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201二及参考答案.docx
《最新《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201二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201二及参考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0201二及参考答案
最新《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二)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异化程度
C.进入壁垒的高低D.退出壁垒的高低
2、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
A.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B.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C.十分重视人际和谐
D.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
3、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
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B.没有替代产品C.进入壁垒非常高D.完备信息
4、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6、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
方产业规制可以区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
A.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7、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
A.产品主体差异化B.品牌差异化
C.价格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
E.促销差异化F.服务差异化
8、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质
B.“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构”
C.“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D.“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
9、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
A.产品、劳务联系B.生产技术联系
C.价格联系D.劳动就业联系
E.投资联系
C.直接性
10、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
A.强力性B.速效性
D.经济性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有效竞争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完全消耗系数
4、产业结构合理化
5、产业规制
三、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2、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
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
两个前提条件?
3、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四、论述题(1题,20分)
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有效竞争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
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
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
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
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
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联系与间接消耗联系的全面反映。
其经济含义是指某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消
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
也就是说,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4.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因此,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
5.产业规制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简要地说,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
三、简答题
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里昂惕夫作为产业关联理论的杰出贡献者,其创立的投入产出法有效地揭示了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量化比例关系,因此,人们将产业关联理论称为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法成为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它是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或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分析产业间联系,还可以利用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量比例去研究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联系分析来说,是通过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产品的相互“流入”、“流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来分析各产业间的各种重要比例关系。
2.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
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
古典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联合投入的生产;有几个投入的所有者;有一个团体对所有联合投入的合约是共同的;享有这些权利的人可以独立于其他投入所有者的合同,而与任何投入合约进行再谈判;他有剩余索取权;他可以改变队成员的资格;他可以出售这些用来定义古典企业的所有制的权利。
古典企业的实质是一个合约结构,它之所以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通过队导向的生产可以提高生产率,并且它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衡量合作性投入的边际产品时是有费用的,使得合作性投入之间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换难以对偷闲行为加以限制;第二,通过观察或确定投入的行为来估计边际生产率是经济的。
换言之,正是因为不具备关于投入者的边际生产率和努力程度的完全信息,或者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才需要企业这样一种特殊的监控装置来组织生产,这就是企业为什么存在的原因。
3.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经济学家所做的部分研究数据表明,在研究和开发的投入能力方面,大企业在发明和创新的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其规模的比重,可见在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投入方面大企业的确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不仅证明了大企业投入的能力,而且也无可否认地表明了大企业技术进步投入的意愿。
就实际贡献而言,实证研究表明,大、中、小型企业在发明和创新方面的作用与产业类别、技术进步阶段的特点、专业化分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经常是互相补充和联系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小企业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对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从而加速了技术进步的进程。
因此,技术进步并不限于某个特定规模的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上都可以有所作为。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1)增长极发展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后,借鉴增长极的理论指导产业布局。
首先,主要在东部地区重点培育一批增长极,比如经济特区的设立、开放城市的确定、各类开发区的建设等,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
当前我国产业布局中比较公认的两种点轴模式是:
“T”型模式(以沿海与长江为轴线,以上海为首的包括轴线上的主要城市为点展开我国产业布局)和“弓箭型”模式(以沿海或京沪线为弓,京广线为弦,长江为箭,上海是箭头,以此为脉络展开我国的产业布局)。
(3)网络布局模式。
网络布局是点轴发展与布局的延伸,是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一种布局模式。
我国东部的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都属于这种开发模式。
(4)区域梯度开发模式。
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开发和布局理论被引入我国,并很快运用到我国生产力的总体布局之中。
梯度理论认为我国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带,根据其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它们分别被认为是高梯度、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区,因此可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与产业扩散的基本脉络。