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5049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6.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ppt

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五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五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内内容容提提要要要要一、一、农村历史剧变的历史脉络农村历史剧变的历史脉络二、二、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三、三、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改革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改革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四、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五、五、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年“三农三农”工作新思路工作新思路导读n现状现状: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改革面临着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等困难和问题。

n措施措施: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n任务任务:

2009年我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针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一、一、农村历史剧变的历史脉络农村历史剧变的历史脉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我国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正是从农村肇始的。

根据农村改革内容的标志性变化,大体上可以将31年来的农村改革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

(一)19781984年:

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年:

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n首先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首先从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在推行度入手,在推行“包产到户包产到户”和和“包干到户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是农村改革初包经营制度,这是农村改革初期的核心内容期的核心内容n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上实年底,全国农村基本上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小岗村村民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最早农村改革试点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19781984年:

农村改革的成就n1984年,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就被确立为中国农村一项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彻底解体,标志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从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n1978一1984年,中国农业产出平均每年保持了7.7的增长速度。

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算增加了42.23。

n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5亿人下降到1.3亿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5.1。

(二)1985一1991年:

农村改革迈向市场化的阶段n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全面确立,农村第二步改革进入了全面探索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改革重心放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企业发展等重要方面。

n农产品流通体制流通体制:

“双轨制”n农村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上:

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

(三)1992一1995年:

农村改革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n改革方向改革方向:

一是通过立法手段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在土地承包期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30年保持不变。

n二是对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n三是乡镇企业通过加快产权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改善内部管理等,获得了空前发展。

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农产品改革与菜篮子工程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n1992一1996年,乡镇企业经历了第二个高速增长时期。

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2.8%,同期名义GDP年平均增长率为25.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为26.0%,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3.4%,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1999年以来:

着力于城乡统筹和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阶段n改革的重点改革的重点:

新阶段的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问题n改革的突出特征改革的突出特征:

城乡统筹和农村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n90年代全面清理农民负担项目的基础上,对农村税费改革进行试点,在试点成功之后全面铺开,取消各种农业税费,使得农业发展进入无税时代。

n2000年,安徽试点;2001年,江苏试点;2004年,全国取消农业特产税,吉林、黑龙江两省免征农业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温总理赴田间视察夏收和农村税费改革改革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体制,农业全面对外开放2007中国农业利用外资情况n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n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n2004年开始,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n推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问题,力争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n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n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n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覆盖整个农村范围二、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n30多年来,我国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的思想不动摇,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和保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政策。

(二)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保障农民权益,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

n改革主线改革主线:

始终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n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等体制改革、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改革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来进行设计和实施的n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n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n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乡日益协调发展,我国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五)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n党的农村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三、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改革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n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土地使用权流转还有许多障碍,农业生产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n市场化方面,由于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公司与农户之间不能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n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有很多已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

(二)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n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和能源资源浪费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经济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成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n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n一是因为原有基础差,历史欠帐多,难以短期改变n二是部门分割条件下的行政性主导投资方式效率低下,层层截留,中间利益流失严重n三是税费改革中关于农村社区内小型公共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民“一事一议”方式解决的政策设计有明显缺陷,很难操作(四)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n乡镇基层政府仍然机构庞大,主要承担的依然是行政性管理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仍显不足n农村基层组织中农村党员存在多种问题;党组织涣散n河南省乡镇机构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n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n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n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在关注制度公平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认可公平,这是推进制度创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动力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n一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n二是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矛盾。

n“家庭承包制专业合作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模式。

n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宣布农民土地承包权永久不变(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n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n保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n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n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华西村华西村华西华西“三农三农”已转变成已转变成“三化三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化)。

家家住)。

家家住4504506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10001000万的资产,万的资产,1133辆的汽车。

集体资辆的汽车。

集体资产超产超4040亿,个人资本亿,个人资本88个亿。

个亿。

20032003年,全村实年,全村实现销售现销售105105亿,交税亿,交税33个个亿。

亿。

华西村鸟瞰,中间为华西金塔华西村鸟瞰,中间为华西金塔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向华西村华西村五、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三农”工作新思路n2008年12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首要任务n2009年“三农”工作的十字方针:

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措施

(一)稳粮:

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n2009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是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n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选建高产创建示范片

(二)增收:

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n2009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会放缓,农民工就业比较困难,工资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n受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据农业部对10个省市的数据调查,外出农民工中已有780万人提前返乡。

n拓展农民工就业创业空间(三)强基础: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n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三农”显然是政策组合拳的一大核心n中央公布提振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大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达3700亿元(四)重民生:

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脉相承的是,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n教育、医疗事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n2009年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5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