的時間是所謂的「卯時」,也就是早上五點至七點;還有一種說法是,到這裡就可以「卯到」,意思是很容易捕魚討生活。

其地名的來源據說是從海上的船上觀看這個灣澳時,其左為萊萊山,右為荖蘭山,中間是凹入灣澳,形似「卯」字,故名「卯澳」。

卯澳漁村聚落沿著卯澳灣底散佈呈上朔狀。

建築群主要集中於靠海側,漁村聚落區內有坑內溪、屠宰坑溪及巷內溪三水系經過,將卯澳地區由東而西明顯地切為四個區域。

據說這也是卯澳地名的由來,因為由山上俯瞰而下,這個地形就像個「卯」字,又是個海灣,所以就叫做卯澳,「澳」即是海灣的意思。

「卯」也另有別意,閩南語意為「賺到了」,意指所有漁獲為卯澳灣漁民所得之吉祥語。

有意思吧!

侯硐位於台北縣瑞芳鎮的基隆河畔,是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山城,順著蜿蜒的基隆河逆流而上,沿著瑞八公路往瑞芳的方向前進。

轉道102號公路向九份前去,再轉侯牡公路(北37)便可抵達當年因產煤而興盛的侯硐。

若是搭乘鐵路,經由宜蘭線鐵路亦可到達。

著名導演吳念真所拍攝的多桑就是以侯硐山城實景為拍攝地。

侯硐本名『猴洞』,顧名思義,此地原本為猿猴所居住。

當人口逐漸增多,聚落慢慢形成之後,便將『犬』字旁的『猴』改為『人』字旁的『侯』,象徵人丁興旺之意。

將『洞』改為『硐』是因為此地以採煤礦為生,所以希望能夠有礦石豐產之意。

另一說這兒後山的山腰曾有一個猴子洞,故名「猴洞」。

猴子在人們入侵之後遷移深山,後來猴子逐漸滅跡,只留下人類,「猴」變成了「侯」;後人在此開採煤礦,因礦場忌水,故有水的「洞」變成了出產礦石的「硐」,「侯硐」因而得名。

王功位於彰化平原的西南沿海,西臨台灣海峽,屬大肚溪與濁水溪之沖積平原,隸屬彰化縣芳苑鄉管轄。

王功原名叫做下堡庄,因當時尚無庄名,而以下堡庄自稱。

早期居民信仰以移民自原鄉奉承來的「池王爺」(今壽山宮供奉,被視為開庄鎮庄神明)。

清嘉慶年間為害最烈的大海盜蔡牽曾率船在此搶掠,靠著「池王爺」顯靈逼退,事後蔡牽為了感謝王爺開恩,再回大陸泉州運材料來改建王爺宮,還通令所有海盜船隊,每次航行至此要向王爺宮舉香遙拜才能通過,也不能再去搶掠,此後海盜經過這裡,不知道這裡叫下堡庄,只知道有間王爺宮,船航行於此,就大喊王爺宮這庄到了!

結果王爺宮這庄反比下堡庄更出名,以後就變成王宮庄了。

後來村民感念王爺的護庄功勞,召開庄民會議決定,特將「王宮」改為「王功」,使王功子孫莫忘王爺的功勞。

二港仔(離港仔):

就是指今天的彰化縣福興鄉二港村。

地處鹿港溪下游段南支流之西岸,距離鹿港港口西南方不遠,古時候可能有船隻或竹筏等進出,因而得名。

(早期所說的福興,是今天的福興、福南、二港三村的總稱,因為這裡的人是由福建省移民來的,寓意興隆,所以就叫福興。

)本鄉主要臨海的村落有福寶、二港兩村,除了這兩村之外,尚有頂粘、廈粘、麥厝等村的村民,不少均從事近海漁撈或養殖漁業,漁村景緻也因氣侯及工作環境,形成了獨特的「海口」特質。

「十三行遺址」之得名,是因為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的別名為「十三行莊」。

又,相傳在清朝時,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所以大家就把這裡稱做「十三行」,但也有學者主張「十三行」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

三鬮二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內,未開發前為荒埔地,散居原住民。

清乾隆五十八年吳沙侄子吳化率漳州泉州兩籍漢人來此開墾,泉籍人墾地習稱「鬮」三鬮二即為三人抽鬮,其中一人抽中第二鬮開墾本地,故名之。

匏杓崙位於宜蘭縣礁溪鄉匏崙村,為宜蘭平原西北部山麓聚落,距宜蘭市區街西北約四公里,海拔約50至60公尺間,匏杓即剖葫蘆為半,曬乾而成的汲水器具,「崙」指村莊與大陂間的小山丘而言,境內的開闢,據傳在咸豐年間,有吳萬者入墾於此。

拔雅林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拔雅、武營二里,為宜蘭平原東北隅,雪山山脈東北段山麓地帶,境內多砂礫地,往昔為蕃石榴產地,按蕃石榴台語稱拔雅,因有蕃石榴園稱之。

補城地位於宜蘭平原東南部,冬山溪上游,地名起源於嘉慶十五年,楊廷理於五圍地方(今宜蘭市)建城池,設立官署、兵房、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